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雅葛布
一
我喜欢叫他雅葛布,因为他有一双深邃的犹如一泓深井水般的眼睛。为什么用雅葛布这个名字叫他,我不明白,总之有一天我就这样叫了,他回答我说:露西你简直是一只小精灵,你叫我什么﹖你叫我“雅葛布”﹖你为什么这么叫,快告诉我为什么。
我在他接连不断的威逼下向他交代我不明所以的思路来源,我喜欢这么叫他,从我十七岁时,就这样想,并且还把这个名字取代所有和我成为朋友的男孩。
很久以前,也许是我还在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曾经在西去华山的旅途中遇见过一个带着孩子的时髦女人,她一路向我介绍着她在西安做军官的丈夫,那个男人在他的女人的叙述中显得高大威猛神圣而又充满了耶稣一样的宽容心胸。尽管我只是一个学生,但女人却把我当做与她同龄的成年人一般向我诉说着她的那个无与伦比的男人和她与男人的幸福生活。我在夜行火车的隆隆声中昏昏欲睡,可我的耳边却充斥了女人对他丈夫的谈论,于是在我的脑海里便充满了那个男人的影子,高大伟岸、挺拔健壮。我默默地叫他“雅葛布”,而且我竟然脱口而出,我说:你的雅葛布会来接你吗?
女人怀里抱着孩子问:谁﹖谁来接我,你问谁﹖
我笑而不答,我知道我失言了,而后,火车到达西安站,那个穿军装的雅葛布站在嘈杂混乱的站台上几乎像一头淹没在草丛中的绿色蚂蚱,他在女人探头张望的时候欢呼着奔跑过来,口里叫着:我的儿子,可把爸爸想死了……
这个雅葛布大约仅有一米六十五的身高,他撒腿奔向他时髦的妻子,然后一把抱起站在女人边上的像一只大眼睛猴子一样的男孩,那时候,我发现女人——他的妻子,轻蔑地撇了撇嘴,然后抬着她趾高气扬的头颅跟在男人后面渐渐远去,消失在西安火车站庞杂的人群中。我和这个女人在火车上结伴而行了二十多个小时,在这期间,我像她的亲妹妹一样忍受她对我繁复冗长而毫无意义的诉说,可是现在她连再见也没有和我说就跟着那个上窜下跳着一会提包袱一会抱儿子的男人走了。
我扯了扯嘴角笑了,那是她的雅葛布,他来了,我这个过客,自然失去了需要的价值。
后来,我终于在参观了众多的皇帝陵墓之后逐渐忘记了那个时髦女人和矮个子雅葛布的悬殊差距带给我的不适反映。我西去华山,是想在这之后再次踏上兰州之行,然后去向戈壁深处的酒泉。在我十八岁离开那里后,我再也没有去过,我不知道我的雅葛布在荒芜而辽阔的隔壁滩上是否安好,我想去看看他,我想念他黝黑的脸膛,瘦削的身影,还有他在晒得滚烫的石滩子上飞快地奔跑的样子……
二
我的暑假足够让我游走那几个西部城市,我带上一条牛仔裤两件单色T恤,还有一件宽大的老蓝布睡衣,我简单地上路了,我把西安作为我旅途的第一站,我希望自己能够远离高楼耸立的大都市,带着一颗纯净朴素的寂寞之心去看我的雅葛布。
那一天,我去攀登华山。
我为自己准备了一天时间、一天的食物和水,清晨五点,我出发了。太阳像一个羞涩的孩子一样崭露头角,我走在上坡路上,感觉精神很好。但我知道,这种好感觉也许只能持续不多时间,当太阳毒辣辣地直射大地时,我确信,我是无法如在初始的清晨中那样脚步爽利精神抖擞了。我担心我在太阳下山以前无法返回山脚,因此我规定自己,必须在下午三点以前往回赶。我背着干粮和水低头爬坡,两边的风景因山路的折回而不断变换着角度,峻峭的悬崖如屏障般隔离了这一麓和另一麓的相交。
汗流浃背地行进了大约三个小时,这三小时,总是在重复一件事情,抬腿向前,向前,好像已经没有了知觉,一路的参天大树在我的眼角余光里滑闪而过,我并不在意身边的一切,犹如十七岁时的我站在雅葛布身边看着他对我熟视无睹的表情一样,我就这样往山上走着,两耳失聪,眼光迷茫,脑海里一片空白,只知道往上攀爬。
又走了一程,山路上开始出现众多的沿路小店,多半卖馍馍和小米粥。
已近午时,走进一家生意冷清的“蛇瓜膜”,要了一盘清炒蛇瓜,和一个白面馍。馍馍很白,和雅葛布那双黝黑的手里递给我的黑色结实表皮有些开裂的馍馍全然不同。我大口吞咽着白面馍馍,问老板娘,我从山脚下上来,走了多少路﹖
老板娘冷漠地说:二十一里地
顿时为自己感到很骄傲,二十一里的路程,我从未徒步走过,况且这还是在爬坡。想着快要到达著名的千尺幢了,于是信心也倍足起来。
吃完简单的午餐,向前走几十米,陡峭的台阶出现在眼前,一旁竖着一块涂着红色油漆大字的木板,上面写着赫赫六个字:此处开始登山
原来爬了三个小时的坡,我竟然还没有开始登山。
雅葛布,如果这是在戈壁滩上,你会拖着我的手逼我走,你会说:露露别歇脚,继续走,停下了,就会死的,只有继续走,才能活着回去。
太阳已经爬到了头顶上,卖熟玉米棒子的孩子从山脚下一直跟我到这里,他设法卖给我他篮子里热气腾腾的熟玉米,我却无动于衷。他提着篮子脚步敏捷,好像没有丝毫的疲惫。而我,却开始感觉到天旋地转起来。
雅葛布,我在想念这个男孩,在这样的境地下,我觉得自己有些孤立无助,我的眼前并不是叠嶂的山体,阳光像散乱的丝线一样理不出头绪,我看到茫茫无边的黄沙,尘土弥漫的视线里一无所有。我依然机械地抬脚,往陡峭的纵深爬去,一如那一次,我跟随着雅葛布的脚步,走完那筋疲力尽的最后几里路……
我记得,我晕倒在了北峰的峰顶,那里空气清新凉风习习,阳光被山头遮挡住了,空气不再暴热,俊俏的山顶赫然在我眼前,高挺而直拔。我轻飘飘地踏上最后一级台阶,然后,我在一处供游人小栖的山间平台上失去了知觉。
当我清醒的时候,我发现我的额头上搭着一块冰凉的毛巾。一张消瘦而黝黑的脸在我眼前晃动。看见我睁开眼睛,他灿烂地笑了一下,然后迅速收敛起笑容,拿起一只矿泉水瓶子,把瓶口对准了我的嘴巴。我被迫喝了几口凉水,然后,我感到我的头脑竟然无法清楚地记得我昏迷前的一刹那。
雅葛布,是你吗﹖
我轻呼出口,男人微笑着。我的额头上,正是雅葛布的裹头巾吗﹖充满了他的汗水味的潮湿的毛巾,温暖得让我想起所有十七岁的往事。
这是一个大男孩,一个大学四年级的已经毕业的学生,他用这最后的暑假作一次长途旅行,当他爬上华山千尺幢的时候,我在他眼前昏然倒下。
他不是我的雅葛布,他修长的身材,乌黑浓密的短发,T恤衫上绣着国际名牌的商标图样,他的球鞋雪白坚实,他身后的背包庞大却豪华,这一切都不是雅葛布的。雅葛布的头发是枯黄的,他黄色的军用背包斜挂在肩膀上,轻巧而毫无重量,那里面也许只有两个馍馍和一壶水,他的草绿色的跑鞋单薄而破旧,可他奔跑起来像一只狍子,矫捷而飞快……
从那以后,这个大男生就与我开始了共同的旅途,我并不拒绝一位陌生的男子陪伴在我周围,我愿意他的出现能让我在旅行中感觉到雅葛布的存在,尽管他不是我的雅葛布,可我还是毫无商量余地地在心里叫着他雅葛布。他是一个瘦高个子的男人,他说他在上海的一所大学里度过了四年的时光,那所大学叫“海运学院”,我不知道海运学院在哪里,我只知道,我现在在西安,雅葛布离我已经不远,至少,不像过去那样远隔千里,渺无音讯了。我可以听见西北方向传来的风声,犹如这低声呼啸的风是雅葛布沉重的呼吸。我总是在心里默默地说:雅葛布,我的旅程已经开始了,我马上就要看到你了,再等几天,雅葛布!
三
现在,我把他叫做“海运”,我总是对着他高大的有些弯曲的背脊叫他:海运,你过来。他高瘦的身影就会接近我,他会说:露西,我知道了,你叫露西,好久以前,你住在丝绸之路边的一个小村庄里对吗﹖你到这里来,是为了寻找一个叫雅葛布的男孩,是不是﹖
海运在和我同行了三天后略微知道了我的一点点来历。我点头微笑,他用很奇怪的普通话和我说话,他总是不会把舌头卷起来说“是”与“不是”。我说海运,什么时候你要回上海﹖
他说他不知道,他已经毕业了,父亲为他找的港务局的工作很清闲,并不需要他急着去上班,这个假期,没有预算归期。我有一些暗自庆幸,却终究掩不住一丝失落,我预备以我的孤独去怀念雅葛布,可我却在旅途中找到一个结伴而行的人。雅葛布,你在戈壁滩荒芜的沙漠里寂寞吗﹖我想给自己一个和你同样寂寞的去程,我却并未做到。
我们去看兵马俑,海运指着坑下一个瘦削的缺了一条手臂的秦俑说,露西你看他是不是像我。我低头看到土黄色的断臂士兵站在一匹高大的战马旁边,他的眼光专注而笃定,胜券在握的眼神,这一点,和海运很像。
可是海运是健全的,海运背着一个巨大的双肩包,高度超过了他的头顶,那里装着海运的运动衣、洗刷用品、喝的水,吃的干粮,还有一个帐篷和各种必须的证件。海运骑自行车周游世界,他的双腿结实而多毛,我感觉,他几乎是不知道什么叫累的。
在西安城里,我也租了一辆自行车,我们就这样骑着单车周游了整个西安的所有的名胜。
从半坡遗址回城的途中,我们看见一个黄土坡下的窑洞,泡桐树长得很高,超过了山头,山底下,硬碴碴的泥土地上镶嵌着暗色的门框。窑洞的主人是一个裹着白色头巾有着棱角分明的脸颊的干瘦老农,他坐在窑前劈柴,他张着嘴巴露出黄色的牙齿。
我说海运你为什么也裹着头巾﹖
海运喜欢在我提出任何关于他私人问题的时候,以微弱无声的笑作为回答。我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我却和他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老农把我们迎进窑洞,表情冷漠动作缓慢。我有些局促不安,他却开始默不作声地为我们烤玉米。黄土砌成的泥灶炉膛里,红色的火苗闪烁跳跃着,老农的脸膛透出暗红的光亮。不多时,整个窑洞里飘满了玉米的焦香。
我们在窑洞里吃陕西老农烤的玉米,海运从背包里掏出两盒红双喜烟送给他,老农用陕西话说:好得很,好得很。然后,他把烟收进炕头一只油漆斑驳的破旧箱子里,而后,点燃了他自己的旱烟,无话。
海运看看我,眼睛闪闪发光:露西你也一样纯朴,我喜欢你。
外面的热风吹起了黄土高坡上的风尘,我在阴凉的窑洞里啃一只烤得黑糊糊的玉米,我的嘴角上沾满了黑色的柴灰,海运说“我喜欢你”的时候,我想起半坡遗址里原始人居住的那一顶圆形草棚,凸凹不平的泥地上,尖底的瓦罐架在其中,男人和女人,在酷似海运的帐篷一般的屋子里生活,满足而无争。
那一夜,我们没有回城。海运执意要睡在老农家里的那张土炕上。我在窑洞里支起了海运的帐篷,夜半时分,我听到老农粗躁而隆重的鼾声。
直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很难想通海运和雅葛布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只是觉得海运瘦削的脸颊像极了那尊断臂秦俑。我忽然之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我说海运我们是不是应该离开这个地方﹖
黄土高坡的夜半时分,我在干燥的泥地上难以入眠。我在黑暗的帐篷里伸出我的手,我用我的手指划动着充满辣椒气味的空气,这与戈壁滩上黄色方形的房子里的空气极其近似,燥热而辛辣。海运也在翻身,我听得格外清楚。只有老农的鼾声均匀而有力,在具有一定节奏的音律般的睡眠声中,我似乎听到海运起床的声音。
“露西,睡了吗﹖”
海运撩开帐篷的门,我睁大眼睛看他。在黑夜中,我感觉到他爬了进来。
“露西我睡不着,说说你的故事吧,我只知道你来自丝绸之路边的小村庄,能说点什么吗﹖”
我本能地用双臂环抱住我的前胸,我的老蓝布睡衣里的身体,正处于半休眠状态,海运的进来,使我忽然之间产生一种本能的惊悚。
“海运,先说说你自己吧。”我还不能完全清醒,因此我希望能在海运的故事里回忆起一点什么。
海运很随意地说好啊,我告诉你吧,我是一个上海人,在海运学院里生活了四年,行将远离大学生活。都说上海男人不像男人,窝在家里围着老婆孩子转,我想不久以后,我也差不多要成为这样的男人了,所以我在自己还能自由支配自己去向的时候逃了出来。我去了内蒙草原,去了拉萨,在新疆的阿勒泰和哈萨克人一起生活了二十天,我喝羊奶,吃手抓羊肉,后来我到了西安,在登华山的时候,看到一个梳着一条大麻花辫子、穿着发白的牛仔裤和浅蓝单色T恤的女孩一直走在我前面。在千尺幢通往北峰的山路上,我看到女孩脚步有些踉跄,可她还是在拼命往上爬。我一直跟在她后面,直到爬上北峰的最后一个台阶。
她昏倒了,我用我的湿毛巾搭在她的额头上,喂她喝矿泉水,后来,她终于醒了……说到这里,海运歪着脑袋看看我,黑夜里,他的眼睛很亮,闪烁着锐利的光,像一只敏锐的夜行动物。
“好了,现在该你说了,露西。”
“海运,我们认识有几天了﹖”我这样问海运,是因为我发现其实他所说的更多的是我们认识时的场景,而我,依旧对他毫无了解。可是我却有些沉浸在对雅葛布的回忆中不能自拔。
“露西,有些人,认识了一辈子,却从未相互理解过,不是吗﹖”
海运聪明得几乎让我厌恶,可我还是不能拒绝这种聪明带来的睿智予我的侵蚀。于是我说好吧,我来说说我的故事。
四
我的童年,是在上海度过的,外婆总是抚摩着我的枯黄的头发说:露露作孽,爸爸妈妈离得老远,女小人罪过的。
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离开上海去了一个叫酒泉的地方。到我开始拥有了记忆,我发现,我的父母和别的父母不一样,我几乎见不到他们。他们给我写信,每个月一封,可是我总是想不起来他们长得什么样。外婆指着一张黑白照片告诉我,那一对年轻而陌生的男女就是我的爸爸和妈妈,爸爸戴着眼镜,妈妈梳着辫子,我不认识他们。可他们在信里叫我小露露,叫我乖女儿,我很小,但我记得我是寂寞的,为着那一对照片里的男人和女人。可是那一封封雪片一样的信里的字里行间还是让我对酒泉充满幻想,我确信,他们远离上海去酒泉,那一定是个美丽而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是一种因缘,从我七岁开始一直到十七岁,酒泉是我梦寐以求的天堂,直到我义无反顾地踏上那块土地,我才知道,为什么我的爸爸和妈妈不再如照片中那样年轻和秀美。
可是我依然感激酒泉那一年枯燥乏味的生活,我有了长久的怀念,雅葛布,成了我十七岁以后永远的心结。
每隔两年,爸爸妈妈会在春节时回上海过年,我就在他们探亲回来时吵着要跟他们一起去。我一直向往着去酒泉,那个遥远的据说在戈壁中静静生存的地方。十七岁那一年,外婆终于敌不过我的软磨硬泡,给爸爸妈妈去信了。我去了酒泉,在一个暑假。特快火车到达兰州后,又坐上晃荡着经常停靠一些无名小站的慢车,十二小时后,酒泉到了。
那一路,满目的黄沙和石子被晒得闪闪发亮,偶而的几棵胡杨树闪掠而过,卷蔫的树叶犹如巨人饥渴的嘴唇,干涸的古河道一路延伸,不知通向哪里,条状的流水痕迹分明在诉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应该是流水潺潺,和风煦煦的地方。
我住在爸爸妈妈的集体宿舍里,方形的黄色土房,空气中的尘埃悬浮着,把绿色的帐篷和远处的土坡笼罩得犹如蒸发般的炙热。传说中的酒泉,或者说我想象中的酒泉并不如此,我以为那是一个满目葱绿淹没在果香和酒香里的村庄,可我看见的只是一片干枯的沙土,平坦而没有起伏。
爸爸说:既然你执意要来,也好,来吃苦受罪吧,你会知道你的父亲和母亲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我的父亲常常以例行公事的口吻与我说话,我就像他的一名战士,我从未记得他拥抱过我,或者,在任何时候,我都未曾在他的怀抱里依偎一下。我的母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即便是在我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酒泉,风尘仆仆地站在她面前时,她也只是微笑着说:露露你来了。他们并不是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他们沉迷于他们的天文数据、发射台和航天飞机。
我承认,我确实有些后悔了,一直以来抱以的幻想忽然破灭,我像一只孤注一掷的小兽一样来到这里,寂寞便疯狂生长。
我开始觉得无聊,刚到这里时感觉到的壮观和辽阔很快就被荒凉寂寞所掩盖,在父母都去工作的白天,我几乎要被一种烤炙过的寂寞逼得窒息。就在那时候,雅葛布来了。
雅葛布是一个男孩,一个十六岁男孩,穿着军服,他是基地的哨兵,我来了,爸爸就让他来照顾我。雅葛布脸膛黑黑的,黄绿色的军装套在他身上有些大,可他简直就像我爸爸一样严厉,早晨起床后他就开始逼我跑步,他说在这个地方你要是再不锻炼,身体和头脑都会风化的。他逼我在早餐的时候必须喝掉基地配发的牛奶,可我分明在牛奶里喝到很多沉淀的沙土。
雅葛布的家,就在离基地一百公里外的一个小村里,他到基地当兵一年来,没有回去过,雅葛布说他的家门口有蕨菜,这在西北是少有的,他还说他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来当兵的时候,弟弟还尿床,妹妹穿着他妈妈的旧衣裳说:哥,你要走了吗﹖
雅葛布说:哥会回来的,哥回来给你买花裙子。
我有点想念外婆了,想念上海街头嘈杂浑浊的喧嚣,想念弄堂口那棵巨大古老的槐树,想念生煎包子铺里飘出来的焦香。这里太安静了,只有经常狂啸的风声。雅葛布也想家了,想他那门口种着泡桐和胡杨的家,想他不知道是不是还尿床的弟弟,想那个等着他带花裙子回去的妹妹。然而我是和雅葛布不同的,他想念的是一种宁静,我想念的是一种热闹,而酒泉基地,却是一种死寂。
有一天早晨,我穿着一条红格子连衣裙,小喇叭的下摆,后腰上一个硕大的蝴蝶结。雅葛布给我送早点来,他走进我的小屋后轻叫了一声,他说:露露,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裙子﹖他好像受了惊吓一样,盯着我的红格子裙子看了好久。然后木讷地把早点放在剥落了油漆的书桌上,一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看的颜色,比我军装上的领章还好看。
他和我爸爸妈妈一样叫我露露,我呵斥他不许这样叫,你应该叫我露西姐姐。可他一直没有改口过,他沉默着保持他的执拗和倔强。
他看着我吃掉一个馍馍和一杯沉淀着沙土的牛奶,然后收拾起搪瓷茶缸,他犹豫着好像要说什么,可是终究什么也没说就出去了。
爸爸总是很忙,很少回来,妈妈偶尔回来也是来去匆匆。妈妈说,让雅葛布陪你到处转转吧,雅葛布对这里熟悉。
雅葛布带我转了戈壁滩。除了那些黄色的泥土和顽劣的石头,偶尔伸展出一点奄奄一息的枯绿植物,我什么也没看到,可我还是被雅葛布的一种奇怪的执拗感动,他带着我在这荒芜的地方寻找一点点乐趣,他告诉我过几天卫星要上天,所以爸爸就特别忙,等过了这段时间,他说他带我去看发射台,看点火装置,看控制那些庞然大物飞上天空的仪器。我在茫茫然的空寂中对这一切无比向往,我因此而对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也充满了奇妙的幻想和憧憬。
雅葛布驱赶走了围绕着我的寂寞孤独,可是他却只是一个比我小一岁的男孩,他穿着军装像一棵还未长成的白杨树一样常常令我产生一点奇怪的想象。
我说:雅葛布,为什么十六岁就可以当兵﹖
他像一只腼腆的兔子,轻声回答我:我隐瞒了年龄,招兵的时候,我报了十八岁。
我笑起来:原来作弊
他也陪着我笑,尴尬的表情,憨厚中隐藏着些微的愤怒。我停止了笑,他便消失在我的那间矮小的房子门口。这种时候,我的桌子上,总是堆放着雅葛布为我洗好的衣服和他从野地里采来的一朵无名野花。
那是一种淡红色的干燥的小花,花瓣像针一样尖锐细小,丝毫没有通常鲜花的水灵光润,它躺在桌上就像一只休眠的红色刺毛茧子,在戈壁滩里,找到这样的花,雅葛布也许寻遍了整个基地。我忽然感觉,在这个荒芜蛮野的地方,雅葛布成了我相依相靠的人。
我开始对雅葛布有了些许依恋,他比我小,可他像一个大男人一样叫我“露露”,他照顾着我的起居生活,他对我说:你的格子裙子很好看,以后我也给我妹妹买一件。
这种时候,我就发现我的心里升起一种难言的伤感,无以名状的感觉。那一年,我十七岁,十七岁的女孩轻易地被一个瘦弱的男孩迷惑,连我自己都觉得很奇怪。
可是雅葛布不同,他还是一个孩子,即使我也同样是个孩子,可他比我更单纯,当我站在他面前的时候,我总是坦然而快乐,他是戈壁滩里唯一可以让我快乐的因素。可是他并不与我一样,我是他的任务,我是他的首长——我的父亲派给他的工作。
我有一种幻想,我不知道长大后的雅葛布是什么样子,与我父亲一样的军人吗﹖我确信不是。我决定,回上海的时候,为雅葛布的妹妹买一条红格子裙子,下一次来酒泉带给他。
就这样,我在酒泉基地过了两个月单调而落寞的暑假生活,就在我即将回上海的前夕,一场事故让雅葛布再也无法长大,永久地停留在十六岁那个夏天的弥漫风沙里。
“发生了什么事故﹖”海运在黑暗中的声音轻柔而滞重,显出奇异的神秘感。
我停止了叙述,老农的鼾声抑扬顿挫,充满了音乐性。窑洞里柴灰的焦香依然充斥鼻腔,我发现我的脸颊上有咸涩的水流,缓慢渗滑进嘴巴。
海运无声,他轻轻伸出手,把我揽进怀抱,我闭着眼睛,感觉海运的胸怀温暖而坚硬,他的手掌覆盖着我潮湿冰冷的面孔,我却看到黄色烟尘下方形的泥屋边雅葛布消瘦的身影。耳朵里,是风尘刮过沙地的呼啸声。
五
那一天,基地的空气显得异常闷热,不多天后,火箭即将载送一颗通讯卫星上天,爸爸妈妈已经好多天没有回宿舍,他们在基地连续工作,雅葛布陪着我,直到那天,他焦虑重重地对我说,发射系统出现了一些故障。雅葛布焦灼的眼神让我确信,如若不去参加发射台抢修工作,于他而言,将是羞愧和耻辱的,他说,在基地当兵,这就是打仗,我不可以不去。
这种时候,我发现雅葛布是执着的,他是一个正直而纯粹的少年,带着毫无邪恶的真诚。我说:雅葛布你去吧,我会照顾自己。
我记得他是去替那些科研人员送饭的,他只是一个小哨兵,他能做的仅仅是这些,可他还是义无反顾极其投入地去做,他还很小,那时候,我也很小,可是在我懵懂的内心,雅葛布却像一只有着稚嫩翅膀的鹰一样令我感觉他的勇猛有力,不仅仅是因为他要去参加抢修发射装置,更是那一次遭遇,让我对雅葛布的坚毅置信不疑。
就在不久前,我向爸爸提意见,我不想吃每天一样的馍馍和茄子,我不想喝那种搀杂了泥沙的牛奶,我喝不惯膻味极重的羊肉汤,我说我要吃凉拌脆瓜葱油海蛰。爸爸生气了,他很严肃地训斥我:露露你太娇气,吃不了苦,这样下去,长大了也会一事无成。你看看雅葛布,他和你一般大,他吃过凉拌脆瓜吗﹖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葱油海蛰这道菜吗﹖可是为什么他已经是一名战士了,而你却还在向我提这种无理的要求。
我的委屈像从天而降的巨大石块般重压心头,爸爸从未对我如此严厉,尽管他也从未纵容我任何一次撒娇的欲望,在我眼里,他像一个冷漠的与我无关的成年人,对我内心的渴望和需求置若罔闻,从小到大我未曾得到过如别的孩子一样的父母的关爱,爸爸对我却如此苛刻,我无法接受在这个荒蛮之地寂寞的时光里遭遇的不理解。
爸爸把我批评了一顿后走了,我在宿舍里哭了好久,雅葛布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一样不敢进我的屋子,他在门外的空地上溜达了一圈又一圈,我听到风沙流动的声音里,雅葛布寂寞而沉重的脚步。爸爸当着雅葛布的面训斥我,我觉得无地自容,我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让自己在雅葛布面前重新像过去那样自信而充满着优越感。我知道我很虚荣,这两个月我一直在雅葛布面前颐指气使,尽管我对他同时抱着喜欢和依恋,但这种依恋同样是居高临下的,犹如开在山顶的鲜花,明知严寒霜冻的危险,明知身边那株毫不起眼的小草比自己更挺拔更具有对自然的抗衡力,却依然骄傲而不可一世。
现在,这朵鲜花有些感觉危机,但无法低头,她宁愿任凭来源于自己心灵的践踏也不愿意向身边那颗卑小倔强的小草低头。
爸爸的教训,被我转嫁为雅葛布对我的羞辱,我像一只恼羞成怒却无所适从的动物一样一意孤行失去理智。我躲开雅葛布独自离开基地宿舍一路往无边无际的戈壁深处走去……
傍晚时分的戈壁滩辽阔而荒凉,落日竭尽所能把余晖洒向枯竭的大地,黄沙堆积起来的土丘散发着回光返照般的瑰丽色彩,我的裙子在夕阳下干燥滚烫却呈现出一缕美妙的金红。我不停地走着,头脑一片空白,对黑夜即将来临的危险我丝毫没有戒备,我以为我的身后永远是那一排排土黄的方形房子,我以为我的脚步后面,总是跟随着雅葛布安静的身影,我就那样走着,直到太阳完全隐没在天际的黄沙里。
当我回头去找那些寂寞的房子时,我发现身后除了石头和黄沙的大地,什么也没有了。没有灯光,没有声音,什么也没有。夜晚骤起的强烈风沙迷惑了我的眼睛,我开始往回走,我寻找天空里的星斗,可是天空同样一片漆黑。我记得我是迎着落日前行的,那么我应该回头往东,可是东在哪里﹖基地在哪里﹖雅葛布,雅葛布,雅葛布,你在哪里﹖
黑夜里的戈壁寒冷异常,与白天判若两个世界,我浑身颤抖,腿脚麻木。我的思维一度陷入空白,脸上已经干燥的泪痕再次被恐惧的眼泪濡湿,当我茫无目的地在黑夜的戈壁奔走许久后,我确信,我将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价,也许是生命的代价。我再也没有丝毫骄傲和盛气凌人,我哭喊着:雅葛布——雅葛布——
直到现在,我依然奇怪,在那种境地下,我没有呼喊爸爸或者妈妈,我的脑海里只有雅葛布,他是我濒临绝境的救命草,我呼叫着他的名字,犹如夜空下恍然无知却拼命挣扎的野兽。
雅葛布找到我的时候,我正迈着绝望的疲惫脚步踉跄前行,毫无目的。他拿着一把手电,锐利的光束射到我的眼睛里,我像一只看见了生命曙光的垂死鸟一般嘶叫着奔向光亮:雅葛布——
夜空里,我的声音嘶哑脆裂,划破空寂的黑暗。我不顾一切地扑向雅葛布,我抱着他流淌着汗水的脖子大哭大叫:雅葛布,雅葛布,雅葛布……
然后,我的双腿一软,栽倒在地。我不想再走了,我要躺在雅葛布充满汗味的怀抱里睡觉。
“露露,别歇脚,继续走,停下了,就会死的,只有继续走,才能活着回去。”雅葛布拉着我的手,拖着我走,他的手冰冷,手心里,却有粘滞的汗水沾染到我的手上。我感觉到他在颤抖,我听到他粗重的喘息,他不断地对我说:露露,别泄气,很快就要到了。露露,抓着我的腰,我有力气,走啊
瘦弱的雅葛布像一只倔强的鹰一样拖着我走,黑夜的戈壁滩把死神反复推近我们,雅葛布却并未让我感觉到急迫的恐惧,我听到雅葛布嘴里有歌声,轻弱的歌声: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风里生来雨里长……我有些麻木,我在麻木中跟随着他的脚步前行,无力自控。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夜的路途,居然有三十多公里,在黑暗寒冷并且弥漫着风沙的荒芜土地上,我们走了那么长,雅葛布为了寻找我,甚至走了比我更多的路程。
天亮时分,我在雅葛布的搀扶下终于看见散落在遥远天际的那些黄色方形房子,它们像暗淡的星座一样分布疏离。看到这熟悉的景象,我终于失去了最后的力量,我靠在雅葛布的胸膛上缓慢滑倒,我感觉到雅葛布的军装扣子刮划过我的脸面,那里失去了感知疼痛的能力,可我还是闻到了雅葛布温热潮湿的胸膛里的气息。
雅葛布也已经精疲力尽,他在我的负重下也滑倒在地,我们就这样相依着躺在沙土和石头上,我在近乎生死边缘的时刻,却看到美丽的曙光升起,雅葛布肮脏的军服在阳光下斑驳破败,我看到他苍白的脸上有一抹太阳的光辉,明亮而清澈。
六
事后雅葛布一直心有余悸,他总是说,露露,那天我要是找不到你,怎么向你爸爸交代?他把你交给我,我却没有看护好你。雅葛布像一个老气横秋的大人一样说这些话,显得软弱而惶恐。但我却从此以后开始加倍依恋他,并且在原本单纯的依恋里,增加了几许崇敬和仰慕。这是一种怪异的情感,我以我十七岁幼稚的心设法靠近雅葛布。他带给我绝处逢生的希望,一如我在悬崖上走到尽头时横空出现的一根绳索,我抓住它努力攀缘,直到看见裸露的阳光。
八月的最后几天,在我行将结束酒泉的暑假生活回上海前,航天飞机发射装置发生故障,雅葛布执意要参加抢修。我已经说过,雅葛布只是一名哨兵,他去基地是给那些科研人员送水送饭。毫不起眼的工作,却极其重要。雅葛布的踏实就在于他把任何派给他的工作视为生命,一如他担负起照顾我的任务一样,投入而毫无怨言。
送饭到发射台的雅葛布,站在一个巨大的铁支架边上分派一份份饭菜。那是与航天飞机无关的一个铁制庞然大物,它的作用是让工作人员便于攀登到更高的操作台上去工作。雅葛布就站在这个铁架子下面,招呼着大家吃饭。然后,他感觉到身后的铁家伙发出沉闷的断裂声,如同暴雨前被云层遮挡的雷声。雅葛布回转身体,用手扶了扶铁架子。沉闷的断裂声骤然加剧,然后,像从天而降的巨雷一般,铁架子在雅葛布身后轰然坍塌,发出剧烈的响声,整个发射台像一个被震怒的巨人浑身战抖着,然后,一切寂静了下来。烟尘平息时,起初捧着饭盒四散着吃饭现在惊得目瞪口呆的人们发现,那铁架子垂直塌下,周围的人竟然毫发无伤,站在它下面的雅葛布却不见了踪影。支离破碎的铁架子下面,白色的米饭四溅而出,像被撕扯成碎末的破败纸屑。人们终于回过神,雅葛布被压在了铁架子后面,雅葛布的手里还握着一只饭勺,他身边的水桶里,浸人了红色血液的水汩汩地流淌而出,像永不停歇的泉眼一般不离不断……
那一夜,我没有等到雅葛布回基地宿舍。第二天,当我知道雅葛布的消息时,我正在清晨的阳光下打理我的包袱。我把雅葛布为我采集的那种红色刺毛花收集进一只小玻璃瓶,它们躺在瓶子里散发出一种瑰丽的光彩,我准备把它们带回上海,永远收藏。爸爸一早回来了。他像是一夜之间变老了,眼睛里充满了红色的血丝,他用疲惫而苍老的声音说,露露,去看看雅葛布吧,他救过你的命……
我坐爸爸的吉普车到达基地。我看到一个瘦小的躯体躺在巨大的发射台边,一张白色的布单子蒙盖着那个削薄的身体。我从未走进过这个离基地宿舍还有数里路的闲人莫人的科研重地,它是那么庞大深邃,纵横交错的各种支架在头顶上横跨飞跃。我茫然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地方,听到爸爸在我耳边说,露露,雅葛布走了!
我的眼光停留在那具被白色被单蒙盖的躯体上。雅葛布,雅葛布,那是你吗?雅葛布,你不要睡觉。你站起来跟我走,马上就要到了,坚持啊!只有继续走你才能活下去,把你的手给我,我有力气,拉着我啊,雅葛布――
雅葛布,你为什么不回答我,雅葛布――
雅葛布,我要回上海了,我把你为我采集的花都带回上海。明年来的时候,我要为你的妹妹带一条红格子连衣裙。雅葛布,这是你一直想让我为你做的事情,对吗?可是,雅葛布你为什么不回答我?雅葛布――
雅葛布,让我看看你,再让我看看你。
我拉开遮盖着他的白布单,看到他原本黝黑的脸膛呈现出一片惨白,闭着眼睛,嘴角却有着一抹浅浅的笑意,平静而安详。他身上的军装宽大极了,犹如一面绿色的旗帜覆盖着他瘦小的身体。我叫他,雅葛布――你醒过来啊,醒过来啊!他没有说话,像安静地熟睡着一般,像每一次我对他任性地撒气时一样,保持着缄默。他停止了,永久地停止了脚步。
雅葛布以他无声的回答告诉我,他走了,离开了,再也不会回来。
我没有回上海,我决意留在酒泉。我要送雅葛布,一直送到他百里之外的老家,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村庄,那里荒凉贫穷,可依然美丽绝伦。
我和爸爸一起把雅葛布的骨灰送回他的老家去。我在雅葛布家里,看见了他那疲惫木讷的父母。他们听到儿子死去的消息后,竟然默然无声,过了许久才开始发出嘤嘤的哭泣,似是怕我们听见一般不敢大哭,即便是伤心,他们也是迟钝和胆怯的。雅葛布那依然尿床的弟弟啃着拳头左顾右盼,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雅葛布那瘦小的有着枯黄头发的妹妹躲在墙角落里,睁着一双懵然的黑色眼睛看我,看得我泪水疯涌。我把我的那条红色格子连衣裙送给了雅葛布的妹妹。
回酒泉基地以后,我大病一场,终于无法回上海上学。爸爸要送我回去养病,我不答应。外婆替我在上海办了休学手续,我在酒泉基地医院里,病恹恹地度过了一年时光。
十八岁时,我终于带着一脸被灼伤般的黝黑皮肤回到了上海,像极了一个从西北来到大城市的女孩。我沉默寡言,以一种自惩般的心态埋头读书。直到后来,我考进了西北理工学院,选择了航天工程。我要到丝绸之路上的那个地方寻找雅葛布,他那粲然稚嫩的笑容永远无法在我心里泯灭。他是我的雅葛布,永远的雅葛布。
窑洞外透进了一线光亮,天色微明。海运却还坐在帐篷里听着我的故事,雅葛布的故事。他不断伸手替我擦去眼泪,直到我说完后,陷人了沉寂。老农起床了,他看见炕头没有海运,并不声张,轻手轻脚地拉开窑洞门,然后,把门带上,出去了。黑夜过去了,我看见海运有些疲倦的眼睛看着我,视线里竟然充满慈爱。我闭上眼睛,倒在海运的怀抱里昏然睡去。那个清晨,我在陕西的一个破陋的农家窑洞里熟睡无梦。
七
海运已经等不及我们把西安的景点全部游完,便要去看看雅葛布,那个在我心灵里永驻的男孩。于是,我们当天就坐上去往兰州的火车,然后,又转车去酒泉。
火车进人戈壁的时候,正是一个下午时分。太阳像一个中年男人一样,充满温厚的热情。这热情却带着一丝疲倦,照着我缺少睡眠的苍白面孔。海运和我一样缺乏睡眠,他的脸色与我一样散淡中带着潮动,因为那一夜的倾诉他认识了我,认识了我的雅葛布。
戈壁滩依然如过去一样荒芜苍凉,人们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耐旱的植物,却终究掩盖不住裸露的黄色泥土。山头一个接一个向后闪去,午后的风缓慢行走着,吹掠而过的姿态懒散平稳,土路边秃头般的山坡更是寂静地站着,毫无生气地存活。连太阳和风都是平庸的,我却依然在寻找一种超乎凡俗的情感。他不叫白马王子,他不叫哈姆雷特。他也不叫梁山伯或者许仙董永牛郎焦仲卿,他叫雅葛布。犹如在戈壁滩里建立起来的一份崇敬,他已经成了我十七岁之后的爱情信念,无法更改。
下了火车,我们在龟裂而开的黄色土路上颠簸着前行,细嫩柔弱的绿草像巨人背脊上的体毛,枯燥而稀疏。很奇怪,为什么越是广袤的土地,显现的越加是一种苍凉,好似只能通过这种荒芜才能表达它无尽的包容。那么海运呢?他到底又是怎样一个人?在整个旅途中,我们不期而遇,我一直以我坦然无遮的神秘感向海运表达着一点不羁。我的心里,永存着雅葛布。可是,海运却像这荒蛮的土地一样,强悍而极其包容。他陪伴着我,竭尽旅途所达。雅葛布是戈壁滩上的一颗石子,顽强却对自己不明所以。而海运却是一片清醒的荒漠,旷达而难以掌控。
我一边走着,一边胡思乱想。然后,我竟然在路边的小土包上,看见那种红色刺毛般的无名小花,雅葛布给我留下的惟一礼物。我快步到那个土堆般的山包边,抓住一根盘桓在黄土中的老树根。我想攀上去采那朵花,那朵举眉开放毫不起眼的小花。即便被我采摘而下,她也依然不会枯败。她会永远像一颗坚硬的刺毛果子那样,保持她鲜红的外表和倔强干燥的心。可是,当我采下她来时,我就会产生一点奇怪的臆想,好似我又挽留住了雅葛布远离的一点点脚步。
海运看我停下来,便也停了下来,他不明白我要干什么。待我像一只笨拙的熊一样攀爬着去采那朵花时,他才哈哈笑着走过来,把我整个地抱起来。我吊着老树根不肯放手,我说,我要把那朵花采下来,一定要采下来。
海运笑着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你够不上,我来采好不好?然后,我松手,站在一边看着他抓住那颗几乎有些枯死的老树根。老树根嘎吱作响,在烈日当空的午后,低声吟唱着,调子沉闷而充满苦难。我看见海运吊住树根的手臂凸现出鼓胀的红色肌肉,它与那棵老树根一样,看上去具有一种挣扎出强烈苍劲感的唯美。我就那样看着海运吊在树根上的身体猛然一跃,另一只手抓住了刺毛花的花梗。他小心翼翼地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掐下硬挺而细瘦的花,回过头对我露出一个粲然明媚的笑。然后,我看到老树根戛然断裂,山坡上的黄土和石块随着老树的拔根而起,在一片泥沙滚动声中倾倒而下,土路边腾起一股巨大的尘土。当飞扬的尘土落定时,我终于看到,海运坐在泥石堆中像一尊刚出土的兵马俑。他看着我微笑着,土黄色的面容上只有一双眼睛闪烁着狡黯顽皮的光,笑容把他的灰头土脸揉成一张多皱的纸。他举起右手冲我说,露西,你看!
那朵红色的刺毛花握在他的手中完好无损,然后,我看见他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向我。他把花插在我旅行包背带上,然后,拍拍自己身上的尘土,向前走去。
我忽然想起在临潼兵马俑二号坑里,看到的那个断臂英雄,站在战马边对周遭的一切熟视无睹不屑一顾的样子。那种眼神和此时的海运极其相像。我看到海运灰白的脸上,汗水滴落而下,在他裸露的肩膀和脖子上开拓出一条条泥垢的水流。他走路有些踉跄,但他依然裹着满身的灰土走着,毅然决然,犹如断臂英雄漠视自己的残缺,依然奔赴战场一样。我被海运激起了一种莫名的勇气,他让我忘记了疲惫和困顿,我紧追着海运而上。我们向着戈壁滩纵深处走去,去看望那个埋葬在大漠边缘的戈壁滩里的少年,一个叫雅葛布的少年。
雅葛布的墓碑矗立在一片沙砾中,满目的沙尘几乎掩盖了它。它却落寞无争,满含着沉默的呼吁,像对着苍天仰笑的枯死植物,决绝坚毅。海运和我一起在那片土地上,无声地看着寥落的天,苍茫的地,无边无际的荒芜,站立良久。我把那朵海运采下的红色刺毛花,插在雅葛布的墓碑前。风吹着小花,那忧伤的身姿在风里翩然起舞,狂乱中充满决然。
雅葛布,我来看你了。在我二十二岁的这个夏天,我用这朵红色的小花,为你点燃一盏无形的灯火。这一路,你走得可好?
一千五百年前,丝绸之路繁华昌盛,那里坐落着许多富饶的村庄。那里水土丰饶,人杰地灵,驼铃的叮当声响彻整个西北辽阔的天空。人们择水而居,过着平静富足的生活。沿袭至千年之后的今天,雅葛布的家乡依然沉浸在过往的安详中亘古不变,犹如一个无知的老人对自然的侵蚀听凭摆布,无能为力。 那条通往隔世的道路已经被风沙阻挡,可依然阻挡不住人们回忆和向往的目光。
我喜欢叫他雅葛布,因为他有一双深邃的犹如一泓深井水般的眼睛。为什么用雅葛布这个名字叫他,我不明白,总之有一天我就这样叫了,他回答我说:露西你简直是一只小精灵,你叫我什么﹖你叫我“雅葛布”﹖你为什么这么叫,快告诉我为什么。
我在他接连不断的威逼下向他交代我不明所以的思路来源,我喜欢这么叫他,从我十七岁时,就这样想,并且还把这个名字取代所有和我成为朋友的男孩。
很久以前,也许是我还在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曾经在西去华山的旅途中遇见过一个带着孩子的时髦女人,她一路向我介绍着她在西安做军官的丈夫,那个男人在他的女人的叙述中显得高大威猛神圣而又充满了耶稣一样的宽容心胸。尽管我只是一个学生,但女人却把我当做与她同龄的成年人一般向我诉说着她的那个无与伦比的男人和她与男人的幸福生活。我在夜行火车的隆隆声中昏昏欲睡,可我的耳边却充斥了女人对他丈夫的谈论,于是在我的脑海里便充满了那个男人的影子,高大伟岸、挺拔健壮。我默默地叫他“雅葛布”,而且我竟然脱口而出,我说:你的雅葛布会来接你吗?
女人怀里抱着孩子问:谁﹖谁来接我,你问谁﹖
我笑而不答,我知道我失言了,而后,火车到达西安站,那个穿军装的雅葛布站在嘈杂混乱的站台上几乎像一头淹没在草丛中的绿色蚂蚱,他在女人探头张望的时候欢呼着奔跑过来,口里叫着:我的儿子,可把爸爸想死了……
这个雅葛布大约仅有一米六十五的身高,他撒腿奔向他时髦的妻子,然后一把抱起站在女人边上的像一只大眼睛猴子一样的男孩,那时候,我发现女人——他的妻子,轻蔑地撇了撇嘴,然后抬着她趾高气扬的头颅跟在男人后面渐渐远去,消失在西安火车站庞杂的人群中。我和这个女人在火车上结伴而行了二十多个小时,在这期间,我像她的亲妹妹一样忍受她对我繁复冗长而毫无意义的诉说,可是现在她连再见也没有和我说就跟着那个上窜下跳着一会提包袱一会抱儿子的男人走了。
我扯了扯嘴角笑了,那是她的雅葛布,他来了,我这个过客,自然失去了需要的价值。
后来,我终于在参观了众多的皇帝陵墓之后逐渐忘记了那个时髦女人和矮个子雅葛布的悬殊差距带给我的不适反映。我西去华山,是想在这之后再次踏上兰州之行,然后去向戈壁深处的酒泉。在我十八岁离开那里后,我再也没有去过,我不知道我的雅葛布在荒芜而辽阔的隔壁滩上是否安好,我想去看看他,我想念他黝黑的脸膛,瘦削的身影,还有他在晒得滚烫的石滩子上飞快地奔跑的样子……
二
我的暑假足够让我游走那几个西部城市,我带上一条牛仔裤两件单色T恤,还有一件宽大的老蓝布睡衣,我简单地上路了,我把西安作为我旅途的第一站,我希望自己能够远离高楼耸立的大都市,带着一颗纯净朴素的寂寞之心去看我的雅葛布。
那一天,我去攀登华山。
我为自己准备了一天时间、一天的食物和水,清晨五点,我出发了。太阳像一个羞涩的孩子一样崭露头角,我走在上坡路上,感觉精神很好。但我知道,这种好感觉也许只能持续不多时间,当太阳毒辣辣地直射大地时,我确信,我是无法如在初始的清晨中那样脚步爽利精神抖擞了。我担心我在太阳下山以前无法返回山脚,因此我规定自己,必须在下午三点以前往回赶。我背着干粮和水低头爬坡,两边的风景因山路的折回而不断变换着角度,峻峭的悬崖如屏障般隔离了这一麓和另一麓的相交。
汗流浃背地行进了大约三个小时,这三小时,总是在重复一件事情,抬腿向前,向前,好像已经没有了知觉,一路的参天大树在我的眼角余光里滑闪而过,我并不在意身边的一切,犹如十七岁时的我站在雅葛布身边看着他对我熟视无睹的表情一样,我就这样往山上走着,两耳失聪,眼光迷茫,脑海里一片空白,只知道往上攀爬。
又走了一程,山路上开始出现众多的沿路小店,多半卖馍馍和小米粥。
已近午时,走进一家生意冷清的“蛇瓜膜”,要了一盘清炒蛇瓜,和一个白面馍。馍馍很白,和雅葛布那双黝黑的手里递给我的黑色结实表皮有些开裂的馍馍全然不同。我大口吞咽着白面馍馍,问老板娘,我从山脚下上来,走了多少路﹖
老板娘冷漠地说:二十一里地
顿时为自己感到很骄傲,二十一里的路程,我从未徒步走过,况且这还是在爬坡。想着快要到达著名的千尺幢了,于是信心也倍足起来。
吃完简单的午餐,向前走几十米,陡峭的台阶出现在眼前,一旁竖着一块涂着红色油漆大字的木板,上面写着赫赫六个字:此处开始登山
原来爬了三个小时的坡,我竟然还没有开始登山。
雅葛布,如果这是在戈壁滩上,你会拖着我的手逼我走,你会说:露露别歇脚,继续走,停下了,就会死的,只有继续走,才能活着回去。
太阳已经爬到了头顶上,卖熟玉米棒子的孩子从山脚下一直跟我到这里,他设法卖给我他篮子里热气腾腾的熟玉米,我却无动于衷。他提着篮子脚步敏捷,好像没有丝毫的疲惫。而我,却开始感觉到天旋地转起来。
雅葛布,我在想念这个男孩,在这样的境地下,我觉得自己有些孤立无助,我的眼前并不是叠嶂的山体,阳光像散乱的丝线一样理不出头绪,我看到茫茫无边的黄沙,尘土弥漫的视线里一无所有。我依然机械地抬脚,往陡峭的纵深爬去,一如那一次,我跟随着雅葛布的脚步,走完那筋疲力尽的最后几里路……
我记得,我晕倒在了北峰的峰顶,那里空气清新凉风习习,阳光被山头遮挡住了,空气不再暴热,俊俏的山顶赫然在我眼前,高挺而直拔。我轻飘飘地踏上最后一级台阶,然后,我在一处供游人小栖的山间平台上失去了知觉。
当我清醒的时候,我发现我的额头上搭着一块冰凉的毛巾。一张消瘦而黝黑的脸在我眼前晃动。看见我睁开眼睛,他灿烂地笑了一下,然后迅速收敛起笑容,拿起一只矿泉水瓶子,把瓶口对准了我的嘴巴。我被迫喝了几口凉水,然后,我感到我的头脑竟然无法清楚地记得我昏迷前的一刹那。
雅葛布,是你吗﹖
我轻呼出口,男人微笑着。我的额头上,正是雅葛布的裹头巾吗﹖充满了他的汗水味的潮湿的毛巾,温暖得让我想起所有十七岁的往事。
这是一个大男孩,一个大学四年级的已经毕业的学生,他用这最后的暑假作一次长途旅行,当他爬上华山千尺幢的时候,我在他眼前昏然倒下。
他不是我的雅葛布,他修长的身材,乌黑浓密的短发,T恤衫上绣着国际名牌的商标图样,他的球鞋雪白坚实,他身后的背包庞大却豪华,这一切都不是雅葛布的。雅葛布的头发是枯黄的,他黄色的军用背包斜挂在肩膀上,轻巧而毫无重量,那里面也许只有两个馍馍和一壶水,他的草绿色的跑鞋单薄而破旧,可他奔跑起来像一只狍子,矫捷而飞快……
从那以后,这个大男生就与我开始了共同的旅途,我并不拒绝一位陌生的男子陪伴在我周围,我愿意他的出现能让我在旅行中感觉到雅葛布的存在,尽管他不是我的雅葛布,可我还是毫无商量余地地在心里叫着他雅葛布。他是一个瘦高个子的男人,他说他在上海的一所大学里度过了四年的时光,那所大学叫“海运学院”,我不知道海运学院在哪里,我只知道,我现在在西安,雅葛布离我已经不远,至少,不像过去那样远隔千里,渺无音讯了。我可以听见西北方向传来的风声,犹如这低声呼啸的风是雅葛布沉重的呼吸。我总是在心里默默地说:雅葛布,我的旅程已经开始了,我马上就要看到你了,再等几天,雅葛布!
三
现在,我把他叫做“海运”,我总是对着他高大的有些弯曲的背脊叫他:海运,你过来。他高瘦的身影就会接近我,他会说:露西,我知道了,你叫露西,好久以前,你住在丝绸之路边的一个小村庄里对吗﹖你到这里来,是为了寻找一个叫雅葛布的男孩,是不是﹖
海运在和我同行了三天后略微知道了我的一点点来历。我点头微笑,他用很奇怪的普通话和我说话,他总是不会把舌头卷起来说“是”与“不是”。我说海运,什么时候你要回上海﹖
他说他不知道,他已经毕业了,父亲为他找的港务局的工作很清闲,并不需要他急着去上班,这个假期,没有预算归期。我有一些暗自庆幸,却终究掩不住一丝失落,我预备以我的孤独去怀念雅葛布,可我却在旅途中找到一个结伴而行的人。雅葛布,你在戈壁滩荒芜的沙漠里寂寞吗﹖我想给自己一个和你同样寂寞的去程,我却并未做到。
我们去看兵马俑,海运指着坑下一个瘦削的缺了一条手臂的秦俑说,露西你看他是不是像我。我低头看到土黄色的断臂士兵站在一匹高大的战马旁边,他的眼光专注而笃定,胜券在握的眼神,这一点,和海运很像。
可是海运是健全的,海运背着一个巨大的双肩包,高度超过了他的头顶,那里装着海运的运动衣、洗刷用品、喝的水,吃的干粮,还有一个帐篷和各种必须的证件。海运骑自行车周游世界,他的双腿结实而多毛,我感觉,他几乎是不知道什么叫累的。
在西安城里,我也租了一辆自行车,我们就这样骑着单车周游了整个西安的所有的名胜。
从半坡遗址回城的途中,我们看见一个黄土坡下的窑洞,泡桐树长得很高,超过了山头,山底下,硬碴碴的泥土地上镶嵌着暗色的门框。窑洞的主人是一个裹着白色头巾有着棱角分明的脸颊的干瘦老农,他坐在窑前劈柴,他张着嘴巴露出黄色的牙齿。
我说海运你为什么也裹着头巾﹖
海运喜欢在我提出任何关于他私人问题的时候,以微弱无声的笑作为回答。我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我却和他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老农把我们迎进窑洞,表情冷漠动作缓慢。我有些局促不安,他却开始默不作声地为我们烤玉米。黄土砌成的泥灶炉膛里,红色的火苗闪烁跳跃着,老农的脸膛透出暗红的光亮。不多时,整个窑洞里飘满了玉米的焦香。
我们在窑洞里吃陕西老农烤的玉米,海运从背包里掏出两盒红双喜烟送给他,老农用陕西话说:好得很,好得很。然后,他把烟收进炕头一只油漆斑驳的破旧箱子里,而后,点燃了他自己的旱烟,无话。
海运看看我,眼睛闪闪发光:露西你也一样纯朴,我喜欢你。
外面的热风吹起了黄土高坡上的风尘,我在阴凉的窑洞里啃一只烤得黑糊糊的玉米,我的嘴角上沾满了黑色的柴灰,海运说“我喜欢你”的时候,我想起半坡遗址里原始人居住的那一顶圆形草棚,凸凹不平的泥地上,尖底的瓦罐架在其中,男人和女人,在酷似海运的帐篷一般的屋子里生活,满足而无争。
那一夜,我们没有回城。海运执意要睡在老农家里的那张土炕上。我在窑洞里支起了海运的帐篷,夜半时分,我听到老农粗躁而隆重的鼾声。
直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很难想通海运和雅葛布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只是觉得海运瘦削的脸颊像极了那尊断臂秦俑。我忽然之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我说海运我们是不是应该离开这个地方﹖
黄土高坡的夜半时分,我在干燥的泥地上难以入眠。我在黑暗的帐篷里伸出我的手,我用我的手指划动着充满辣椒气味的空气,这与戈壁滩上黄色方形的房子里的空气极其近似,燥热而辛辣。海运也在翻身,我听得格外清楚。只有老农的鼾声均匀而有力,在具有一定节奏的音律般的睡眠声中,我似乎听到海运起床的声音。
“露西,睡了吗﹖”
海运撩开帐篷的门,我睁大眼睛看他。在黑夜中,我感觉到他爬了进来。
“露西我睡不着,说说你的故事吧,我只知道你来自丝绸之路边的小村庄,能说点什么吗﹖”
我本能地用双臂环抱住我的前胸,我的老蓝布睡衣里的身体,正处于半休眠状态,海运的进来,使我忽然之间产生一种本能的惊悚。
“海运,先说说你自己吧。”我还不能完全清醒,因此我希望能在海运的故事里回忆起一点什么。
海运很随意地说好啊,我告诉你吧,我是一个上海人,在海运学院里生活了四年,行将远离大学生活。都说上海男人不像男人,窝在家里围着老婆孩子转,我想不久以后,我也差不多要成为这样的男人了,所以我在自己还能自由支配自己去向的时候逃了出来。我去了内蒙草原,去了拉萨,在新疆的阿勒泰和哈萨克人一起生活了二十天,我喝羊奶,吃手抓羊肉,后来我到了西安,在登华山的时候,看到一个梳着一条大麻花辫子、穿着发白的牛仔裤和浅蓝单色T恤的女孩一直走在我前面。在千尺幢通往北峰的山路上,我看到女孩脚步有些踉跄,可她还是在拼命往上爬。我一直跟在她后面,直到爬上北峰的最后一个台阶。
她昏倒了,我用我的湿毛巾搭在她的额头上,喂她喝矿泉水,后来,她终于醒了……说到这里,海运歪着脑袋看看我,黑夜里,他的眼睛很亮,闪烁着锐利的光,像一只敏锐的夜行动物。
“好了,现在该你说了,露西。”
“海运,我们认识有几天了﹖”我这样问海运,是因为我发现其实他所说的更多的是我们认识时的场景,而我,依旧对他毫无了解。可是我却有些沉浸在对雅葛布的回忆中不能自拔。
“露西,有些人,认识了一辈子,却从未相互理解过,不是吗﹖”
海运聪明得几乎让我厌恶,可我还是不能拒绝这种聪明带来的睿智予我的侵蚀。于是我说好吧,我来说说我的故事。
四
我的童年,是在上海度过的,外婆总是抚摩着我的枯黄的头发说:露露作孽,爸爸妈妈离得老远,女小人罪过的。
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离开上海去了一个叫酒泉的地方。到我开始拥有了记忆,我发现,我的父母和别的父母不一样,我几乎见不到他们。他们给我写信,每个月一封,可是我总是想不起来他们长得什么样。外婆指着一张黑白照片告诉我,那一对年轻而陌生的男女就是我的爸爸和妈妈,爸爸戴着眼镜,妈妈梳着辫子,我不认识他们。可他们在信里叫我小露露,叫我乖女儿,我很小,但我记得我是寂寞的,为着那一对照片里的男人和女人。可是那一封封雪片一样的信里的字里行间还是让我对酒泉充满幻想,我确信,他们远离上海去酒泉,那一定是个美丽而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是一种因缘,从我七岁开始一直到十七岁,酒泉是我梦寐以求的天堂,直到我义无反顾地踏上那块土地,我才知道,为什么我的爸爸和妈妈不再如照片中那样年轻和秀美。
可是我依然感激酒泉那一年枯燥乏味的生活,我有了长久的怀念,雅葛布,成了我十七岁以后永远的心结。
每隔两年,爸爸妈妈会在春节时回上海过年,我就在他们探亲回来时吵着要跟他们一起去。我一直向往着去酒泉,那个遥远的据说在戈壁中静静生存的地方。十七岁那一年,外婆终于敌不过我的软磨硬泡,给爸爸妈妈去信了。我去了酒泉,在一个暑假。特快火车到达兰州后,又坐上晃荡着经常停靠一些无名小站的慢车,十二小时后,酒泉到了。
那一路,满目的黄沙和石子被晒得闪闪发亮,偶而的几棵胡杨树闪掠而过,卷蔫的树叶犹如巨人饥渴的嘴唇,干涸的古河道一路延伸,不知通向哪里,条状的流水痕迹分明在诉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应该是流水潺潺,和风煦煦的地方。
我住在爸爸妈妈的集体宿舍里,方形的黄色土房,空气中的尘埃悬浮着,把绿色的帐篷和远处的土坡笼罩得犹如蒸发般的炙热。传说中的酒泉,或者说我想象中的酒泉并不如此,我以为那是一个满目葱绿淹没在果香和酒香里的村庄,可我看见的只是一片干枯的沙土,平坦而没有起伏。
爸爸说:既然你执意要来,也好,来吃苦受罪吧,你会知道你的父亲和母亲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我的父亲常常以例行公事的口吻与我说话,我就像他的一名战士,我从未记得他拥抱过我,或者,在任何时候,我都未曾在他的怀抱里依偎一下。我的母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即便是在我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酒泉,风尘仆仆地站在她面前时,她也只是微笑着说:露露你来了。他们并不是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他们沉迷于他们的天文数据、发射台和航天飞机。
我承认,我确实有些后悔了,一直以来抱以的幻想忽然破灭,我像一只孤注一掷的小兽一样来到这里,寂寞便疯狂生长。
我开始觉得无聊,刚到这里时感觉到的壮观和辽阔很快就被荒凉寂寞所掩盖,在父母都去工作的白天,我几乎要被一种烤炙过的寂寞逼得窒息。就在那时候,雅葛布来了。
雅葛布是一个男孩,一个十六岁男孩,穿着军服,他是基地的哨兵,我来了,爸爸就让他来照顾我。雅葛布脸膛黑黑的,黄绿色的军装套在他身上有些大,可他简直就像我爸爸一样严厉,早晨起床后他就开始逼我跑步,他说在这个地方你要是再不锻炼,身体和头脑都会风化的。他逼我在早餐的时候必须喝掉基地配发的牛奶,可我分明在牛奶里喝到很多沉淀的沙土。
雅葛布的家,就在离基地一百公里外的一个小村里,他到基地当兵一年来,没有回去过,雅葛布说他的家门口有蕨菜,这在西北是少有的,他还说他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来当兵的时候,弟弟还尿床,妹妹穿着他妈妈的旧衣裳说:哥,你要走了吗﹖
雅葛布说:哥会回来的,哥回来给你买花裙子。
我有点想念外婆了,想念上海街头嘈杂浑浊的喧嚣,想念弄堂口那棵巨大古老的槐树,想念生煎包子铺里飘出来的焦香。这里太安静了,只有经常狂啸的风声。雅葛布也想家了,想他那门口种着泡桐和胡杨的家,想他不知道是不是还尿床的弟弟,想那个等着他带花裙子回去的妹妹。然而我是和雅葛布不同的,他想念的是一种宁静,我想念的是一种热闹,而酒泉基地,却是一种死寂。
有一天早晨,我穿着一条红格子连衣裙,小喇叭的下摆,后腰上一个硕大的蝴蝶结。雅葛布给我送早点来,他走进我的小屋后轻叫了一声,他说:露露,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裙子﹖他好像受了惊吓一样,盯着我的红格子裙子看了好久。然后木讷地把早点放在剥落了油漆的书桌上,一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看的颜色,比我军装上的领章还好看。
他和我爸爸妈妈一样叫我露露,我呵斥他不许这样叫,你应该叫我露西姐姐。可他一直没有改口过,他沉默着保持他的执拗和倔强。
他看着我吃掉一个馍馍和一杯沉淀着沙土的牛奶,然后收拾起搪瓷茶缸,他犹豫着好像要说什么,可是终究什么也没说就出去了。
爸爸总是很忙,很少回来,妈妈偶尔回来也是来去匆匆。妈妈说,让雅葛布陪你到处转转吧,雅葛布对这里熟悉。
雅葛布带我转了戈壁滩。除了那些黄色的泥土和顽劣的石头,偶尔伸展出一点奄奄一息的枯绿植物,我什么也没看到,可我还是被雅葛布的一种奇怪的执拗感动,他带着我在这荒芜的地方寻找一点点乐趣,他告诉我过几天卫星要上天,所以爸爸就特别忙,等过了这段时间,他说他带我去看发射台,看点火装置,看控制那些庞然大物飞上天空的仪器。我在茫茫然的空寂中对这一切无比向往,我因此而对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也充满了奇妙的幻想和憧憬。
雅葛布驱赶走了围绕着我的寂寞孤独,可是他却只是一个比我小一岁的男孩,他穿着军装像一棵还未长成的白杨树一样常常令我产生一点奇怪的想象。
我说:雅葛布,为什么十六岁就可以当兵﹖
他像一只腼腆的兔子,轻声回答我:我隐瞒了年龄,招兵的时候,我报了十八岁。
我笑起来:原来作弊
他也陪着我笑,尴尬的表情,憨厚中隐藏着些微的愤怒。我停止了笑,他便消失在我的那间矮小的房子门口。这种时候,我的桌子上,总是堆放着雅葛布为我洗好的衣服和他从野地里采来的一朵无名野花。
那是一种淡红色的干燥的小花,花瓣像针一样尖锐细小,丝毫没有通常鲜花的水灵光润,它躺在桌上就像一只休眠的红色刺毛茧子,在戈壁滩里,找到这样的花,雅葛布也许寻遍了整个基地。我忽然感觉,在这个荒芜蛮野的地方,雅葛布成了我相依相靠的人。
我开始对雅葛布有了些许依恋,他比我小,可他像一个大男人一样叫我“露露”,他照顾着我的起居生活,他对我说:你的格子裙子很好看,以后我也给我妹妹买一件。
这种时候,我就发现我的心里升起一种难言的伤感,无以名状的感觉。那一年,我十七岁,十七岁的女孩轻易地被一个瘦弱的男孩迷惑,连我自己都觉得很奇怪。
可是雅葛布不同,他还是一个孩子,即使我也同样是个孩子,可他比我更单纯,当我站在他面前的时候,我总是坦然而快乐,他是戈壁滩里唯一可以让我快乐的因素。可是他并不与我一样,我是他的任务,我是他的首长——我的父亲派给他的工作。
我有一种幻想,我不知道长大后的雅葛布是什么样子,与我父亲一样的军人吗﹖我确信不是。我决定,回上海的时候,为雅葛布的妹妹买一条红格子裙子,下一次来酒泉带给他。
就这样,我在酒泉基地过了两个月单调而落寞的暑假生活,就在我即将回上海的前夕,一场事故让雅葛布再也无法长大,永久地停留在十六岁那个夏天的弥漫风沙里。
“发生了什么事故﹖”海运在黑暗中的声音轻柔而滞重,显出奇异的神秘感。
我停止了叙述,老农的鼾声抑扬顿挫,充满了音乐性。窑洞里柴灰的焦香依然充斥鼻腔,我发现我的脸颊上有咸涩的水流,缓慢渗滑进嘴巴。
海运无声,他轻轻伸出手,把我揽进怀抱,我闭着眼睛,感觉海运的胸怀温暖而坚硬,他的手掌覆盖着我潮湿冰冷的面孔,我却看到黄色烟尘下方形的泥屋边雅葛布消瘦的身影。耳朵里,是风尘刮过沙地的呼啸声。
五
那一天,基地的空气显得异常闷热,不多天后,火箭即将载送一颗通讯卫星上天,爸爸妈妈已经好多天没有回宿舍,他们在基地连续工作,雅葛布陪着我,直到那天,他焦虑重重地对我说,发射系统出现了一些故障。雅葛布焦灼的眼神让我确信,如若不去参加发射台抢修工作,于他而言,将是羞愧和耻辱的,他说,在基地当兵,这就是打仗,我不可以不去。
这种时候,我发现雅葛布是执着的,他是一个正直而纯粹的少年,带着毫无邪恶的真诚。我说:雅葛布你去吧,我会照顾自己。
我记得他是去替那些科研人员送饭的,他只是一个小哨兵,他能做的仅仅是这些,可他还是义无反顾极其投入地去做,他还很小,那时候,我也很小,可是在我懵懂的内心,雅葛布却像一只有着稚嫩翅膀的鹰一样令我感觉他的勇猛有力,不仅仅是因为他要去参加抢修发射装置,更是那一次遭遇,让我对雅葛布的坚毅置信不疑。
就在不久前,我向爸爸提意见,我不想吃每天一样的馍馍和茄子,我不想喝那种搀杂了泥沙的牛奶,我喝不惯膻味极重的羊肉汤,我说我要吃凉拌脆瓜葱油海蛰。爸爸生气了,他很严肃地训斥我:露露你太娇气,吃不了苦,这样下去,长大了也会一事无成。你看看雅葛布,他和你一般大,他吃过凉拌脆瓜吗﹖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葱油海蛰这道菜吗﹖可是为什么他已经是一名战士了,而你却还在向我提这种无理的要求。
我的委屈像从天而降的巨大石块般重压心头,爸爸从未对我如此严厉,尽管他也从未纵容我任何一次撒娇的欲望,在我眼里,他像一个冷漠的与我无关的成年人,对我内心的渴望和需求置若罔闻,从小到大我未曾得到过如别的孩子一样的父母的关爱,爸爸对我却如此苛刻,我无法接受在这个荒蛮之地寂寞的时光里遭遇的不理解。
爸爸把我批评了一顿后走了,我在宿舍里哭了好久,雅葛布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一样不敢进我的屋子,他在门外的空地上溜达了一圈又一圈,我听到风沙流动的声音里,雅葛布寂寞而沉重的脚步。爸爸当着雅葛布的面训斥我,我觉得无地自容,我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让自己在雅葛布面前重新像过去那样自信而充满着优越感。我知道我很虚荣,这两个月我一直在雅葛布面前颐指气使,尽管我对他同时抱着喜欢和依恋,但这种依恋同样是居高临下的,犹如开在山顶的鲜花,明知严寒霜冻的危险,明知身边那株毫不起眼的小草比自己更挺拔更具有对自然的抗衡力,却依然骄傲而不可一世。
现在,这朵鲜花有些感觉危机,但无法低头,她宁愿任凭来源于自己心灵的践踏也不愿意向身边那颗卑小倔强的小草低头。
爸爸的教训,被我转嫁为雅葛布对我的羞辱,我像一只恼羞成怒却无所适从的动物一样一意孤行失去理智。我躲开雅葛布独自离开基地宿舍一路往无边无际的戈壁深处走去……
傍晚时分的戈壁滩辽阔而荒凉,落日竭尽所能把余晖洒向枯竭的大地,黄沙堆积起来的土丘散发着回光返照般的瑰丽色彩,我的裙子在夕阳下干燥滚烫却呈现出一缕美妙的金红。我不停地走着,头脑一片空白,对黑夜即将来临的危险我丝毫没有戒备,我以为我的身后永远是那一排排土黄的方形房子,我以为我的脚步后面,总是跟随着雅葛布安静的身影,我就那样走着,直到太阳完全隐没在天际的黄沙里。
当我回头去找那些寂寞的房子时,我发现身后除了石头和黄沙的大地,什么也没有了。没有灯光,没有声音,什么也没有。夜晚骤起的强烈风沙迷惑了我的眼睛,我开始往回走,我寻找天空里的星斗,可是天空同样一片漆黑。我记得我是迎着落日前行的,那么我应该回头往东,可是东在哪里﹖基地在哪里﹖雅葛布,雅葛布,雅葛布,你在哪里﹖
黑夜里的戈壁寒冷异常,与白天判若两个世界,我浑身颤抖,腿脚麻木。我的思维一度陷入空白,脸上已经干燥的泪痕再次被恐惧的眼泪濡湿,当我茫无目的地在黑夜的戈壁奔走许久后,我确信,我将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价,也许是生命的代价。我再也没有丝毫骄傲和盛气凌人,我哭喊着:雅葛布——雅葛布——
直到现在,我依然奇怪,在那种境地下,我没有呼喊爸爸或者妈妈,我的脑海里只有雅葛布,他是我濒临绝境的救命草,我呼叫着他的名字,犹如夜空下恍然无知却拼命挣扎的野兽。
雅葛布找到我的时候,我正迈着绝望的疲惫脚步踉跄前行,毫无目的。他拿着一把手电,锐利的光束射到我的眼睛里,我像一只看见了生命曙光的垂死鸟一般嘶叫着奔向光亮:雅葛布——
夜空里,我的声音嘶哑脆裂,划破空寂的黑暗。我不顾一切地扑向雅葛布,我抱着他流淌着汗水的脖子大哭大叫:雅葛布,雅葛布,雅葛布……
然后,我的双腿一软,栽倒在地。我不想再走了,我要躺在雅葛布充满汗味的怀抱里睡觉。
“露露,别歇脚,继续走,停下了,就会死的,只有继续走,才能活着回去。”雅葛布拉着我的手,拖着我走,他的手冰冷,手心里,却有粘滞的汗水沾染到我的手上。我感觉到他在颤抖,我听到他粗重的喘息,他不断地对我说:露露,别泄气,很快就要到了。露露,抓着我的腰,我有力气,走啊
瘦弱的雅葛布像一只倔强的鹰一样拖着我走,黑夜的戈壁滩把死神反复推近我们,雅葛布却并未让我感觉到急迫的恐惧,我听到雅葛布嘴里有歌声,轻弱的歌声: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风里生来雨里长……我有些麻木,我在麻木中跟随着他的脚步前行,无力自控。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夜的路途,居然有三十多公里,在黑暗寒冷并且弥漫着风沙的荒芜土地上,我们走了那么长,雅葛布为了寻找我,甚至走了比我更多的路程。
天亮时分,我在雅葛布的搀扶下终于看见散落在遥远天际的那些黄色方形房子,它们像暗淡的星座一样分布疏离。看到这熟悉的景象,我终于失去了最后的力量,我靠在雅葛布的胸膛上缓慢滑倒,我感觉到雅葛布的军装扣子刮划过我的脸面,那里失去了感知疼痛的能力,可我还是闻到了雅葛布温热潮湿的胸膛里的气息。
雅葛布也已经精疲力尽,他在我的负重下也滑倒在地,我们就这样相依着躺在沙土和石头上,我在近乎生死边缘的时刻,却看到美丽的曙光升起,雅葛布肮脏的军服在阳光下斑驳破败,我看到他苍白的脸上有一抹太阳的光辉,明亮而清澈。
六
事后雅葛布一直心有余悸,他总是说,露露,那天我要是找不到你,怎么向你爸爸交代?他把你交给我,我却没有看护好你。雅葛布像一个老气横秋的大人一样说这些话,显得软弱而惶恐。但我却从此以后开始加倍依恋他,并且在原本单纯的依恋里,增加了几许崇敬和仰慕。这是一种怪异的情感,我以我十七岁幼稚的心设法靠近雅葛布。他带给我绝处逢生的希望,一如我在悬崖上走到尽头时横空出现的一根绳索,我抓住它努力攀缘,直到看见裸露的阳光。
八月的最后几天,在我行将结束酒泉的暑假生活回上海前,航天飞机发射装置发生故障,雅葛布执意要参加抢修。我已经说过,雅葛布只是一名哨兵,他去基地是给那些科研人员送水送饭。毫不起眼的工作,却极其重要。雅葛布的踏实就在于他把任何派给他的工作视为生命,一如他担负起照顾我的任务一样,投入而毫无怨言。
送饭到发射台的雅葛布,站在一个巨大的铁支架边上分派一份份饭菜。那是与航天飞机无关的一个铁制庞然大物,它的作用是让工作人员便于攀登到更高的操作台上去工作。雅葛布就站在这个铁架子下面,招呼着大家吃饭。然后,他感觉到身后的铁家伙发出沉闷的断裂声,如同暴雨前被云层遮挡的雷声。雅葛布回转身体,用手扶了扶铁架子。沉闷的断裂声骤然加剧,然后,像从天而降的巨雷一般,铁架子在雅葛布身后轰然坍塌,发出剧烈的响声,整个发射台像一个被震怒的巨人浑身战抖着,然后,一切寂静了下来。烟尘平息时,起初捧着饭盒四散着吃饭现在惊得目瞪口呆的人们发现,那铁架子垂直塌下,周围的人竟然毫发无伤,站在它下面的雅葛布却不见了踪影。支离破碎的铁架子下面,白色的米饭四溅而出,像被撕扯成碎末的破败纸屑。人们终于回过神,雅葛布被压在了铁架子后面,雅葛布的手里还握着一只饭勺,他身边的水桶里,浸人了红色血液的水汩汩地流淌而出,像永不停歇的泉眼一般不离不断……
那一夜,我没有等到雅葛布回基地宿舍。第二天,当我知道雅葛布的消息时,我正在清晨的阳光下打理我的包袱。我把雅葛布为我采集的那种红色刺毛花收集进一只小玻璃瓶,它们躺在瓶子里散发出一种瑰丽的光彩,我准备把它们带回上海,永远收藏。爸爸一早回来了。他像是一夜之间变老了,眼睛里充满了红色的血丝,他用疲惫而苍老的声音说,露露,去看看雅葛布吧,他救过你的命……
我坐爸爸的吉普车到达基地。我看到一个瘦小的躯体躺在巨大的发射台边,一张白色的布单子蒙盖着那个削薄的身体。我从未走进过这个离基地宿舍还有数里路的闲人莫人的科研重地,它是那么庞大深邃,纵横交错的各种支架在头顶上横跨飞跃。我茫然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地方,听到爸爸在我耳边说,露露,雅葛布走了!
我的眼光停留在那具被白色被单蒙盖的躯体上。雅葛布,雅葛布,那是你吗?雅葛布,你不要睡觉。你站起来跟我走,马上就要到了,坚持啊!只有继续走你才能活下去,把你的手给我,我有力气,拉着我啊,雅葛布――
雅葛布,你为什么不回答我,雅葛布――
雅葛布,我要回上海了,我把你为我采集的花都带回上海。明年来的时候,我要为你的妹妹带一条红格子连衣裙。雅葛布,这是你一直想让我为你做的事情,对吗?可是,雅葛布你为什么不回答我?雅葛布――
雅葛布,让我看看你,再让我看看你。
我拉开遮盖着他的白布单,看到他原本黝黑的脸膛呈现出一片惨白,闭着眼睛,嘴角却有着一抹浅浅的笑意,平静而安详。他身上的军装宽大极了,犹如一面绿色的旗帜覆盖着他瘦小的身体。我叫他,雅葛布――你醒过来啊,醒过来啊!他没有说话,像安静地熟睡着一般,像每一次我对他任性地撒气时一样,保持着缄默。他停止了,永久地停止了脚步。
雅葛布以他无声的回答告诉我,他走了,离开了,再也不会回来。
我没有回上海,我决意留在酒泉。我要送雅葛布,一直送到他百里之外的老家,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村庄,那里荒凉贫穷,可依然美丽绝伦。
我和爸爸一起把雅葛布的骨灰送回他的老家去。我在雅葛布家里,看见了他那疲惫木讷的父母。他们听到儿子死去的消息后,竟然默然无声,过了许久才开始发出嘤嘤的哭泣,似是怕我们听见一般不敢大哭,即便是伤心,他们也是迟钝和胆怯的。雅葛布那依然尿床的弟弟啃着拳头左顾右盼,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雅葛布那瘦小的有着枯黄头发的妹妹躲在墙角落里,睁着一双懵然的黑色眼睛看我,看得我泪水疯涌。我把我的那条红色格子连衣裙送给了雅葛布的妹妹。
回酒泉基地以后,我大病一场,终于无法回上海上学。爸爸要送我回去养病,我不答应。外婆替我在上海办了休学手续,我在酒泉基地医院里,病恹恹地度过了一年时光。
十八岁时,我终于带着一脸被灼伤般的黝黑皮肤回到了上海,像极了一个从西北来到大城市的女孩。我沉默寡言,以一种自惩般的心态埋头读书。直到后来,我考进了西北理工学院,选择了航天工程。我要到丝绸之路上的那个地方寻找雅葛布,他那粲然稚嫩的笑容永远无法在我心里泯灭。他是我的雅葛布,永远的雅葛布。
窑洞外透进了一线光亮,天色微明。海运却还坐在帐篷里听着我的故事,雅葛布的故事。他不断伸手替我擦去眼泪,直到我说完后,陷人了沉寂。老农起床了,他看见炕头没有海运,并不声张,轻手轻脚地拉开窑洞门,然后,把门带上,出去了。黑夜过去了,我看见海运有些疲倦的眼睛看着我,视线里竟然充满慈爱。我闭上眼睛,倒在海运的怀抱里昏然睡去。那个清晨,我在陕西的一个破陋的农家窑洞里熟睡无梦。
七
海运已经等不及我们把西安的景点全部游完,便要去看看雅葛布,那个在我心灵里永驻的男孩。于是,我们当天就坐上去往兰州的火车,然后,又转车去酒泉。
火车进人戈壁的时候,正是一个下午时分。太阳像一个中年男人一样,充满温厚的热情。这热情却带着一丝疲倦,照着我缺少睡眠的苍白面孔。海运和我一样缺乏睡眠,他的脸色与我一样散淡中带着潮动,因为那一夜的倾诉他认识了我,认识了我的雅葛布。
戈壁滩依然如过去一样荒芜苍凉,人们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耐旱的植物,却终究掩盖不住裸露的黄色泥土。山头一个接一个向后闪去,午后的风缓慢行走着,吹掠而过的姿态懒散平稳,土路边秃头般的山坡更是寂静地站着,毫无生气地存活。连太阳和风都是平庸的,我却依然在寻找一种超乎凡俗的情感。他不叫白马王子,他不叫哈姆雷特。他也不叫梁山伯或者许仙董永牛郎焦仲卿,他叫雅葛布。犹如在戈壁滩里建立起来的一份崇敬,他已经成了我十七岁之后的爱情信念,无法更改。
下了火车,我们在龟裂而开的黄色土路上颠簸着前行,细嫩柔弱的绿草像巨人背脊上的体毛,枯燥而稀疏。很奇怪,为什么越是广袤的土地,显现的越加是一种苍凉,好似只能通过这种荒芜才能表达它无尽的包容。那么海运呢?他到底又是怎样一个人?在整个旅途中,我们不期而遇,我一直以我坦然无遮的神秘感向海运表达着一点不羁。我的心里,永存着雅葛布。可是,海运却像这荒蛮的土地一样,强悍而极其包容。他陪伴着我,竭尽旅途所达。雅葛布是戈壁滩上的一颗石子,顽强却对自己不明所以。而海运却是一片清醒的荒漠,旷达而难以掌控。
我一边走着,一边胡思乱想。然后,我竟然在路边的小土包上,看见那种红色刺毛般的无名小花,雅葛布给我留下的惟一礼物。我快步到那个土堆般的山包边,抓住一根盘桓在黄土中的老树根。我想攀上去采那朵花,那朵举眉开放毫不起眼的小花。即便被我采摘而下,她也依然不会枯败。她会永远像一颗坚硬的刺毛果子那样,保持她鲜红的外表和倔强干燥的心。可是,当我采下她来时,我就会产生一点奇怪的臆想,好似我又挽留住了雅葛布远离的一点点脚步。
海运看我停下来,便也停了下来,他不明白我要干什么。待我像一只笨拙的熊一样攀爬着去采那朵花时,他才哈哈笑着走过来,把我整个地抱起来。我吊着老树根不肯放手,我说,我要把那朵花采下来,一定要采下来。
海运笑着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你够不上,我来采好不好?然后,我松手,站在一边看着他抓住那颗几乎有些枯死的老树根。老树根嘎吱作响,在烈日当空的午后,低声吟唱着,调子沉闷而充满苦难。我看见海运吊住树根的手臂凸现出鼓胀的红色肌肉,它与那棵老树根一样,看上去具有一种挣扎出强烈苍劲感的唯美。我就那样看着海运吊在树根上的身体猛然一跃,另一只手抓住了刺毛花的花梗。他小心翼翼地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掐下硬挺而细瘦的花,回过头对我露出一个粲然明媚的笑。然后,我看到老树根戛然断裂,山坡上的黄土和石块随着老树的拔根而起,在一片泥沙滚动声中倾倒而下,土路边腾起一股巨大的尘土。当飞扬的尘土落定时,我终于看到,海运坐在泥石堆中像一尊刚出土的兵马俑。他看着我微笑着,土黄色的面容上只有一双眼睛闪烁着狡黯顽皮的光,笑容把他的灰头土脸揉成一张多皱的纸。他举起右手冲我说,露西,你看!
那朵红色的刺毛花握在他的手中完好无损,然后,我看见他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向我。他把花插在我旅行包背带上,然后,拍拍自己身上的尘土,向前走去。
我忽然想起在临潼兵马俑二号坑里,看到的那个断臂英雄,站在战马边对周遭的一切熟视无睹不屑一顾的样子。那种眼神和此时的海运极其相像。我看到海运灰白的脸上,汗水滴落而下,在他裸露的肩膀和脖子上开拓出一条条泥垢的水流。他走路有些踉跄,但他依然裹着满身的灰土走着,毅然决然,犹如断臂英雄漠视自己的残缺,依然奔赴战场一样。我被海运激起了一种莫名的勇气,他让我忘记了疲惫和困顿,我紧追着海运而上。我们向着戈壁滩纵深处走去,去看望那个埋葬在大漠边缘的戈壁滩里的少年,一个叫雅葛布的少年。
雅葛布的墓碑矗立在一片沙砾中,满目的沙尘几乎掩盖了它。它却落寞无争,满含着沉默的呼吁,像对着苍天仰笑的枯死植物,决绝坚毅。海运和我一起在那片土地上,无声地看着寥落的天,苍茫的地,无边无际的荒芜,站立良久。我把那朵海运采下的红色刺毛花,插在雅葛布的墓碑前。风吹着小花,那忧伤的身姿在风里翩然起舞,狂乱中充满决然。
雅葛布,我来看你了。在我二十二岁的这个夏天,我用这朵红色的小花,为你点燃一盏无形的灯火。这一路,你走得可好?
一千五百年前,丝绸之路繁华昌盛,那里坐落着许多富饶的村庄。那里水土丰饶,人杰地灵,驼铃的叮当声响彻整个西北辽阔的天空。人们择水而居,过着平静富足的生活。沿袭至千年之后的今天,雅葛布的家乡依然沉浸在过往的安详中亘古不变,犹如一个无知的老人对自然的侵蚀听凭摆布,无能为力。 那条通往隔世的道路已经被风沙阻挡,可依然阻挡不住人们回忆和向往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