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对比《跟踪》和《监视者们》
《跟踪》原本在银河漫长的战线就算不上一部出类拔萃的作品,因此韩国翻拍也谈不上对经典的不敬。但对于死忠的银河迷而言,多半是看不上韩国翻拍的《监视者们》,原本好好的半文艺片《跟踪》被韩国人拍成十足的商业大片。而且在故事框架没有改变的基础上,基调却完全换了一种味道。就像是好好的一顿饕餮大餐中却掉进了一只苍蝇,虽说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但尝起来味同嚼蜡。
还好笔者并不是死忠的银河粉丝,所以吃了韩版这道带苍大餐,觉得味道还不错。再说我又没傻到连苍蝇一起吃下去。所以该表扬的依然是要表扬,该批评还是要批评的。
港版在选角上讲究贴近故事本身,这是银河一贯的传统和坚持,即便是首次拍片的游乃海也不例外。
就像剧中说的,“傻呼呼的,不像警察”,其实潜台词应该是说,“是长得丑,就没人愿意多看你一眼”。作为港姐冠军出身的徐子珊,剪去长发露出丰满的腮帮,丑态尽显。可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形象加上首次拍摄电影展现出的非刻意懵懂青涩倒是颇为贴近故事原型,无怪能为其赢得次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
而华叔更加是大腹便便,老态龙钟,扔在茫茫的人海中无人能识。
再加上邪气十足的梁家辉和银河的一干黄金配角,演员班底足够深厚。
这里加一句题外话,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梁家辉是香港最具邪气的演员,相对于吴镇宇、张耀扬、吴彦祖长相邪气,梁的邪气是深入骨髓,邪的是一种气质。
而韩版在选角上则完全为了迎合商业电影的审美需求,俊男美女出场,还总爱搭上一件披风战衣,真是想不让人注意都难。
对比而言,华叔和辉叔的乡土着装简直无法直视
更别说“徐腮帮”和女主角连一帧一帧滑动截图时都没能找到死角明亮闪目帅到渣的脸蛋相比了
(有兴趣可以拉回到去看第一张截图吧,反正我是没有兴趣了)
可惜这是关于潜伏跟踪的电影,找那么多漂亮的脸蛋来,难道真的以为人家会不打脸吗?
但是韩版毕竟是改版,前人做了模型,只需要做修修补补的打理就好了。因此,在细节上一些改变上的确比原版做了更好的处理。
比如胖子在便利店买东西刷卡由主动改为被动,更加符合严谨的匪徒特性。
比如女主角跟踪胖子乘上同一架电梯,改为一次拍摄,将原版的“零钱洒落一地”的桥段合为一体了,剧情更加紧凑。
再比如丰满了原版中跟踪队其他角色的形象,且将被杀的警察改成正太同事。死亡的震撼力比原版更大,尤其是对女主而言,感情爆发也更加合理。
但是两个版本都有同样的问题,让本片称不上优秀,就是故事的结局。
港版的结局是带有浓郁的“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神佛气息,可惜没有高潮就仓促收尾。
很明显,韩国导演也知道这种结局是无法感动和撼动钱包严合的影迷,可惜编剧(和导演同一人)功力不够,除了从原版的复制过来的桥段外,自我添加的结局完全变成了满血复活性主旋律剧。
最后走向了原版的另一个极端——情节拖沓、累赘,“只见口号,不见高潮”。
按照前面的说法好像韩版真的没有港版好,其实不竟然。所谓大制作商业化,很多地方的确是需要“大”的。
另外大制作还是需要烧钱的,那就应该有爆炸的
和看上去很牛叉的高科技
记得之前有人说过,香港是拍摄电影的温床。此话不假。但受地域的限制,香港的枪战片也多半只能局限在室内或是狭窄的街道。试想在人头攒动的香港街头,能(敢)开枪的只能是匪徒,很难形成真正警匪对攻大开大合的局面。所以之前拍摄《毒战》,杜sir应该是过了一把街头悍匪的瘾。
因此韩国这次翻拍选择了一个不算冒险却又有进步空间的电影,实在是有够聪明。
大胆猜想:
在韩版的结尾出现了任达华的身影,应该是有向前辈致敬的意义。
是否有2?网上查了,没查到相关新闻。
我猜应该有的吧。
那华叔会演什么角色呢?
这个是我猜想的重点。
按照呈现的剧情来看,看上去是个反派。但是我觉得其实不然。如果谜题太容易揭晓,往往不会有太多惊喜。按照我设想的脚本多半是香港跟踪组派“狗头”与韩国方面交流心得。机场的碰头戏也只是韩国方面在“狗头”面前展现跟踪水平,表演和下马威的意思较浓。2的剧情会出现其他案情提供两方合作的契机,最后,任达华还教会了薛景求“讲笑话”。
还好笔者并不是死忠的银河粉丝,所以吃了韩版这道带苍大餐,觉得味道还不错。再说我又没傻到连苍蝇一起吃下去。所以该表扬的依然是要表扬,该批评还是要批评的。
港版在选角上讲究贴近故事本身,这是银河一贯的传统和坚持,即便是首次拍片的游乃海也不例外。
![]() |
(傻呼呼的 不像警察) |
就像剧中说的,“傻呼呼的,不像警察”,其实潜台词应该是说,“是长得丑,就没人愿意多看你一眼”。作为港姐冠军出身的徐子珊,剪去长发露出丰满的腮帮,丑态尽显。可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形象加上首次拍摄电影展现出的非刻意懵懂青涩倒是颇为贴近故事原型,无怪能为其赢得次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
![]() |
(任达华) |
而华叔更加是大腹便便,老态龙钟,扔在茫茫的人海中无人能识。
![]() |
(梁家辉) |
再加上邪气十足的梁家辉和银河的一干黄金配角,演员班底足够深厚。
这里加一句题外话,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梁家辉是香港最具邪气的演员,相对于吴镇宇、张耀扬、吴彦祖长相邪气,梁的邪气是深入骨髓,邪的是一种气质。
而韩版在选角上则完全为了迎合商业电影的审美需求,俊男美女出场,还总爱搭上一件披风战衣,真是想不让人注意都难。
![]() |
(风衣) |
![]() |
(风衣) |
![]() |
(还是风衣) |
对比而言,华叔和辉叔的乡土着装简直无法直视
![]() |
(梁家辉着装) |
![]() |
(任达华着装) |
更别说“徐腮帮”和女主角连一帧一帧滑动截图时都没能找到死角明亮闪目帅到渣的脸蛋相比了
![]() |
(女主角) |
(有兴趣可以拉回到去看第一张截图吧,反正我是没有兴趣了)
可惜这是关于潜伏跟踪的电影,找那么多漂亮的脸蛋来,难道真的以为人家会不打脸吗?
但是韩版毕竟是改版,前人做了模型,只需要做修修补补的打理就好了。因此,在细节上一些改变上的确比原版做了更好的处理。
比如胖子在便利店买东西刷卡由主动改为被动,更加符合严谨的匪徒特性。
![]() |
(胖子刷卡) |
比如女主角跟踪胖子乘上同一架电梯,改为一次拍摄,将原版的“零钱洒落一地”的桥段合为一体了,剧情更加紧凑。
![]() |
(电梯洒落银币) |
再比如丰满了原版中跟踪队其他角色的形象,且将被杀的警察改成正太同事。死亡的震撼力比原版更大,尤其是对女主而言,感情爆发也更加合理。
![]() |
(正太死了) |
但是两个版本都有同样的问题,让本片称不上优秀,就是故事的结局。
港版的结局是带有浓郁的“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神佛气息,可惜没有高潮就仓促收尾。
![]() |
(梁家辉被勾死) |
很明显,韩国导演也知道这种结局是无法感动和撼动钱包严合的影迷,可惜编剧(和导演同一人)功力不够,除了从原版的复制过来的桥段外,自我添加的结局完全变成了满血复活性主旋律剧。
![]() |
(口号) |
最后走向了原版的另一个极端——情节拖沓、累赘,“只见口号,不见高潮”。
按照前面的说法好像韩版真的没有港版好,其实不竟然。所谓大制作商业化,很多地方的确是需要“大”的。
![]() |
大景别 |
![]() |
大俯拍 |
另外大制作还是需要烧钱的,那就应该有爆炸的
![]() |
爆炸 |
和看上去很牛叉的高科技
![]() |
牛叉的高科技 |
记得之前有人说过,香港是拍摄电影的温床。此话不假。但受地域的限制,香港的枪战片也多半只能局限在室内或是狭窄的街道。试想在人头攒动的香港街头,能(敢)开枪的只能是匪徒,很难形成真正警匪对攻大开大合的局面。所以之前拍摄《毒战》,杜sir应该是过了一把街头悍匪的瘾。
因此韩国这次翻拍选择了一个不算冒险却又有进步空间的电影,实在是有够聪明。
大胆猜想:
在韩版的结尾出现了任达华的身影,应该是有向前辈致敬的意义。
![]() |
(任达华的身影) |
是否有2?网上查了,没查到相关新闻。
我猜应该有的吧。
那华叔会演什么角色呢?
这个是我猜想的重点。
按照呈现的剧情来看,看上去是个反派。但是我觉得其实不然。如果谜题太容易揭晓,往往不会有太多惊喜。按照我设想的脚本多半是香港跟踪组派“狗头”与韩国方面交流心得。机场的碰头戏也只是韩国方面在“狗头”面前展现跟踪水平,表演和下马威的意思较浓。2的剧情会出现其他案情提供两方合作的契机,最后,任达华还教会了薛景求“讲笑话”。
![]() |
(“讲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