感怀——一个虚无主义者的情史
记得那时花开,我走在青葱的校园,脸上挂着一丝羞怯和得意。我深信,“如果每天你在同一个时间出现在同一个地方,你就会看到同一个姑娘”。
于是,每天清晨当我迎着太阳走去的时候,便是在做一场仪式——为着遇了那一个姑娘。
花开花落,多少年后,从一个校园到另一校园到最后出走校园。当我每天清晨迎着太阳出走的时候,我再也不相信会遇着一个姑娘,但我深深感怀我的仪式。
我知道,于懵懂时节,当下怎地也无可奈何,未来一无所知。唯有虔诚,无目的的虔诚,使你的神态从容,眼神坚定。
任谁都无法预料,这世上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故,自己命运会发生着怎么的曲折。唯有内心的相信,对相信的相信,才能使得内心不像大海上失去动力的小帆那样——随波逐流。
后记:在康德看来,美来自于主体属于无目的的目的性。当人以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去生活时,可能他便是以一种审美的姿态存在于世的。
于是,每天清晨当我迎着太阳走去的时候,便是在做一场仪式——为着遇了那一个姑娘。
花开花落,多少年后,从一个校园到另一校园到最后出走校园。当我每天清晨迎着太阳出走的时候,我再也不相信会遇着一个姑娘,但我深深感怀我的仪式。
我知道,于懵懂时节,当下怎地也无可奈何,未来一无所知。唯有虔诚,无目的的虔诚,使你的神态从容,眼神坚定。
任谁都无法预料,这世上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故,自己命运会发生着怎么的曲折。唯有内心的相信,对相信的相信,才能使得内心不像大海上失去动力的小帆那样——随波逐流。
后记:在康德看来,美来自于主体属于无目的的目的性。当人以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去生活时,可能他便是以一种审美的姿态存在于世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