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之二(鼓浪屿)
第二天大概8点多,蜜蜂食尸把我摇醒,她说她六点多就醒了,去上了厕所,上了天台,然后又睡回来。我却一直呼噜睡到天亮,我从来没有培养过一种清晨醒来的生物钟,基本上都是睡到自然醒。洗漱完毕,蜜蜂食尸收到一条短信,内容大概是“买2斤尤鱼干,要厚的。”其母发过来的,昨天还跟我抱怨她父母不愿意她出来,结果她一旦出来又要她带这个带那个。瞧这精神奕奕的一家子。
路上,看到大榕树下的大楼和大楼下的大榕树,感觉真好!老城区的房子带着沧桑感,也带着生命力。这个城市整个都是绿的。穿越市区的时候,看到一家阳台的围栏里至少有十只以上的猫簇拥在一起,也许是晒太阳,也许是圈养。
坐503来到渡口,坐渡轮,这渡轮是上岛不要钱,出岛要钱。每天晚上10-12点不要钱,12点停运,早上大概5点半就开锣了。一楼人比较多,二楼有座位,本来想找个座位看风景,不巧乌秧乌秧的人墙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楼上的乘客每人要收1块钱,无论有没有座位。一撮撮的少见多怪的游客们蜂拥到一个少见多怪的小岛上。
下船后,便有野导游拉拢生意,拒绝。顺着右手边开始走,觉得没路了或者要原地转圈的时候就开始登台阶爬上这该死的山路,开始的时候还好,走到后来,基本上俩人全废了。不过鼓浪屿上的岛民们都很健康也很善于走路。
这些林立的建筑很招人喜欢,因为它和北京不一样,有着南洋的风情,华丽的外形阴暗且高大的忧伤内室,很多窗户都有防雨的石檐,没有纱窗,只有百叶窗式的木窗。山城或者岛城,充满了上坡路和下坡路,南国就是这样。一年四季这里都会有蚊虫。
巨大的木棉花,火红的,砸到头上有点疼,这让我想起了孟庭苇的《木棉道》我哼哼了一天。可惜的是没有能看到秋季的木棉的果实,是否真的像棉花一样呢?木棉有保暖功能么?
不乐意去那些稀奇古怪的博物馆,也不乐意在著名景点前留影,白天的岛上到处都是游客,而且团队游客最让人喘不过气来,岛民偶尔会出现在这些别墅建筑的院内,或已经司空见惯的坐在自己家门口,或者在家门口贩卖水果。有一种红色的奇怪的水果,叫做莲雾。买了一串,不舔也不酸,就是很清脆,咬了几口就扔掉了。随着山麓的起伏,走到了鼓浪屿的菜市场和商店街,到了传说中的张三疯奶茶店,在这家店买了地图和明信片,点了杯咖啡我就坐在这里开始写,所有的内容都是以“很高兴……”开头的,在要咖啡的时候,我说我要个摩卡吧,抬头看,只有卡布奇诺,我说那就要个卡布吧,店员小哥嘲笑了我说错了名字,我狠狠的记在心上,没功夫搭理你丫。十张明信片寄给友人,希望有人会将我在外地寄给他们的明信片保留起来,等我老了以后还给我。
在写明信片的整个过程中,这个蜜蜂食尸一直在窜来跳去,一会出去一下,一会回来一趟,给我带来了一个金包银,这个店员小哥说,不能拿进来吃,蜜蜂说:“我就拿给他,我马上还要出去。”一直在奋笔疾书的我也没空理会这个食物,无趣的小哥走开了。
说到明信片这个事情,我得鄙视蜜蜂食尸一下,她说能让我把名字加在你的明信片上么?我说我这还有,你可以写,她说,我懒得写,于是他就加在了我的明信片的后缀名的前面,大家查收的时候一定要鄙视这个骗子一下。
金包银很好吃,外面是糯米皮,里边是咸咸的口味的一些冬菜吧。赵小姐家的私房饼,买了一盒,本来没打算这么早就开始买东西,但是后来我发现应该一来就买这些纪念品,到了晚上这些东西基本上就会抢购一空,视今天岛上的游客情况而定,找到游客中心把物品都存起来便可以继续玩。这盒饼送给了孟亮他们,我没有尝到。可惜可惜。实际上,我买会的东西我都还没尝过呢。
去邮局的路上,我俩人看着一种叫做海蛎饼的东西走不动了。
吃么?
你吃么?
那吃吧。
好吧,吃。
这是一种面和蔬菜熬成浆糊有点像煎饼的面汁,然后再包裹着海蛎一起下锅油炸,味道粉是鲜美。花生汤我没有喝,因为当时已经有了想尿感,忍着。蜜蜂说,挺好喝的,就是有点甜。明信片的邮价已经涨到1块2了。
随便乱走,找到M记去上厕所,环境那是相当的不好,全国连锁餐饮大厕所麦克当劳的斯。
然后就是闲逛,闲逛的事情就不具体赘述了,回头看照片吧。
这个岛城里的傻子也不老少,我看见好几个。没能找到著名的NAYA的老房子,可能是路过几次,但是都没有注意到。
值得一提的是,岛上有家咖啡屋,在番婆楼那里,也是个下南洋的富商给他家里盖的。好像是个孝顺的商人,天天把老太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好像南洋婆,由此得名番婆楼。(番就是洋人的意思。)
这家咖啡叫做“花时间”。要想喝到一杯咖啡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进去坐坐,点了杯蓝山咖啡,我也没喝过,因为听着名字挺得的,就是它了。这屋子里还挺阴冷的,外面却很热。老板是一对台湾人,他们写了一些书籍,可能关于西南少数民族的。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我也是听严菲推荐才去的,不知道好在哪里?
坐定一会,翻看桌子上的书,老板一直在忙,但是我的咖啡和蜜蜂的咖啡一直不见。大概歇了半小时了吧,还是不见咖啡上桌,我们后面来的一位顾客等不及了就问老板什么时候好,老板说还要些时间,客人便扬长而去。老板也没有挽留的意思。继续忙他的事情。又过了一会,蜜蜂也等不及了,问了老板,我们的咖啡做了么,老板不好意思地说,蓝山刚要做,他们俩人交换了下意见,对我说,走了。哎?我还没喝上我的蓝山咖啡呢。
这回我明白了“花时间”的真正意思了。回来又去豆瓣上看了他们的小组,看到好多投诉的帖子,我不禁很高兴,让我想起了雕刻时光的事情。我心里这叫一个美啊。
http://www.slowly.cn/slowlycafe/mystyle/
这是他们的店规,有兴趣的可以拜读一下。
又开始找一些著名店铺,找到BBC的饼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边走边吃很容易想去厕所,去医院上了趟厕所,回来找到BBC饼屋,发现之前已经路过两次,只是没有注意招牌。刚才还没有人在排队,现在居然又排到了门外。问了还有几种口味,他说还剩下三种,我一样要了一种,买完一会出来之后,我觉得不对劲,算了下带礼物的人,还得再回去一趟,这时候BBC门口又有一堆人,派蜜蜂食尸去买饼,我在外面等,我抽烟,我抽烟。BBC的饼屋的口碑也是参差不齐。
http://shop34973205.taobao.com/
这是BBC的网店地址,推荐可以网购尝尝。
主要是好多人都是慕名而来,哪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这种事情需要点正,我去一个地方重来不期待在这里有什么“艳遇”
打点好一切,这时候已经到傍晚了,但是排队乘船回去的人很多,我还有个事情没有办完呢,那就是去“笔山公园”。一座灵异的小公园,充满了灵异色彩。据朋友们说,因为凡是去过那个公园的人的相机或者相片都多少出过损坏,所以宁愿给他蒙上一层灵异色彩。以我超强的试图能力,七拐八拐终于找到了这座废弃的小公园,途中遇到N所豪华大宅,真是啧啧赞叹啊~ 看到公园的影子的时候,听到年轻人的嬉闹声,但是怎么也看不到有人在,以为果真是个灵异的神秘公园。仔细一看,原来是岛上的几个中学生在这里谈恋爱。
天色渐晚,且行且拍,开始下雨,我们也走累了,几乎就看见海了,坐上一辆电车回渡口,一人30大元呢,比较亏。疲惫的我们坐上车,听者导游在介绍一些景点,类似日光岩阿,菽园啊,工艺美术学院啊,白皮树啊。我看到一对情侣在人造树木的灯影里拍照,我顺嘴说了一句,“嘿,这人长得跟树一样了。”前排两个美女回头看,然后跟我笑。她说觉得我说的太逗了。我们北京人说话有那么逗么?渐渐也明白他们俩人嘀咕什么呢。好像是一个人钱包丢了,信用卡身份证都在里边,正在着急呢。不敢告诉家里,又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俩姑娘也不是厦门人,就是来厦门工作的,假期来岛上玩玩,这让我联想到在北京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结伴去公园玩。只不过厦门拥有一座这么华丽的海边公园。
回到住所,吃了海鲜,我很满意,不过那个海蛎摊鸡蛋不怎么好吃。我吃了俩生蚝三个扇贝,海参也很鲜美,很下饭。一顿饭很丰盛只花了100多块,值了值了,每次去北戴河我们都要花掉也这个数还多,但是也没有这么满足。这边的海鲜都是按盘算的,不按斤秤。分大中小三种分量和价位。
夜晚的大海很平静,很黑,一眼望不到边。没有白天的滔滔浪声,多了一份忧伤。这样一天又过去了。属于大海的孩子要睡觉了。
路上,看到大榕树下的大楼和大楼下的大榕树,感觉真好!老城区的房子带着沧桑感,也带着生命力。这个城市整个都是绿的。穿越市区的时候,看到一家阳台的围栏里至少有十只以上的猫簇拥在一起,也许是晒太阳,也许是圈养。
坐503来到渡口,坐渡轮,这渡轮是上岛不要钱,出岛要钱。每天晚上10-12点不要钱,12点停运,早上大概5点半就开锣了。一楼人比较多,二楼有座位,本来想找个座位看风景,不巧乌秧乌秧的人墙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楼上的乘客每人要收1块钱,无论有没有座位。一撮撮的少见多怪的游客们蜂拥到一个少见多怪的小岛上。
下船后,便有野导游拉拢生意,拒绝。顺着右手边开始走,觉得没路了或者要原地转圈的时候就开始登台阶爬上这该死的山路,开始的时候还好,走到后来,基本上俩人全废了。不过鼓浪屿上的岛民们都很健康也很善于走路。
这些林立的建筑很招人喜欢,因为它和北京不一样,有着南洋的风情,华丽的外形阴暗且高大的忧伤内室,很多窗户都有防雨的石檐,没有纱窗,只有百叶窗式的木窗。山城或者岛城,充满了上坡路和下坡路,南国就是这样。一年四季这里都会有蚊虫。
巨大的木棉花,火红的,砸到头上有点疼,这让我想起了孟庭苇的《木棉道》我哼哼了一天。可惜的是没有能看到秋季的木棉的果实,是否真的像棉花一样呢?木棉有保暖功能么?
不乐意去那些稀奇古怪的博物馆,也不乐意在著名景点前留影,白天的岛上到处都是游客,而且团队游客最让人喘不过气来,岛民偶尔会出现在这些别墅建筑的院内,或已经司空见惯的坐在自己家门口,或者在家门口贩卖水果。有一种红色的奇怪的水果,叫做莲雾。买了一串,不舔也不酸,就是很清脆,咬了几口就扔掉了。随着山麓的起伏,走到了鼓浪屿的菜市场和商店街,到了传说中的张三疯奶茶店,在这家店买了地图和明信片,点了杯咖啡我就坐在这里开始写,所有的内容都是以“很高兴……”开头的,在要咖啡的时候,我说我要个摩卡吧,抬头看,只有卡布奇诺,我说那就要个卡布吧,店员小哥嘲笑了我说错了名字,我狠狠的记在心上,没功夫搭理你丫。十张明信片寄给友人,希望有人会将我在外地寄给他们的明信片保留起来,等我老了以后还给我。
在写明信片的整个过程中,这个蜜蜂食尸一直在窜来跳去,一会出去一下,一会回来一趟,给我带来了一个金包银,这个店员小哥说,不能拿进来吃,蜜蜂说:“我就拿给他,我马上还要出去。”一直在奋笔疾书的我也没空理会这个食物,无趣的小哥走开了。
说到明信片这个事情,我得鄙视蜜蜂食尸一下,她说能让我把名字加在你的明信片上么?我说我这还有,你可以写,她说,我懒得写,于是他就加在了我的明信片的后缀名的前面,大家查收的时候一定要鄙视这个骗子一下。
金包银很好吃,外面是糯米皮,里边是咸咸的口味的一些冬菜吧。赵小姐家的私房饼,买了一盒,本来没打算这么早就开始买东西,但是后来我发现应该一来就买这些纪念品,到了晚上这些东西基本上就会抢购一空,视今天岛上的游客情况而定,找到游客中心把物品都存起来便可以继续玩。这盒饼送给了孟亮他们,我没有尝到。可惜可惜。实际上,我买会的东西我都还没尝过呢。
去邮局的路上,我俩人看着一种叫做海蛎饼的东西走不动了。
吃么?
你吃么?
那吃吧。
好吧,吃。
这是一种面和蔬菜熬成浆糊有点像煎饼的面汁,然后再包裹着海蛎一起下锅油炸,味道粉是鲜美。花生汤我没有喝,因为当时已经有了想尿感,忍着。蜜蜂说,挺好喝的,就是有点甜。明信片的邮价已经涨到1块2了。
随便乱走,找到M记去上厕所,环境那是相当的不好,全国连锁餐饮大厕所麦克当劳的斯。
然后就是闲逛,闲逛的事情就不具体赘述了,回头看照片吧。
这个岛城里的傻子也不老少,我看见好几个。没能找到著名的NAYA的老房子,可能是路过几次,但是都没有注意到。
值得一提的是,岛上有家咖啡屋,在番婆楼那里,也是个下南洋的富商给他家里盖的。好像是个孝顺的商人,天天把老太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好像南洋婆,由此得名番婆楼。(番就是洋人的意思。)
这家咖啡叫做“花时间”。要想喝到一杯咖啡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进去坐坐,点了杯蓝山咖啡,我也没喝过,因为听着名字挺得的,就是它了。这屋子里还挺阴冷的,外面却很热。老板是一对台湾人,他们写了一些书籍,可能关于西南少数民族的。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我也是听严菲推荐才去的,不知道好在哪里?
坐定一会,翻看桌子上的书,老板一直在忙,但是我的咖啡和蜜蜂的咖啡一直不见。大概歇了半小时了吧,还是不见咖啡上桌,我们后面来的一位顾客等不及了就问老板什么时候好,老板说还要些时间,客人便扬长而去。老板也没有挽留的意思。继续忙他的事情。又过了一会,蜜蜂也等不及了,问了老板,我们的咖啡做了么,老板不好意思地说,蓝山刚要做,他们俩人交换了下意见,对我说,走了。哎?我还没喝上我的蓝山咖啡呢。
这回我明白了“花时间”的真正意思了。回来又去豆瓣上看了他们的小组,看到好多投诉的帖子,我不禁很高兴,让我想起了雕刻时光的事情。我心里这叫一个美啊。
http://www.slowly.cn/slowlycafe/mystyle/
这是他们的店规,有兴趣的可以拜读一下。
又开始找一些著名店铺,找到BBC的饼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边走边吃很容易想去厕所,去医院上了趟厕所,回来找到BBC饼屋,发现之前已经路过两次,只是没有注意招牌。刚才还没有人在排队,现在居然又排到了门外。问了还有几种口味,他说还剩下三种,我一样要了一种,买完一会出来之后,我觉得不对劲,算了下带礼物的人,还得再回去一趟,这时候BBC门口又有一堆人,派蜜蜂食尸去买饼,我在外面等,我抽烟,我抽烟。BBC的饼屋的口碑也是参差不齐。
http://shop34973205.taobao.com/
这是BBC的网店地址,推荐可以网购尝尝。
主要是好多人都是慕名而来,哪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这种事情需要点正,我去一个地方重来不期待在这里有什么“艳遇”
打点好一切,这时候已经到傍晚了,但是排队乘船回去的人很多,我还有个事情没有办完呢,那就是去“笔山公园”。一座灵异的小公园,充满了灵异色彩。据朋友们说,因为凡是去过那个公园的人的相机或者相片都多少出过损坏,所以宁愿给他蒙上一层灵异色彩。以我超强的试图能力,七拐八拐终于找到了这座废弃的小公园,途中遇到N所豪华大宅,真是啧啧赞叹啊~ 看到公园的影子的时候,听到年轻人的嬉闹声,但是怎么也看不到有人在,以为果真是个灵异的神秘公园。仔细一看,原来是岛上的几个中学生在这里谈恋爱。
天色渐晚,且行且拍,开始下雨,我们也走累了,几乎就看见海了,坐上一辆电车回渡口,一人30大元呢,比较亏。疲惫的我们坐上车,听者导游在介绍一些景点,类似日光岩阿,菽园啊,工艺美术学院啊,白皮树啊。我看到一对情侣在人造树木的灯影里拍照,我顺嘴说了一句,“嘿,这人长得跟树一样了。”前排两个美女回头看,然后跟我笑。她说觉得我说的太逗了。我们北京人说话有那么逗么?渐渐也明白他们俩人嘀咕什么呢。好像是一个人钱包丢了,信用卡身份证都在里边,正在着急呢。不敢告诉家里,又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俩姑娘也不是厦门人,就是来厦门工作的,假期来岛上玩玩,这让我联想到在北京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结伴去公园玩。只不过厦门拥有一座这么华丽的海边公园。
回到住所,吃了海鲜,我很满意,不过那个海蛎摊鸡蛋不怎么好吃。我吃了俩生蚝三个扇贝,海参也很鲜美,很下饭。一顿饭很丰盛只花了100多块,值了值了,每次去北戴河我们都要花掉也这个数还多,但是也没有这么满足。这边的海鲜都是按盘算的,不按斤秤。分大中小三种分量和价位。
夜晚的大海很平静,很黑,一眼望不到边。没有白天的滔滔浪声,多了一份忧伤。这样一天又过去了。属于大海的孩子要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