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十四个《洛丽塔》中译本之比较、评论
0
作者简介:
尹从美国普渡大学比较文学博士
专攻方向:美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纳博科夫, 张爱玲
1
十四个《洛丽塔》中译本之比较、评论
尹从
题记:自1990 年代末结识了《洛丽塔》,我就开始关注纳博科夫的作品,
尤其是其代表作《洛丽塔》在中国的翻译情况。从最初买到于晓丹所译的沈阳出版
社的译本,对其极其不满意,愤而写下批评文字,到近年来看到主万翻译的、号称
是“最新全译本”已经有近十个年头了。从最初我写下的对于晓丹的批评文字投稿
无人采用,到联系出版社询问版权以及重译事宜,得到于晓丹是美国有名的学者,
有问题写文章商榷的答复,到大概2007 年末毛遂自荐翻译纳博科夫的传记未被采
纳,我虽一再受挫,但当年那根骨头依然还刺在我的喉咙,不吐不快。去年下半年
我开始着手整理《洛丽塔》的中译本的情况,拿到手的译本越多,我越惊诧,也越
失望。十年的时间,我还是当年的那么默默无名,中国的《洛丽塔》也还是当年的
那么粗陋;不同的是,虽然我还是自唱自听,而她的中国“看客”却越来越多,其
中大部分人由于不能够直接读英文原版,只能求助于中译本,而他们所看到的却是
一个被扭曲了的小姑娘。我,作为《洛丽塔》的爱好者,深为纳博科夫感到不平,
为中国的读者感到难过。我知道我的英语也是平平,汉语能做到完全达意已是祈
福,但即使这样的我,对《洛丽塔》的中译本却有话要说,逝去的时间依然没有压
抑住我想说的欲望。
2010/1/8
2
以下是我所知道的《洛丽塔》的中译本,由于笔者目前未能购到其中1,6
译本,因此此两种译本在本文的对比中缺失。另外,同一个译者(如,黄建人,于
晓丹)所译的版本我算为一个译本,笔者所依据的黄建人译本为1989 年漓江出版
社版,于晓丹译本为1999 年沈阳出版社版,二人所译的其他版次在文字上如果与
笔者所用版本有出入,暂不为本文所考察对象1。
1. 1964 《罗丽泰》赵尔心译(台湾)皇冠文化出版
1987 年推出修正版
2. 1989 年2 月《罗丽塔》华明、任生明译河北人民出版社有前言2 有附录
3 。351 页。22.8 万字。
3. 1989 年5 月《洛丽塔---鳏夫忏悔录》黄建人译漓江出版社23 万字有董
鼎山写的译本代序,有前言,有附录。329 页。
1993 年《洛丽塔》黄建人译林郁出版公司(台北)
4.1989 年5 月《罗丽塔》麦穗译海天出版社有译者序,无前言,无附
录。368 页。25 万字。
5. 1989 年6 月于晓丹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7 万字
1997 年于晓丹、廖世奇译时代文艺出版社30.5 万
1999 年9 月《洛丽塔》(影响世界的百部书) 于晓丹译沈阳出版社篇首有
1 有关本文中所提到的其中11 个版本的一个大致介绍,还可参见“50 岁《洛丽塔》11 张中国脸, 禁书成世纪
经典”http://book.sina.com.cn 2006 年03 月17 日11:47 南方周末
2此处的前言是指《洛丽塔》英文原著中假托由John Ray, Jr.所做的前言。本文中所用“前言”---除
非有另外标明--都是此意。
3此处的附录是指Nabokov 附在英文《洛丽塔》后的《关于一本叫<洛丽塔>的书》“On a Book
Entitled Lolita”文章。本文中所用“附录”--除非有另外标明---都是此意。
3
一个题为“纳博科夫与《洛丽塔》”的介绍(未标写作者的名字及写作日期。无
前言,无附录。340 页。24.4 万字。
2000 年于晓丹译译林出版社26 万字
6. 1989 年8 月《洛莉塔》彭晓丰、孔小炯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7.7 万
字
7. 1994 年12 月《罗丽塔—鳏夫忏悔录》刘励志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有前
言, 有附录。312 页。25 万字。
8. 1995 年1 月《洛丽塔》宁戈良译中原农民出版社无前言,有附录。327
页。29.9 万字。(出版信息处译者的下方写有: 据美国道格拉斯1958 年版译
编)
9. 2000 年5 月初版《罗丽泰》黄秀慧译先觉出版社(台北)
笔者本文所依据的版本为2009 年2 月第9 次印刷有前言,有附录。360 页。
竖排版,繁体字。
10. 2000 年10 月《洛丽塔:又名“一树梨花压海棠”》吴宇军译敦煌文艺出版
社前有董鼎山题为“一本被人指责为‘淫书’的名著”的序言。无前言,无附
录。306 页。25 万字。
11. 2001 年3 月《洛丽塔》(外国文学名著小宝库)徐前进译吉林摄影出版社
(书中没有出版信息经查此套书为2001 年版)无前言无附录。(排页为3141-
3488,共计348 页)
12. 《洛丽塔》(世界文学名著百部全书) 张翔译书中无出版信息(经查此套书
精装,大32 开版的出版日期为2002-1-1,笔者所持有的为简装本)无前言,无附
录。364 页。
13. 2002 年11 月《洛丽塔》(世界文学名著宝库袖珍读本) 安格编译内蒙
古人民出版社无前言无附录最后附有编译者的简单后记, 说明“参考了国内相关
的译本,特此致谢。” 768 页。
4
14. 2003 年5 月《洛丽塔》(外国文学名著经典) 朱晓丽译时代文艺出版社
有廖世奇写的代译序, 有前言,无附录。212 页。27 万字。
15. 2005 年1 月《洛丽塔》(世界文学名著收藏精品) 王讲林译吉林大学出版
社无前言无附录。337 页。
16. 2005 年12 月《洛丽塔》主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有前言有附录
503 页。35 万字。
首先,就像我在评于晓丹的中译本的文章(已附,同时见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880827/)中所说,如果这本书没有附纳博科夫
后来写的“关于一本题为《洛丽塔》的书”还说得过去,因为此文是纳博科夫后来
所作,并且是围绕书所作的解释说明,可算作背景知识。但如果没有前言,就失去
了此书布局构思的巧妙和很大的一个出人不意之处。因为前言是假托他人所作,因
此这个序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请人所作,而是小说有机的一个组成部分,去掉
犹如去掉了凤头。因此,单就此来看,我认为华明、任生明(二人看作一个译
者),黄建人,刘励志,黄秀慧,朱晓丽,和主万6 位译者更可信。
下面摘取、罗列这些译本中的几个特别词句,段落,后附上笔者的评论,希
望藉此可以使中文读者从一孔窥全部,对不同译本的质量稍作判断。
一、从一个低级错误来判别一下译者认真与否:
5
第一部,23 章,夏洛特出车祸后,亨伯特瞎编他早年在the States 访问期间认
识了夏洛特。关于the States 的译法:
华明、任生明:美国。
黄建人: 美国。
麦穗:美国。
于晓丹:合众公园。
刘励志:美国。
宁戈良:美国。
黄秀慧:美(国)。
吴宇军:美国。
徐前进: 美国。
张翔:合众公园。
安格:合众公园。
朱晓丽:合众公园。
王讲林:合众公园。
主万:美国。
评论:the States 是“美国(the United States)”的非正式的说法,因此此处,毫无
疑义应该翻译为“美国”。
雷同错误:于晓丹,张翔,安格,朱晓丽,王讲林
6
二、书中涉及到大量的书名和画作,关于这些书和画的译法,仅举一例。
第二部,7 章,亨伯特四处搜洛丽塔藏的私房钱,其中在一本书和一个墙洞里找到
了一些钱。这本书和那个墙洞,原文是这样说的: (fittingly---Treasure Island), and
once a hole in the wall behind Whistler’s Mother…
华明、任生明:我发现她的一本书中(笔者注:只说书中找到,没有提哪本书)…
在惠斯勒的《母亲》那幅画的后面一个墙洞里……
黄建人:(恰如其分--《金银岛》)。还有一次在一个墙洞里,在惠斯勒的《母
亲》后面……
麦穗:(无巧不成书---正好那本书是“金银岛”),在墙上挂的惠斯勒的“母亲”
那张画后面的一个洞穴里
于晓丹:(真巧—《宝岛》),“惠斯勒之母”后面的墙洞里
刘励志:完全同黄建人,包括标点符号。
宁戈良: 同上。
黄秀慧:(很适合的一本书--《金银岛》),“吹口哨的母亲”这幅画后的墙洞里
吴宇军:同黄建人。
徐前进: (《金银岛》),在一个墙洞里,在惠斯勒的《母亲》后面
张翔:在她的一本书里(笔者注:只说书中找到,没有提哪本书),《惠斯勒的母
亲》后面的墙洞里
安格:同上。
7
朱晓丽:(真巧—《宝岛》),《惠斯勒的母亲》后面的墙洞里(有注解释惠斯
勒---笔者注)
王讲林:同于晓丹。
主万:(适当地说--《金银岛》),惠斯勒的《母亲》后面的墙洞里…(并附有注
释分别解释《金银岛》和惠斯勒---笔者注)
评论:书Treasure Island 是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名作,翻译成中文,有译成《金银
岛》的,也有译成《宝岛》的。而《惠斯勒的母亲》是美国画家惠斯勒的作品《灰
与黑的组合》(见下)口语化的称法。因此我认为,把它点明是一幅画更符合不熟
悉美国画家的中国普通读者的阅读。因此,我个人认为,麦穗译的最好,虽然他把
《金银岛》错用了双引号,而没用书名号。
不准确翻译雷同:1.黄建人,刘励志,宁戈良,吴宇军
2.于晓丹,王讲林3. 张翔,安格4 徐前进的翻译跟黄建人的很类似。
8
三、西方有些人认为《洛丽塔》确实是有点“黄”的书,而中文的译者(如黄建
人,于晓丹4)曾表示没什么好删节的。我个人的看法是,单从文字的表面看来,
《洛丽塔》确实没有黄色的直露描写,但它也并不是像中译本中所显示出来的那么
“无辜”,因为很多意味复杂,甚至暗含下流的词在中文的译本中被保护得“守身
如玉”了(有意还是无意?错译还是讳言?)。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第二部,32 章,亨伯特说,对于洛丽塔来说,他的身份不伦不类,他自己压根儿
不是人,不过是两只眼睛外加“a foot of engorged brawn---to mention only
mentionable matters.”
华明、任生明:一只充血的脚---只提可以一提的东西。
黄建人: 一条肌肉充血的腿—这里只说可以说的东西。
麦穗:一堆灌了血的腌肉而已---在这儿只提些可以提及的事情。
于晓丹:一只肌肉发达的脚—只提些可提及的东西。
刘励志:一条肌肉充血的阳具—这里只说可以说的东西。
宁戈良:同黄建人。
黄秀慧:而仅是会狼吞虎咽的一双眼与一条腿(只说说得出口的事)。
吴宇军:同刘励志。
徐前进: 同刘励志。
4 亦见“50 岁《洛丽塔》11 张中国脸禁书成世纪经典” http://book.sina.com.cn 2006
年03 月17 日11:47 南方周末
9
张翔:同于晓丹。
安格:同于晓丹。
朱晓丽:同于晓丹。
王讲林:同于晓丹。
主万:一只充满血液、肌肉结实的脚—暂且只提这些可以提及的东西。
评论:哪里来的什么脚啊,腿的,“a foot of engorged brawn”直译应该是“一英
尺长的充血的肌肉”,意指“挺直了的阳具”。因此,只有刘励志,吴宇军、徐前
进翻译对了。但如果把后半句改成“只说这些还说得出口的话”更好。
错误雷同:1.黄建人宁戈良2. 于晓丹,张翔,安格,朱晓丽,王讲林
四、名字的译法。
第二部,1 章,洛丽塔被各色的厕所名字迷倒:Guys-Gals, John—Jane, Jack—Jill,
Buck’s—Doe’s.
华明、任生明:她迷恋于化装用品广告---什么吉尔盖斯牌、约翰简恩牌、杰克吉尔
牌、甚至巴克杜斯牌。
黄建人:盖伊--盖尔,约翰--琼,杰克--吉尔,巴克--多伊。
麦穗:“这位随随便便从不捡三挑四的姑娘只要一看到厕所的标志就大为欢喜。”
(没写具体厕所的说法—笔者注)
于晓丹:男士和女士, 约翰和简,杰克和吉尔,巴克的和多伊的。
10
刘励志:同黄建人。只是中间的连词符为中点号。
宁戈良:同黄建人。
黄秀慧:男生—女生,约翰—珍妮,杰克—吉尔,公鹿—母鹿。
吴宇军:同黄建人。
徐前进: 同黄建人。
张翔:同于晓丹。
安格:同于晓丹。
朱晓丽:同于晓丹。
王讲林:同于晓丹。
主万:小伙子—姑娘,约翰--简,杰克--吉尔,雄鹿—雌鹿。
评论:如果非得在以上的译本中选一个最好的,我认为还是麦穗的好一些。那些厕
所的名字其他人翻译了出来反倒还不如不译出来的好---而华明、任生明译本居然把
厕所译成了化装品的牌子了!当然,麦穗的译法没有忠实于原文。我个人以为,此
处厕所的名字意译比较合适,我试译做“小子-闺女” “大叔-大婶”(或“小强—小
芳”)、“小叔子-大姑子”(或“小军—小丽”)、“公-母”。
翻译雷同:1.黄建人,刘励志,宁戈良,吴宇军,徐前进
2. 于晓丹,张翔,安格,朱晓丽,王讲林
五、纳博科夫文字游戏的一个例子:第一部,25 章,pumps of crushed kid for
crushed kids
11
华明、任生明:迷恋的少年为迷恋的少女买的轻舞鞋。
黄建人: 给恋人穿的浅口无带的舞鞋。
麦穗:羊皮鞋垫。
于晓丹:为压碎的小山羊制作的压碎的小山羊皮轻便舞鞋
刘励志:同黄建人。
宁戈良:同黄建人。
黄秀慧:小孩迷恋的无带舞鞋。
吴宇军:同黄建人。
徐前进:同黄建人。
张翔:小山羊皮轻便舞鞋。
安格:同张翔。
朱晓丽:同张翔。
王讲林:同于晓丹。
主万:揉皱了的小山羊皮鞋用的小山羊皮楦子。
评论:此处纳博科夫信手拈来把crushed kid 重复了一遍,但这决不是简单的重
复。前一个意为“揉皱的山羊皮”,后一个的意思则是“为之着迷的小孩”。我绞尽脑
汁,只能勉强译作“…轻便舞鞋---揉皱的小山羊皮,让小羊角辫们着迷”。
翻译雷同:1.黄建人,刘励志,宁戈良,吴宇军,徐前进。
2. 于晓丹,王讲林3. 张翔,安格,朱晓丽。
12
六、《洛丽塔》让人一见倾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音韵上口,句式简短的第一章,
尤其是第一段。我们来看看中译本中的《洛丽塔》是不是译出了它的神韵。
华明、任生明:
罗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罗--丽--
塔:舌尖从鄂到齿分三步蹦出三个音节,罗,丽,塔。
她是罗,平淡的罗,在早晨,穿一双短袜,身高4 英尺10 英寸。她是穿运
动裤的罗拉。在学校,她是多利。在虚线上签名时,她是多洛雷斯。但在我的怀抱
里,她始终是罗丽塔。
……现在,你们可以通过一个杀人犯的奇特散文体来满足愿望。
..….能满足你们期望的第一号证据就是,这里要说的事是为高贵的六翼天使
们所嫉妒的事,这些天使们个个误传消息,头脑简单。那就请瞧瞧这乱作一团的荆
棘吧。
黄建人:
洛丽塔,照亮我生命的光,点燃我情欲的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
丽---塔:舌尖顶到上颚做一次三段旅行。洛。丽。塔。
早晨叫她洛,就简单一个字。当她只穿一只袜子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穿便
服时,我叫她洛拉。学校里,人们叫她朵莉,表格的虚线上填的是朵莉雷斯。可是
在我的怀抱里,她永远叫洛丽塔。
13
……可不是吗,要编神话,你总可以指望一个杀人犯。
……证据第一号便可以使那个六翼天使,那个总是稀里糊涂,传错消息,生
着一双高贵翅膀的六翼天使大为嫉妒。瞧瞧这团乱麻吧。
麦穗:
罗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原罪,我的灵魂。罗---丽---
塔:舌尖在上颚弹击三次,在第三次时落在牙床上,便是罗、丽、塔。
她是罗,清晨穿一只短袜长身玉立纯洁的罗,她是慵懒的罗拉。她是学校里
的塔丽。她是说不尽的塔洛丝。但在我的手臂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您能老指望一位谋杀犯有优美的文体吗?
……你们这些貌似天使,偏听偏信、单纯高贵的天使,你们嫉妒了。那么看
看这团乱麻吧!
于晓丹: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
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床上。洛。丽。塔。
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穿一只袜子,身高四呎十吋。穿上宽松
裤时,她是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丽。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雷斯。可在我的怀
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你放心,杀人犯总能写出一手妙文。
14
……第一件证物正是被六翼天使,那个误传的、简单的、羽翼高贵的六翼天
使所嫉妒的。且看这段纠缠不清的痛苦心史吧。
黄秀慧:
罗丽泰,我生命之光,我腰胯的火焰,我的罪,我的灵魂。罗---丽---泰:舌
尖跳着轻快的三步舞,与上颚轻叩牙齿三次,罗、丽、泰。
在早上,她是罗,朴素的罗,四呎十吋的身高,只穿一只袜子。她穿着宽松
家常裤时是罗拉,在学校里是桃丽。在表格的空白栏上是桃乐莉,但在我的臂弯
里,她永远是洛丽泰。
……一个谋杀犯总是会使用花哨的文字风格。
……六翼天使所妒羡的—那个被误导,单纯而有壮丽翅翼的天使—请看这团
纠结得令人生气的东西。
吴宇军:基本同黄建人。(只有一个词不同:你总可以指望—你尽管可以指望)
刘励志: 同黄建人。
宁戈良基本同黄建人。(个别字眼稍有变动,如下:早晨—清晨,就简单一个
字—就这么一个字,当她只穿一只袜子—当她来不及穿好袜子,虚线上—空栏里,
证据第一号--第一号证据,嫉妒—嫉恨,瞧瞧—扯扯。)
15
徐前进基本同黄建人。(第一段没有黄的“舌尖顶到上颚做一次三段旅行。洛。
丽。塔。”第二段的第一句话,黄译的“一只”徐译为“一双”,次序稍有变动。
其他全部相同。)
张翔前两段段基本同于晓丹。(不同如下:分三步—分三次完成, 从上颚—自上
颚,在早晨—早晨,她就是洛—她是洛,宽松裤时—宽松裤后,可在我的怀里—回
到我的怀里,永远是—永远都是)
……你完全可以期待一名杀人犯的妙笔生花。
……(同于晓丹)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一段纠缠不清的痛苦心史吧。
安格:完全同张翔。
朱晓丽基本同于晓丹。
王讲林基本同于晓丹,个别字眼不同。
主万:
洛丽塔是我的我生命之光,欲念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
丽---塔;舌尖得由上颚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
早晨,她是洛,平凡的洛,穿着一只短袜,挺直了四英尺十英寸长的身体。
她是穿着宽松裤子的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莉。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蕾丝。可
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你永远可以指望一个杀人犯写出一手绝妙的文章。
16
……第一号证据是六翼天使---那些听不到正确情况的、纯朴的、羽翼高贵的
六翼天使----所嫉妒的。看看这篇纷乱揪心的自白吧。
评论:
英语原文是这样的: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She was Lo, plain Lo, in the morning, standing four feet ten in one sock. She was Lola in
slacks. She was Dolly at school. She was Dolores on the dotted line. But in my arms she
was always Lolita.
…you can always count on a murderer for a fancy prose style.
…exhibit number one is what the seraphs, the misinformed, simple, noble-winged
seraphs, envied. Look at this tangle of thorns.
第一段的英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因为短、长句相间,以短句为主,同时有大量的头
韵,尾韵,各种音韵犬牙交错,读来极富音乐美感。比如Lolita, light, life, loins, Lo,
Lee,等中的L 音;Sin, soul 中的s 音;Tip、tongue、taking、tap、teeth、Ta 中的t
音;Three, teeth 中的th 音;Light、life 中的i 音;Tip、trip、steps 、tap 等中的p
音;Loins、sin 中的n 音。如果把这些韵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来,就很容易看出来:
17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第二段则避免押韵,句式稍长,以求变化。
除了音韵和节奏外,第一段在字数上长短变化也是很明显的,具体如下: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1 4 4 . 2, 2. 3: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16 , 2, 3 .
1. 1. 1.
如果直接按意思译,中文则一点韵都押不上!同时,由于短语相应的汉语比英语原
文要长,而长句汉语比相应的英语要短,以至于翻译成汉语后,原文中由于字数长
短造成的节律也丢失了。
第一段我试着翻译为:
洛丽塔,我生命里的圣光,我阴部的淫火。我的罪孽,我的灵魂。洛丽塔:
3, 7, 6. 4, 4. 3
舌尖向下颚做一次三步的旅行轻弹,第三次时,落在牙上。洛。丽。塔。
15 , 4 , 4. 1. 1. 1.
为展现原文的韵律,我在翻译时,有些地方稍做了些变通(生—圣,阴--淫),但
同时力求不影响其意思。可是,竭尽了全力,我也只能在这么一点上做到力图跟原
18
文的押韵接近。而整体上基本没有韵律感,根本无法跟英文原文比。至于字数上的
对应,现代汉语无法做到,那我试着用古汉语翻译成:
洛丽塔,吾命之光,吾阴之火。吾罪,吾魂。洛。丽。塔。
3 4 4 2 2 1 1 1.
舌尖向颚下行三节而击,于三,落于齿。洛。丽。塔。
10 2 3 1 1 1.
大部分的字数倒是对应上了,可是,一点韵都押不上。同时由于古汉语的简洁性,
在翻译长句时又难以达到相应的长度。另外,如果不把整部小说翻译成古汉语,这
样的文绉绉的开头就会显得不伦不类。而把整部小说翻译成古汉语更不合适。(试
想我们用古汉语翻译,效果如下(仅为博君一笑):
洛丽塔,吾命之光,吾阴之火。吾罪,吾魂。舌尖向颚下行三节而击,于三,落于
齿。洛。丽。塔。
名罗,素色,晨,袜一,高五尺。名“多拉”便服。名“多利”于校。大名“多洛
雷斯”。然,于吾抱,恒为“洛丽塔”。
杀者之妙笔能生花,此语不虚哉!
证之一为诸神所嫉,神听有误、不辨、贵羽。且看此一团荆藜。)
另外,本文中涉及到的中译本都把loins 这个词委婉化,译成了“欲念”,“情
欲”。台湾黄秀慧译的稍好,为“腰胯”。其实它是指小腹下边,生殖器上边的那
一块区域。我认为不应该讳言。下边是我的译文:
19
洛丽塔,我生命里的圣光,我阴部的淫火。我的罪孽,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从
上向下颚轻弹三次,第三次时,落在牙床上。洛。丽。塔。
早上,身高一米四七,穿一只短袜时,她是罗,姿色平平的罗。穿休闲的裤子
时,她是罗拉。在学校,她是多莉。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蕾丝。可是在我的怀抱
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你总能指望得上一个杀人犯写出一手妙笔生花的好文章。
……第一个证物是守护天使—那只听了一面之词的,心思简单,羽翼高贵的六翼天
使---所妒忌的。且看这团剪不断、理还乱的棘手乱麻吧。
翻译雷同:1.黄建人,吴宇军,刘励志,宁戈良,徐前进,
2. 于晓丹,朱晓丽,王讲林3.张翔,安格
七、最后,我再举一个句子的例子,来看这样一个句式并不复杂,用词也不深奥的
句子在翻译成中文时各个中译本却并没有把原文的意思准确的翻译出来。
第二部,第一章,亨博特吓唬洛丽塔不要报警,其中说“A minor female, who
allows a person over twenty-one to know her carnally, involves her victim into
statutory rape, or second-degree sodomy, depending on the technique; and the
maximum penalty is ten years.”
20
这句话中有三个地方需要注意:know sb carnally 意思是“与某人性交”,a
person over twenty-one 是“21 岁以上的男子”不是“比她大21 岁的男人”,
involves her victim into statutory rape 是指“使她的牺牲品(或受害者)—指亨博
特—陷入强奸罪,而非使“她(罗丽塔)”陷入强奸罪。此句中亨博特让女子做主
语,意在暗指是洛丽塔“陷”他于强奸罪,而非是亨博特“主动”强奸了洛丽塔。
对以下各译本中翻译错的地方,我用下划线标了出来。
华明、任生明:一个未成年的女子,让一个比她大21 岁的人与她发生性关系,使
她的受害者参与了一起应该依法受到惩处的强奸案,从技术上来说或许是二级鸡奸
案;最长刑期可达10 年之久。
黄建人:一个小姑娘允许一个21 岁以上的成人了解她的身体,这就会把她卷进一
桩强奸幼女案,或二等鸡奸案,根据使用的是什么方式而定。最重的刑罚是十年监
禁,……
麦穗:一个幼年女性允许一个二十一岁以上的男人从肉体上熟知她并强奸她,或者
是二度鸡奸,究竟是哪一种要看技巧而定;那么最大的处分为十年有期徒刑。
于晓丹:一个未成年的女子,允许一个年长二十一岁的男子了解她的肉体,将自己
的牺牲陷入合法的强奸,或二级鸡奸中,这要视技术而定;判刑最多不过十年。
刘励志:同黄建人。
宁戈良:基本同黄建人。个别字眼不同(了解—接触,二等鸡奸罪---鸡奸罪)
黄秀慧:一个未成年女性允许大她二十一岁的人熟知她的肉体,令她的牺牲者扯进
法律上的强暴罪或二级鸡奸罪—视技术而定,最长可处十年有期徒刑。
21
吴宇军:同黄建人。
徐前进: 基本同黄建人。(只有一个字眼不同:使用--合作)
张翔:一个未成年的女子,允许一个二十一岁以上的男子了解她的肉体,将自己卷
入了合法的强奸,或二级鸡奸中,这要视技术而定。这种情况判刑最多不过十年。
安格:同张翔。
朱晓丽:同于晓丹。
王讲林:同于晓丹。
主万:一个未成年的少女让一个二十一岁以上的男子在肉体上占有了她,就使她所
指控的人犯了强奸幼女罪或二级鸡奸罪(取决于法律条文;)最大的处罚是十年监
禁。
错误雷同:1. 于晓丹,朱晓丽,王讲林。
2. 黄建人,刘励志,宁戈良,吴宇军,徐前进。
3.张翔,安格。
总结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对各个译本的对比及其评论,我认为目前《洛丽塔》的中文
译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总体上来说,此译本与彼译本的文字出入不大,重复率高,尤其是错误也犯
得一样,尤其是低级错误也犯得一样,让人怀疑是不是直接拿了人家译的东
西没怎么用心自己去修改、琢磨就变成了另一个人的译本了。仅就本文中所
22
给出的7 个典型的、简单的例子,我统计了一下,其不同版本的译文翻译错
误和不准确的地方雷同率如下:
于晓丹,王讲林7/7
张翔,安格7/7
于晓丹,张翔,安格,朱晓丽,王讲林5 人的翻译雷同3/7 ( 1,3,4),而
其中朱晓丽在5,6,7 的翻译中要么跟于晓丹和王讲林的雷同,要么跟张翔和
安格的雷同。
黄建人,宁戈良6/6 (2,3,4,5,6,7)
黄建人,宁戈良,刘励志,吴宇军,徐前进5 人的雷同:5/6 (2,4,5,6,7)
因此,就笔者所看到的14 个译本而言,不客气地说,究其实是华--任,黄建人,
麦穗,于晓丹,黄秀慧,主万6 个译本。
2. 大部分译本中有很多的错误,包括字,名字,词,句子,段落的错译,误
译。有的中文语句不通,逻辑混乱。因为篇幅关系,本文未能举大量例子。
3. 中译本未能忠实地反映原著的创作风格、语言风格。比如,纳博科夫故意在
文中夹杂法语,拉丁语,德语等,有的法语甚至是有语法错误的(如夏洛特
说的法语),以体现说者的附庸风雅。主万的译本除外,几乎所有的其他译
本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直接把那些各样的“外语”译成了汉语,连标注一
下都没有。再比如,各处的押韵,文学作品、作家的暗指和影射,隐晦的色
情含义等中译本不仅没有翻译出来,也没有注解。而这些也正是《洛丽塔》
既让普通读者着迷,又让学术评论家大有文章可做的焦点所在;也是为什么
23
其英文的注释本注释部分几乎有原文的一半厚的原因。其实,纳博科夫自己
作为翻译家,他的翻译原则是直译,然后附以大量的注释5----虽然他自己翻
译的自己的作品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另外,众多中译本未能体现不同人物
的语言风格,如洛丽塔语言的简单,口语化,亨伯特语言的华丽,文绉绉
的。在英文中的对比是很明显的,但中译本中却没有把这一点很好的表现出
来。
4. 有的译本甚至随意删掉内容,如麦穗删掉厕所的名字;更有甚者,更改章
次,如徐前进,他把第一章放在了第一部的下边,没算作第一章,而是把纳
博科夫原本的第二章算作第一章,以此类推,因此他的章节比正常的少了一
章。还有的,甚至把小说结尾处的最后一句话落了(如朱晓丽译本),徐前
进的译本把第一段的后半句话给落了。这些非常不规范,不专业,不认真的
做法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5. 目前中国大陆市场上能买到的版本主要是于晓丹和主万的译本。于晓丹的译
本存在大量的低价错误,但优点是句子还算简洁,整体可读性较强。主万的
译本,相对来说,译文的意思比较准确,“硬伤”较少,但在作品的整体风
格把握上误差较大,尤其第一段翻译得罗嗦异常,行文中的很多句子,段落
也翻译得繁长、拗口。主万译本唯一可以傲视其他译本的一大优点是其大量
的注释。但恰如于晓丹撰文所说,此实乃“盗人版权,据为己有”之举6,
5 “A tortured author and a deceived reader, this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arty paraphrase. The only
object and just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is the conveying of the most exact information possible and this can
be only achieved by a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notes.” Strong Opinions Vladimir Nabokov.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3. p. 81.
6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578676/ 2009 年11 月25 日
24
却被出版社借以用来号称是“全译本”,由此可见中国的翻译家、出版社的
版权意识混乱到了何种地步。可惜的是,由于其明显的汉语语言方面的缺
点,此“全译本”并没有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而让我的失望变成绝望的
是,前文所提到的缺点,台湾的黄秀慧译本也未能避免。
总之,至此,虽然《洛丽塔》已经有十多个中文译本,但遗憾的是普遍存在着
这样或那样的、本来应该避免的不足。纳博科夫在谈到他作品的其他语言译本时,
曾不无担忧的说,“一天,我扫了一眼《洛丽塔》颜色各异的书脊,各个语种的译
本,有的语言我不懂,如日语,芬兰语,阿拉伯语---忽然想到,如果把这十五或二
十个译本中不可避免的大错罗列出来,很可能凑成一本比其中任何一本书都要厚的
书了” 7。现在看来,当时的纳博科夫真是太乐观了,因为光是中译本的错误罗列
出来大概就比其中的任何一本厚了。纳博科夫死得早,没看到大量的中译本出世,
何其幸哉!逃过了纳博科夫的苛刻和犀利,中国的翻译界,何其幸哉!而中国的普
通读者,则何其不幸哉!
最后,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作为作家纳博科夫的读者,而不是粗陋的翻译
者们的读者,一方面呼吁翻译者们端正态度,认真翻译;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出版
界能够在选择译者时以质量为重,而不是以译者已有的名声为本;能够端正信念,
7 “It occurred to me one day—while I was glancing at the varicolored spines of Lolita
translations into languages I do not read, such as Japanese, Finnish or Arabic—that the
list of unavoidable blunders in these fifteen or twenty versions would probably make, if
collected, a fatter volume than any of them.” Strong Opinions. P. 37。汉语为笔者所
译。
25
凭借译文的高水平来创造商业上的成功,如果一味粗制滥造,投机取巧,商业炒
作,结果必然是翻译界的一次次事故,一次次翻船8。
后记:除了我此文中所列举的16 个中译本外,我知道至少还有一个中译本:内
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 年出版的《洛丽塔》(世界暴露文学名著宝库)331 页。翻
译者好像是“朱永真”(?)。但至此,我已经无意再去查更多的译本了。因为在
这篇文章已经基本完成,我对各个译本已经心里有数,同时在我最后为没有购到的
彭晓丰、孔小炯的译本努力时,从一个有出版经历的人士口中意外的得知国内的
很多翻译就是把别人的译本拿来稍微改动一下就出手了,比如把“微微一笑”改成
“笑了笑”,就变成了自己的译本。我文中所涉及的《洛丽塔》中译本的情况恰恰
印证他的说法。多数的译本就是像他说的那样,稍微改动一下(甚至连改都没改)
就变成一个新译本了!我无语。
如果我的这篇文章能对中国的《洛丽塔》读者们有一点帮助,我想,写这篇文
章所花的时间就算没有浪费了。
定稿于2010 年1 月20 日
最后修订于2010 年10 月5 日
8 取曾园评主万译《洛丽塔》,称其为“一次翻译事故”。见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40701/ 2009 年11 月25 日
作者简介:
尹从美国普渡大学比较文学博士
专攻方向:美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纳博科夫, 张爱玲
1
十四个《洛丽塔》中译本之比较、评论
尹从
题记:自1990 年代末结识了《洛丽塔》,我就开始关注纳博科夫的作品,
尤其是其代表作《洛丽塔》在中国的翻译情况。从最初买到于晓丹所译的沈阳出版
社的译本,对其极其不满意,愤而写下批评文字,到近年来看到主万翻译的、号称
是“最新全译本”已经有近十个年头了。从最初我写下的对于晓丹的批评文字投稿
无人采用,到联系出版社询问版权以及重译事宜,得到于晓丹是美国有名的学者,
有问题写文章商榷的答复,到大概2007 年末毛遂自荐翻译纳博科夫的传记未被采
纳,我虽一再受挫,但当年那根骨头依然还刺在我的喉咙,不吐不快。去年下半年
我开始着手整理《洛丽塔》的中译本的情况,拿到手的译本越多,我越惊诧,也越
失望。十年的时间,我还是当年的那么默默无名,中国的《洛丽塔》也还是当年的
那么粗陋;不同的是,虽然我还是自唱自听,而她的中国“看客”却越来越多,其
中大部分人由于不能够直接读英文原版,只能求助于中译本,而他们所看到的却是
一个被扭曲了的小姑娘。我,作为《洛丽塔》的爱好者,深为纳博科夫感到不平,
为中国的读者感到难过。我知道我的英语也是平平,汉语能做到完全达意已是祈
福,但即使这样的我,对《洛丽塔》的中译本却有话要说,逝去的时间依然没有压
抑住我想说的欲望。
2010/1/8
2
以下是我所知道的《洛丽塔》的中译本,由于笔者目前未能购到其中1,6
译本,因此此两种译本在本文的对比中缺失。另外,同一个译者(如,黄建人,于
晓丹)所译的版本我算为一个译本,笔者所依据的黄建人译本为1989 年漓江出版
社版,于晓丹译本为1999 年沈阳出版社版,二人所译的其他版次在文字上如果与
笔者所用版本有出入,暂不为本文所考察对象1。
1. 1964 《罗丽泰》赵尔心译(台湾)皇冠文化出版
1987 年推出修正版
2. 1989 年2 月《罗丽塔》华明、任生明译河北人民出版社有前言2 有附录
3 。351 页。22.8 万字。
3. 1989 年5 月《洛丽塔---鳏夫忏悔录》黄建人译漓江出版社23 万字有董
鼎山写的译本代序,有前言,有附录。329 页。
1993 年《洛丽塔》黄建人译林郁出版公司(台北)
4.1989 年5 月《罗丽塔》麦穗译海天出版社有译者序,无前言,无附
录。368 页。25 万字。
5. 1989 年6 月于晓丹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7 万字
1997 年于晓丹、廖世奇译时代文艺出版社30.5 万
1999 年9 月《洛丽塔》(影响世界的百部书) 于晓丹译沈阳出版社篇首有
1 有关本文中所提到的其中11 个版本的一个大致介绍,还可参见“50 岁《洛丽塔》11 张中国脸, 禁书成世纪
经典”http://book.sina.com.cn 2006 年03 月17 日11:47 南方周末
2此处的前言是指《洛丽塔》英文原著中假托由John Ray, Jr.所做的前言。本文中所用“前言”---除
非有另外标明--都是此意。
3此处的附录是指Nabokov 附在英文《洛丽塔》后的《关于一本叫<洛丽塔>的书》“On a Book
Entitled Lolita”文章。本文中所用“附录”--除非有另外标明---都是此意。
3
一个题为“纳博科夫与《洛丽塔》”的介绍(未标写作者的名字及写作日期。无
前言,无附录。340 页。24.4 万字。
2000 年于晓丹译译林出版社26 万字
6. 1989 年8 月《洛莉塔》彭晓丰、孔小炯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7.7 万
字
7. 1994 年12 月《罗丽塔—鳏夫忏悔录》刘励志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有前
言, 有附录。312 页。25 万字。
8. 1995 年1 月《洛丽塔》宁戈良译中原农民出版社无前言,有附录。327
页。29.9 万字。(出版信息处译者的下方写有: 据美国道格拉斯1958 年版译
编)
9. 2000 年5 月初版《罗丽泰》黄秀慧译先觉出版社(台北)
笔者本文所依据的版本为2009 年2 月第9 次印刷有前言,有附录。360 页。
竖排版,繁体字。
10. 2000 年10 月《洛丽塔:又名“一树梨花压海棠”》吴宇军译敦煌文艺出版
社前有董鼎山题为“一本被人指责为‘淫书’的名著”的序言。无前言,无附
录。306 页。25 万字。
11. 2001 年3 月《洛丽塔》(外国文学名著小宝库)徐前进译吉林摄影出版社
(书中没有出版信息经查此套书为2001 年版)无前言无附录。(排页为3141-
3488,共计348 页)
12. 《洛丽塔》(世界文学名著百部全书) 张翔译书中无出版信息(经查此套书
精装,大32 开版的出版日期为2002-1-1,笔者所持有的为简装本)无前言,无附
录。364 页。
13. 2002 年11 月《洛丽塔》(世界文学名著宝库袖珍读本) 安格编译内蒙
古人民出版社无前言无附录最后附有编译者的简单后记, 说明“参考了国内相关
的译本,特此致谢。” 768 页。
4
14. 2003 年5 月《洛丽塔》(外国文学名著经典) 朱晓丽译时代文艺出版社
有廖世奇写的代译序, 有前言,无附录。212 页。27 万字。
15. 2005 年1 月《洛丽塔》(世界文学名著收藏精品) 王讲林译吉林大学出版
社无前言无附录。337 页。
16. 2005 年12 月《洛丽塔》主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有前言有附录
503 页。35 万字。
首先,就像我在评于晓丹的中译本的文章(已附,同时见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880827/)中所说,如果这本书没有附纳博科夫
后来写的“关于一本题为《洛丽塔》的书”还说得过去,因为此文是纳博科夫后来
所作,并且是围绕书所作的解释说明,可算作背景知识。但如果没有前言,就失去
了此书布局构思的巧妙和很大的一个出人不意之处。因为前言是假托他人所作,因
此这个序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请人所作,而是小说有机的一个组成部分,去掉
犹如去掉了凤头。因此,单就此来看,我认为华明、任生明(二人看作一个译
者),黄建人,刘励志,黄秀慧,朱晓丽,和主万6 位译者更可信。
下面摘取、罗列这些译本中的几个特别词句,段落,后附上笔者的评论,希
望藉此可以使中文读者从一孔窥全部,对不同译本的质量稍作判断。
一、从一个低级错误来判别一下译者认真与否:
5
第一部,23 章,夏洛特出车祸后,亨伯特瞎编他早年在the States 访问期间认
识了夏洛特。关于the States 的译法:
华明、任生明:美国。
黄建人: 美国。
麦穗:美国。
于晓丹:合众公园。
刘励志:美国。
宁戈良:美国。
黄秀慧:美(国)。
吴宇军:美国。
徐前进: 美国。
张翔:合众公园。
安格:合众公园。
朱晓丽:合众公园。
王讲林:合众公园。
主万:美国。
评论:the States 是“美国(the United States)”的非正式的说法,因此此处,毫无
疑义应该翻译为“美国”。
雷同错误:于晓丹,张翔,安格,朱晓丽,王讲林
6
二、书中涉及到大量的书名和画作,关于这些书和画的译法,仅举一例。
第二部,7 章,亨伯特四处搜洛丽塔藏的私房钱,其中在一本书和一个墙洞里找到
了一些钱。这本书和那个墙洞,原文是这样说的: (fittingly---Treasure Island), and
once a hole in the wall behind Whistler’s Mother…
华明、任生明:我发现她的一本书中(笔者注:只说书中找到,没有提哪本书)…
在惠斯勒的《母亲》那幅画的后面一个墙洞里……
黄建人:(恰如其分--《金银岛》)。还有一次在一个墙洞里,在惠斯勒的《母
亲》后面……
麦穗:(无巧不成书---正好那本书是“金银岛”),在墙上挂的惠斯勒的“母亲”
那张画后面的一个洞穴里
于晓丹:(真巧—《宝岛》),“惠斯勒之母”后面的墙洞里
刘励志:完全同黄建人,包括标点符号。
宁戈良: 同上。
黄秀慧:(很适合的一本书--《金银岛》),“吹口哨的母亲”这幅画后的墙洞里
吴宇军:同黄建人。
徐前进: (《金银岛》),在一个墙洞里,在惠斯勒的《母亲》后面
张翔:在她的一本书里(笔者注:只说书中找到,没有提哪本书),《惠斯勒的母
亲》后面的墙洞里
安格:同上。
7
朱晓丽:(真巧—《宝岛》),《惠斯勒的母亲》后面的墙洞里(有注解释惠斯
勒---笔者注)
王讲林:同于晓丹。
主万:(适当地说--《金银岛》),惠斯勒的《母亲》后面的墙洞里…(并附有注
释分别解释《金银岛》和惠斯勒---笔者注)
评论:书Treasure Island 是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名作,翻译成中文,有译成《金银
岛》的,也有译成《宝岛》的。而《惠斯勒的母亲》是美国画家惠斯勒的作品《灰
与黑的组合》(见下)口语化的称法。因此我认为,把它点明是一幅画更符合不熟
悉美国画家的中国普通读者的阅读。因此,我个人认为,麦穗译的最好,虽然他把
《金银岛》错用了双引号,而没用书名号。
不准确翻译雷同:1.黄建人,刘励志,宁戈良,吴宇军
2.于晓丹,王讲林3. 张翔,安格4 徐前进的翻译跟黄建人的很类似。
8
三、西方有些人认为《洛丽塔》确实是有点“黄”的书,而中文的译者(如黄建
人,于晓丹4)曾表示没什么好删节的。我个人的看法是,单从文字的表面看来,
《洛丽塔》确实没有黄色的直露描写,但它也并不是像中译本中所显示出来的那么
“无辜”,因为很多意味复杂,甚至暗含下流的词在中文的译本中被保护得“守身
如玉”了(有意还是无意?错译还是讳言?)。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第二部,32 章,亨伯特说,对于洛丽塔来说,他的身份不伦不类,他自己压根儿
不是人,不过是两只眼睛外加“a foot of engorged brawn---to mention only
mentionable matters.”
华明、任生明:一只充血的脚---只提可以一提的东西。
黄建人: 一条肌肉充血的腿—这里只说可以说的东西。
麦穗:一堆灌了血的腌肉而已---在这儿只提些可以提及的事情。
于晓丹:一只肌肉发达的脚—只提些可提及的东西。
刘励志:一条肌肉充血的阳具—这里只说可以说的东西。
宁戈良:同黄建人。
黄秀慧:而仅是会狼吞虎咽的一双眼与一条腿(只说说得出口的事)。
吴宇军:同刘励志。
徐前进: 同刘励志。
4 亦见“50 岁《洛丽塔》11 张中国脸禁书成世纪经典” http://book.sina.com.cn 2006
年03 月17 日11:47 南方周末
9
张翔:同于晓丹。
安格:同于晓丹。
朱晓丽:同于晓丹。
王讲林:同于晓丹。
主万:一只充满血液、肌肉结实的脚—暂且只提这些可以提及的东西。
评论:哪里来的什么脚啊,腿的,“a foot of engorged brawn”直译应该是“一英
尺长的充血的肌肉”,意指“挺直了的阳具”。因此,只有刘励志,吴宇军、徐前
进翻译对了。但如果把后半句改成“只说这些还说得出口的话”更好。
错误雷同:1.黄建人宁戈良2. 于晓丹,张翔,安格,朱晓丽,王讲林
四、名字的译法。
第二部,1 章,洛丽塔被各色的厕所名字迷倒:Guys-Gals, John—Jane, Jack—Jill,
Buck’s—Doe’s.
华明、任生明:她迷恋于化装用品广告---什么吉尔盖斯牌、约翰简恩牌、杰克吉尔
牌、甚至巴克杜斯牌。
黄建人:盖伊--盖尔,约翰--琼,杰克--吉尔,巴克--多伊。
麦穗:“这位随随便便从不捡三挑四的姑娘只要一看到厕所的标志就大为欢喜。”
(没写具体厕所的说法—笔者注)
于晓丹:男士和女士, 约翰和简,杰克和吉尔,巴克的和多伊的。
10
刘励志:同黄建人。只是中间的连词符为中点号。
宁戈良:同黄建人。
黄秀慧:男生—女生,约翰—珍妮,杰克—吉尔,公鹿—母鹿。
吴宇军:同黄建人。
徐前进: 同黄建人。
张翔:同于晓丹。
安格:同于晓丹。
朱晓丽:同于晓丹。
王讲林:同于晓丹。
主万:小伙子—姑娘,约翰--简,杰克--吉尔,雄鹿—雌鹿。
评论:如果非得在以上的译本中选一个最好的,我认为还是麦穗的好一些。那些厕
所的名字其他人翻译了出来反倒还不如不译出来的好---而华明、任生明译本居然把
厕所译成了化装品的牌子了!当然,麦穗的译法没有忠实于原文。我个人以为,此
处厕所的名字意译比较合适,我试译做“小子-闺女” “大叔-大婶”(或“小强—小
芳”)、“小叔子-大姑子”(或“小军—小丽”)、“公-母”。
翻译雷同:1.黄建人,刘励志,宁戈良,吴宇军,徐前进
2. 于晓丹,张翔,安格,朱晓丽,王讲林
五、纳博科夫文字游戏的一个例子:第一部,25 章,pumps of crushed kid for
crushed kids
11
华明、任生明:迷恋的少年为迷恋的少女买的轻舞鞋。
黄建人: 给恋人穿的浅口无带的舞鞋。
麦穗:羊皮鞋垫。
于晓丹:为压碎的小山羊制作的压碎的小山羊皮轻便舞鞋
刘励志:同黄建人。
宁戈良:同黄建人。
黄秀慧:小孩迷恋的无带舞鞋。
吴宇军:同黄建人。
徐前进:同黄建人。
张翔:小山羊皮轻便舞鞋。
安格:同张翔。
朱晓丽:同张翔。
王讲林:同于晓丹。
主万:揉皱了的小山羊皮鞋用的小山羊皮楦子。
评论:此处纳博科夫信手拈来把crushed kid 重复了一遍,但这决不是简单的重
复。前一个意为“揉皱的山羊皮”,后一个的意思则是“为之着迷的小孩”。我绞尽脑
汁,只能勉强译作“…轻便舞鞋---揉皱的小山羊皮,让小羊角辫们着迷”。
翻译雷同:1.黄建人,刘励志,宁戈良,吴宇军,徐前进。
2. 于晓丹,王讲林3. 张翔,安格,朱晓丽。
12
六、《洛丽塔》让人一见倾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音韵上口,句式简短的第一章,
尤其是第一段。我们来看看中译本中的《洛丽塔》是不是译出了它的神韵。
华明、任生明:
罗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罗--丽--
塔:舌尖从鄂到齿分三步蹦出三个音节,罗,丽,塔。
她是罗,平淡的罗,在早晨,穿一双短袜,身高4 英尺10 英寸。她是穿运
动裤的罗拉。在学校,她是多利。在虚线上签名时,她是多洛雷斯。但在我的怀抱
里,她始终是罗丽塔。
……现在,你们可以通过一个杀人犯的奇特散文体来满足愿望。
..….能满足你们期望的第一号证据就是,这里要说的事是为高贵的六翼天使
们所嫉妒的事,这些天使们个个误传消息,头脑简单。那就请瞧瞧这乱作一团的荆
棘吧。
黄建人:
洛丽塔,照亮我生命的光,点燃我情欲的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
丽---塔:舌尖顶到上颚做一次三段旅行。洛。丽。塔。
早晨叫她洛,就简单一个字。当她只穿一只袜子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穿便
服时,我叫她洛拉。学校里,人们叫她朵莉,表格的虚线上填的是朵莉雷斯。可是
在我的怀抱里,她永远叫洛丽塔。
13
……可不是吗,要编神话,你总可以指望一个杀人犯。
……证据第一号便可以使那个六翼天使,那个总是稀里糊涂,传错消息,生
着一双高贵翅膀的六翼天使大为嫉妒。瞧瞧这团乱麻吧。
麦穗:
罗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原罪,我的灵魂。罗---丽---
塔:舌尖在上颚弹击三次,在第三次时落在牙床上,便是罗、丽、塔。
她是罗,清晨穿一只短袜长身玉立纯洁的罗,她是慵懒的罗拉。她是学校里
的塔丽。她是说不尽的塔洛丝。但在我的手臂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您能老指望一位谋杀犯有优美的文体吗?
……你们这些貌似天使,偏听偏信、单纯高贵的天使,你们嫉妒了。那么看
看这团乱麻吧!
于晓丹: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
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床上。洛。丽。塔。
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穿一只袜子,身高四呎十吋。穿上宽松
裤时,她是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丽。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雷斯。可在我的怀
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你放心,杀人犯总能写出一手妙文。
14
……第一件证物正是被六翼天使,那个误传的、简单的、羽翼高贵的六翼天
使所嫉妒的。且看这段纠缠不清的痛苦心史吧。
黄秀慧:
罗丽泰,我生命之光,我腰胯的火焰,我的罪,我的灵魂。罗---丽---泰:舌
尖跳着轻快的三步舞,与上颚轻叩牙齿三次,罗、丽、泰。
在早上,她是罗,朴素的罗,四呎十吋的身高,只穿一只袜子。她穿着宽松
家常裤时是罗拉,在学校里是桃丽。在表格的空白栏上是桃乐莉,但在我的臂弯
里,她永远是洛丽泰。
……一个谋杀犯总是会使用花哨的文字风格。
……六翼天使所妒羡的—那个被误导,单纯而有壮丽翅翼的天使—请看这团
纠结得令人生气的东西。
吴宇军:基本同黄建人。(只有一个词不同:你总可以指望—你尽管可以指望)
刘励志: 同黄建人。
宁戈良基本同黄建人。(个别字眼稍有变动,如下:早晨—清晨,就简单一个
字—就这么一个字,当她只穿一只袜子—当她来不及穿好袜子,虚线上—空栏里,
证据第一号--第一号证据,嫉妒—嫉恨,瞧瞧—扯扯。)
15
徐前进基本同黄建人。(第一段没有黄的“舌尖顶到上颚做一次三段旅行。洛。
丽。塔。”第二段的第一句话,黄译的“一只”徐译为“一双”,次序稍有变动。
其他全部相同。)
张翔前两段段基本同于晓丹。(不同如下:分三步—分三次完成, 从上颚—自上
颚,在早晨—早晨,她就是洛—她是洛,宽松裤时—宽松裤后,可在我的怀里—回
到我的怀里,永远是—永远都是)
……你完全可以期待一名杀人犯的妙笔生花。
……(同于晓丹)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一段纠缠不清的痛苦心史吧。
安格:完全同张翔。
朱晓丽基本同于晓丹。
王讲林基本同于晓丹,个别字眼不同。
主万:
洛丽塔是我的我生命之光,欲念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
丽---塔;舌尖得由上颚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
早晨,她是洛,平凡的洛,穿着一只短袜,挺直了四英尺十英寸长的身体。
她是穿着宽松裤子的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莉。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蕾丝。可
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你永远可以指望一个杀人犯写出一手绝妙的文章。
16
……第一号证据是六翼天使---那些听不到正确情况的、纯朴的、羽翼高贵的
六翼天使----所嫉妒的。看看这篇纷乱揪心的自白吧。
评论:
英语原文是这样的: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She was Lo, plain Lo, in the morning, standing four feet ten in one sock. She was Lola in
slacks. She was Dolly at school. She was Dolores on the dotted line. But in my arms she
was always Lolita.
…you can always count on a murderer for a fancy prose style.
…exhibit number one is what the seraphs, the misinformed, simple, noble-winged
seraphs, envied. Look at this tangle of thorns.
第一段的英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因为短、长句相间,以短句为主,同时有大量的头
韵,尾韵,各种音韵犬牙交错,读来极富音乐美感。比如Lolita, light, life, loins, Lo,
Lee,等中的L 音;Sin, soul 中的s 音;Tip、tongue、taking、tap、teeth、Ta 中的t
音;Three, teeth 中的th 音;Light、life 中的i 音;Tip、trip、steps 、tap 等中的p
音;Loins、sin 中的n 音。如果把这些韵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来,就很容易看出来:
17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第二段则避免押韵,句式稍长,以求变化。
除了音韵和节奏外,第一段在字数上长短变化也是很明显的,具体如下: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1 4 4 . 2, 2. 3: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16 , 2, 3 .
1. 1. 1.
如果直接按意思译,中文则一点韵都押不上!同时,由于短语相应的汉语比英语原
文要长,而长句汉语比相应的英语要短,以至于翻译成汉语后,原文中由于字数长
短造成的节律也丢失了。
第一段我试着翻译为:
洛丽塔,我生命里的圣光,我阴部的淫火。我的罪孽,我的灵魂。洛丽塔:
3, 7, 6. 4, 4. 3
舌尖向下颚做一次三步的旅行轻弹,第三次时,落在牙上。洛。丽。塔。
15 , 4 , 4. 1. 1. 1.
为展现原文的韵律,我在翻译时,有些地方稍做了些变通(生—圣,阴--淫),但
同时力求不影响其意思。可是,竭尽了全力,我也只能在这么一点上做到力图跟原
18
文的押韵接近。而整体上基本没有韵律感,根本无法跟英文原文比。至于字数上的
对应,现代汉语无法做到,那我试着用古汉语翻译成:
洛丽塔,吾命之光,吾阴之火。吾罪,吾魂。洛。丽。塔。
3 4 4 2 2 1 1 1.
舌尖向颚下行三节而击,于三,落于齿。洛。丽。塔。
10 2 3 1 1 1.
大部分的字数倒是对应上了,可是,一点韵都押不上。同时由于古汉语的简洁性,
在翻译长句时又难以达到相应的长度。另外,如果不把整部小说翻译成古汉语,这
样的文绉绉的开头就会显得不伦不类。而把整部小说翻译成古汉语更不合适。(试
想我们用古汉语翻译,效果如下(仅为博君一笑):
洛丽塔,吾命之光,吾阴之火。吾罪,吾魂。舌尖向颚下行三节而击,于三,落于
齿。洛。丽。塔。
名罗,素色,晨,袜一,高五尺。名“多拉”便服。名“多利”于校。大名“多洛
雷斯”。然,于吾抱,恒为“洛丽塔”。
杀者之妙笔能生花,此语不虚哉!
证之一为诸神所嫉,神听有误、不辨、贵羽。且看此一团荆藜。)
另外,本文中涉及到的中译本都把loins 这个词委婉化,译成了“欲念”,“情
欲”。台湾黄秀慧译的稍好,为“腰胯”。其实它是指小腹下边,生殖器上边的那
一块区域。我认为不应该讳言。下边是我的译文:
19
洛丽塔,我生命里的圣光,我阴部的淫火。我的罪孽,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从
上向下颚轻弹三次,第三次时,落在牙床上。洛。丽。塔。
早上,身高一米四七,穿一只短袜时,她是罗,姿色平平的罗。穿休闲的裤子
时,她是罗拉。在学校,她是多莉。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蕾丝。可是在我的怀抱
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你总能指望得上一个杀人犯写出一手妙笔生花的好文章。
……第一个证物是守护天使—那只听了一面之词的,心思简单,羽翼高贵的六翼天
使---所妒忌的。且看这团剪不断、理还乱的棘手乱麻吧。
翻译雷同:1.黄建人,吴宇军,刘励志,宁戈良,徐前进,
2. 于晓丹,朱晓丽,王讲林3.张翔,安格
七、最后,我再举一个句子的例子,来看这样一个句式并不复杂,用词也不深奥的
句子在翻译成中文时各个中译本却并没有把原文的意思准确的翻译出来。
第二部,第一章,亨博特吓唬洛丽塔不要报警,其中说“A minor female, who
allows a person over twenty-one to know her carnally, involves her victim into
statutory rape, or second-degree sodomy, depending on the technique; and the
maximum penalty is ten years.”
20
这句话中有三个地方需要注意:know sb carnally 意思是“与某人性交”,a
person over twenty-one 是“21 岁以上的男子”不是“比她大21 岁的男人”,
involves her victim into statutory rape 是指“使她的牺牲品(或受害者)—指亨博
特—陷入强奸罪,而非使“她(罗丽塔)”陷入强奸罪。此句中亨博特让女子做主
语,意在暗指是洛丽塔“陷”他于强奸罪,而非是亨博特“主动”强奸了洛丽塔。
对以下各译本中翻译错的地方,我用下划线标了出来。
华明、任生明:一个未成年的女子,让一个比她大21 岁的人与她发生性关系,使
她的受害者参与了一起应该依法受到惩处的强奸案,从技术上来说或许是二级鸡奸
案;最长刑期可达10 年之久。
黄建人:一个小姑娘允许一个21 岁以上的成人了解她的身体,这就会把她卷进一
桩强奸幼女案,或二等鸡奸案,根据使用的是什么方式而定。最重的刑罚是十年监
禁,……
麦穗:一个幼年女性允许一个二十一岁以上的男人从肉体上熟知她并强奸她,或者
是二度鸡奸,究竟是哪一种要看技巧而定;那么最大的处分为十年有期徒刑。
于晓丹:一个未成年的女子,允许一个年长二十一岁的男子了解她的肉体,将自己
的牺牲陷入合法的强奸,或二级鸡奸中,这要视技术而定;判刑最多不过十年。
刘励志:同黄建人。
宁戈良:基本同黄建人。个别字眼不同(了解—接触,二等鸡奸罪---鸡奸罪)
黄秀慧:一个未成年女性允许大她二十一岁的人熟知她的肉体,令她的牺牲者扯进
法律上的强暴罪或二级鸡奸罪—视技术而定,最长可处十年有期徒刑。
21
吴宇军:同黄建人。
徐前进: 基本同黄建人。(只有一个字眼不同:使用--合作)
张翔:一个未成年的女子,允许一个二十一岁以上的男子了解她的肉体,将自己卷
入了合法的强奸,或二级鸡奸中,这要视技术而定。这种情况判刑最多不过十年。
安格:同张翔。
朱晓丽:同于晓丹。
王讲林:同于晓丹。
主万:一个未成年的少女让一个二十一岁以上的男子在肉体上占有了她,就使她所
指控的人犯了强奸幼女罪或二级鸡奸罪(取决于法律条文;)最大的处罚是十年监
禁。
错误雷同:1. 于晓丹,朱晓丽,王讲林。
2. 黄建人,刘励志,宁戈良,吴宇军,徐前进。
3.张翔,安格。
总结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对各个译本的对比及其评论,我认为目前《洛丽塔》的中文
译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总体上来说,此译本与彼译本的文字出入不大,重复率高,尤其是错误也犯
得一样,尤其是低级错误也犯得一样,让人怀疑是不是直接拿了人家译的东
西没怎么用心自己去修改、琢磨就变成了另一个人的译本了。仅就本文中所
22
给出的7 个典型的、简单的例子,我统计了一下,其不同版本的译文翻译错
误和不准确的地方雷同率如下:
于晓丹,王讲林7/7
张翔,安格7/7
于晓丹,张翔,安格,朱晓丽,王讲林5 人的翻译雷同3/7 ( 1,3,4),而
其中朱晓丽在5,6,7 的翻译中要么跟于晓丹和王讲林的雷同,要么跟张翔和
安格的雷同。
黄建人,宁戈良6/6 (2,3,4,5,6,7)
黄建人,宁戈良,刘励志,吴宇军,徐前进5 人的雷同:5/6 (2,4,5,6,7)
因此,就笔者所看到的14 个译本而言,不客气地说,究其实是华--任,黄建人,
麦穗,于晓丹,黄秀慧,主万6 个译本。
2. 大部分译本中有很多的错误,包括字,名字,词,句子,段落的错译,误
译。有的中文语句不通,逻辑混乱。因为篇幅关系,本文未能举大量例子。
3. 中译本未能忠实地反映原著的创作风格、语言风格。比如,纳博科夫故意在
文中夹杂法语,拉丁语,德语等,有的法语甚至是有语法错误的(如夏洛特
说的法语),以体现说者的附庸风雅。主万的译本除外,几乎所有的其他译
本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直接把那些各样的“外语”译成了汉语,连标注一
下都没有。再比如,各处的押韵,文学作品、作家的暗指和影射,隐晦的色
情含义等中译本不仅没有翻译出来,也没有注解。而这些也正是《洛丽塔》
既让普通读者着迷,又让学术评论家大有文章可做的焦点所在;也是为什么
23
其英文的注释本注释部分几乎有原文的一半厚的原因。其实,纳博科夫自己
作为翻译家,他的翻译原则是直译,然后附以大量的注释5----虽然他自己翻
译的自己的作品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另外,众多中译本未能体现不同人物
的语言风格,如洛丽塔语言的简单,口语化,亨伯特语言的华丽,文绉绉
的。在英文中的对比是很明显的,但中译本中却没有把这一点很好的表现出
来。
4. 有的译本甚至随意删掉内容,如麦穗删掉厕所的名字;更有甚者,更改章
次,如徐前进,他把第一章放在了第一部的下边,没算作第一章,而是把纳
博科夫原本的第二章算作第一章,以此类推,因此他的章节比正常的少了一
章。还有的,甚至把小说结尾处的最后一句话落了(如朱晓丽译本),徐前
进的译本把第一段的后半句话给落了。这些非常不规范,不专业,不认真的
做法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5. 目前中国大陆市场上能买到的版本主要是于晓丹和主万的译本。于晓丹的译
本存在大量的低价错误,但优点是句子还算简洁,整体可读性较强。主万的
译本,相对来说,译文的意思比较准确,“硬伤”较少,但在作品的整体风
格把握上误差较大,尤其第一段翻译得罗嗦异常,行文中的很多句子,段落
也翻译得繁长、拗口。主万译本唯一可以傲视其他译本的一大优点是其大量
的注释。但恰如于晓丹撰文所说,此实乃“盗人版权,据为己有”之举6,
5 “A tortured author and a deceived reader, this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arty paraphrase. The only
object and just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is the conveying of the most exact information possible and this can
be only achieved by a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notes.” Strong Opinions Vladimir Nabokov.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3. p. 81.
6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578676/ 2009 年11 月25 日
24
却被出版社借以用来号称是“全译本”,由此可见中国的翻译家、出版社的
版权意识混乱到了何种地步。可惜的是,由于其明显的汉语语言方面的缺
点,此“全译本”并没有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而让我的失望变成绝望的
是,前文所提到的缺点,台湾的黄秀慧译本也未能避免。
总之,至此,虽然《洛丽塔》已经有十多个中文译本,但遗憾的是普遍存在着
这样或那样的、本来应该避免的不足。纳博科夫在谈到他作品的其他语言译本时,
曾不无担忧的说,“一天,我扫了一眼《洛丽塔》颜色各异的书脊,各个语种的译
本,有的语言我不懂,如日语,芬兰语,阿拉伯语---忽然想到,如果把这十五或二
十个译本中不可避免的大错罗列出来,很可能凑成一本比其中任何一本书都要厚的
书了” 7。现在看来,当时的纳博科夫真是太乐观了,因为光是中译本的错误罗列
出来大概就比其中的任何一本厚了。纳博科夫死得早,没看到大量的中译本出世,
何其幸哉!逃过了纳博科夫的苛刻和犀利,中国的翻译界,何其幸哉!而中国的普
通读者,则何其不幸哉!
最后,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作为作家纳博科夫的读者,而不是粗陋的翻译
者们的读者,一方面呼吁翻译者们端正态度,认真翻译;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出版
界能够在选择译者时以质量为重,而不是以译者已有的名声为本;能够端正信念,
7 “It occurred to me one day—while I was glancing at the varicolored spines of Lolita
translations into languages I do not read, such as Japanese, Finnish or Arabic—that the
list of unavoidable blunders in these fifteen or twenty versions would probably make, if
collected, a fatter volume than any of them.” Strong Opinions. P. 37。汉语为笔者所
译。
25
凭借译文的高水平来创造商业上的成功,如果一味粗制滥造,投机取巧,商业炒
作,结果必然是翻译界的一次次事故,一次次翻船8。
后记:除了我此文中所列举的16 个中译本外,我知道至少还有一个中译本:内
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 年出版的《洛丽塔》(世界暴露文学名著宝库)331 页。翻
译者好像是“朱永真”(?)。但至此,我已经无意再去查更多的译本了。因为在
这篇文章已经基本完成,我对各个译本已经心里有数,同时在我最后为没有购到的
彭晓丰、孔小炯的译本努力时,从一个有出版经历的人士口中意外的得知国内的
很多翻译就是把别人的译本拿来稍微改动一下就出手了,比如把“微微一笑”改成
“笑了笑”,就变成了自己的译本。我文中所涉及的《洛丽塔》中译本的情况恰恰
印证他的说法。多数的译本就是像他说的那样,稍微改动一下(甚至连改都没改)
就变成一个新译本了!我无语。
如果我的这篇文章能对中国的《洛丽塔》读者们有一点帮助,我想,写这篇文
章所花的时间就算没有浪费了。
定稿于2010 年1 月20 日
最后修订于2010 年10 月5 日
8 取曾园评主万译《洛丽塔》,称其为“一次翻译事故”。见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40701/ 2009 年11 月25 日
-
Muggleyu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4 10:57:12
-
演导演的小演员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01 23:22:49
-
困三先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0 14:15:29
-
Imanelli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06 10:26:39
-
Dominicchus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10 09:32:48
-
Noemi埃米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1 23:34:34
-
Ani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17 23:12:14
-
绿螺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07 02:27:30
-
厄迪布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1 10:51:17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02 22:35:48
-
已经注销的嗡嗡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01 16:13:48
-
Jo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5 07:55:25
-
豆友205075781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5 02:26:41
-
jurat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3 15:34:0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16 15:45:51
-
Au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14 22:23:11
-
salt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4 13:35:25
-
一根鱼骨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4 15:47:17
-
千草响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3 20:34:24
-
黑与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1 18:52:13
-
辛延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5 16:54:47
-
纸月蹊雪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04 00:52:08
-
啊啊啊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04 14:52:46
-
顿尘回首望天阙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5 20:53:56
-
曹大宝本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16 22:29:07
-
Little Icar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15 10:47:21
-
%G/*\"E^U.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15 10:30:25
-
司马山人小屋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0-24 01:08:44
-
望断绵路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05 15:12:13
-
零渊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4 17:55:56
-
寓言家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19 11:12:36
-
沙街和女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3 21:25:50
-
岑草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05 11:10:3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6 15:13:35
-
K大小姐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30 22:45:04
-
死生不计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17 15: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