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facebook简摘
黄易山
第一章, 公司创始人的特质
讲述扎克伯格聪明绝顶,意志坚定,喜欢挑战自我,同时很真实透明。
第二章, Facebook招聘的规则
45分钟时间,4位面试官,2.5人集中考察编程情况,0.5人考察文化适应性,1人专注于系统设计方面。时间分布:
1分钟,大致描述下本次面试。
4分钟,先1分钟介绍一下自己,什么时候加入facebook,做过哪些东西,目前在facebook什么部门,负责什么。然后给应聘者3分钟自我介绍。
3~5分钟:应聘者回答“为什么对facebook感兴趣”的问题。
10~15分钟,应聘者回答之前让他最骄傲的一个项目,然后深入追问很多跟这个项目相关的问题。“最大的挑战”“多少人完成的,你再里面的角色和贡献”“有没有出现你的想法和其他人不同的情况,你是如何应对的”“这个项目让你学习了什么,锻炼了什么地方”还会挑一些相关的技术细节提问。
20分钟,文化相关性问题占一半时间,另一半集中在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上。
5分钟,留给应聘者提问。
给应聘者打分,分强烈推荐,推荐,一般推荐,一般不推荐,不推荐,强烈不推荐
Facebook的招聘标准:只和最好的人合作
一流人才只愿意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共事,他们聚在一起会变得更好,一流人才无法容忍二流人才。
如何远离非一流人才,慢点招人,炒鱿鱼要快,facebook 60%~70%的员工都是员工相互推荐的。
时刻牢记,招聘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第三章, 新兵训练营(当公司人数大于300人后)
为期六周的新兵训练营,第一周介绍各个部门的概况,使大家有个全局的认识。第二周重点在于公司各个重要产品,常用的技术框架和技术工具的介绍。第三周集中在公司的运营,商业模式和其他非产品技术部门的介绍。
从第三周开始新人开始接触需要找人的组,选出不超过三个组作为备选组,接下来做的事就是进一步缩小目标范围,以达到在第六周时只剩一个备选组的目的。
新兵训练营不仅是新员工培训班,也是经理培训班,每次新员工5~9人,一年六次。
第四章, 黑客文化
黑客的驱动力是不断的学习和再创造。
产品开发三个准则:
1. 迅速发布再进行监测
2. 坦然对待不确定性
3. 不追求极致,不断发布以达到目标
重视数据而不盲从数据,决定产品方向的是想象力,激情和胆量。
硅谷盛行的“工具文化”,最好的人才作工具开发,工具驱动型公司。
两套流程,一套升职做管理,一套做技术狂人,都会有相应的报酬。工种不同主要是职务不同,收入技术狂人甚至更高。
导师文化
1. 双方是朋友
2. 导师在某个领域能够帮你提高自己的价值
3. 积极主动去寻找
4. 对导师的帮助要心怀感激
5. 每次和导师的交流进行总结,记录。
第五章, 产品的开发流程
1. 描绘远景,设置目标
我们为什么设这个目标,而不是另外一个目标。这件事完成之后是个什么样的画面。
我们计划做些什么来实现这个远景。通常遵循“smart”规则,要有专注点。
2. 收集想法并排出优先
时间分配“6-2-2”原则,60%时间放在那些可以预期的项目上,20%时间花在后台构架和产品质量上,20%时间花在比较有风险,有争议,有颠覆性后果的那些想法上。
规模化,可靠性,性能。求快(move fast)。
温度计,绿色,黄色,橙色,红色。
3. 跨团队沟通
4. 告知所有可能关心的人
5. 设计产品
四个维度:有哪些功能,预期完成时间,预算,完成质量。
不要过度设计。
产品越简单越好,但并不意味着简陋。
产品要确实有用,主要流程尽可能顺畅
不追求完美。
保留最基本的质量底线
6. 指定项目责任人
7. 定期碰头会
8. 了解进度,汇总报告
简报,一分钟读完,一周最重要的事不超过5件。
9. 发布产品,监测数据
发布前评估,发布后评测。
第六章, 慷慨而严谨的考核激励体系(重要)
期权,受限股票单元
创业项目,问题真实存在,市场要够大,解决方案要够妙;
创业者要靠谱,有激情,有能力。能力,激情,信赖。Ceo,技术,商务和运营。
总结到底其实就是关于甄选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过程,作为一个工程师驱动的公司,高举黑客文化大旗,走有硅谷高科技特色的资本主义路线,最后牛逼哄哄。
移动应用,支付,云应用,教育,旅游/美食,大数据。
新型视频社交网站airtime,软件公司asana,社交网站jumo,quora,path。zynga,
第一章, 公司创始人的特质
讲述扎克伯格聪明绝顶,意志坚定,喜欢挑战自我,同时很真实透明。
第二章, Facebook招聘的规则
45分钟时间,4位面试官,2.5人集中考察编程情况,0.5人考察文化适应性,1人专注于系统设计方面。时间分布:
1分钟,大致描述下本次面试。
4分钟,先1分钟介绍一下自己,什么时候加入facebook,做过哪些东西,目前在facebook什么部门,负责什么。然后给应聘者3分钟自我介绍。
3~5分钟:应聘者回答“为什么对facebook感兴趣”的问题。
10~15分钟,应聘者回答之前让他最骄傲的一个项目,然后深入追问很多跟这个项目相关的问题。“最大的挑战”“多少人完成的,你再里面的角色和贡献”“有没有出现你的想法和其他人不同的情况,你是如何应对的”“这个项目让你学习了什么,锻炼了什么地方”还会挑一些相关的技术细节提问。
20分钟,文化相关性问题占一半时间,另一半集中在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上。
5分钟,留给应聘者提问。
给应聘者打分,分强烈推荐,推荐,一般推荐,一般不推荐,不推荐,强烈不推荐
Facebook的招聘标准:只和最好的人合作
一流人才只愿意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共事,他们聚在一起会变得更好,一流人才无法容忍二流人才。
如何远离非一流人才,慢点招人,炒鱿鱼要快,facebook 60%~70%的员工都是员工相互推荐的。
时刻牢记,招聘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第三章, 新兵训练营(当公司人数大于300人后)
为期六周的新兵训练营,第一周介绍各个部门的概况,使大家有个全局的认识。第二周重点在于公司各个重要产品,常用的技术框架和技术工具的介绍。第三周集中在公司的运营,商业模式和其他非产品技术部门的介绍。
从第三周开始新人开始接触需要找人的组,选出不超过三个组作为备选组,接下来做的事就是进一步缩小目标范围,以达到在第六周时只剩一个备选组的目的。
新兵训练营不仅是新员工培训班,也是经理培训班,每次新员工5~9人,一年六次。
第四章, 黑客文化
黑客的驱动力是不断的学习和再创造。
产品开发三个准则:
1. 迅速发布再进行监测
2. 坦然对待不确定性
3. 不追求极致,不断发布以达到目标
重视数据而不盲从数据,决定产品方向的是想象力,激情和胆量。
硅谷盛行的“工具文化”,最好的人才作工具开发,工具驱动型公司。
两套流程,一套升职做管理,一套做技术狂人,都会有相应的报酬。工种不同主要是职务不同,收入技术狂人甚至更高。
导师文化
1. 双方是朋友
2. 导师在某个领域能够帮你提高自己的价值
3. 积极主动去寻找
4. 对导师的帮助要心怀感激
5. 每次和导师的交流进行总结,记录。
第五章, 产品的开发流程
1. 描绘远景,设置目标
我们为什么设这个目标,而不是另外一个目标。这件事完成之后是个什么样的画面。
我们计划做些什么来实现这个远景。通常遵循“smart”规则,要有专注点。
2. 收集想法并排出优先
时间分配“6-2-2”原则,60%时间放在那些可以预期的项目上,20%时间花在后台构架和产品质量上,20%时间花在比较有风险,有争议,有颠覆性后果的那些想法上。
规模化,可靠性,性能。求快(move fast)。
温度计,绿色,黄色,橙色,红色。
3. 跨团队沟通
4. 告知所有可能关心的人
5. 设计产品
四个维度:有哪些功能,预期完成时间,预算,完成质量。
不要过度设计。
产品越简单越好,但并不意味着简陋。
产品要确实有用,主要流程尽可能顺畅
不追求完美。
保留最基本的质量底线
6. 指定项目责任人
7. 定期碰头会
8. 了解进度,汇总报告
简报,一分钟读完,一周最重要的事不超过5件。
9. 发布产品,监测数据
发布前评估,发布后评测。
第六章, 慷慨而严谨的考核激励体系(重要)
期权,受限股票单元
创业项目,问题真实存在,市场要够大,解决方案要够妙;
创业者要靠谱,有激情,有能力。能力,激情,信赖。Ceo,技术,商务和运营。
总结到底其实就是关于甄选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过程,作为一个工程师驱动的公司,高举黑客文化大旗,走有硅谷高科技特色的资本主义路线,最后牛逼哄哄。
移动应用,支付,云应用,教育,旅游/美食,大数据。
新型视频社交网站airtime,软件公司asana,社交网站jumo,quora,path。zynga,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