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二中:一段校史(6)
赤峰二中:一段校史(6)
其实不仅仅是体育课程是件特别的事情,计算机课也是一个很特别的课程。以前在八中上初中的时候,一个年级组有8个班,有三个班是号称“计算机班”,也就是说这几个班的同学可以比其它班的同学多学到计算机知识。我当时是普通班的学生,没有机会去接触计算机,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内陆城市,计算机是比电视和其它家电更神奇和珍惜的东西,而且上线也只能用电话线。当年说我上过网的人的感觉就像是在说,我去过一次香港,或者我吃到一次穿山甲差不多。现在上网已经非常普遍了,香港也不那么难去了,虽然穿山甲仍然不多见而已。
八中电脑都被锁在五楼上的几个计算机教室里边,一个学期只能开放那么几次,然后就被用铁皮包着的门牢牢关住了,就是那种跟财会处一样的铁门,我曾经试图从门口透出来的光向里张望,但失败了。其实即使是“计算机班”的同学,一个学期能够上课的时间也不多。但是他们却比我们普通班的同学每年多交了几千块钱,那么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家长都是目光超前的人,意识到十几年后互联网和计算机会大行其道吗?
当然不是,他们关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升学率。也就是初升高时,能不能上重点高中,因为这几个“计算机班“的老师配备的都是年级组中最好最强大的老师,班主任都是教学经验非常的老教师,在各自的领域内有几十年的口碑,至少也是学科带头人什么的。如果不打着一个”计算机班“这样堂皇的噱头,这样配备师资是要引起其它家长抗议的。那么学校把年级最好的教师们集中到”计算机班“,然后收高一点的学费,至少在名声上好过一点。(虽然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的确是这三个班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多一些,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生动的2/8分配资源并收费的生动案例,比神马商学院的Casebook生动多了)
所以至少在1999年前,我是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而且当时的计算机计算能力有限,图形界面也很差,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很多人也分不清”计算机“和”计算器“的区别。但是在二中,我们接触到了计算机,各当时最先进的操作系统,Windows 3.X和Window9 。
第一节课,老师发给我们一本书,并着重教会了我们如何开机和用系统关机,而不是用电源键直接关机,老师特意强调,计算机和电视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家用电器。那位姓魏的男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圆口的鼠标,那种里边有一个圆球体的鼠标,并向我们简介了鼠标的工作原理,为了能更好地说明问题,他把那个鼠标从底部打开,将圆球体展示给我们,来说明为什么我们在推动鼠标前进时,光标也会随着移动,它们之前如何通过机械和光学原理来实现。事实证明,他做了一件错事,一是教会一帮子十几岁的年轻人如何用鼠标,哪怕是当时的三键鼠标并没有那么困难,二是他低估了所有男孩子的动手能力。因为我们在以后的上机课上,经常学着老师的样子,把鼠标底部的圆球拿出来把玩,下课之后带回家接着玩。
当时的课程极其简单:打字,学习使用word或者Wps。为了练习打字,所有的机器上都装载了中英文打字的教学软件,我记得打开之后会有动画上写CAI三个英文字母,我有一段时间总是想,我们学计算机跟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有什么关系?难道我们这边找字他们就知道了?这计算机也不太安全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太不死了啊。后来才知道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的缩写。我们打开软件之后可以选择练习的课程,是各种英文字母的练习,比如从键盘某一排字母开始练习,然后加第二排,最后实现全键盘,盲打。
无论你是否相信,我们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从asdfgh开始学着一下一下敲击键盘的。
当时的机器少人多,以桌为单位,两个人共用一台电脑。当时我的同桌是个胖子(他胖过,但现在瘦了),我们分配了一下时间,将一节上机课的时间分配开,他没有我对计算机那么新奇,在他使用的那段时间,他在玩纸牌游戏,而我当时连鼠标都没摸过几次,经常找不到屏幕上的光标。在他玩纸牌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翻那本学校发的计算机教材,默默记住了埃尼阿克(ENIAC)的名字。
当时的流行软件并不多,游戏软件更少,只有少量的棋牌游戏,虽然当时已经有红警了,但学校里的计算机是不可能装这种游戏的。大家在打字之余就学着用word或者wps编辑简单的文档,比如写个请假条或者寻物启示什么的,牛逼一点的人自己做个课程表,也就仅限于此了。
后来上了大学,计算机课成为必修,但是我当时的打字速度已经成为了班上数一数二的快了,而且我用五笔打字汉,整个手在键盘上打字,而不是像第一次接触键盘的人一样,用一根手指去戳了。
张文峰说得对,1999年,伟大的奔腾时代刚刚开始的年代,芯片还比同等质量的黄金贵的年代。二中就让每个孩子接触到了计算机这个注定要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通信工具。虽然,老师并没有怎么教授,或许老师也再研究怎么使用,但是至少让孩子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一个关于计算机的概念。多年后,五湖四海的朋友认识的多了,问起来高中时代有谁,有哪个地区的学校有这样的装备。只有深圳!只有深圳!北京,天津,上海都他妈是浮云!
其实不仅仅是体育课程是件特别的事情,计算机课也是一个很特别的课程。以前在八中上初中的时候,一个年级组有8个班,有三个班是号称“计算机班”,也就是说这几个班的同学可以比其它班的同学多学到计算机知识。我当时是普通班的学生,没有机会去接触计算机,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内陆城市,计算机是比电视和其它家电更神奇和珍惜的东西,而且上线也只能用电话线。当年说我上过网的人的感觉就像是在说,我去过一次香港,或者我吃到一次穿山甲差不多。现在上网已经非常普遍了,香港也不那么难去了,虽然穿山甲仍然不多见而已。
八中电脑都被锁在五楼上的几个计算机教室里边,一个学期只能开放那么几次,然后就被用铁皮包着的门牢牢关住了,就是那种跟财会处一样的铁门,我曾经试图从门口透出来的光向里张望,但失败了。其实即使是“计算机班”的同学,一个学期能够上课的时间也不多。但是他们却比我们普通班的同学每年多交了几千块钱,那么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家长都是目光超前的人,意识到十几年后互联网和计算机会大行其道吗?
当然不是,他们关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升学率。也就是初升高时,能不能上重点高中,因为这几个“计算机班“的老师配备的都是年级组中最好最强大的老师,班主任都是教学经验非常的老教师,在各自的领域内有几十年的口碑,至少也是学科带头人什么的。如果不打着一个”计算机班“这样堂皇的噱头,这样配备师资是要引起其它家长抗议的。那么学校把年级最好的教师们集中到”计算机班“,然后收高一点的学费,至少在名声上好过一点。(虽然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的确是这三个班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多一些,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生动的2/8分配资源并收费的生动案例,比神马商学院的Casebook生动多了)
所以至少在1999年前,我是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而且当时的计算机计算能力有限,图形界面也很差,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很多人也分不清”计算机“和”计算器“的区别。但是在二中,我们接触到了计算机,各当时最先进的操作系统,Windows 3.X和Window9 。
第一节课,老师发给我们一本书,并着重教会了我们如何开机和用系统关机,而不是用电源键直接关机,老师特意强调,计算机和电视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家用电器。那位姓魏的男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圆口的鼠标,那种里边有一个圆球体的鼠标,并向我们简介了鼠标的工作原理,为了能更好地说明问题,他把那个鼠标从底部打开,将圆球体展示给我们,来说明为什么我们在推动鼠标前进时,光标也会随着移动,它们之前如何通过机械和光学原理来实现。事实证明,他做了一件错事,一是教会一帮子十几岁的年轻人如何用鼠标,哪怕是当时的三键鼠标并没有那么困难,二是他低估了所有男孩子的动手能力。因为我们在以后的上机课上,经常学着老师的样子,把鼠标底部的圆球拿出来把玩,下课之后带回家接着玩。
当时的课程极其简单:打字,学习使用word或者Wps。为了练习打字,所有的机器上都装载了中英文打字的教学软件,我记得打开之后会有动画上写CAI三个英文字母,我有一段时间总是想,我们学计算机跟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有什么关系?难道我们这边找字他们就知道了?这计算机也不太安全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太不死了啊。后来才知道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的缩写。我们打开软件之后可以选择练习的课程,是各种英文字母的练习,比如从键盘某一排字母开始练习,然后加第二排,最后实现全键盘,盲打。
无论你是否相信,我们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从asdfgh开始学着一下一下敲击键盘的。
当时的机器少人多,以桌为单位,两个人共用一台电脑。当时我的同桌是个胖子(他胖过,但现在瘦了),我们分配了一下时间,将一节上机课的时间分配开,他没有我对计算机那么新奇,在他使用的那段时间,他在玩纸牌游戏,而我当时连鼠标都没摸过几次,经常找不到屏幕上的光标。在他玩纸牌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翻那本学校发的计算机教材,默默记住了埃尼阿克(ENIAC)的名字。
当时的流行软件并不多,游戏软件更少,只有少量的棋牌游戏,虽然当时已经有红警了,但学校里的计算机是不可能装这种游戏的。大家在打字之余就学着用word或者wps编辑简单的文档,比如写个请假条或者寻物启示什么的,牛逼一点的人自己做个课程表,也就仅限于此了。
后来上了大学,计算机课成为必修,但是我当时的打字速度已经成为了班上数一数二的快了,而且我用五笔打字汉,整个手在键盘上打字,而不是像第一次接触键盘的人一样,用一根手指去戳了。
张文峰说得对,1999年,伟大的奔腾时代刚刚开始的年代,芯片还比同等质量的黄金贵的年代。二中就让每个孩子接触到了计算机这个注定要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通信工具。虽然,老师并没有怎么教授,或许老师也再研究怎么使用,但是至少让孩子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一个关于计算机的概念。多年后,五湖四海的朋友认识的多了,问起来高中时代有谁,有哪个地区的学校有这样的装备。只有深圳!只有深圳!北京,天津,上海都他妈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