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又称用户角色(Persona),作为一种勾画目标用户、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有效工具,用户画像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以最为浅显和贴近生活的话语将用户的属性、行为与期待联结起来。作为实际用户的虚拟代表,用户画像所形成的用户角色并不是脱离产品和市场之外所构建出来的,形成的用户角色需要有代表性能代表产品的主要受众和目标群体。
一般的,用户画像在产品没有上线、市场前景较为模糊、产品需求还需探索的阶段,定性化的用户画像能有效地节省时间、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通过桌面研究、访谈等定性化的方法来获得用户画像是一种比较可行和最优的方式。而事实上,用户画像是一种能将定性与定量方法很好结合在一起的载体,通过定量化的前期调研能获得一个对于用户群较为精准的认识,在后期的用户角色的建立中能很好地对用户优先顺序进行排序,将核心的、规模较大的用户着重突出出来。定性化的方法虽然无法对不同单位的特征作数量上的比较和统计分析,但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在角色建构的过程中定性化的方式能获得大量用户的生活情境、使用场景、用户心智等资料,进而形成活生生的用户类型。基于后台数据的支持和挖掘,可以用户画像选择将定量化和定性化方法相结合来创建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在创造一系列的“典型”或者“象征性”的用户,但用户画像的一个更高层次的功用在于使用用户画像融合边缘情况的行为或需求。
首先,可以对后台数据进行提取,通过后台数据挖掘了解到用户上网环境的一些关键指标。在对用户使用场景有一些初步把握后,我们随机提取了10万用户UID样本量,获取用户职业身份、年龄、性别、学历、浏览习惯(手机、浏览器),用户的交易偏好等关键因素,进行清洗后,使用SPSS聚类分析确认区分最明显的因素。
其次, 在用户画像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颗粒度,就是我们的用户画像应该细化到哪种程度。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用户画像”最细的颗粒度应该是细到每一个用户每一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但是这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如果用户画像的颗粒度太大,对于产品设计的指导意义又相对变小了,所以把握好画像的总体丰富程度显得异常重要了。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减小颗粒度。
再次,在前期数据支持下,在这一阶段就需要发挥变性研究的长处了,前期如果是一个搭建骨架的过程,那么这一阶段就是一个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体的过程了。重点挖掘其生活情境与使用场景。围绕用户的行为特征,通过添加环境、人际关系、操作熟练程度、使用意向、人口统计学属性等细节对用户进行描述,形成用户画像的框架。此外,对用户画像取合适的名字、适当描述个性,附照片等能使角色更加生动,栩栩如生,更易于设计师形成直观印象。
David Travis认为一个令人信服的用户角色要满足七个条件,即PERSONA
P 代表基本性(Primary research)指该用户角色是否基于对真实用户的情景访谈
E 代表移情性(Empathy)指用户角色中包含姓名、照片和产品相关的描述,该用户角色是否引同理心。
R 代表真实性(Realistic)指对那些每天与顾客打交道的人来说,用户角色是否看起来像真实人物。
S 代表独特性(Singular)每个用户是否是独特的,彼此很少有相似性。
O 代表目标性(Objectives)该用户角色是否包含与产品相关的高层次目标,是否包含关键词来描述该目标。
N 代表数量(Number)用户角色的数量是否足够少,以便设计团队能记住每个用户角色的姓名,以及其中的一个主要用户角色。
A 代表应用性(Applicable)设计团队是否能使用用户角色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进行设计决策
缺点:对于不同的数据来源,可以获得的用户的数据只是少量的。了解不同用户在不同情境(交通过程中,上班途中,睡觉前)的典型使用行为与习惯,在不同情景下,不同典型用户操作行为和习惯有什么不同。同时我们按照职业分类用户的方法可能还存在问题,还需要研究不同行业人士、不同职业背景、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行为,细化专业人员与专业行业,以使用行为模式为特征提取共性,探索在不同典型场景开发出新需求点的可能性。
一般的,用户画像在产品没有上线、市场前景较为模糊、产品需求还需探索的阶段,定性化的用户画像能有效地节省时间、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通过桌面研究、访谈等定性化的方法来获得用户画像是一种比较可行和最优的方式。而事实上,用户画像是一种能将定性与定量方法很好结合在一起的载体,通过定量化的前期调研能获得一个对于用户群较为精准的认识,在后期的用户角色的建立中能很好地对用户优先顺序进行排序,将核心的、规模较大的用户着重突出出来。定性化的方法虽然无法对不同单位的特征作数量上的比较和统计分析,但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在角色建构的过程中定性化的方式能获得大量用户的生活情境、使用场景、用户心智等资料,进而形成活生生的用户类型。基于后台数据的支持和挖掘,可以用户画像选择将定量化和定性化方法相结合来创建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在创造一系列的“典型”或者“象征性”的用户,但用户画像的一个更高层次的功用在于使用用户画像融合边缘情况的行为或需求。
首先,可以对后台数据进行提取,通过后台数据挖掘了解到用户上网环境的一些关键指标。在对用户使用场景有一些初步把握后,我们随机提取了10万用户UID样本量,获取用户职业身份、年龄、性别、学历、浏览习惯(手机、浏览器),用户的交易偏好等关键因素,进行清洗后,使用SPSS聚类分析确认区分最明显的因素。
其次, 在用户画像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颗粒度,就是我们的用户画像应该细化到哪种程度。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用户画像”最细的颗粒度应该是细到每一个用户每一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但是这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如果用户画像的颗粒度太大,对于产品设计的指导意义又相对变小了,所以把握好画像的总体丰富程度显得异常重要了。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减小颗粒度。
再次,在前期数据支持下,在这一阶段就需要发挥变性研究的长处了,前期如果是一个搭建骨架的过程,那么这一阶段就是一个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体的过程了。重点挖掘其生活情境与使用场景。围绕用户的行为特征,通过添加环境、人际关系、操作熟练程度、使用意向、人口统计学属性等细节对用户进行描述,形成用户画像的框架。此外,对用户画像取合适的名字、适当描述个性,附照片等能使角色更加生动,栩栩如生,更易于设计师形成直观印象。
David Travis认为一个令人信服的用户角色要满足七个条件,即PERSONA
P 代表基本性(Primary research)指该用户角色是否基于对真实用户的情景访谈
E 代表移情性(Empathy)指用户角色中包含姓名、照片和产品相关的描述,该用户角色是否引同理心。
R 代表真实性(Realistic)指对那些每天与顾客打交道的人来说,用户角色是否看起来像真实人物。
S 代表独特性(Singular)每个用户是否是独特的,彼此很少有相似性。
O 代表目标性(Objectives)该用户角色是否包含与产品相关的高层次目标,是否包含关键词来描述该目标。
N 代表数量(Number)用户角色的数量是否足够少,以便设计团队能记住每个用户角色的姓名,以及其中的一个主要用户角色。
A 代表应用性(Applicable)设计团队是否能使用用户角色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进行设计决策
缺点:对于不同的数据来源,可以获得的用户的数据只是少量的。了解不同用户在不同情境(交通过程中,上班途中,睡觉前)的典型使用行为与习惯,在不同情景下,不同典型用户操作行为和习惯有什么不同。同时我们按照职业分类用户的方法可能还存在问题,还需要研究不同行业人士、不同职业背景、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行为,细化专业人员与专业行业,以使用行为模式为特征提取共性,探索在不同典型场景开发出新需求点的可能性。
-
婷妹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14 08:11:22
-
melod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22 22:50:54
-
Balc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02 21:38:27
-
虎牙_YH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14 14:11:09
-
Jv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02 15:36:26
-
春暖花开xff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1 12:51:00
-
赵光砚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9 22:54:24
-
lanhaoblu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29 22:38:28
-
菩提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28 10:15:36
-
Ker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21 07:49:14
-
阿盆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12 14:04:42
-
熊猫J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9 10:45:12
-
回忆渐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24 19:22:37
-
南方的狼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11 01:40:25
-
王八绿豆汤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01 17:28:49
-
Nihil 3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23 16:36:28
-
猫语花香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31 10:40:04
-
乐乐牛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2 21:47:21
-
朵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1 12:41:06
-
Z.Y.M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2 15:12:08
-
G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4 23:36:03
-
清水河上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0 01:13:39
-
活到老学到老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09 11:51:50
-
shaooooo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04 10:25:44
-
臭猴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26 13:20:26
-
小雪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22 18:19:03
-
隐形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8-16 17:58:07
-
楼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8 21:06:08
-
Aloha~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7 20:27:03
-
Jer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6-30 14:31:12
-
瘦头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6-25 08:04:06
-
绿萝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26 15:34:35
-
莫亚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21 17:53:23
-
水鸟叫秧秧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14 17:35:01
-
我就是沉沉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12 14:12:58
-
万他爸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13 10:48:36
-
肥臀底迪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03 15:51:45
-
檀郎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3-20 11:14:06
-
么嬷嬷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3-16 10:39:54
-
喜悦的小米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2-02 09:22:03
-
豆友1115546 赞了这篇日记 2014-12-17 21:55:37
-
蜜蜂as 赞了这篇日记 2014-11-01 07:28:03
-
巴啦啦老魔仙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9-24 17:25:18
-
Chloe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9-04 11:17:33
-
`Mika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08 17:47:57
-
镜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8-02 22:36:45
-
ebeyond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19 10:31:49
-
Maxwe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08 16:48:59
-
金葵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4-07 10:25:31
-
水果甜芯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0 11: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