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二《决策与判断》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先讲认知,然后讲决策模型,因果关系等;最后讲到决策的社会影响。前一段时间陆续做了点笔记,但最重要的部分反而略读过去了。先记下来。再补充。
-----------
1 关于认知不协调。 人们总有一种倾向消除这种不协调,可能这是由于害怕或逃避自己反错的事实的缘故。 而当行为或事实与先前认知不协调时,我们可能倾向于以一种借口或的方式来使之协调。 而这本身却是一种逃避。
2关于事后偏差,即事后诸葛亮的情况。 在预先知道某事结果时,我们再从其原因推断时倾向于认为该事情有很大的发生概率。
这是因为我们用于决策的信息集通常以场景的形式存在,而由于发生过的事情所给予的强烈场景,会让我们的决策更倾向于此。
解决办法: 分析时多想其可能发生的另外几种情况,并在大脑中构建形象的场景。
3 记忆有重建性,在回忆时构筑场景,但这往往会有偏差,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会有很浓重的个人倾向成分。
解决办法: 保留原始记录。
4 抽象态度和具体行为联系不大。 举例诸如作弊案例 餐馆歧视华人的程度调查。
5决策模型的讲述(待补充)
6相关性和归因理论(待补充)
-----------
1 关于认知不协调。 人们总有一种倾向消除这种不协调,可能这是由于害怕或逃避自己反错的事实的缘故。 而当行为或事实与先前认知不协调时,我们可能倾向于以一种借口或的方式来使之协调。 而这本身却是一种逃避。
2关于事后偏差,即事后诸葛亮的情况。 在预先知道某事结果时,我们再从其原因推断时倾向于认为该事情有很大的发生概率。
这是因为我们用于决策的信息集通常以场景的形式存在,而由于发生过的事情所给予的强烈场景,会让我们的决策更倾向于此。
解决办法: 分析时多想其可能发生的另外几种情况,并在大脑中构建形象的场景。
3 记忆有重建性,在回忆时构筑场景,但这往往会有偏差,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会有很浓重的个人倾向成分。
解决办法: 保留原始记录。
4 抽象态度和具体行为联系不大。 举例诸如作弊案例 餐馆歧视华人的程度调查。
5决策模型的讲述(待补充)
6相关性和归因理论(待补充)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