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味的樱桃白兰地 [文/王音]
有三种带颜色的酒曾叫我飘飘然,至今,一想起仍然舌头尖微微颤抖,那都是山西的竹叶青/烟台的味美思和青岛的樱桃白兰地惹的祸。
就回味回味樱桃白兰地吧,这淡淡的杏仁味的樱桃白兰地毕竟喝得次数多一点,毕竟见得次数多一点,毕竟看别人饮得次数多一点,毕竟听别人提起的次数多一点,毕竟这酒是由本地土造的家喻户晓的洋酒;何况这土造的洋酒在当年的青岛港上还沾草惹花般的弄出了些许风流韵事。
“见风倒”,喝过的没喝过的有记忆的青岛人异口同声地这般认为;喝起来甜丝丝的有股沁人心脾的杏仁味,味觉嗅觉灵不灵敏的人们大多这么体味。
当时喝得恣过后上头的感觉令许多人依然记忆犹新,屋内饮得欢出门头重脚轻的滑稽相男男女女都有过经历;尤其当你遭遇了路上的风,不管是春风秋风还是什么东南风西北风,不管是和熙的微风还是什么刀子般的烈风,喝过美滋滋的樱桃白兰地的阶级兄弟们肯定有麻烦了,有的还有大麻烦了。
“见风倒”的情景至今令某些人心有余悸,因此“见风倒”这个岛上典故决不是空穴来风的。
“吊死鬼”,个别人也有这样恐怖地比喻样子看上去娇媚可丽的樱桃白兰地的。
30度的樱桃白兰地要比世界上最好的法国干邑和亚马邑系列后劲大得多,而这些上好的白兰地确是实实在在的43度,当然原料是以优质的葡萄为主的。
驰名的人头马/马爹利/轩尼诗/拿破仑等牌子就不说了,著名的美国加洲苹果白兰地也不提了,匈牙利的拳头名品杏白兰地更不谈了。
“那时候,我只在八月十五和过年喝一小杯樱桃白兰地,别的酒我是一滴不沾。”教了一辈子书的张阿姨回忆道。
“都是俺那三个闺女逢年过节喝,俺喝白酒,她们逼着俺喝过一回,俺喝着和止咳糖浆没什么区别。”老中医许伯伯追述。
“两三块钱的时候我喝过,六块六毛钱一瓶的时候我也喝过。现在还有,样子还是那个样子,厂家换了,有的商场卖12圆有的卖13圆。味道差不多,还是厚稠稠的粘手,还是有股杏仁味。”爱酒胜过女人的老田说。
樱桃白兰地的酒色没有通常意义上的琥珀色,外形也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中国式的酒瓶子罢了。至于味道,即便没有条件使上专用的大肚子杯,即便你不会用掌心来温暖酒杯和酒水,即便你不懂酒文化的要诀,请放宽心,没什么大不了的。
白兰地是属于烈性的蒸馏酒类,而青岛产的樱桃白兰地并没有用蒸馏后的基酒来勾兑,它只是由食用酒精/樱桃/香料和食用色素等配制而成罢了。
细究起来,本地产的樱桃白兰地不能算作地道的Brandy。
按当时的一般家庭的平均收入来看,樱桃白兰地价格应该挤身于中高档酒的行列了,寻常人家只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喝上口也实属再正常不过了。
那是个没有情调不讲趣味的时代,在那样的时代能胡乱抿上口也就很不错了,今天想来,那时候拿个小酒盅或茶杯呷上几口樱桃白兰地也挺罗曼蒂克的。
樱桃白兰地的确没有白兰地特有的香馥,嘴唇微麻口中醇厚的感觉也没有,也没有樱桃的甜香气;反而有那么点杏仁的味道,大家都这么说。
淡淡的杏仁味,一股淡淡的杏仁味的樱桃白兰地。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