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汤尼·卓达尔诉说舞蹈动作与表达存在的联系
从去年11月起,西班牙舞蹈家汤尼·卓达尔和妻子贝亚特丽乌·达尼尔以讲解西方现代舞为工作重心,踏上了“现代舞蹈说”世界巡演的旅程。这是一个资深专业舞者以表演和解说的方式来传递现代舞理念的舞蹈项目。到今天,这个福音终于传到了我们国内。他们在为很多国内专业舞蹈人士讲述现代舞蹈的魅力,以及舞蹈动作与表达存在的联系。
舞蹈是在一定空间与时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是人体在律动过程中展示反映作品中的情感、意图等。在舞蹈过程中,艺术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舞蹈者动作性、抒情性与音乐配合性等诸多因素。这些舞蹈中的因素综合起来说就是指舞蹈者的舞感,舞蹈教学中的舞感培养是培养学生最重要的部分,提高舞蹈者的舞感就必须从教学中开始进行系统综合的培养。
舞蹈以人体为工具,以形体动作的走位为手段,通过舞蹈运动本身表达作品意图及个人对作品、对生活的思想感情、理解诠释,舞者的身体神态、动作韵律、舞蹈气息、化装扮相等随着音乐的起伏传递给观众其表演作品的深邃,传递舞者的内心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上的共鸣震撼。
最体现作品与舞者的是舞蹈感觉,舞蹈感觉好像是看得见,又不是人人都能捕捉得到的精灵,它是对舞蹈理解所体现出来的感受,有的舞者的舞感是得宜于先天舞感天赋好,有的则是后天的引导培养。
以薄纱轻衫、赤足之姿起舞,起始于美国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现代舞蹈说”简而言之,便是阐述现代舞自邓肯发端以来,美国与欧洲不同现代舞流派的发展及其特点。
邓肯反对芭蕾舞鞋和舞衣对人体的束缚,崇尚自然,并强调舞蹈本身的自由。如果说邓肯是在不自觉中本能地反叛了古典芭蕾传统,为舞蹈界带来一场革命,以玛莎·葛兰姆、多丽丝·韩福瑞等为代表的美国第二代现代舞者,则是在自觉且有意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舞蹈新秩序。
玛莎·葛兰姆更关注人的身体能量如何向外喷射。作为现代舞界公认的一代宗师,葛兰姆为现代舞提供了一套极具表现力的身体运动技巧——“收缩伸展技巧”。这套技巧简单说来便是舞者以呼吸为原动力,身体伴随着呼吸以躯干为主轴向四肢收缩和伸展;再以脊椎为轴,让身体进行螺旋似的旋转;最后顺应地心引力,不断实现身体重心的转换。
“收缩、伸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力量,两者形成了呼吸的动作。呼吸的气流代表了生命的创造力和源泉。”卓达尔认为葛兰姆开创了不同于芭蕾舞的全新舞蹈审美观点,“收缩伸展是人的情绪和心理的体现,不同的收缩伸展会自然引导人进入不同的情绪状态。”
美国现代舞奠基人多丽丝·韩福瑞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创造了另一套以“跌落与复原”为基本原理的技巧体系。该体系以“摆荡”与“重心转换”时所产生的动力为主,形成起动、滞留、落下、再起的弧形动作循环。现代舞大师荷西·李蒙作为韩福瑞的亲传弟子,继承了韩福瑞的技巧体系,并使其成为美国现代舞流派的重要体系之一。
为方便理解,卓达尔在现场拿出了一根齐人高的圆棍举例说明。他将圆棍垂直放置于地面后便撒开了手,失去重心的圆棍很快作势倾倒。“人也是这样,如果改变重心就会摔倒。但如果我们在摔倒前把腿伸出来,人就会迅速找到新的重心并恢复姿势。”卓达尔说,舞者在这时便创造了重心与失重、稳定与不稳、平衡与失衡之间的对话。如果舞者让自己随着重心引导运动,便可以将该原理运用至身体的任何部分。
“跌落与复原”技巧之外,李蒙也更强调动作的圆滑顺畅,以及肢体各部位的分解动作练习。李蒙一直视肢体各部位为单一乐器,而当全身开始活动时,便会如交响乐般奏出动人的旋律。卓达尔在此强调,早期现代舞在动作与人的情绪表达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不仅是舞者的动作会展现舞者本人的情绪,不同的动作流派及其技巧也会决定不同的表达主题。”
舞蹈是在一定空间与时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是人体在律动过程中展示反映作品中的情感、意图等。在舞蹈过程中,艺术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舞蹈者动作性、抒情性与音乐配合性等诸多因素。这些舞蹈中的因素综合起来说就是指舞蹈者的舞感,舞蹈教学中的舞感培养是培养学生最重要的部分,提高舞蹈者的舞感就必须从教学中开始进行系统综合的培养。
舞蹈以人体为工具,以形体动作的走位为手段,通过舞蹈运动本身表达作品意图及个人对作品、对生活的思想感情、理解诠释,舞者的身体神态、动作韵律、舞蹈气息、化装扮相等随着音乐的起伏传递给观众其表演作品的深邃,传递舞者的内心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上的共鸣震撼。
最体现作品与舞者的是舞蹈感觉,舞蹈感觉好像是看得见,又不是人人都能捕捉得到的精灵,它是对舞蹈理解所体现出来的感受,有的舞者的舞感是得宜于先天舞感天赋好,有的则是后天的引导培养。
以薄纱轻衫、赤足之姿起舞,起始于美国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现代舞蹈说”简而言之,便是阐述现代舞自邓肯发端以来,美国与欧洲不同现代舞流派的发展及其特点。
邓肯反对芭蕾舞鞋和舞衣对人体的束缚,崇尚自然,并强调舞蹈本身的自由。如果说邓肯是在不自觉中本能地反叛了古典芭蕾传统,为舞蹈界带来一场革命,以玛莎·葛兰姆、多丽丝·韩福瑞等为代表的美国第二代现代舞者,则是在自觉且有意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舞蹈新秩序。
玛莎·葛兰姆更关注人的身体能量如何向外喷射。作为现代舞界公认的一代宗师,葛兰姆为现代舞提供了一套极具表现力的身体运动技巧——“收缩伸展技巧”。这套技巧简单说来便是舞者以呼吸为原动力,身体伴随着呼吸以躯干为主轴向四肢收缩和伸展;再以脊椎为轴,让身体进行螺旋似的旋转;最后顺应地心引力,不断实现身体重心的转换。
“收缩、伸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力量,两者形成了呼吸的动作。呼吸的气流代表了生命的创造力和源泉。”卓达尔认为葛兰姆开创了不同于芭蕾舞的全新舞蹈审美观点,“收缩伸展是人的情绪和心理的体现,不同的收缩伸展会自然引导人进入不同的情绪状态。”
美国现代舞奠基人多丽丝·韩福瑞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创造了另一套以“跌落与复原”为基本原理的技巧体系。该体系以“摆荡”与“重心转换”时所产生的动力为主,形成起动、滞留、落下、再起的弧形动作循环。现代舞大师荷西·李蒙作为韩福瑞的亲传弟子,继承了韩福瑞的技巧体系,并使其成为美国现代舞流派的重要体系之一。
为方便理解,卓达尔在现场拿出了一根齐人高的圆棍举例说明。他将圆棍垂直放置于地面后便撒开了手,失去重心的圆棍很快作势倾倒。“人也是这样,如果改变重心就会摔倒。但如果我们在摔倒前把腿伸出来,人就会迅速找到新的重心并恢复姿势。”卓达尔说,舞者在这时便创造了重心与失重、稳定与不稳、平衡与失衡之间的对话。如果舞者让自己随着重心引导运动,便可以将该原理运用至身体的任何部分。
“跌落与复原”技巧之外,李蒙也更强调动作的圆滑顺畅,以及肢体各部位的分解动作练习。李蒙一直视肢体各部位为单一乐器,而当全身开始活动时,便会如交响乐般奏出动人的旋律。卓达尔在此强调,早期现代舞在动作与人的情绪表达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不仅是舞者的动作会展现舞者本人的情绪,不同的动作流派及其技巧也会决定不同的表达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