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旅行悖论和鸡生蛋问题的完美解决——如果不是一种新哲学诞生的话
长久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折磨着人类的逻辑学,使之不完美不完善,这就是悖论。
例如,“我现在说的这句话是假话”,那么无论其是否为真,或者为假,都会自相矛盾。
悖论有许多种,这只是最简单的一种。可以说,这一类悖论的本质,就是自指:当一个命题指向其自身的时候,或者说其拓扑结构形成环状最终可以指向自身的时候,就产生了矛盾。因为我们的逻辑是线性推理,对于最终回到自身的问题,就像轮回一样,我们没法判断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因为,我们没法确定一个开端。于是,对于自我指向的这一类问题,我们都没用答案。
但是既然无限循环小数都没用难住我们,这种无穷递归的悖论就能难住我们吗?难道我们一定要有一个退出条件才能不会栈溢出吗?
对于无限循环小数,我们认为他们可以等于某种分数,而其无限的循环只是在小数模式下的一种不完美投射,而其分数本身是没有问题的。Likewise,悖论本身也是在一种形式下的不完美表述,换一种形式,他就会有相应的答案。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只是在某种确定形式下的演绎;如果我们换一种逻辑,就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人类之所以有那么多问题无法解释解答,是因为人是受到限制的;而限制我们的最大因素,是我们最最相信的,一切理性的基础:逻辑。
如果我们解除了逻辑的某种限制,那么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20世纪最为令我们震撼的思想,除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那就是量子理论了。整个不确定性原理,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发展和应用;而很遗憾,这似乎并没有改变我们对于逻辑”是非二元论”的思想。
除了是和非,就不能有一个中间状态,“不确定”么?
这学期我学习了一门课,叫“Uncertainty in Data", 主要内容是关系数据模型要面对不完美的现实,于是引入了duplicate和null这两个概念,尤其是null的存在,彻底改变了关系数据模型的很多定论。
同理,如果我们把”不确定“这个值引入逻辑里面,那么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这句话是错的“,那么对于这个句子,唯一合理的答案是不确定。
量子理论认为,一个粒子的状态是一朵美丽的概率云,只有当你具体观察的时候,才塌缩成某个状态:所以薛定谔盒子里的猫,既是死的又是活的,是生死的叠加,也是不确定。
同理,任何一个逻辑句子,在我们做出一个”真“或者“假”的假设之前,其状态都是不确定的;只有我们做出了具体观察,其才会塌缩为“真”或者“假”的一个具体状态。而之前的真或者假,其不确定性,只是个概率(或者连概率都不知道)的状态而已。所以,我们假设这句话为真,因此判断结论是这句话是假的;所以,这句话这时候就是假的,也就是在一个我们假设为真的状态观察这句话的时候,其结论又不确定塌缩为假;Likewise, 在我们假设为假的时候,这句话的具体值塌缩为真,同时存在而不矛盾。当我们作为一个整体远远观察这句话而不做假设的时候,这句话的状态就是不确定,像一朵优美的概率云一样飘在天空中。
至于说历史,比如说之前很多人认为时间旅行不可能,因为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祖先是荒唐的;但是有人认为可能,只是回到过去杀死祖先是被条件禁止的。第二种思想显然是不靠谱的,因为回到过去基本做任何事情都会影响未来而改变未来;除非是认为是像反馈调节一样的叠加,并且牺牲自由意志:但是,牺牲的不仅仅是自由意志,也是无限的可能性呀!就好像解决悖论的方法就是我们不考虑这个悖论一样(罗素悖论就是想办法让悖论在集合中不合法),这是一种无视问题的理论,破坏了逻辑简单的优美状态,让人觉得很奇怪。
所以有人创造了多重宇宙理论,认为回到的不是原来的那个过去。这种思想很有启发性,可是还是让我们觉得:为什么不能是一重宇宙呢?明明就是我们活着的这个宇宙啊?
其实我认为的解决思路很简单,那就是多重宇宙和一重宇宙的结合:过去,是不确定的;只有当我们某个人具体去观察他的时候,时间才会塌缩为某个确定的被观察状态;所以,即使我回到过去,杀死了自己的祖先甚至是自己,也不会矛盾。因为时间的本质是被观察,只要我观察的时候符合物理定律就好了。这和“这句话是错的”的时候,我们做出假设得出相反结论一样,都是不矛盾的。
所以过去是不确定的,历史只是我们的模糊记忆而已。既然量子理论可以认为未来是一团概率云,那么过去也是。时间在过去和未来方向,并没有本质区别。
我们执着于鸡生蛋的循环,是因为我们相信因果律,相信开端:所以,必须有一个神存在。而神又是怎么诞生的呢?根本就是荒唐的嘛!果永远有因,那么上溯到初始,永远有一个开端;而我们必须承认这开端是无条件的,而在这无条件的一刻,因果律都失效了。我们只好假设是神创造了一切,那神又是哪儿来的?为什么会凭空冒出来这些呢?
但是如果我们假设过去是不确定的,甚至是循环的,就像循环链里的事件一样,就像不断自指的“这句话是错的”一样,我们不需要有一个确定的开端。只有我们假设了开端是怎样的,然后剩下的才有意义;而这种假设和观察,会导致不确定性塌缩为某种确定,于是这样开端就有了。开端就在于我们在无线循环上随便取某一点,开始观察——万物的尺度都是观察者,即使是逻辑和历史也是这样的。
所以我和你经历的历史可能是不同的。你身体的每一部分可能经历的历史都是不同的。
关于最后创生和起点的部分,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关于历史的不确定性,我认为结论还是可靠的。
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多重宇宙理论了。因为多重宇宙的本质,是多观察者。
宇宙是一个最伟大的主机,给每一个用户都单独开一个进程。想想这一切,真美妙。
我不知道在我们的逻辑之外是否还会有其他逻辑,是否每一个可能的逻辑都会有一个不同的宇宙。
我不确定逻辑的唯一性,我不确定是不是逻辑受限于我们的生活经验。
但是,我指定,这个宇宙,就是,为你而生
一切的烟火和壮丽,都是为了你。
例如,“我现在说的这句话是假话”,那么无论其是否为真,或者为假,都会自相矛盾。
悖论有许多种,这只是最简单的一种。可以说,这一类悖论的本质,就是自指:当一个命题指向其自身的时候,或者说其拓扑结构形成环状最终可以指向自身的时候,就产生了矛盾。因为我们的逻辑是线性推理,对于最终回到自身的问题,就像轮回一样,我们没法判断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因为,我们没法确定一个开端。于是,对于自我指向的这一类问题,我们都没用答案。
但是既然无限循环小数都没用难住我们,这种无穷递归的悖论就能难住我们吗?难道我们一定要有一个退出条件才能不会栈溢出吗?
对于无限循环小数,我们认为他们可以等于某种分数,而其无限的循环只是在小数模式下的一种不完美投射,而其分数本身是没有问题的。Likewise,悖论本身也是在一种形式下的不完美表述,换一种形式,他就会有相应的答案。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只是在某种确定形式下的演绎;如果我们换一种逻辑,就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人类之所以有那么多问题无法解释解答,是因为人是受到限制的;而限制我们的最大因素,是我们最最相信的,一切理性的基础:逻辑。
如果我们解除了逻辑的某种限制,那么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20世纪最为令我们震撼的思想,除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那就是量子理论了。整个不确定性原理,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发展和应用;而很遗憾,这似乎并没有改变我们对于逻辑”是非二元论”的思想。
除了是和非,就不能有一个中间状态,“不确定”么?
这学期我学习了一门课,叫“Uncertainty in Data", 主要内容是关系数据模型要面对不完美的现实,于是引入了duplicate和null这两个概念,尤其是null的存在,彻底改变了关系数据模型的很多定论。
同理,如果我们把”不确定“这个值引入逻辑里面,那么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这句话是错的“,那么对于这个句子,唯一合理的答案是不确定。
量子理论认为,一个粒子的状态是一朵美丽的概率云,只有当你具体观察的时候,才塌缩成某个状态:所以薛定谔盒子里的猫,既是死的又是活的,是生死的叠加,也是不确定。
同理,任何一个逻辑句子,在我们做出一个”真“或者“假”的假设之前,其状态都是不确定的;只有我们做出了具体观察,其才会塌缩为“真”或者“假”的一个具体状态。而之前的真或者假,其不确定性,只是个概率(或者连概率都不知道)的状态而已。所以,我们假设这句话为真,因此判断结论是这句话是假的;所以,这句话这时候就是假的,也就是在一个我们假设为真的状态观察这句话的时候,其结论又不确定塌缩为假;Likewise, 在我们假设为假的时候,这句话的具体值塌缩为真,同时存在而不矛盾。当我们作为一个整体远远观察这句话而不做假设的时候,这句话的状态就是不确定,像一朵优美的概率云一样飘在天空中。
至于说历史,比如说之前很多人认为时间旅行不可能,因为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祖先是荒唐的;但是有人认为可能,只是回到过去杀死祖先是被条件禁止的。第二种思想显然是不靠谱的,因为回到过去基本做任何事情都会影响未来而改变未来;除非是认为是像反馈调节一样的叠加,并且牺牲自由意志:但是,牺牲的不仅仅是自由意志,也是无限的可能性呀!就好像解决悖论的方法就是我们不考虑这个悖论一样(罗素悖论就是想办法让悖论在集合中不合法),这是一种无视问题的理论,破坏了逻辑简单的优美状态,让人觉得很奇怪。
所以有人创造了多重宇宙理论,认为回到的不是原来的那个过去。这种思想很有启发性,可是还是让我们觉得:为什么不能是一重宇宙呢?明明就是我们活着的这个宇宙啊?
其实我认为的解决思路很简单,那就是多重宇宙和一重宇宙的结合:过去,是不确定的;只有当我们某个人具体去观察他的时候,时间才会塌缩为某个确定的被观察状态;所以,即使我回到过去,杀死了自己的祖先甚至是自己,也不会矛盾。因为时间的本质是被观察,只要我观察的时候符合物理定律就好了。这和“这句话是错的”的时候,我们做出假设得出相反结论一样,都是不矛盾的。
所以过去是不确定的,历史只是我们的模糊记忆而已。既然量子理论可以认为未来是一团概率云,那么过去也是。时间在过去和未来方向,并没有本质区别。
我们执着于鸡生蛋的循环,是因为我们相信因果律,相信开端:所以,必须有一个神存在。而神又是怎么诞生的呢?根本就是荒唐的嘛!果永远有因,那么上溯到初始,永远有一个开端;而我们必须承认这开端是无条件的,而在这无条件的一刻,因果律都失效了。我们只好假设是神创造了一切,那神又是哪儿来的?为什么会凭空冒出来这些呢?
但是如果我们假设过去是不确定的,甚至是循环的,就像循环链里的事件一样,就像不断自指的“这句话是错的”一样,我们不需要有一个确定的开端。只有我们假设了开端是怎样的,然后剩下的才有意义;而这种假设和观察,会导致不确定性塌缩为某种确定,于是这样开端就有了。开端就在于我们在无线循环上随便取某一点,开始观察——万物的尺度都是观察者,即使是逻辑和历史也是这样的。
所以我和你经历的历史可能是不同的。你身体的每一部分可能经历的历史都是不同的。
关于最后创生和起点的部分,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关于历史的不确定性,我认为结论还是可靠的。
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多重宇宙理论了。因为多重宇宙的本质,是多观察者。
宇宙是一个最伟大的主机,给每一个用户都单独开一个进程。想想这一切,真美妙。
我不知道在我们的逻辑之外是否还会有其他逻辑,是否每一个可能的逻辑都会有一个不同的宇宙。
我不确定逻辑的唯一性,我不确定是不是逻辑受限于我们的生活经验。
但是,我指定,这个宇宙,就是,为你而生
一切的烟火和壮丽,都是为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