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追星的背后
快男比赛已经过去一周,国庆假期也过半了。今天在微博上闲逛,偶然得知小白的部分粉丝堵在小白的小区门口,还一路追着小白到酒家,甚至连他爸爸的店都不能幸免。我头上顿时两条黑线,用得着这么疯狂吗?然后又看到华晨宇的粉丝又搬出他女友的事来说。消停点吧,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也需要私人空间,过度狂热的追捧对他们是巨大的伤害。
其实,我在想粉丝文化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呢?这个词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应该是2005年,那年的超级女声掀起了全民选秀的热潮,同时也诞生了无比庞大的粉丝团队。
为什么会有部分极端狂热的粉丝呢?或者说粉丝现象为何发展得如此迅速?也许正如微博上某个网友的评论,这是个信仰危机的时代,表面上年轻人享受无比富足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极度空虚。他们需要一个精神领袖或者说是精神寄托,来支撑他们去应付平日里乏味的工作,又或是各种无形的压力。一旦某人成为了他们心中的超级偶像,他们就会狂热追随,也许这样做才能让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达到一定的平衡。这样一想,就可以理解那些狂热的粉丝了。只是,千万别把精神寄托全部压在自己偶像的身上,他们承受不来,也没有义务承受。同时这样的行为也导致自己的精神建筑变成危楼,随时有崩塌微笑。
我们就尽情地欣赏他们的表演,默默地支持他们,给他们足够的个人空间,同时也永葆自我精神世界的独立。信仰,不能依附于他人,只有扎根在自我的灵魂深处,我们才有力量走得更远,才有能力爱他人,爱自己!
其实,我在想粉丝文化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呢?这个词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应该是2005年,那年的超级女声掀起了全民选秀的热潮,同时也诞生了无比庞大的粉丝团队。
为什么会有部分极端狂热的粉丝呢?或者说粉丝现象为何发展得如此迅速?也许正如微博上某个网友的评论,这是个信仰危机的时代,表面上年轻人享受无比富足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极度空虚。他们需要一个精神领袖或者说是精神寄托,来支撑他们去应付平日里乏味的工作,又或是各种无形的压力。一旦某人成为了他们心中的超级偶像,他们就会狂热追随,也许这样做才能让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达到一定的平衡。这样一想,就可以理解那些狂热的粉丝了。只是,千万别把精神寄托全部压在自己偶像的身上,他们承受不来,也没有义务承受。同时这样的行为也导致自己的精神建筑变成危楼,随时有崩塌微笑。
我们就尽情地欣赏他们的表演,默默地支持他们,给他们足够的个人空间,同时也永葆自我精神世界的独立。信仰,不能依附于他人,只有扎根在自我的灵魂深处,我们才有力量走得更远,才有能力爱他人,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