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8最佳
这俩月读书23本
值得一提的有:
《最危险的男人》(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114673/)等阎京生、刘怡主编的军事科普读物。阎京生网名歌剧院幽灵,sonic bbs上大名鼎鼎的葛优,主编了民间著名军事杂志《战争史研究》。这几本书基本是《战争史研究》上刊登过长篇作品的梳理。阎京生的文笔朴实不夸张,但很严谨清楚,善于将复杂的形势抽丝剥茧肢解给你看。在选材上,这几本书涵盖面很广,既有对热点的全景式回顾,如广岛的核爆、华沙起义,也有相对冷门的角落,比如一战德国东非殖民地总督福尔贝克的传奇故事。作为科普读物,算是非常好的。而且每篇文章中都或多或少埋了彩蛋。
《利维坦号战记》第一册(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853106/)。这是部儿童小说,但读来颇有趣味,因为idea太棒了,架空一战,秉持达尔文主义靠生物技术养怪兽的协约国vs机械多铆蒸钢党的同盟国。我对主故事线不感兴趣,就想看这个世界观框架怎么实现。
最佳我给一本第二次读的作品:凌志军的《变化》(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05929/)。研究改开,特别是研究江时代,这本书是逃不掉的,甚至可以说,这本书几乎可以作为一部江十年中国社会思潮的索引来看。特别是那些站在时代前沿的冒险家,他们的名字曾经风云一时,但大多早已归于沉寂,可能现在都不复为年轻一代知晓,颇令人唏嘘。不过除了目录学意义,这本书由于涵盖面太广,流于走马观花。
观影35部
已经提到过的就不再单独拎出来讲。这阵子补看了不少“wtf,你居然没看过这部片子”的电影。
比如《阿飞正传》(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5690/)。这片子也再少一点类似无脚鸟这种矫情话,还是非常好看的,时代的、个人的、慵懒的、糜烂的、随机的、注定的调调灌进一个故作悬疑的架子里,内涵把容器都腐蚀得差不多了,最后再轮回一下,小腔调不要太迷人。
再比如《客途秋恨》(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8304/)。这部有许鞍华自传色彩的片子是真的挺糙,而且以它的体量,它想表达的东西又实在太多。但糙得让人不讨厌,看着看着就看进去了,这是一部我5年前可能不会喜欢,现在很喜欢,5年后或许更喜欢的电影。大历史,大时代,大帽子下面,通通是抹不掉的人情。
还比如《不羁夜》(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965/)。看这片根本想不到这是PTA的第一部长片,手法太老道了,长镜头甩得绚丽漂亮而不刻意。这片也是我一边看得欢喜一边琢磨不出为啥要拍的纠结作之一,不过看完后我扫了一眼自己的硬盘,释然了。
还有一部虽然提过,但还想再提提,给它平个反,那就是《汉娜》(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156117/)。这片子里乔·赖特比在《赎罪》里的境界高多了,《赎罪》玩长镜是纯炫技,这片里的炫技不是六指,乔·赖特生生用亮得晃眼的设计在无聊的剧情之外建起了一座更庄严更奇幻更吸引你去琢磨的大厦。看完这么久,柏林那场里的诡异曲子还在我脑中打转。
本月最佳我给《警戒结束》(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128922/)。这部作品展示了《神探亨特张》的题材如果好好拍能拍成什么样。它的手提摄影也相当值得一提,比德帕尔马在《节选修订》里玩得还漂亮,将手提的类型化使用提升到新的高度。基本这几年用手提拍动作片都可以参照此作:怎样既现场又不头晕。此外,我热爱此片的单纯,没那么多叨逼叨,在这个腐败的时代出淤泥而不染,回归警匪正邪,回归本初的兄弟情。
值得一提的有:
《最危险的男人》(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114673/)等阎京生、刘怡主编的军事科普读物。阎京生网名歌剧院幽灵,sonic bbs上大名鼎鼎的葛优,主编了民间著名军事杂志《战争史研究》。这几本书基本是《战争史研究》上刊登过长篇作品的梳理。阎京生的文笔朴实不夸张,但很严谨清楚,善于将复杂的形势抽丝剥茧肢解给你看。在选材上,这几本书涵盖面很广,既有对热点的全景式回顾,如广岛的核爆、华沙起义,也有相对冷门的角落,比如一战德国东非殖民地总督福尔贝克的传奇故事。作为科普读物,算是非常好的。而且每篇文章中都或多或少埋了彩蛋。
《利维坦号战记》第一册(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853106/)。这是部儿童小说,但读来颇有趣味,因为idea太棒了,架空一战,秉持达尔文主义靠生物技术养怪兽的协约国vs机械多铆蒸钢党的同盟国。我对主故事线不感兴趣,就想看这个世界观框架怎么实现。
最佳我给一本第二次读的作品:凌志军的《变化》(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05929/)。研究改开,特别是研究江时代,这本书是逃不掉的,甚至可以说,这本书几乎可以作为一部江十年中国社会思潮的索引来看。特别是那些站在时代前沿的冒险家,他们的名字曾经风云一时,但大多早已归于沉寂,可能现在都不复为年轻一代知晓,颇令人唏嘘。不过除了目录学意义,这本书由于涵盖面太广,流于走马观花。
观影35部
已经提到过的就不再单独拎出来讲。这阵子补看了不少“wtf,你居然没看过这部片子”的电影。
比如《阿飞正传》(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5690/)。这片子也再少一点类似无脚鸟这种矫情话,还是非常好看的,时代的、个人的、慵懒的、糜烂的、随机的、注定的调调灌进一个故作悬疑的架子里,内涵把容器都腐蚀得差不多了,最后再轮回一下,小腔调不要太迷人。
再比如《客途秋恨》(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8304/)。这部有许鞍华自传色彩的片子是真的挺糙,而且以它的体量,它想表达的东西又实在太多。但糙得让人不讨厌,看着看着就看进去了,这是一部我5年前可能不会喜欢,现在很喜欢,5年后或许更喜欢的电影。大历史,大时代,大帽子下面,通通是抹不掉的人情。
还比如《不羁夜》(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965/)。看这片根本想不到这是PTA的第一部长片,手法太老道了,长镜头甩得绚丽漂亮而不刻意。这片也是我一边看得欢喜一边琢磨不出为啥要拍的纠结作之一,不过看完后我扫了一眼自己的硬盘,释然了。
还有一部虽然提过,但还想再提提,给它平个反,那就是《汉娜》(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156117/)。这片子里乔·赖特比在《赎罪》里的境界高多了,《赎罪》玩长镜是纯炫技,这片里的炫技不是六指,乔·赖特生生用亮得晃眼的设计在无聊的剧情之外建起了一座更庄严更奇幻更吸引你去琢磨的大厦。看完这么久,柏林那场里的诡异曲子还在我脑中打转。
本月最佳我给《警戒结束》(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128922/)。这部作品展示了《神探亨特张》的题材如果好好拍能拍成什么样。它的手提摄影也相当值得一提,比德帕尔马在《节选修订》里玩得还漂亮,将手提的类型化使用提升到新的高度。基本这几年用手提拍动作片都可以参照此作:怎样既现场又不头晕。此外,我热爱此片的单纯,没那么多叨逼叨,在这个腐败的时代出淤泥而不染,回归警匪正邪,回归本初的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