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反绑的人
他发现自己被反绑着,双手在背后,酸疼的感觉由手腕而延展到全身,然而他没有感到有麻绳之类的东西束缚着手,只是他知道这一个事实,即双手被反绑在背后,动弹不了。知道自己被反绑着,已不稀奇,他是突然间发现这个事实的,之前没有显露任何征兆,一瞬间双手就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他有些后悔没有及时明白被反绑的原因,现在一切都无济于事了,他只好这样,酸疼的感觉一久,只剩下麻木和无知无觉了。
束缚不就是身体受折磨而难受么?既然现在没有感觉了,害怕已不可能。但他不能够回头看,这令他很恼火。他被迫拖着步子慢慢向前走,似乎没有停下的可能。于是他想到定是有人在后面监督着他,禁止他回头,并一直无形地推着他向前走。这个人是谁?他心里纳闷。不过既然不能够回头,他便无法亲眼目睹。猜测已不可能,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正常过度、从不树敌的人,辛苦工作,疲劳奔波,日子无聊而紧凑,正是这样他被迫自己欣然接受甚至创造生活中的每一件小小的乐事。有一次,他为了派遣一日乘坐三次公交车的无聊,他用力捏住扶手,哼唱起《大海航行靠舵手》,在那个场合哼歌并不稀奇,稀奇的是煞有介事地唱这首歌曲,一些年轻学生盯着他笑,挨着他的几个乘客不自觉地向旁边挪了挪,在车的最后一排有一个老大爷,恨恨地看着他,欲言又止。他当时心里异常激动,又有些担忧,不过下次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再这么做了,一次已感厌倦。昨天,他还因为某件事乐一场。早晨,在公司的办公大厅一位女同事经过身旁,他盯看着她坚挺的胸部,戏谑地对她说:
“嗨,好想你啊!”
女同事听到后吃惊地一侧目,接着眯起了眼睛,笑道:
“我也想你呀!”
他心里乐了一下,女同事还是扭着屁股走了。
现在他回想起无数多的事情来还是心里起伏,但一想到整日大部分时候的那种无聊又胆战心惊。无聊不是没事可做,而是有太多不想做的事情要做,幸好现在自己被反绑着,麻木是无聊的敌人,他怕无聊,但是麻木他不怕,克服了无聊之后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麻木,但一定不再是无聊,这是问题的关键。
他还是想看看身后反绑他的人,说不定自己认识,抑或是老熟人,他很想感谢一下他,虽然从理性来说这样的感谢会很荒唐。
他慢慢地走着,没有想到被着也能够如此惬意,比在公交车上闻着复杂的汗水与香水味要好得多,也比一个人苦思冥想好得多,比在工作时闷闷嫣嫣好得多,现在只需要这么走着就顿感满足。他觉得有满足的感觉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幸福不及它,快乐不及它。但满足的感觉又形容不出,他立刻想到这或许与麻木有关。不过,或许背离以前的那种讨厌的生活就是满足。他读过卡夫卡的《变形记》,但是他为格里高尔而激动,那种心情就是满足,他坚定地认为变成甲虫使格里高尔更加冷静,而且甲虫多么有意思,腿多,壳硬,还可以倒走在天花板上,然后“啪”地摔下来,发出悦耳的声音。他也在阿Q那里得到过满足,特别是阿Q和人比赛要虱子时美妙的响声。对了,那个“饥饿艺术家”是他的偶像,倒不是他明白了作者的深意,而是艺术家太有意思,饿得有意思,他发誓只要是他去看马戏团表演,绝不看其他的任何东西除了一直与“饥饿艺术家”为伴,使难得的有意思不再受无辜的冷落。这些想法他有时候自己都觉得可笑,他不过是想去发现比无聊还无聊的有意思的事情,从而获得满足感。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只能这么被反绑着走下去,反倒觉得满足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想获得满足的感觉再困扰着他。
他现在就想对身后反绑他的人表达谢意,不过在这之前他要清楚这人是谁。他不想再因为不假思索地表达谢意而犯错误,犯错是无法挽回的,尤其是对于人这个族类。一年前,他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位心仪的女子。那段时间,那个女人一直在相同的时间出现在车上,恰好又一直站在相同的位置,她从不坐下,喜欢这么一直站着。恰好他每天也会在同一时间乘坐这趟车,庸俗的缘分,后来他经常这么想。当时他却渐渐习惯了身边站着的这个高挑的女人,黑黄相间的头发在肩头披散开,身上有股诱人的奶香味。他曾经断定这不是什么香水的味道,而是她的原味,女人因为有这种味道而吸引着人的一切感官。于是他不知不觉也固定在了公交车的同一位置,他们未曾交谈已经熟识。他觉得现代社会相互熟识的人大多是这种状况,就如他在这个公交车上就熟识好多人,每天都会见到,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表情里。不过不交谈并不代表陌路,没有开口的理由最多导致不说话而已,认识终归是认识。但是对眼前的这个女人他却不想如此,日日面对已有默契,在有默契而又散发如此诱人奶香味的女人面前保持缄默会让人自责品行不端。
某个早晨,他们又如此接近,他望着她微微上翘的嘴唇,那里充满了灵气,由于他无法抑制她脸上依稀的雀斑带来的成熟的韵致,他问道:
“你每天都在这儿?”
她没有惊异,微笑着动了一下双唇:
“你每天也在这儿?”
他立刻后悔自己的说法,这应该是个肯定句才对,疑问句充满着挑衅。然而她的回答表明她领会他的意思相当深刻,这句回答的奶香味相当浓重。很快,四目投注,相视而笑,交谈起来。公交车并不是好场所,不久就换作了茶室、咖啡厅,再到了家里,按照着他所理解的庸俗的顺序。庸俗的过程,他后来感叹道,不过人不能够总判断出“理所当然”为庸俗,尤其是在身处其中时。
现在要说到他此时思考和这个女人关系的重点了。他只是想为自己铺垫一下那晚表达谢意时的心情。他得感谢这些“顺理成章”的过程,平常事情的开端显得多么伟大,比如他第一次开口的那句话。当时他抚摸着把头枕在自己胸口的女人的后背时,仿佛另一个他说了一句:
“谢谢你。”
显然此时的奶香味充溢着整个屋子,人沉浸其中,不免昏眩。她慢慢坐起来,闭目一会儿,狠狠地突袭他一个耳光。他至今仍然认为那三个字比他的第一句纯粹得多,那个女人是不理解还是太理解他的想法了,以致于那晚的风雨平息后她读懂了他。他现在得到了教训,表达谢意是显露“隐私”的事情,不得不谨慎。真实向来掩盖不了,他的真实就是无聊,这是找不到评语的评语,他记得叔本华解释过,这是钟摆的一端,时间不停,无聊不止。
因此,被反绑着令他兴奋,时间还是走着,对他已经没有意义了,这直接砸烂了钟摆,他于是想感谢反绑他的人,不过又不敢随便表达,万一是那个奶香味的女人怎么办,虽然那次之后她已经消失。他一直以为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在现在已经不是新鲜事,每天类似的报道多如牛毛,亲身在经历着的更是不计其数,到后来人活着不就是新鲜事么?
走了这么久,越走越轻松,他沉醉于回忆与思索里,没有注意周围的事情,突然,一个声音问道:
“你也被反绑着?”
他吃了一惊,这简单的问题表明此人的境况和自己一样,在他身旁立即显现出来一个人,面孔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
“你忘了,我是经常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
他恍然大悟,他曾经留意过这个男子,他总爱用手机大声放着摇滚乐,四季如此,让人烦躁。他断定他一定不懂那在唱什么,并且他也很烦躁,不过这个男子还是不停放着,不知疲倦。
“我记得你,你为什么也被反绑着?”
“我太累了,前几天破产了,我的小饭馆破产了。”
“小饭馆破产了?”
“对,我知道了破产了麻烦更多,不过我心里却很兴奋,我是边流泪边大笑着倒在床上,我太想睡个好觉,找找做梦的感觉。”
“做梦?”
“对,我已经不再放那些摇滚乐了,其实我讨厌那些,我总是尽量把厌恶的东西释放出来,现在我不想再那样了。”
“你怎么……”
“对,其实我已不能再那样了,当我不想的时候我已不能了。这就是奇怪。我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被反绑着,双手动弹不了,这倒也好,我什么都不用做了,除了双手还有什么可以做事呢?我就暗自厌恶过这双手。”
“那你可不可以……”
“对,我是感到厌烦了,我脑子里哪能装下那么多人,哪能顾及那么多人,于是我顺理成章地破产了。我早就料到了,可那么多人比我还乐观,我左右了不了他们,难道我左右不了自己的直觉么?”
“可……”
“对,活着就有依靠,有依靠就有麻烦,有麻烦我就厌恶,因为厌恶我就每日在公交车上放摇滚乐,让你们大家都厌恶我,使我更厌恶自己,现在我被反绑着,步子越来越轻松,我失去了去做自己厌恶的事情的可能了,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我曾经觉得生活好极了,后来就陷入了厌恶的麻烦中,这种麻烦就像陷入沼泽,越挣扎越陷得深,现在一切都好了。”
“那你能否……”
“对,我曾经对以后不感兴趣,那些日子我陷身于现实的泥淖里,现在我被反绑着,也一直被驱着向前走,我第一次想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向哪里去呢?”
“我不知道,我……”
“你想问我什么?对不起一直打断你,以前我都对自己说话,现在突然可以和别人说,我有些兴奋,你刚才想问我什么?”
“是的,我有一个问题,你能否告诉我身后反绑我的人是谁?”
“你为什么想去知道你没有必要知道的东西。”男子满脸疑惑,“好不容易至此,又自寻烦恼。”
“不,我想感谢反绑我的人,在这之前,我要知道他是谁?”
“我也从心底感谢反绑我的人,不过我坚决拒绝知道他是谁,毕竟反绑本身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却欣然,别人会费解的。”
“不过,我真想……”我被男子的话震撼了一下,反绑毕竟不是好事,我们却偏偏喜欢。
“好吧,我给你说实话吧,难道你没有意识到我和你在一条水平线上?我们都回不了头,我只感觉你的身后朦朦胧胧,那些只有你才认识。”
“那你大概形容一下。”他有些着急。
“朦朦胧胧,我想这是最好的形容。,不信你看看我的身后。”
的确,他看不见男子身后是什么,他那悬着的心落下不了,他那强烈的想知道是谁反绑了他的渴望平息不了,他那瞬间被已有的生活回忆折磨的难受安静不了,于是情郁于中自然发之于外,他开始显得有些愤怒。其实他也可以享受现在的美好状态,正如他平时也以简单的理由支撑生活一样,现在支撑他思考的就这么一个问题,他心中又回荡起男子安定的话语“反绑毕竟不是好事。”
“究竟是谁反绑了我?”他大吼道。
“吵什么?”“安静点!”“你有必要知道么?”……很多声音回复了这次吼叫,现在意识到有很多人和他一样被反绑着,他们大多数不关心是谁反绑了自己。那个破产的男子递给他一个无奈的眼色,他不明白。然而他立刻知道在这些反绑的人中有不少他认识,令他吃惊的是奶香味女人和女同事也在其中,她俩沉默不语。他一下子惬意至极,他们又在一起,同是被反绑的人。像在公交车与办公室一样,生活又回到了原点。而此时的状态,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最好的,被反绑的生活也许是最好的生活。
“你也想知道反绑你的人是谁么?”一个声音小心翼翼地问。
他觉察到这个声音有几分稚气,就在隔他几米远的地方,一个学生正盯着他,他点了点头。
“我也想知道,我很纳闷这么多人接受了被反绑的现实。却不问是谁反绑了自己。”
“那么你知道是谁反绑了你么?”他问学生。
“不知道,不然我不会一直问到现在了。我问过很多跟我一样被反绑的人,他们都不能够告诉我,反倒规劝我不要再纠缠这个问题,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人都被反绑着。这就是现在正常的情况,他们说不出也不愿意说。”
“你为何想知道反绑你的人?”
“你呢?我不敢说出来。”
“我想感谢他,反绑我的人从生活中解放了我,使我不再为烦恼而烦恼,我体验到了无比的轻松,没有多少知觉的轻松。”
学生平静地说:“刚毕业我是萧伯纳讨厌的那种踌躇满志的人,我的希望之门正在随着我向前的脚步声中慢慢开启,可是在长长的生活的走廊上,近在咫尺的门却接近不了,这个走廊似乎永无尽头。”
“我的脚步在走廊中空想,渐渐迷失在走廊里,醒来的时候就被反绑了。”学生沮丧地说,“我的那扇门不见了,或许已经永远地关闭,这不是我计划的生活,我曾经计划对此反抗。”
“我被反绑之后,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因而我想知道是谁反绑了我。”学生以近似疯狂的声音吼道,“是谁反绑了我?我要反抗!”
“疯子!”“他要反抗什么?”“叫他快闭嘴!”
他吃惊地望着学生,“我明白你的想法,只是在这里,反绑已经成为生活本身,你要反对的已不是原来的样子。”
“我还是要反对,你们都被反绑着,总有一个人得提醒你们:你们还不知道为何被反绑,是谁反绑了你们。弄清楚这个问题,你们才有资格过被反绑的生活。而我,不需要!我不需要这种虚假的前行!”
学生歇斯底里的声音使大家沉默了下来,他又想起男子的话“反绑毕竟不是好事”,喜欢上他的确奇怪,问题可能就出在是谁反绑了我们的自由上。
不过这么一想又在扰乱生活,他多么希望生活有个安静的终点。可悲的是他已经想不起被反绑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了,只记得在床头的小桌上有一幅照片:一条狗晒在太阳下,它的墨镜上有两个太阳在闪耀。没有任何背景,关于狗的照片只剩下一条狗。
这么多人被反绑着自然有数不清的照片,虽然那么多人都放弃了被反绑本身这个值得怀疑的问题,但他觉得学生的存在是一种安慰。至于他自己,即使他要感谢反绑他的人,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呢?不如一直保留这个问题,至少他不会清醒到意识不到被反绑的事实。
束缚不就是身体受折磨而难受么?既然现在没有感觉了,害怕已不可能。但他不能够回头看,这令他很恼火。他被迫拖着步子慢慢向前走,似乎没有停下的可能。于是他想到定是有人在后面监督着他,禁止他回头,并一直无形地推着他向前走。这个人是谁?他心里纳闷。不过既然不能够回头,他便无法亲眼目睹。猜测已不可能,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正常过度、从不树敌的人,辛苦工作,疲劳奔波,日子无聊而紧凑,正是这样他被迫自己欣然接受甚至创造生活中的每一件小小的乐事。有一次,他为了派遣一日乘坐三次公交车的无聊,他用力捏住扶手,哼唱起《大海航行靠舵手》,在那个场合哼歌并不稀奇,稀奇的是煞有介事地唱这首歌曲,一些年轻学生盯着他笑,挨着他的几个乘客不自觉地向旁边挪了挪,在车的最后一排有一个老大爷,恨恨地看着他,欲言又止。他当时心里异常激动,又有些担忧,不过下次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再这么做了,一次已感厌倦。昨天,他还因为某件事乐一场。早晨,在公司的办公大厅一位女同事经过身旁,他盯看着她坚挺的胸部,戏谑地对她说:
“嗨,好想你啊!”
女同事听到后吃惊地一侧目,接着眯起了眼睛,笑道:
“我也想你呀!”
他心里乐了一下,女同事还是扭着屁股走了。
现在他回想起无数多的事情来还是心里起伏,但一想到整日大部分时候的那种无聊又胆战心惊。无聊不是没事可做,而是有太多不想做的事情要做,幸好现在自己被反绑着,麻木是无聊的敌人,他怕无聊,但是麻木他不怕,克服了无聊之后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麻木,但一定不再是无聊,这是问题的关键。
他还是想看看身后反绑他的人,说不定自己认识,抑或是老熟人,他很想感谢一下他,虽然从理性来说这样的感谢会很荒唐。
他慢慢地走着,没有想到被着也能够如此惬意,比在公交车上闻着复杂的汗水与香水味要好得多,也比一个人苦思冥想好得多,比在工作时闷闷嫣嫣好得多,现在只需要这么走着就顿感满足。他觉得有满足的感觉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幸福不及它,快乐不及它。但满足的感觉又形容不出,他立刻想到这或许与麻木有关。不过,或许背离以前的那种讨厌的生活就是满足。他读过卡夫卡的《变形记》,但是他为格里高尔而激动,那种心情就是满足,他坚定地认为变成甲虫使格里高尔更加冷静,而且甲虫多么有意思,腿多,壳硬,还可以倒走在天花板上,然后“啪”地摔下来,发出悦耳的声音。他也在阿Q那里得到过满足,特别是阿Q和人比赛要虱子时美妙的响声。对了,那个“饥饿艺术家”是他的偶像,倒不是他明白了作者的深意,而是艺术家太有意思,饿得有意思,他发誓只要是他去看马戏团表演,绝不看其他的任何东西除了一直与“饥饿艺术家”为伴,使难得的有意思不再受无辜的冷落。这些想法他有时候自己都觉得可笑,他不过是想去发现比无聊还无聊的有意思的事情,从而获得满足感。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只能这么被反绑着走下去,反倒觉得满足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想获得满足的感觉再困扰着他。
他现在就想对身后反绑他的人表达谢意,不过在这之前他要清楚这人是谁。他不想再因为不假思索地表达谢意而犯错误,犯错是无法挽回的,尤其是对于人这个族类。一年前,他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位心仪的女子。那段时间,那个女人一直在相同的时间出现在车上,恰好又一直站在相同的位置,她从不坐下,喜欢这么一直站着。恰好他每天也会在同一时间乘坐这趟车,庸俗的缘分,后来他经常这么想。当时他却渐渐习惯了身边站着的这个高挑的女人,黑黄相间的头发在肩头披散开,身上有股诱人的奶香味。他曾经断定这不是什么香水的味道,而是她的原味,女人因为有这种味道而吸引着人的一切感官。于是他不知不觉也固定在了公交车的同一位置,他们未曾交谈已经熟识。他觉得现代社会相互熟识的人大多是这种状况,就如他在这个公交车上就熟识好多人,每天都会见到,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表情里。不过不交谈并不代表陌路,没有开口的理由最多导致不说话而已,认识终归是认识。但是对眼前的这个女人他却不想如此,日日面对已有默契,在有默契而又散发如此诱人奶香味的女人面前保持缄默会让人自责品行不端。
某个早晨,他们又如此接近,他望着她微微上翘的嘴唇,那里充满了灵气,由于他无法抑制她脸上依稀的雀斑带来的成熟的韵致,他问道:
“你每天都在这儿?”
她没有惊异,微笑着动了一下双唇:
“你每天也在这儿?”
他立刻后悔自己的说法,这应该是个肯定句才对,疑问句充满着挑衅。然而她的回答表明她领会他的意思相当深刻,这句回答的奶香味相当浓重。很快,四目投注,相视而笑,交谈起来。公交车并不是好场所,不久就换作了茶室、咖啡厅,再到了家里,按照着他所理解的庸俗的顺序。庸俗的过程,他后来感叹道,不过人不能够总判断出“理所当然”为庸俗,尤其是在身处其中时。
现在要说到他此时思考和这个女人关系的重点了。他只是想为自己铺垫一下那晚表达谢意时的心情。他得感谢这些“顺理成章”的过程,平常事情的开端显得多么伟大,比如他第一次开口的那句话。当时他抚摸着把头枕在自己胸口的女人的后背时,仿佛另一个他说了一句:
“谢谢你。”
显然此时的奶香味充溢着整个屋子,人沉浸其中,不免昏眩。她慢慢坐起来,闭目一会儿,狠狠地突袭他一个耳光。他至今仍然认为那三个字比他的第一句纯粹得多,那个女人是不理解还是太理解他的想法了,以致于那晚的风雨平息后她读懂了他。他现在得到了教训,表达谢意是显露“隐私”的事情,不得不谨慎。真实向来掩盖不了,他的真实就是无聊,这是找不到评语的评语,他记得叔本华解释过,这是钟摆的一端,时间不停,无聊不止。
因此,被反绑着令他兴奋,时间还是走着,对他已经没有意义了,这直接砸烂了钟摆,他于是想感谢反绑他的人,不过又不敢随便表达,万一是那个奶香味的女人怎么办,虽然那次之后她已经消失。他一直以为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在现在已经不是新鲜事,每天类似的报道多如牛毛,亲身在经历着的更是不计其数,到后来人活着不就是新鲜事么?
走了这么久,越走越轻松,他沉醉于回忆与思索里,没有注意周围的事情,突然,一个声音问道:
“你也被反绑着?”
他吃了一惊,这简单的问题表明此人的境况和自己一样,在他身旁立即显现出来一个人,面孔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
“你忘了,我是经常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
他恍然大悟,他曾经留意过这个男子,他总爱用手机大声放着摇滚乐,四季如此,让人烦躁。他断定他一定不懂那在唱什么,并且他也很烦躁,不过这个男子还是不停放着,不知疲倦。
“我记得你,你为什么也被反绑着?”
“我太累了,前几天破产了,我的小饭馆破产了。”
“小饭馆破产了?”
“对,我知道了破产了麻烦更多,不过我心里却很兴奋,我是边流泪边大笑着倒在床上,我太想睡个好觉,找找做梦的感觉。”
“做梦?”
“对,我已经不再放那些摇滚乐了,其实我讨厌那些,我总是尽量把厌恶的东西释放出来,现在我不想再那样了。”
“你怎么……”
“对,其实我已不能再那样了,当我不想的时候我已不能了。这就是奇怪。我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被反绑着,双手动弹不了,这倒也好,我什么都不用做了,除了双手还有什么可以做事呢?我就暗自厌恶过这双手。”
“那你可不可以……”
“对,我是感到厌烦了,我脑子里哪能装下那么多人,哪能顾及那么多人,于是我顺理成章地破产了。我早就料到了,可那么多人比我还乐观,我左右了不了他们,难道我左右不了自己的直觉么?”
“可……”
“对,活着就有依靠,有依靠就有麻烦,有麻烦我就厌恶,因为厌恶我就每日在公交车上放摇滚乐,让你们大家都厌恶我,使我更厌恶自己,现在我被反绑着,步子越来越轻松,我失去了去做自己厌恶的事情的可能了,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我曾经觉得生活好极了,后来就陷入了厌恶的麻烦中,这种麻烦就像陷入沼泽,越挣扎越陷得深,现在一切都好了。”
“那你能否……”
“对,我曾经对以后不感兴趣,那些日子我陷身于现实的泥淖里,现在我被反绑着,也一直被驱着向前走,我第一次想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向哪里去呢?”
“我不知道,我……”
“你想问我什么?对不起一直打断你,以前我都对自己说话,现在突然可以和别人说,我有些兴奋,你刚才想问我什么?”
“是的,我有一个问题,你能否告诉我身后反绑我的人是谁?”
“你为什么想去知道你没有必要知道的东西。”男子满脸疑惑,“好不容易至此,又自寻烦恼。”
“不,我想感谢反绑我的人,在这之前,我要知道他是谁?”
“我也从心底感谢反绑我的人,不过我坚决拒绝知道他是谁,毕竟反绑本身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却欣然,别人会费解的。”
“不过,我真想……”我被男子的话震撼了一下,反绑毕竟不是好事,我们却偏偏喜欢。
“好吧,我给你说实话吧,难道你没有意识到我和你在一条水平线上?我们都回不了头,我只感觉你的身后朦朦胧胧,那些只有你才认识。”
“那你大概形容一下。”他有些着急。
“朦朦胧胧,我想这是最好的形容。,不信你看看我的身后。”
的确,他看不见男子身后是什么,他那悬着的心落下不了,他那强烈的想知道是谁反绑了他的渴望平息不了,他那瞬间被已有的生活回忆折磨的难受安静不了,于是情郁于中自然发之于外,他开始显得有些愤怒。其实他也可以享受现在的美好状态,正如他平时也以简单的理由支撑生活一样,现在支撑他思考的就这么一个问题,他心中又回荡起男子安定的话语“反绑毕竟不是好事。”
“究竟是谁反绑了我?”他大吼道。
“吵什么?”“安静点!”“你有必要知道么?”……很多声音回复了这次吼叫,现在意识到有很多人和他一样被反绑着,他们大多数不关心是谁反绑了自己。那个破产的男子递给他一个无奈的眼色,他不明白。然而他立刻知道在这些反绑的人中有不少他认识,令他吃惊的是奶香味女人和女同事也在其中,她俩沉默不语。他一下子惬意至极,他们又在一起,同是被反绑的人。像在公交车与办公室一样,生活又回到了原点。而此时的状态,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最好的,被反绑的生活也许是最好的生活。
“你也想知道反绑你的人是谁么?”一个声音小心翼翼地问。
他觉察到这个声音有几分稚气,就在隔他几米远的地方,一个学生正盯着他,他点了点头。
“我也想知道,我很纳闷这么多人接受了被反绑的现实。却不问是谁反绑了自己。”
“那么你知道是谁反绑了你么?”他问学生。
“不知道,不然我不会一直问到现在了。我问过很多跟我一样被反绑的人,他们都不能够告诉我,反倒规劝我不要再纠缠这个问题,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人都被反绑着。这就是现在正常的情况,他们说不出也不愿意说。”
“你为何想知道反绑你的人?”
“你呢?我不敢说出来。”
“我想感谢他,反绑我的人从生活中解放了我,使我不再为烦恼而烦恼,我体验到了无比的轻松,没有多少知觉的轻松。”
学生平静地说:“刚毕业我是萧伯纳讨厌的那种踌躇满志的人,我的希望之门正在随着我向前的脚步声中慢慢开启,可是在长长的生活的走廊上,近在咫尺的门却接近不了,这个走廊似乎永无尽头。”
“我的脚步在走廊中空想,渐渐迷失在走廊里,醒来的时候就被反绑了。”学生沮丧地说,“我的那扇门不见了,或许已经永远地关闭,这不是我计划的生活,我曾经计划对此反抗。”
“我被反绑之后,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因而我想知道是谁反绑了我。”学生以近似疯狂的声音吼道,“是谁反绑了我?我要反抗!”
“疯子!”“他要反抗什么?”“叫他快闭嘴!”
他吃惊地望着学生,“我明白你的想法,只是在这里,反绑已经成为生活本身,你要反对的已不是原来的样子。”
“我还是要反对,你们都被反绑着,总有一个人得提醒你们:你们还不知道为何被反绑,是谁反绑了你们。弄清楚这个问题,你们才有资格过被反绑的生活。而我,不需要!我不需要这种虚假的前行!”
学生歇斯底里的声音使大家沉默了下来,他又想起男子的话“反绑毕竟不是好事”,喜欢上他的确奇怪,问题可能就出在是谁反绑了我们的自由上。
不过这么一想又在扰乱生活,他多么希望生活有个安静的终点。可悲的是他已经想不起被反绑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了,只记得在床头的小桌上有一幅照片:一条狗晒在太阳下,它的墨镜上有两个太阳在闪耀。没有任何背景,关于狗的照片只剩下一条狗。
这么多人被反绑着自然有数不清的照片,虽然那么多人都放弃了被反绑本身这个值得怀疑的问题,但他觉得学生的存在是一种安慰。至于他自己,即使他要感谢反绑他的人,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呢?不如一直保留这个问题,至少他不会清醒到意识不到被反绑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