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孤独 ——致一位刚过世的孤独老人
中秋打电话回家,爸爸告诉我说竹轩爷爷死了,就在中秋前两天办的丧事。见我没反应,爸爸以为我忘了,说,就是那个被送去老人院的,以前你奶奶家旁边那个老人。我嗯了一声。我怎么可能忘记。
竹轩爷爷是奶奶家的老邻居,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没结婚过。听奶奶说是因为他家太穷了,人家姑娘看不起。确实,在童年的印象中,尽管那时大家都不怎么富裕,可也都建立了瓦房,举目望去,就竹轩爷爷家一个泥草屋。真的是泥筑的墙草盖的屋,一到下雨天就非常遭殃。后来上学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非常有体会。
竹轩爷爷如果在古时一定是个文人雅士,平日总喜欢搬过一张小板凳戴着眼镜坐在门前看书,然后时不时起身给门前门后的花花草草浇浇水什么的。其实光看名字就知道他家里以前至少有人是饱读诗书的,他们那个年代很少会有人取“竹轩”这样风雅的名字。
据爷爷奶奶讲,竹轩爷爷家以前确实是书香门第,可惜碰上那个年代,被打倒了,家里的书也被抄了,然后一家人被赶到破旧的泥屋里。我还记得到我上了小学,整个村子里就剩竹轩爷爷家仍是一点电器都没有,每天一到五点左右,屋里就黑不隆冬的,只好到处找蜡烛。
小时候非常喜欢去竹轩爷爷家里玩,事实上当时好像也只有我们几个小孩去。虽然在大人眼中,竹轩爷爷家又穷又破又烂,但在我们眼中那里可是百宝园。
之前说竹轩爷爷要是在古时一定是文人雅士,因为他就像那些人一样,尽管住在条件最差的屋子里,却能苦中作乐,在屋前屋后种满了各色的花草,有红彤彤的鸡冠花、鹅黄粉嫩的太阳草、只在一定时间才开花的懒婆娘花、娇艳的月季等等,还有各式各样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每到群芳吐艳的时候总能招来一大群蜜蜂和蝴蝶,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玩的太疯的时候,竹轩爷爷就会走出来吓唬我们,不过我们也不怕。
说竹轩爷爷是我的启蒙老师其实一点都不为过。虽然教会我读书认字的是妈妈和学校的老师,但教会我读书乐趣的人却是竹轩爷爷。
一开始我们去竹轩爷爷家玩只是因为他家有很多花草,还可以看到不少虫子,这点乐趣可能是今天的小朋友去动植物园都不一定有的体验。可能是因为我们太烦了吧,后来竹轩爷爷开始给我们讲故事,从孙悟空猪八戒到岳飞杨家将穆桂英,也不管我们听不听得懂,就一一说给我们听,每次说到起劲就听到奶奶喊吃饭了,还是意犹未尽。看到我不高兴的样子,竹轩爷爷就会往我手里塞两本小儿书,叫我不要让爷爷奶奶发现,下次再还给他。再后来,识的字多了,小儿书连环画就变成了全是汉字的大部头。
大概也就是那时无意的训练,导致我后来学语文的语感比别人要强,也比别人耐坐,一本书足以打发我了。
也许有人奇怪,竹轩爷爷家不是被抄了吗,怎么还会有书。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保存下来的,不过我读过的书都看见竹轩爷爷他藏在屋里屋外各个角落,甚至埋在草丛里。于是我后来又养成一个不知是好还是坏的习惯,每次看到草丛什么的,都会好奇地瞅上半天,搞得爷爷奶奶以为我被竹轩爷爷带坏了。他们本来就不喜欢竹轩爷爷。
不过没办法,那时家里不许我看动画片,每天只能看学校的功课,真是读课外书读上瘾了,连一直唯一支持我到竹轩爷爷家的妈妈都怕我看课外书太多影响了学习。结果小学没上完,我几乎把竹轩爷爷家的书看光了,还是缠着竹轩爷爷,每次被我缠得都快发火了,一直说没有书了没有书了、要是以前就是你到大学前都读不完。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那话里是什么意思,也才发现原来当初读过的书里,竟然有不少现在就是想找也找不到的书,例如推背图。可惜当时真的太小,又是囫囵吞枣,根本记不得什么了,现在也只能扼腕叹息。
后来上了初中,渐渐去竹轩爷爷家的次数少了。一晃几年过去,竹轩爷爷家电灯什么的还是一直没装上。很快村里的干部们认为大家都有瓦房楼房了,就那么一间破旧的泥草屋档在那儿,有碍观瞻。再加上当时为了中央某位干部回乡探亲,于是借着修路的名义把泥草屋给铲了。
记得那天放学回来,远远就看到一群人围在竹轩爷爷家周围,熟悉的泥屋早已变成一堆泥,周围的花草什么的都被践踏得不正样子,长了不知多少年的树木被砍倒燃烧。火烧了两三天。当时就躲在自己房间哭个不停,知道家里人不怎么喜欢竹轩爷爷,也不敢让他们知道。不过爸爸好像还是知道了,不过也没说什么。
童年的回忆就这样在大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全部化为青烟,连同那些读过的书。
失去家的竹轩爷爷曾经一度住在自己的弟弟家,但是终究还是被送到了老人院。喜欢自由和花草的他因为不能适应老人院各种规矩,一度想要逃跑,但终究又被抓了回去。听着爷爷以近似嘲讽的语气说竹轩爷爷的事情时,我只能闷不做声地吃着自己的饭。我不明白竹轩爷爷究竟做错了什么。
一个人过活,不喜欢和别人一样每天只是田里来田里去,而是喜欢读书和弄弄花草,有什么错吗?
最后一次见到竹轩爷爷,是在大学后的某个暑假。这时他已经被许可阶段时间内外出,路过我家,正好我和妈妈坐在院子里,于是妈妈招呼他坐一会儿。竹轩爷爷和妈妈说了几句闲话,看看我说已经这么大了、越来越像你姑姑了,然后婉拒了妈妈留他晚饭的邀请就走了。
听妈妈说,竹轩爷爷在老人院过得并不快活,尽管刚刚说住得比以前好。现在想想,为什么当时没和竹轩爷爷多说几句话呢?
写到最后,尽管想要说的还有很多,但是都堵在心里说不出来。竹轩爷爷虽然不是我的亲人,但无疑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是他教会了我自然的美,教会了我文字的美,教会了我生命中每个细节之美。
竹轩爷爷,安息吧。下辈子,不要再这么凄苦悲凉,不要再一个人。
竹轩爷爷是奶奶家的老邻居,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没结婚过。听奶奶说是因为他家太穷了,人家姑娘看不起。确实,在童年的印象中,尽管那时大家都不怎么富裕,可也都建立了瓦房,举目望去,就竹轩爷爷家一个泥草屋。真的是泥筑的墙草盖的屋,一到下雨天就非常遭殃。后来上学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非常有体会。
竹轩爷爷如果在古时一定是个文人雅士,平日总喜欢搬过一张小板凳戴着眼镜坐在门前看书,然后时不时起身给门前门后的花花草草浇浇水什么的。其实光看名字就知道他家里以前至少有人是饱读诗书的,他们那个年代很少会有人取“竹轩”这样风雅的名字。
据爷爷奶奶讲,竹轩爷爷家以前确实是书香门第,可惜碰上那个年代,被打倒了,家里的书也被抄了,然后一家人被赶到破旧的泥屋里。我还记得到我上了小学,整个村子里就剩竹轩爷爷家仍是一点电器都没有,每天一到五点左右,屋里就黑不隆冬的,只好到处找蜡烛。
小时候非常喜欢去竹轩爷爷家里玩,事实上当时好像也只有我们几个小孩去。虽然在大人眼中,竹轩爷爷家又穷又破又烂,但在我们眼中那里可是百宝园。
之前说竹轩爷爷要是在古时一定是文人雅士,因为他就像那些人一样,尽管住在条件最差的屋子里,却能苦中作乐,在屋前屋后种满了各色的花草,有红彤彤的鸡冠花、鹅黄粉嫩的太阳草、只在一定时间才开花的懒婆娘花、娇艳的月季等等,还有各式各样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每到群芳吐艳的时候总能招来一大群蜜蜂和蝴蝶,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玩的太疯的时候,竹轩爷爷就会走出来吓唬我们,不过我们也不怕。
说竹轩爷爷是我的启蒙老师其实一点都不为过。虽然教会我读书认字的是妈妈和学校的老师,但教会我读书乐趣的人却是竹轩爷爷。
一开始我们去竹轩爷爷家玩只是因为他家有很多花草,还可以看到不少虫子,这点乐趣可能是今天的小朋友去动植物园都不一定有的体验。可能是因为我们太烦了吧,后来竹轩爷爷开始给我们讲故事,从孙悟空猪八戒到岳飞杨家将穆桂英,也不管我们听不听得懂,就一一说给我们听,每次说到起劲就听到奶奶喊吃饭了,还是意犹未尽。看到我不高兴的样子,竹轩爷爷就会往我手里塞两本小儿书,叫我不要让爷爷奶奶发现,下次再还给他。再后来,识的字多了,小儿书连环画就变成了全是汉字的大部头。
大概也就是那时无意的训练,导致我后来学语文的语感比别人要强,也比别人耐坐,一本书足以打发我了。
也许有人奇怪,竹轩爷爷家不是被抄了吗,怎么还会有书。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保存下来的,不过我读过的书都看见竹轩爷爷他藏在屋里屋外各个角落,甚至埋在草丛里。于是我后来又养成一个不知是好还是坏的习惯,每次看到草丛什么的,都会好奇地瞅上半天,搞得爷爷奶奶以为我被竹轩爷爷带坏了。他们本来就不喜欢竹轩爷爷。
不过没办法,那时家里不许我看动画片,每天只能看学校的功课,真是读课外书读上瘾了,连一直唯一支持我到竹轩爷爷家的妈妈都怕我看课外书太多影响了学习。结果小学没上完,我几乎把竹轩爷爷家的书看光了,还是缠着竹轩爷爷,每次被我缠得都快发火了,一直说没有书了没有书了、要是以前就是你到大学前都读不完。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那话里是什么意思,也才发现原来当初读过的书里,竟然有不少现在就是想找也找不到的书,例如推背图。可惜当时真的太小,又是囫囵吞枣,根本记不得什么了,现在也只能扼腕叹息。
后来上了初中,渐渐去竹轩爷爷家的次数少了。一晃几年过去,竹轩爷爷家电灯什么的还是一直没装上。很快村里的干部们认为大家都有瓦房楼房了,就那么一间破旧的泥草屋档在那儿,有碍观瞻。再加上当时为了中央某位干部回乡探亲,于是借着修路的名义把泥草屋给铲了。
记得那天放学回来,远远就看到一群人围在竹轩爷爷家周围,熟悉的泥屋早已变成一堆泥,周围的花草什么的都被践踏得不正样子,长了不知多少年的树木被砍倒燃烧。火烧了两三天。当时就躲在自己房间哭个不停,知道家里人不怎么喜欢竹轩爷爷,也不敢让他们知道。不过爸爸好像还是知道了,不过也没说什么。
童年的回忆就这样在大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全部化为青烟,连同那些读过的书。
失去家的竹轩爷爷曾经一度住在自己的弟弟家,但是终究还是被送到了老人院。喜欢自由和花草的他因为不能适应老人院各种规矩,一度想要逃跑,但终究又被抓了回去。听着爷爷以近似嘲讽的语气说竹轩爷爷的事情时,我只能闷不做声地吃着自己的饭。我不明白竹轩爷爷究竟做错了什么。
一个人过活,不喜欢和别人一样每天只是田里来田里去,而是喜欢读书和弄弄花草,有什么错吗?
最后一次见到竹轩爷爷,是在大学后的某个暑假。这时他已经被许可阶段时间内外出,路过我家,正好我和妈妈坐在院子里,于是妈妈招呼他坐一会儿。竹轩爷爷和妈妈说了几句闲话,看看我说已经这么大了、越来越像你姑姑了,然后婉拒了妈妈留他晚饭的邀请就走了。
听妈妈说,竹轩爷爷在老人院过得并不快活,尽管刚刚说住得比以前好。现在想想,为什么当时没和竹轩爷爷多说几句话呢?
写到最后,尽管想要说的还有很多,但是都堵在心里说不出来。竹轩爷爷虽然不是我的亲人,但无疑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是他教会了我自然的美,教会了我文字的美,教会了我生命中每个细节之美。
竹轩爷爷,安息吧。下辈子,不要再这么凄苦悲凉,不要再一个人。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