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记忆(一)
北京生活记忆(一)
人的记忆有时候很奇怪。大学四年的记忆只有第一年最为清晰,以后的二年三年四年似乎都是一年。
到北京的经历很奇怪,不是火车也不是飞机,从河北任丘坐大巴而来,到前门,再坐22路。北京的路真宽,天空真蓝,真陌生。房子矮而地势平,更显宽广。这是我的第一印象。
到了北师大,在正南门那里,就是找不到地进去。后来和奶奶爸爸妈妈从小门进的。办手续,经过主楼,我抬头望,啊,真高真广,人显得特别渺小。这就是大学吗。不过收到北师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看她通知书上的主楼,直觉就告诉我,这学校肯定不大。
高中时代,就像孙燕姿在遇见那首歌里唱的那样,我一直在想自己会被哪所大学接收。结果专业由去一个高中同学家翻到的自学日语书决定,大学则是交志愿表的前五分钟。结果我的一系列小梦想又彻底影响了复读的一个同学。这就是人生啊。
以前从来都没有来过大学,所以,一直都在很兴奋的状态。
有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发现澡堂是开放的,那个囧啊。呵呵,不过后来习惯了,觉得这样蛮好。
第一次在主楼坐电梯,头会发晕,人会觉得恶心。
第一次去金五星,不知道天桥和马路横栏也有断口,走啊走,一直纳闷怎么要怎么才能到马路对面。
北京天气真干燥,下午嘴唇就干的发痛。马上去超市发买了一支“很贵”的唇膏,后来结下了五年的曼秀雷敦唇膏情缘(只限原味)。
中南楼是一个封闭的四合小院楼,一推开316的大门,简陋在我的预料和直觉中。
---------------------------------------------------------------------------------------------------------------------------------
插播:
我眼中的316
第一眼推开门遇见的是一个模样乖巧的福建女生,气质很像我想象中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乖女孩。前两年感情不错,后来她就逐一受到我们屋各个同学排斥。她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坦率来说,心眼也不坏。可能就是比较喜欢炫耀吧。吵过架,我以为会讨厌她很久,但是现在想想同学一场多么不容易,争吵的小事算什么呢。
然后是我的上铺,那时的她还是一头直发。尽管之后发型多变,但是个人觉得还是那种直发发型更好看哈。第一印象往往多有出入,她喜欢边听歌边写字,写字写得娟秀整齐,热衷去吃外面的麻辣烫(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小东西好多啊,有一段纠结的感情和真挚的付出。
然后是华丽丽出场的小莫。曾经一度我也以为她是“不良少女”,但实践证明,这个东北丫头说话挺逗,为人爽直,该上课上课该自习自习,没有一点不良影子。我很是期待她大学三四年级每晚的笑话。她妈妈特别爱她,生活用品提供的一应俱全。我们俩的听歌品味最一致,寝室里唯一的0型血。
然后是我对面的花子同学哈。初次见面,除名字外,听说她来的时候坐火车,水果太重,猕猴桃一类的提不动全给仍了,这一段印象最为深刻。花子给人的感觉经常是懒懒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会知道花子努力的风格不一样,是使劲努力使劲休息一类的。去食堂吃饭,如果分菜,花子绝不会象征性的分一点,而是豪放的夹给你一两筷子,同时自己如果拿的话也一样。我觉得这样比较好哈,特别真诚。偶没有游戏细胞,不知道小花同学为什么会那么喜欢劲舞团。
接着就是logi小同学啦。这丫头绝对是自立型的,一个人来的北京。穿一件旧旧泛白的蓝色T恤,我去水房晾衣服,衣架纠结在一起,求助,她不慌不忙的帮我弄好了。她贪玩,冷静,聪明,照顾他人感受,从未见过她慌忙,热衷于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和她在一起很舒服,却说不出为什么。依稀记得她养的穿金戴银,去的泰山,和她一起坐火车讲的瓜子的笑话。
接着就是笑容可掬的松松啦。这个外号是大三下才有的,之前我们一直比较严肃的叫她“孙san”来着。松松给我的第一感觉比较像我的一高中同学,但事实证明风格迥异。前几年我们都比较吃惊于松松对待功课的认真,后来才发现松松也有赖在床上看电视剧不去吃饭的“懒惰时刻”。喜欢流连于博物馆,心地善良。就算松松经历了不好的事,但是也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出痕迹。那一篇花开无声让我久久感动。记得以前小莫挑毛病,给松松的评价是:你的缺点就是找不到缺点!我想是不是也和松松慈祥的奶奶有一点关系呢。
插播完
---------------------------------------------------------------------------------------------------------------------------------
人的记忆有时候很奇怪。大学四年的记忆只有第一年最为清晰,以后的二年三年四年似乎都是一年。
到北京的经历很奇怪,不是火车也不是飞机,从河北任丘坐大巴而来,到前门,再坐22路。北京的路真宽,天空真蓝,真陌生。房子矮而地势平,更显宽广。这是我的第一印象。
到了北师大,在正南门那里,就是找不到地进去。后来和奶奶爸爸妈妈从小门进的。办手续,经过主楼,我抬头望,啊,真高真广,人显得特别渺小。这就是大学吗。不过收到北师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看她通知书上的主楼,直觉就告诉我,这学校肯定不大。
高中时代,就像孙燕姿在遇见那首歌里唱的那样,我一直在想自己会被哪所大学接收。结果专业由去一个高中同学家翻到的自学日语书决定,大学则是交志愿表的前五分钟。结果我的一系列小梦想又彻底影响了复读的一个同学。这就是人生啊。
以前从来都没有来过大学,所以,一直都在很兴奋的状态。
有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发现澡堂是开放的,那个囧啊。呵呵,不过后来习惯了,觉得这样蛮好。
第一次在主楼坐电梯,头会发晕,人会觉得恶心。
第一次去金五星,不知道天桥和马路横栏也有断口,走啊走,一直纳闷怎么要怎么才能到马路对面。
北京天气真干燥,下午嘴唇就干的发痛。马上去超市发买了一支“很贵”的唇膏,后来结下了五年的曼秀雷敦唇膏情缘(只限原味)。
中南楼是一个封闭的四合小院楼,一推开316的大门,简陋在我的预料和直觉中。
---------------------------------------------------------------------------------------------------------------------------------
插播:
我眼中的316
第一眼推开门遇见的是一个模样乖巧的福建女生,气质很像我想象中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乖女孩。前两年感情不错,后来她就逐一受到我们屋各个同学排斥。她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坦率来说,心眼也不坏。可能就是比较喜欢炫耀吧。吵过架,我以为会讨厌她很久,但是现在想想同学一场多么不容易,争吵的小事算什么呢。
然后是我的上铺,那时的她还是一头直发。尽管之后发型多变,但是个人觉得还是那种直发发型更好看哈。第一印象往往多有出入,她喜欢边听歌边写字,写字写得娟秀整齐,热衷去吃外面的麻辣烫(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小东西好多啊,有一段纠结的感情和真挚的付出。
然后是华丽丽出场的小莫。曾经一度我也以为她是“不良少女”,但实践证明,这个东北丫头说话挺逗,为人爽直,该上课上课该自习自习,没有一点不良影子。我很是期待她大学三四年级每晚的笑话。她妈妈特别爱她,生活用品提供的一应俱全。我们俩的听歌品味最一致,寝室里唯一的0型血。
然后是我对面的花子同学哈。初次见面,除名字外,听说她来的时候坐火车,水果太重,猕猴桃一类的提不动全给仍了,这一段印象最为深刻。花子给人的感觉经常是懒懒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会知道花子努力的风格不一样,是使劲努力使劲休息一类的。去食堂吃饭,如果分菜,花子绝不会象征性的分一点,而是豪放的夹给你一两筷子,同时自己如果拿的话也一样。我觉得这样比较好哈,特别真诚。偶没有游戏细胞,不知道小花同学为什么会那么喜欢劲舞团。
接着就是logi小同学啦。这丫头绝对是自立型的,一个人来的北京。穿一件旧旧泛白的蓝色T恤,我去水房晾衣服,衣架纠结在一起,求助,她不慌不忙的帮我弄好了。她贪玩,冷静,聪明,照顾他人感受,从未见过她慌忙,热衷于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和她在一起很舒服,却说不出为什么。依稀记得她养的穿金戴银,去的泰山,和她一起坐火车讲的瓜子的笑话。
接着就是笑容可掬的松松啦。这个外号是大三下才有的,之前我们一直比较严肃的叫她“孙san”来着。松松给我的第一感觉比较像我的一高中同学,但事实证明风格迥异。前几年我们都比较吃惊于松松对待功课的认真,后来才发现松松也有赖在床上看电视剧不去吃饭的“懒惰时刻”。喜欢流连于博物馆,心地善良。就算松松经历了不好的事,但是也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出痕迹。那一篇花开无声让我久久感动。记得以前小莫挑毛病,给松松的评价是:你的缺点就是找不到缺点!我想是不是也和松松慈祥的奶奶有一点关系呢。
插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