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记——蝴蝶
周末时候去到郊区前,北京已是落秋,风吹过时,树叶知秋地间或飘落下来,零落了秋雨。有人言:又到北京最好的季节了。北京春短冬冷夏多雨,只有秋,凉爽舒适。
走在凤凰岭山间路时,阳光还在,硬实的泥土上落叶无数,或枯败,或成泥,被这绿色盈野的起伏掩没,山风吹拂岭顶,山花开放枝间。同行认识的朋友忽而说道:看,好大一只蝴蝶。
色彩斑斓。
忽闪轻盈。
朋友说,自然界里越是色彩鲜艳的越是有毒害性,譬如蛇,譬如蜘蛛,譬如蘑菇。你说,为什么蝴蝶没有毒,却长这么漂亮。
我想,或许这就让有人间许多的美好寄托在这种小小生物身上,梁山伯与祝英台般美的爱情,庄周梦为蝴蝶。
在李商隐的锦瑟里: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最后一句清代词人纳兰容若有词相近,我喜欢取来两句放在一起时的意味: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于是某年我将庄生晓梦迷蝴蝶后换做自己写的一句:庄生晓梦迷蝴蝶,嵇康烟魂归邙山。
当时写罢还颇为自得,自以为意境更加契合。其实不经考究。一如年少时许许多多自鸣得意的作为,而今看来可笑透顶。
年少时喜欢文学,尤其古文,曾自我做梦长大后要做一等的文人,有青莲的气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又如朱敦儒的“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流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金镂玉阕慵归去,且插梅花向洛阳。”那时为自己这种古风何其沾沾自喜!朋友问我:你要当作家?很难养活家的。
而今,为生计、为车房、为父母妻子,更是为自己未知的明天而开始终日奔波劳作,不敢回头的小城生活,难以承受的都市繁华,不愿思及的艰涩困顿,那些文学仿佛是聊胜于无的消遣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早上交班,领导忽而说道:只有喜欢这份工作,你才能做好,不然你看见病历就觉得烦,看见病人就想躲,怎能做好?还提什么钻研?
仿佛至理。
我想,工作年限尚浅,谈不上钻研成就,而看周围成婚成家,又有多少是开始至终的喜欢走到结婚的?多少你看我家境,我看你家底而成婚;多少忽然发觉自己年岁不轻而匆匆成家;又多少还幼稚地孤独地存在着。有次,朋友说我,你今晚伤感了。
我说,没有啊,我已经越来越不会伤感了。
她说,这句话就很伤感。
我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确实没什么可伤感的,许多事情本来就只是陈述事实而已。又或许大家在心底都有自己的故事,不愿去轻轻地碰触。什么是伤感呢?我想起了庾信的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于是我简单地以为伤感是人已老,事已非。当不愿伤感时,惟愿心态年轻简单,昔年有词,杨柳依依,莫忘初心;杨柳青青,相知相惜。
家乡的山上池边菜地间有许多蝴蝶,有色彩斑斓的,有颜色简单的,还有偶尔飞进我家厅堂的。母亲不叫我们拍死。在幼小时就一次次地告诉我,每一只蝴蝶都是人死后的魂魄变化的,不能惊扰了鬼魂。我有充足的好奇心,也有足够的怯懦心,和渐长后的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不愿沾惹是非的畏缩心态。任那些蝴蝶一只只在身边翩翩轻舞,经过襟袂,不知是庄周化的蝶,还是梁祝双飞的蝶。
旧时同学说,这么多年了,就你文学细胞还没死。
那时和他一起说要作诗,说要咏蝉。俄而想起骆宾王的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想起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想起虞世南的垂缕饮秋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那时的我虽不仅是为语文考试而背诵熟记的唐诗,却没有李白题凤凰台时的高才,连写作的意味也索然了。不记得当年胡诌的什么字句,但还记得立意蝉的吸允树汁与自鸣得意。而写完后就将它撕了。
大学时有位同学也喜欢文字,也写文字,曾见过她写过的,问她为什么不送去发表?她说,写的是自己的心态,写给自己看的,不需要让多少人看到。
我想,当我们的世界越来越没有了悲喜,越来越没有太多值得珍惜的事物,有越来越多的世故成熟和奔波劳苦,能有这么一项消遣的喜好,原来是寄托,原来是美好
走在凤凰岭山间路时,阳光还在,硬实的泥土上落叶无数,或枯败,或成泥,被这绿色盈野的起伏掩没,山风吹拂岭顶,山花开放枝间。同行认识的朋友忽而说道:看,好大一只蝴蝶。
色彩斑斓。
忽闪轻盈。
朋友说,自然界里越是色彩鲜艳的越是有毒害性,譬如蛇,譬如蜘蛛,譬如蘑菇。你说,为什么蝴蝶没有毒,却长这么漂亮。
我想,或许这就让有人间许多的美好寄托在这种小小生物身上,梁山伯与祝英台般美的爱情,庄周梦为蝴蝶。
在李商隐的锦瑟里: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最后一句清代词人纳兰容若有词相近,我喜欢取来两句放在一起时的意味: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于是某年我将庄生晓梦迷蝴蝶后换做自己写的一句:庄生晓梦迷蝴蝶,嵇康烟魂归邙山。
当时写罢还颇为自得,自以为意境更加契合。其实不经考究。一如年少时许许多多自鸣得意的作为,而今看来可笑透顶。
年少时喜欢文学,尤其古文,曾自我做梦长大后要做一等的文人,有青莲的气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又如朱敦儒的“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流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金镂玉阕慵归去,且插梅花向洛阳。”那时为自己这种古风何其沾沾自喜!朋友问我:你要当作家?很难养活家的。
而今,为生计、为车房、为父母妻子,更是为自己未知的明天而开始终日奔波劳作,不敢回头的小城生活,难以承受的都市繁华,不愿思及的艰涩困顿,那些文学仿佛是聊胜于无的消遣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早上交班,领导忽而说道:只有喜欢这份工作,你才能做好,不然你看见病历就觉得烦,看见病人就想躲,怎能做好?还提什么钻研?
仿佛至理。
我想,工作年限尚浅,谈不上钻研成就,而看周围成婚成家,又有多少是开始至终的喜欢走到结婚的?多少你看我家境,我看你家底而成婚;多少忽然发觉自己年岁不轻而匆匆成家;又多少还幼稚地孤独地存在着。有次,朋友说我,你今晚伤感了。
我说,没有啊,我已经越来越不会伤感了。
她说,这句话就很伤感。
我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确实没什么可伤感的,许多事情本来就只是陈述事实而已。又或许大家在心底都有自己的故事,不愿去轻轻地碰触。什么是伤感呢?我想起了庾信的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于是我简单地以为伤感是人已老,事已非。当不愿伤感时,惟愿心态年轻简单,昔年有词,杨柳依依,莫忘初心;杨柳青青,相知相惜。
家乡的山上池边菜地间有许多蝴蝶,有色彩斑斓的,有颜色简单的,还有偶尔飞进我家厅堂的。母亲不叫我们拍死。在幼小时就一次次地告诉我,每一只蝴蝶都是人死后的魂魄变化的,不能惊扰了鬼魂。我有充足的好奇心,也有足够的怯懦心,和渐长后的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不愿沾惹是非的畏缩心态。任那些蝴蝶一只只在身边翩翩轻舞,经过襟袂,不知是庄周化的蝶,还是梁祝双飞的蝶。
旧时同学说,这么多年了,就你文学细胞还没死。
那时和他一起说要作诗,说要咏蝉。俄而想起骆宾王的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想起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想起虞世南的垂缕饮秋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那时的我虽不仅是为语文考试而背诵熟记的唐诗,却没有李白题凤凰台时的高才,连写作的意味也索然了。不记得当年胡诌的什么字句,但还记得立意蝉的吸允树汁与自鸣得意。而写完后就将它撕了。
大学时有位同学也喜欢文字,也写文字,曾见过她写过的,问她为什么不送去发表?她说,写的是自己的心态,写给自己看的,不需要让多少人看到。
我想,当我们的世界越来越没有了悲喜,越来越没有太多值得珍惜的事物,有越来越多的世故成熟和奔波劳苦,能有这么一项消遣的喜好,原来是寄托,原来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