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绝代佳人如是说—我的丁克心路史(三)
(三)连岳
连岳是我喜欢的作家,连续多年订阅上海壹周只为他的专栏。方希称他是“一名情感拆弹专家,经常炸伤事主”,可惜我家从无险情,想和他套近乎都找不到借口,只能围观他给人“刮痧”,他下手素狠,刮瘫的都有,但我看得血脉贲张HIGH得很。(面壁:俺是不是有“观虐癖”?) 从他现身说法里读到,他也是丁克,又把亲近增加了几分。然而我已是钢钉,即使这个话题也没啥好咨询的。今年在《上海电视》他的专栏,读到他正面自述丁克的一篇“谁来生孩子?”。兹摘首段如下:
“作为父母唯一的儿子,选择放弃生育的丁克,是做了不少努力的,最后谢谢老人家的接受和理解,这个决定坚持了下来。我现在倒回过去想,这是我这辈子迄今最有价值的选择,它让我在十多年时间里不害怕改变,变换职业与居住地,辞职以及短暂放空留白都毫无后顾之忧。”
在我看来,住在鼓浪屿涛声浪影中的连岳,犹如神仙中人,然而,他主张自己的身体,还须和父母商量。这点我比他要幸运得多。我父母都是自顾自的人,我虽是独女,但从无被当成家庭中心的感觉,他们一直很忙,忙着工作和互相斗嘴,对我留意得不多。大学时,住校本地生周末回家之心十分迫切,我却宁可留在学校吃按时开放的食堂,因为回家就很难说了,妈经常发脾气不做饭。他们还让我看到了不幸婚姻的病因,即无聊的口舌之争。从此我绝不允许自己陷入类似的琐屑争端,故而我的小家西线无战事。更要感谢他们的是,退休后,他们沉浸在个人爱好中——我爸爱集书(不泡书店时就兼课,赚钱买书),我妈爱旅游(不旅游时锻炼,日行万步,为旅游做准备)。虽然没有商议,但我们终于发现,双方不谋而合——他们怕孙辈来烦,我怕他们催生——时间长了,丁克既成事实,各自窃喜不已。
我的好运还来自老公兄妹,他们分别为公婆诞下一亲孙一外孙,满足了他们为孙辈效劳的愿望。更重要的是,我们全靠自己打拼来一丝一缕一砖一瓦,金鸡独立的姿势非常美妙,不吃不拿没有软档,亦可自作主张过想要的生活。听说很多父母揣着毕生储蓄,强行为子女购婚房,理所当然地同住,接着咄咄催生,强行将子女拉入又一轮生养循环。而且我们结婚多年来,几乎年年为公婆添置一大件,每年邀请二老旅游一次。孝顺有不同的方法。他们不是没有催生之念,但一平衡,理性尚存的人都不会再啰嗦了。
当然,关键人物是我亲爱的。他是典型的“讷于言敏于行”的人,从来没说过什么“断后宣言”。但我最感激他的是在我犯浑动摇的瞬间,(读研时有段前途没着落,差点想退缩成家庭妇女)他坚定地扶直我,让我明白:没有孩子是无所谓的,没有工作是不行的。至于我们何以越来越坚“丁”,还要拜一位小朋友所赐。以后再说。
回头看这十来年,每每会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叹道“幸亏没有孩子”,从来没有 “要是有个孩子就好了”的念头。连岳虽说“生不生孩子,是两种选择,没有对与错,也不存在好与更好的递进。”但他的暗幸还是呼之欲出——“丁克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偷懒,精力与金钱上的自由度增加了,少了对一个人负责任的重担也让人长出一口气。”不过,该文不温不火,锐度远逊于“未来的仆人翁”、“精子如释重负”及“安全套不会掷骰子”等。如果不是刊登前编辑和谐了啥,那就是多年纠缠这个问题,被弱智对手弄得倦于研发华丽而凌厉新招了。
连岳是我喜欢的作家,连续多年订阅上海壹周只为他的专栏。方希称他是“一名情感拆弹专家,经常炸伤事主”,可惜我家从无险情,想和他套近乎都找不到借口,只能围观他给人“刮痧”,他下手素狠,刮瘫的都有,但我看得血脉贲张HIGH得很。(面壁:俺是不是有“观虐癖”?) 从他现身说法里读到,他也是丁克,又把亲近增加了几分。然而我已是钢钉,即使这个话题也没啥好咨询的。今年在《上海电视》他的专栏,读到他正面自述丁克的一篇“谁来生孩子?”。兹摘首段如下:
“作为父母唯一的儿子,选择放弃生育的丁克,是做了不少努力的,最后谢谢老人家的接受和理解,这个决定坚持了下来。我现在倒回过去想,这是我这辈子迄今最有价值的选择,它让我在十多年时间里不害怕改变,变换职业与居住地,辞职以及短暂放空留白都毫无后顾之忧。”
在我看来,住在鼓浪屿涛声浪影中的连岳,犹如神仙中人,然而,他主张自己的身体,还须和父母商量。这点我比他要幸运得多。我父母都是自顾自的人,我虽是独女,但从无被当成家庭中心的感觉,他们一直很忙,忙着工作和互相斗嘴,对我留意得不多。大学时,住校本地生周末回家之心十分迫切,我却宁可留在学校吃按时开放的食堂,因为回家就很难说了,妈经常发脾气不做饭。他们还让我看到了不幸婚姻的病因,即无聊的口舌之争。从此我绝不允许自己陷入类似的琐屑争端,故而我的小家西线无战事。更要感谢他们的是,退休后,他们沉浸在个人爱好中——我爸爱集书(不泡书店时就兼课,赚钱买书),我妈爱旅游(不旅游时锻炼,日行万步,为旅游做准备)。虽然没有商议,但我们终于发现,双方不谋而合——他们怕孙辈来烦,我怕他们催生——时间长了,丁克既成事实,各自窃喜不已。
我的好运还来自老公兄妹,他们分别为公婆诞下一亲孙一外孙,满足了他们为孙辈效劳的愿望。更重要的是,我们全靠自己打拼来一丝一缕一砖一瓦,金鸡独立的姿势非常美妙,不吃不拿没有软档,亦可自作主张过想要的生活。听说很多父母揣着毕生储蓄,强行为子女购婚房,理所当然地同住,接着咄咄催生,强行将子女拉入又一轮生养循环。而且我们结婚多年来,几乎年年为公婆添置一大件,每年邀请二老旅游一次。孝顺有不同的方法。他们不是没有催生之念,但一平衡,理性尚存的人都不会再啰嗦了。
当然,关键人物是我亲爱的。他是典型的“讷于言敏于行”的人,从来没说过什么“断后宣言”。但我最感激他的是在我犯浑动摇的瞬间,(读研时有段前途没着落,差点想退缩成家庭妇女)他坚定地扶直我,让我明白:没有孩子是无所谓的,没有工作是不行的。至于我们何以越来越坚“丁”,还要拜一位小朋友所赐。以后再说。
回头看这十来年,每每会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叹道“幸亏没有孩子”,从来没有 “要是有个孩子就好了”的念头。连岳虽说“生不生孩子,是两种选择,没有对与错,也不存在好与更好的递进。”但他的暗幸还是呼之欲出——“丁克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偷懒,精力与金钱上的自由度增加了,少了对一个人负责任的重担也让人长出一口气。”不过,该文不温不火,锐度远逊于“未来的仆人翁”、“精子如释重负”及“安全套不会掷骰子”等。如果不是刊登前编辑和谐了啥,那就是多年纠缠这个问题,被弱智对手弄得倦于研发华丽而凌厉新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