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环球银幕〉电子版的轶事
宫崎骏入社东映后无意间观看的苏联动画《雪之女王》对其影响颇深,之后他参与的那部《太阳的王子》就有着强烈的“苏联”烙印。
瑞恩的习惯是初次约会必去迪斯尼。所以想知道瑞恩心之所属,看他带谁去迪斯尼就可以了
麦当娜信奉 卡巴拉教派 斥资1万美金让教会的人将圣水往自己家的十间卧室的暖气管道都注入了圣水。后来再接再厉,斥资两万美金托人往自家的游泳池也注入圣水,不过这个订单被当时的丈夫盖里奇偷偷取消了。为两人关系恶化立下汗马功劳
朱莉亚罗伯茨从小在浸礼教和天主教家庭中熏陶,但42岁时迅雷不及掩耳变成印度教徒,只因出演了《饭祷爱》这部大龄文艺女青年心灵鸡汤电影,被自己的角色感动到了。同样信仰印度教的还有连姆尼森(理由是“这个教派的建筑好壮观”)
梅尔吉布森是个天主教徒,但不承认教皇,他的父亲是个反梵蒂冈教皇的激进分子。曾投资几百万建天主教教堂,不过在99.99%的天主教徒看来,所有不承认教皇的教堂都是别墅
莱昂纳多当年为了跟以色列女友芭儿帕莉在一起,差点改信犹太教,后来发现太麻烦,还是换个新女友省事
关于汤姆克鲁斯信仰的科学教,《南方公园》已经嘲笑够了,科学教会信仰的起源源于下面这个故事:7500万年前,一个名叫“兹努”的外星人是“银河联盟”的首领,统治着26颗恒星与76颗行星。为了解决人口过剩问题,他把12.5万亿外星人通过一架长得跟民航客机似的太空船送到地球上各个火山周围,然后引爆了核弹。那些外星人挂了,但他们的灵魂,即“精神体”却并未消灭,而是附着在每个人身上。它们是造成人类一切痛苦和麻烦的总根源。所以科学教徒的任务是去除自己身上附着的“精神体”
邬君梅出演文绣的时候19岁,当时只拿到600元人民币的片酬。虽然年纪尚小,她却是剧组唯一一个敢耍大牌的演员,有一次因为心情不好,她告诉贝尔托鲁奇“不想拍了”据说导演为了哄邬君梅开心,还请她吃了一顿饭
1994年东木采取科学投票制,而不用主席身份影响评审结果。《低俗小说》《活着》《红色》《玛尔戈王后》《烈日灼人》五部电影各有支持者情况下,投票制让《低俗小说》获得大奖,而《活着》和《烈日灼人》屡次平手,东木爽快地给了并列评委会大奖。时间证明,是近十几年来非常完美的一次,而《低俗小说》的获奖被视为戛纳一个时代的开始
另一个佳片云集的年份是1991年,评委会主席是波兰斯基。据雅各布回忆,那一年真是一塌湖涂,波兰斯基几乎讨厌所有的参赛片,每当一个评委想支持某部影片时,波兰斯基立马打断“你肯定是在开玩笑”表示没有一部能入他的法眼。奇迹发生了,观看《巴顿芬克》的过程中,居然笑意盈盈,
最后把三项大奖全给了它。尽管其它评委更喜欢皮亚拉的《梵高》,但大家实在不想跟他争论听他大放厥词
1999年,《关于我的母亲》得到压倒性的支持,却颗粒无收,尽发不小的风波,主席柯南伯格表示“有些人被一部电影吸引住,是因为那是一部他自己拍不出来的电影,我的例子就是《罗塞塔》”
2004年在昆汀的一手遮天下,〈华氏911〉获奖,几乎没几个人喜欢它,如果不是昆汀,他们甚至想再颁一次奖给《生命是个奇迹》。几年后威尼斯,昆汀故技重施,奖金狮颁给老情人的超级平庸之作《在某处》
毕加索的秘密 片中的画作在拍摄结束后被悉数销毁,法国政府视此片为国宝。此前曾经两次披着羊皮大闹电影宫的毕加索,竟也因此片着正装出席,让守在电影宫的八卦记者扫兴而归
1970年金棕榈〈陆军野战医院〉的完成是个奇迹,福克斯压根不看好,奥特曼在众多导演推掉之后以超低报酬接下此片,除了认为导演是个精神病人的唐纳德萨瑟兰,其他都是不知名演员。奥特曼提前收工,预算也没用完,高层在看素材时完全失望,公关部也说该片没法做宣传。但无处宣泄反战情绪的观众极度喜欢片中以朝鲜战争影射越战的黑色幽默。
1960年,《奇遇》在电影宫放映结束,全场嘘声四起,失望的安东尼奥尼瘫倒在座椅中。之后,他被刚刚哭过的女友莫妮卡维蒂搀扶着,一步步勉强走下电影宫那“无限漫长”的十二级台阶。
一个艺术家最大的痛苦就是观众不能接受他的作品,缺乏“知音”让他伤心至极
《现代启示录》4个小时的素材被剪成2小时30分,只在小范围内举行了3次放映,观众不过20人左右,褒贬不一,科波拉自己也很失望。影片最终与《铁皮鼓》并列金棕榈,电影节落幕六个月后,当年评委会主席萨冈爆料:整个评委会没有一个人喜欢《现代启示录》,是接受了电影节主席勒布雷特的压力才给了科波拉大奖
1983年一位记者向正在就餐的日本电影团透露“独家新闻”:一部日本影片奖捧得大奖。人们都认为是大岛渚,正要开瓶痛饮时,才得知原来是今村昌平
达内兄弟创造了一种温情现实主义,既直面残酷的卑微的社会生活,又引导观众去寻找这些逆天事件背后善良和煦暖的一面。这种大象无形的智慧和观众从人性层面获得的共鸣,正是戛纳作为艺术电影节追寻的一种至高境界
拉斯冯提尔对于戛纳来说是个大麻烦:
1991年《欧州特快》获得评委会大奖,非常不满,当众对波兰斯基发难
1996年破浪 再次屈居评委会大奖,表示自己天生幽闭恐惧症,既不能坐飞机,也不能坐火车,乘船赶不到,于是缺席
2003年 狗镇发布会上,与美国记者对骂,控诉美国占据了他60%的生活。
2009年反基督者让全场观众呕吐而无力与他争斗
2011年忧郁症,主动大放反犹言论,被直接驱逐
2003年大象成为戛纳最后一次双料荣誉终结者,此后决定不再将金棕榈与最佳导演颁与同一人
1997年阿佳尼主席,权力被狡猾的南尼·莫莱蒂架空,心仪的《意外的春天》没有获得金棕榈。
当年《鳗鱼》与《樱桃的滋味》并列
瑞恩的习惯是初次约会必去迪斯尼。所以想知道瑞恩心之所属,看他带谁去迪斯尼就可以了
麦当娜信奉 卡巴拉教派 斥资1万美金让教会的人将圣水往自己家的十间卧室的暖气管道都注入了圣水。后来再接再厉,斥资两万美金托人往自家的游泳池也注入圣水,不过这个订单被当时的丈夫盖里奇偷偷取消了。为两人关系恶化立下汗马功劳
朱莉亚罗伯茨从小在浸礼教和天主教家庭中熏陶,但42岁时迅雷不及掩耳变成印度教徒,只因出演了《饭祷爱》这部大龄文艺女青年心灵鸡汤电影,被自己的角色感动到了。同样信仰印度教的还有连姆尼森(理由是“这个教派的建筑好壮观”)
梅尔吉布森是个天主教徒,但不承认教皇,他的父亲是个反梵蒂冈教皇的激进分子。曾投资几百万建天主教教堂,不过在99.99%的天主教徒看来,所有不承认教皇的教堂都是别墅
莱昂纳多当年为了跟以色列女友芭儿帕莉在一起,差点改信犹太教,后来发现太麻烦,还是换个新女友省事
关于汤姆克鲁斯信仰的科学教,《南方公园》已经嘲笑够了,科学教会信仰的起源源于下面这个故事:7500万年前,一个名叫“兹努”的外星人是“银河联盟”的首领,统治着26颗恒星与76颗行星。为了解决人口过剩问题,他把12.5万亿外星人通过一架长得跟民航客机似的太空船送到地球上各个火山周围,然后引爆了核弹。那些外星人挂了,但他们的灵魂,即“精神体”却并未消灭,而是附着在每个人身上。它们是造成人类一切痛苦和麻烦的总根源。所以科学教徒的任务是去除自己身上附着的“精神体”
邬君梅出演文绣的时候19岁,当时只拿到600元人民币的片酬。虽然年纪尚小,她却是剧组唯一一个敢耍大牌的演员,有一次因为心情不好,她告诉贝尔托鲁奇“不想拍了”据说导演为了哄邬君梅开心,还请她吃了一顿饭
1994年东木采取科学投票制,而不用主席身份影响评审结果。《低俗小说》《活着》《红色》《玛尔戈王后》《烈日灼人》五部电影各有支持者情况下,投票制让《低俗小说》获得大奖,而《活着》和《烈日灼人》屡次平手,东木爽快地给了并列评委会大奖。时间证明,是近十几年来非常完美的一次,而《低俗小说》的获奖被视为戛纳一个时代的开始
另一个佳片云集的年份是1991年,评委会主席是波兰斯基。据雅各布回忆,那一年真是一塌湖涂,波兰斯基几乎讨厌所有的参赛片,每当一个评委想支持某部影片时,波兰斯基立马打断“你肯定是在开玩笑”表示没有一部能入他的法眼。奇迹发生了,观看《巴顿芬克》的过程中,居然笑意盈盈,
最后把三项大奖全给了它。尽管其它评委更喜欢皮亚拉的《梵高》,但大家实在不想跟他争论听他大放厥词
1999年,《关于我的母亲》得到压倒性的支持,却颗粒无收,尽发不小的风波,主席柯南伯格表示“有些人被一部电影吸引住,是因为那是一部他自己拍不出来的电影,我的例子就是《罗塞塔》”
2004年在昆汀的一手遮天下,〈华氏911〉获奖,几乎没几个人喜欢它,如果不是昆汀,他们甚至想再颁一次奖给《生命是个奇迹》。几年后威尼斯,昆汀故技重施,奖金狮颁给老情人的超级平庸之作《在某处》
毕加索的秘密 片中的画作在拍摄结束后被悉数销毁,法国政府视此片为国宝。此前曾经两次披着羊皮大闹电影宫的毕加索,竟也因此片着正装出席,让守在电影宫的八卦记者扫兴而归
1970年金棕榈〈陆军野战医院〉的完成是个奇迹,福克斯压根不看好,奥特曼在众多导演推掉之后以超低报酬接下此片,除了认为导演是个精神病人的唐纳德萨瑟兰,其他都是不知名演员。奥特曼提前收工,预算也没用完,高层在看素材时完全失望,公关部也说该片没法做宣传。但无处宣泄反战情绪的观众极度喜欢片中以朝鲜战争影射越战的黑色幽默。
1960年,《奇遇》在电影宫放映结束,全场嘘声四起,失望的安东尼奥尼瘫倒在座椅中。之后,他被刚刚哭过的女友莫妮卡维蒂搀扶着,一步步勉强走下电影宫那“无限漫长”的十二级台阶。
一个艺术家最大的痛苦就是观众不能接受他的作品,缺乏“知音”让他伤心至极
《现代启示录》4个小时的素材被剪成2小时30分,只在小范围内举行了3次放映,观众不过20人左右,褒贬不一,科波拉自己也很失望。影片最终与《铁皮鼓》并列金棕榈,电影节落幕六个月后,当年评委会主席萨冈爆料:整个评委会没有一个人喜欢《现代启示录》,是接受了电影节主席勒布雷特的压力才给了科波拉大奖
1983年一位记者向正在就餐的日本电影团透露“独家新闻”:一部日本影片奖捧得大奖。人们都认为是大岛渚,正要开瓶痛饮时,才得知原来是今村昌平
达内兄弟创造了一种温情现实主义,既直面残酷的卑微的社会生活,又引导观众去寻找这些逆天事件背后善良和煦暖的一面。这种大象无形的智慧和观众从人性层面获得的共鸣,正是戛纳作为艺术电影节追寻的一种至高境界
拉斯冯提尔对于戛纳来说是个大麻烦:
1991年《欧州特快》获得评委会大奖,非常不满,当众对波兰斯基发难
1996年破浪 再次屈居评委会大奖,表示自己天生幽闭恐惧症,既不能坐飞机,也不能坐火车,乘船赶不到,于是缺席
2003年 狗镇发布会上,与美国记者对骂,控诉美国占据了他60%的生活。
2009年反基督者让全场观众呕吐而无力与他争斗
2011年忧郁症,主动大放反犹言论,被直接驱逐
2003年大象成为戛纳最后一次双料荣誉终结者,此后决定不再将金棕榈与最佳导演颁与同一人
1997年阿佳尼主席,权力被狡猾的南尼·莫莱蒂架空,心仪的《意外的春天》没有获得金棕榈。
当年《鳗鱼》与《樱桃的滋味》并列
-
Eden's Curv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10-19 05:33:42
-
丁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9-14 12:51:24
-
操蛋的教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9-14 11: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