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三书
《家变》
平凡而汹涌的回忆,细细腻腻,洋洋洒洒,因因果果,踉踉跄跄。读过滋味:酸,甜,苦,辣,暖,凉。是使人警醒的好小说。看这样的小说,需要很安静、很耐心。
审视自己,满心羞惭。
与父亲的关系从疏远不亲近直接跳跃到交恶敌对,25岁后归于平静,间或亲昵。从前的爱从前皆看不到,25岁后才看到。从前的爱从前皆不满足,25岁后才知满溢。从前的爱从前看皆不顺心。从前看的是质变,有因有果,与祖母爱我同。25岁才知,是量变,缓缓渐渐,由深及显。父女之情是根种,最终,最终最终,总会如我愿般爱我,也总会如他愿般爱他。根种,天伦。
"春始时那榕树上稀落的嫩芽叶梢象鲜绿幼蚕豆的豆瓣,到春末时树身满满搭着绿叶,叶子象一颗颗女人手上的翡翠戒饰。/ 门院中之杜鹃花灿发,度出一阵轻辛的辣息。" 嘿,偏爱这样拿捏的遣词拿腔。。
《一个人的朝圣》
10月去看明永冰川,来回40里左右,上下山走了六个半小时。幸好上去了,看到冰川大大欢喜,如果半途而废,那么之前的辛苦也便白费了,也许回去还要说:“一点也没劲,就是一座山,和其他地方都一样。”有三本书,一个是这本,一个是《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还有一本是《江城》,都是开篇平平的书,真正滋味却在后面。幸好耐心读完了。
看书的时候想到很多,常常不得不停下来。比如:戴维的死,是戴维自己的错,还是戴维父母的错呢?为什么有的人少年时非常出众,到步入社会,反而无意争取,消极折堕了呢?是看破是软弱?。。噗。。这二逼还唱上了。。。
人要变坚强,选择自己的路,好好活下去,这才是本事。死人无法复活,做错事也覆水难收。过去的事情可以弥补最好,不能弥补也要放过自己。我很快乐的看到老两口再次获得彼此的爱,一个恢复平衡的结局。
《文学回忆录》
上册阅后记:80年代占了一个山头,虽不称大成大,于当时在座怕都是辉煌的回忆吧。关于观点,同意以及不同意。关于故事,喜欢或者不喜欢。至于现世和人,放弃。内中有深意,欲辩已忘言。(不是错字)
下册观后感:木心先生脸很帅气,心性品行也很帅气。手指折了三个,坐牢时在白纸上画琴键,奏莫扎特、巴赫。五年世界文学史,一表才华横溢,一表侠义心肠。
因为是学生违背老师意愿出的讲课笔记,所以沉心静气读读罢了,不能拿别人的梯己话较真。朱维之等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比较系统,阐释比较详细,但是掏心窝子的个性评论看不到几句,严谨,但是得从糟粕中找精华,我从那个教材爱上的弥尔顿。木心先生,看他的讲课笔记比较快乐。从木心这里认识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错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我的愚蠢。
偏爱文学史,几成怪癖。因为沉浸的读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延误了很多事情,包括读《一个人的朝圣》,很对不起。耽的时间有些久(大约读了2月),就不再摘录和笔记,就我一人受益了。分享估计也没人看。
窃以为木心先生的诗不高明。但是最后这两句我是喜欢的——“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刘染亦 2013.11.14
平凡而汹涌的回忆,细细腻腻,洋洋洒洒,因因果果,踉踉跄跄。读过滋味:酸,甜,苦,辣,暖,凉。是使人警醒的好小说。看这样的小说,需要很安静、很耐心。
审视自己,满心羞惭。
与父亲的关系从疏远不亲近直接跳跃到交恶敌对,25岁后归于平静,间或亲昵。从前的爱从前皆看不到,25岁后才看到。从前的爱从前皆不满足,25岁后才知满溢。从前的爱从前看皆不顺心。从前看的是质变,有因有果,与祖母爱我同。25岁才知,是量变,缓缓渐渐,由深及显。父女之情是根种,最终,最终最终,总会如我愿般爱我,也总会如他愿般爱他。根种,天伦。
"春始时那榕树上稀落的嫩芽叶梢象鲜绿幼蚕豆的豆瓣,到春末时树身满满搭着绿叶,叶子象一颗颗女人手上的翡翠戒饰。/ 门院中之杜鹃花灿发,度出一阵轻辛的辣息。" 嘿,偏爱这样拿捏的遣词拿腔。。
《一个人的朝圣》
10月去看明永冰川,来回40里左右,上下山走了六个半小时。幸好上去了,看到冰川大大欢喜,如果半途而废,那么之前的辛苦也便白费了,也许回去还要说:“一点也没劲,就是一座山,和其他地方都一样。”有三本书,一个是这本,一个是《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还有一本是《江城》,都是开篇平平的书,真正滋味却在后面。幸好耐心读完了。
看书的时候想到很多,常常不得不停下来。比如:戴维的死,是戴维自己的错,还是戴维父母的错呢?为什么有的人少年时非常出众,到步入社会,反而无意争取,消极折堕了呢?是看破是软弱?。。噗。。这二逼还唱上了。。。
人要变坚强,选择自己的路,好好活下去,这才是本事。死人无法复活,做错事也覆水难收。过去的事情可以弥补最好,不能弥补也要放过自己。我很快乐的看到老两口再次获得彼此的爱,一个恢复平衡的结局。
《文学回忆录》
上册阅后记:80年代占了一个山头,虽不称大成大,于当时在座怕都是辉煌的回忆吧。关于观点,同意以及不同意。关于故事,喜欢或者不喜欢。至于现世和人,放弃。内中有深意,欲辩已忘言。(不是错字)
下册观后感:木心先生脸很帅气,心性品行也很帅气。手指折了三个,坐牢时在白纸上画琴键,奏莫扎特、巴赫。五年世界文学史,一表才华横溢,一表侠义心肠。
因为是学生违背老师意愿出的讲课笔记,所以沉心静气读读罢了,不能拿别人的梯己话较真。朱维之等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比较系统,阐释比较详细,但是掏心窝子的个性评论看不到几句,严谨,但是得从糟粕中找精华,我从那个教材爱上的弥尔顿。木心先生,看他的讲课笔记比较快乐。从木心这里认识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错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我的愚蠢。
偏爱文学史,几成怪癖。因为沉浸的读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延误了很多事情,包括读《一个人的朝圣》,很对不起。耽的时间有些久(大约读了2月),就不再摘录和笔记,就我一人受益了。分享估计也没人看。
窃以为木心先生的诗不高明。但是最后这两句我是喜欢的——“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刘染亦 20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