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苏
八月末了,苏又要离开故里去外地求学,按照以往的习惯,苏照旧挑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个人去古城转悠。说不上有多爱家乡,回来的时候,总是窝在家里不肯出门,临走的时候就一个人默默地看看这里,甚至带着点细软的情愫。照旧从武庙街开始转悠,老天爷似乎格外厚待,把下午的阳光揉碎了再细细地洒下来,所以纵使满身裹满阳光,也感觉不到如七月般凌厉的锋芒。青石板上,承载了太多的脚印,踩上去厚重而踏实,苏一身白衣短裤,悠哉地穿梭在人群里,似一叶轻盈的扁舟,没有目的没有方向。苏总是好奇的,对新开的店子,总忍不住去觑两眼,然后,她的目光就被五色灯笼笼罩的民族风小店吸引了,带着一丝雀跃,她滑了进去,好奇地看看这,摸摸那,最后在一个角落里看上了一串古旧的铃铛,她挑起每一串铃铛摇晃,听它们或清脆或沉闷的响声,每一串,她都凑近耳朵,细细地听,似要听它们的故事,它从这些声音里推测它们的性格,有外向伶俐的,有古灵精怪的,有娴静温婉的,还有榆木疙瘩似的,她这饶有兴致的表情,似乎它们就是她的朋友,这饶有兴致的表情,让别人也好奇了这些铃铛,也都凑过来摇摇它们,然后细细地听,然后就带着莫名其妙的表情看看苏,又放下离开。苏挑了一串铃声清亮却不刺耳的,这像她,付了钱将它随意套在手上,带着一路的玲玲朗朗,朝着古城深处窜去。两边的建筑都是清末的了,都矮,都默默,低眉顺眼的样子,任被改成精品店,特产店,或是小吃店,似年逾古稀的老人被套上了花绿的罩衫,有点可笑,也有点悲哀,失去了老者尊严,只在偶尔的一扇微阖的小门里,才有渗漏出来的一丝岁月,才能看到,流年沉淀下来的厚重与沉稳,才立马在心头,升起一丝肃穆与敬重,是啊,深年久月,总是能一眼看穿我们的浅薄与幼稚。站在一棵银杏树下,苏仰头看着中天楼,这座三层高的塔楼,就如一幅被抠出来的明信片画一般,贴在纯净天蓝色的幕布上,有点。。。。。嗯。。。。美,好吧,只有这个词能形容苏现在的感受,是美,因为苏知道,每次看到美的东西,她的心都柔软了,就如现在的感觉,苏都知道她仰望它的眼神都是柔的,盛满欣赏与爱意。
一个人,要能把自己哄高兴了,这是苏的生活态度,苏能做到,她能自己哄自己开心,不开心就自己调节,能过好一个人的日子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苏从小就有了,哪怕是儿时,外面的世界对她来说就是一扇打开的窄窄的窗户,苏也能从这里看到对面挨打的小男孩,楼下跳绳的姑娘们,爸妈上班的背影,还有逆着窗户闯进来的阳光,苏能看到世界,在爸妈夸苏听话安静,可以待在窗边一天不乱动乱跑瞎哭,安静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苏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很多,它们每天从窄窄的窗户溜进苏的眼睛里,盈满她扎着黄毛小辫儿的小脑袋,成为她儿时记忆的明信片。苏如今也是这样的习惯,安静的看世界,然后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走完了青砖,苏找了一家面馆,她想最后尝尝这里特有的牛肉面,奈何这家的面实在不能说好,苏没舍得破坏自己的心情,转身要了碗凉凉的冰粉,慢慢地喝,慢慢地让凉气渗进胃里,慢慢地看过往陌生的脸,这座不到两千平方公里的小城,这么小,奈何也这么大,失去了缘分的人,一转身就再也遇不见,苏有点想念那些失落了的人,就那么几条街,就真的再也遇不到,苏转身付了钱,玲玲朗朗地走了,离开的时候愁绪不该很多,苏总是这样,决绝地走,某一个路口停下来回头望望,又一头往前走,伤了人,丢了人,苏也不停下来,她真狠心,对吧,可是苏,我爱你,爱那个趴在窗边看世界的黄毛丫头,丫头。。。。
一个人,要能把自己哄高兴了,这是苏的生活态度,苏能做到,她能自己哄自己开心,不开心就自己调节,能过好一个人的日子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苏从小就有了,哪怕是儿时,外面的世界对她来说就是一扇打开的窄窄的窗户,苏也能从这里看到对面挨打的小男孩,楼下跳绳的姑娘们,爸妈上班的背影,还有逆着窗户闯进来的阳光,苏能看到世界,在爸妈夸苏听话安静,可以待在窗边一天不乱动乱跑瞎哭,安静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苏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很多,它们每天从窄窄的窗户溜进苏的眼睛里,盈满她扎着黄毛小辫儿的小脑袋,成为她儿时记忆的明信片。苏如今也是这样的习惯,安静的看世界,然后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走完了青砖,苏找了一家面馆,她想最后尝尝这里特有的牛肉面,奈何这家的面实在不能说好,苏没舍得破坏自己的心情,转身要了碗凉凉的冰粉,慢慢地喝,慢慢地让凉气渗进胃里,慢慢地看过往陌生的脸,这座不到两千平方公里的小城,这么小,奈何也这么大,失去了缘分的人,一转身就再也遇不见,苏有点想念那些失落了的人,就那么几条街,就真的再也遇不到,苏转身付了钱,玲玲朗朗地走了,离开的时候愁绪不该很多,苏总是这样,决绝地走,某一个路口停下来回头望望,又一头往前走,伤了人,丢了人,苏也不停下来,她真狠心,对吧,可是苏,我爱你,爱那个趴在窗边看世界的黄毛丫头,丫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