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保:宰你也是没商量
临去美国访学的时候,我老婆就很为买医疗保险发愁。哈佛大学给访问学者推荐了几个保险,网上中国留学生也有不少建议,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太贵。我们一家三口,算下来一年买医疗保险,要花六七千美金,占到奖学金的十分之一。我们一度想学习一些前辈的做法,只买半年的旅游保险(一个人1000多元人民币),但考虑到美国据说违法成本高昂,哈佛所在的马萨诸塞州在罗姆尼当政期间,是美国第一个实行全民强制医保的州,我们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地选择了最便宜的一款医保,全家一年下来还是要花6400美元。
去年10月份的某一天,早上起来突然觉得右腹部阑尾的位置胀痛。由于我10年前做过阑尾切除手术,之后从未犯过,所以一开始以为是晚上没盖好被子,肚子受了凉,也没太当回事,喝了一天热水,到晚上疼痛加剧,又有了发烧的症状。第二天想去药店买点消炎药,人家说这不属于OTCC药,得有医生的药方。想着自己花那么多钱买了医保,第三天,我只好去了家门口的一家医院。这虽然只是家社区医院,但医生都有医学博士文凭,听我说完症状,我的主治医生给我开了检查单,让我去抽血,做完检查才知道我得的是什么病。我说给我开点消炎药吧,于是他给我开了一瓶药,只要2美元。回家我google了一下才知道,这事一瓶泰诺,没有消炎的功效,就是去热和止疼的作用。
之后两天我又给医生打过一个电话,反映说发烧的症状已经消失了,不知道是泰诺的作用,还是我自己扛过来了,不过腹痛依旧,一走路就疼,问他该怎么办?回答是等检查结果,其他一点建设性意见都没有。我烦了,上网在微博上求援。我的粉丝里懂点医的还真不少,半天时间给我诊出七八种病来,我觉得比较靠谱的是阑尾残枝炎,就是10年前主刀大夫没收拾利索。既然这都能自力更生,我翻从国内带来的小药箱,发现一种治神经性皮炎的中成药大黄蟅虫胶囊有“活血化瘀”、治疗腹部肿块的功效——就它了。
大黄蟅虫胶囊吃了两天,腹痛已经大为好转,却突然接到医生的电话,说我检查结果出来了,有几项指标偏高,让我再去查一次血。我问他我到底得了什么病?他说了半天,总之就一句话,导致肚子疼的原因很多,目前还不清楚,所以需要进一步检查。好吧,为了被宰个明白,我又去挨了一针。
又过了几天,我已经健步如飞的时候,再次接到了医生的电话,说第二次血检结果出来了,那几项偏高的指标都恢复了正常,说我的病已经好了。是,我的病确实好了,但究竟是什么病?这位美国医学博士说——不知道。
两个月后,我收到了保险公司发来的付费账单。这次糟糕的看病经历,总共支出医药费500多美元,我个人需要支付120多美元。
这是我们全家过去一年唯一一次在美国的就医经历——除了一瓶泰诺,没有任何有意义的诊疗,医药费就要500多美元;虽然看上去保险公司为我报销了400美元,但我们为此支付的保险费却高达6400美元!
据报载,至少有4700万美国人是没有医疗保险的,因为他们买不起;而医保太贵,重要原因是医药费太贵,无数美国人涌到加拿大买药;美国医药费昂贵,则据说主要原因是政府手里只掌握了针对老年人的“医疗照顾计划”和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救助计划”,没有能力与保险公司、医院和药厂谈判压低价格。
好吧,姑且认为这个逻辑成立,但从共和党人罗姆尼2003年当选州长后在马萨诸塞州推行的全民强制医保,到民主党总统奥巴马的医改法案,一脉相传的所谓改革,真能起到平抑药价、控制医疗费用的作用,解决几千万人逃避医保的根本问题吗?以我在马萨诸塞的经历看,痴人说梦。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医疗费和保费变本加厉地昂贵下去,以前能免则免的中产阶级都得交了,政府赤字减少了,保险公司、医院、药厂这些美国两党政治的资金捐助大户们高兴了。
这又是一个芝加哥学派“管制俘获”理论的典型例证——政府管制市场运行的立法事实上并未达到原来旨在达到的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效果,恰恰相反,制定实施这类立法,乃是适应特殊利益集团的要求的政治上的产物。
转载请注明:ITOTII »
原文链接:http://www.itotii.com/8222.html
去年10月份的某一天,早上起来突然觉得右腹部阑尾的位置胀痛。由于我10年前做过阑尾切除手术,之后从未犯过,所以一开始以为是晚上没盖好被子,肚子受了凉,也没太当回事,喝了一天热水,到晚上疼痛加剧,又有了发烧的症状。第二天想去药店买点消炎药,人家说这不属于OTCC药,得有医生的药方。想着自己花那么多钱买了医保,第三天,我只好去了家门口的一家医院。这虽然只是家社区医院,但医生都有医学博士文凭,听我说完症状,我的主治医生给我开了检查单,让我去抽血,做完检查才知道我得的是什么病。我说给我开点消炎药吧,于是他给我开了一瓶药,只要2美元。回家我google了一下才知道,这事一瓶泰诺,没有消炎的功效,就是去热和止疼的作用。
之后两天我又给医生打过一个电话,反映说发烧的症状已经消失了,不知道是泰诺的作用,还是我自己扛过来了,不过腹痛依旧,一走路就疼,问他该怎么办?回答是等检查结果,其他一点建设性意见都没有。我烦了,上网在微博上求援。我的粉丝里懂点医的还真不少,半天时间给我诊出七八种病来,我觉得比较靠谱的是阑尾残枝炎,就是10年前主刀大夫没收拾利索。既然这都能自力更生,我翻从国内带来的小药箱,发现一种治神经性皮炎的中成药大黄蟅虫胶囊有“活血化瘀”、治疗腹部肿块的功效——就它了。
大黄蟅虫胶囊吃了两天,腹痛已经大为好转,却突然接到医生的电话,说我检查结果出来了,有几项指标偏高,让我再去查一次血。我问他我到底得了什么病?他说了半天,总之就一句话,导致肚子疼的原因很多,目前还不清楚,所以需要进一步检查。好吧,为了被宰个明白,我又去挨了一针。
又过了几天,我已经健步如飞的时候,再次接到了医生的电话,说第二次血检结果出来了,那几项偏高的指标都恢复了正常,说我的病已经好了。是,我的病确实好了,但究竟是什么病?这位美国医学博士说——不知道。
两个月后,我收到了保险公司发来的付费账单。这次糟糕的看病经历,总共支出医药费500多美元,我个人需要支付120多美元。
这是我们全家过去一年唯一一次在美国的就医经历——除了一瓶泰诺,没有任何有意义的诊疗,医药费就要500多美元;虽然看上去保险公司为我报销了400美元,但我们为此支付的保险费却高达6400美元!
据报载,至少有4700万美国人是没有医疗保险的,因为他们买不起;而医保太贵,重要原因是医药费太贵,无数美国人涌到加拿大买药;美国医药费昂贵,则据说主要原因是政府手里只掌握了针对老年人的“医疗照顾计划”和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救助计划”,没有能力与保险公司、医院和药厂谈判压低价格。
好吧,姑且认为这个逻辑成立,但从共和党人罗姆尼2003年当选州长后在马萨诸塞州推行的全民强制医保,到民主党总统奥巴马的医改法案,一脉相传的所谓改革,真能起到平抑药价、控制医疗费用的作用,解决几千万人逃避医保的根本问题吗?以我在马萨诸塞的经历看,痴人说梦。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医疗费和保费变本加厉地昂贵下去,以前能免则免的中产阶级都得交了,政府赤字减少了,保险公司、医院、药厂这些美国两党政治的资金捐助大户们高兴了。
这又是一个芝加哥学派“管制俘获”理论的典型例证——政府管制市场运行的立法事实上并未达到原来旨在达到的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效果,恰恰相反,制定实施这类立法,乃是适应特殊利益集团的要求的政治上的产物。
转载请注明:ITOTII »
原文链接:http://www.itotii.com/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