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之名,亦暗亦明
今天突然想起,以父之名。
第一次听,好像是初二时候,周三,不用做操,广播放了周杰伦新歌,以父之名。当时我们穿着黑制服,一定是个三月,有些湿冷,我和K在走廊站着,她似乎还端着杯热水。
听到那段前奏,我迅速被拉入某个电影片段,可能是王家卫之类的,一时想不起。K则兴奋挥舞着手,指着空中看不见的声波,一时语塞却又想抽出脑中那个词,“以父之名!!”。我当时并不关注周杰伦。听到这个词,如果不看是什么字的话,根本不知道她在说啥。我当时不是很认同,接着周杰伦的说唱冒出来了,然后,我只好附和,是周杰伦。相似的很多事情,当时也许很不屑,后来再没机会认同。
直到几乎是十年之后的今天,我第一次看到歌词。本应该是当年的一盘磁带、兴奋地打开一层层的包装、痴痴地看着每一张图片、试图通过那些图片更多地触碰、却都止于想象,从那张折叠的一面海报一面歌词的纸上,研读那些盗版繁体歌词。我却忍道现在,才在手机屏幕上看到自动歌词、背景是一张高清而华丽的周杰伦照片。锁住屏幕之后的黑暗,才能带我回到多年来听到这首歌就进入的那种意境。
清晨的石板路、露水。我今天才知道是这个歌词。In the name of our father, holy father. 现在感觉似乎有宗教意味,特别是看了《波吉亚家族》之后,以圣父之名征地、敛财,再求宽恕罪过。
而此前这么多年来这个前奏经常在我脑海中回响。这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音乐,再讨厌周杰伦我也无法否认。我们这代人,面临巨大的变革。我们多数时候很压抑,周杰伦,是我们当时在一班的拐角往上瞥见的有限的风景、是我们当时角落里的借读生的身份、是那里投射的一小缕阳光在走廊不知名绿草上的跳跃、是压抑中抓紧的一丝希望;是我们在舞台幕布后的焦灼、是聚光灯下满目黑暗内心的闪烁、是光荣榜前不安的转身、是多年后返校折戟沉沙的慨叹。我们越往前,就越发面目全非,我们的罪恶沿着皮肤一点点淌下、无法掩藏,回忆皆唯美,当下烬芳菲。
那小段调调是我们的属性,是我们在黑暗中抓紧似乎幻觉的那缕光线,是我们走出后低头回看的一丝幻影。岁月逼迫我接纳这个调调、认同这种属性,然而即使认同,也无法抚平那些不屑划伤的岁月。
多年后,我们有了很多很多自由,我们前进还是后退、装傻还是追究、奋起还是沉沦,都由自己决定。我们的世界可以洒满阳光,也可以细雨淋漓。我们那种“压抑中存有一丝丝奢望”的属性,可以让我们的晴天突然霹雳,让我们的暴雨中漏出一缕阳光,让我们在深渊中放声大笑,让我们在绝壁上轻轻松手、纵身一跃。我们的世界不会完结,就像一场游戏、总可以重启。但是我们的电路板可能会突然烧毁,当我们想去修整时却一团乱麻无从下手,干脆整块拔起、弃置一隅、买块全新的。
就是它,在荣耀的背后刻一道孤独。
闭上双眼我又看见,当年那梦的画面。
我们在黑暗中匍匐光明,在光明中咀嚼黑暗。seems it takes us more than forever, to get rid of the darkness
第一次听,好像是初二时候,周三,不用做操,广播放了周杰伦新歌,以父之名。当时我们穿着黑制服,一定是个三月,有些湿冷,我和K在走廊站着,她似乎还端着杯热水。
听到那段前奏,我迅速被拉入某个电影片段,可能是王家卫之类的,一时想不起。K则兴奋挥舞着手,指着空中看不见的声波,一时语塞却又想抽出脑中那个词,“以父之名!!”。我当时并不关注周杰伦。听到这个词,如果不看是什么字的话,根本不知道她在说啥。我当时不是很认同,接着周杰伦的说唱冒出来了,然后,我只好附和,是周杰伦。相似的很多事情,当时也许很不屑,后来再没机会认同。
直到几乎是十年之后的今天,我第一次看到歌词。本应该是当年的一盘磁带、兴奋地打开一层层的包装、痴痴地看着每一张图片、试图通过那些图片更多地触碰、却都止于想象,从那张折叠的一面海报一面歌词的纸上,研读那些盗版繁体歌词。我却忍道现在,才在手机屏幕上看到自动歌词、背景是一张高清而华丽的周杰伦照片。锁住屏幕之后的黑暗,才能带我回到多年来听到这首歌就进入的那种意境。
清晨的石板路、露水。我今天才知道是这个歌词。In the name of our father, holy father. 现在感觉似乎有宗教意味,特别是看了《波吉亚家族》之后,以圣父之名征地、敛财,再求宽恕罪过。
而此前这么多年来这个前奏经常在我脑海中回响。这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音乐,再讨厌周杰伦我也无法否认。我们这代人,面临巨大的变革。我们多数时候很压抑,周杰伦,是我们当时在一班的拐角往上瞥见的有限的风景、是我们当时角落里的借读生的身份、是那里投射的一小缕阳光在走廊不知名绿草上的跳跃、是压抑中抓紧的一丝希望;是我们在舞台幕布后的焦灼、是聚光灯下满目黑暗内心的闪烁、是光荣榜前不安的转身、是多年后返校折戟沉沙的慨叹。我们越往前,就越发面目全非,我们的罪恶沿着皮肤一点点淌下、无法掩藏,回忆皆唯美,当下烬芳菲。
那小段调调是我们的属性,是我们在黑暗中抓紧似乎幻觉的那缕光线,是我们走出后低头回看的一丝幻影。岁月逼迫我接纳这个调调、认同这种属性,然而即使认同,也无法抚平那些不屑划伤的岁月。
多年后,我们有了很多很多自由,我们前进还是后退、装傻还是追究、奋起还是沉沦,都由自己决定。我们的世界可以洒满阳光,也可以细雨淋漓。我们那种“压抑中存有一丝丝奢望”的属性,可以让我们的晴天突然霹雳,让我们的暴雨中漏出一缕阳光,让我们在深渊中放声大笑,让我们在绝壁上轻轻松手、纵身一跃。我们的世界不会完结,就像一场游戏、总可以重启。但是我们的电路板可能会突然烧毁,当我们想去修整时却一团乱麻无从下手,干脆整块拔起、弃置一隅、买块全新的。
就是它,在荣耀的背后刻一道孤独。
闭上双眼我又看见,当年那梦的画面。
我们在黑暗中匍匐光明,在光明中咀嚼黑暗。seems it takes us more than forever, to get rid of the darkness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