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沈从文的《边城》我之前是读过的,却没有看题记,这几日偶然再翻书时,看到他写的题记,实在有一种恍惚的清醒,总觉得是写现在,前两天看崔永元采访作家马原,说到古时的小说就娱乐功能讲和现在的电视没什么区别,我是赞同这个说法的,所以看小说也并不是高级的人所做的高级的事情,然而只是各有所好罢了,所以我摘抄了几段沈先生关于《边城》的题记,只是对于那些读书感兴趣的人们的罢
“至于文艺爱好者呢,或是大学生,或是中学生,分布于国内人口较密的都市中,常常很诚实天真的把一部分极可宝贵的时间,来阅读国内新近出版的文学书籍。他们为一些理论家,批评家,聪明的出版家,以及习惯于说慌造谣的文坛消息家,同力协作造成一种习气所控制,所支配,他们的生活,同时又实在与这个作品所提到的世界相去太远了------他们不需要这种作品,这本书也就不需要得到他们。
我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 “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资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
我的读者应该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个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
1934年4月25日 沈从文
“至于文艺爱好者呢,或是大学生,或是中学生,分布于国内人口较密的都市中,常常很诚实天真的把一部分极可宝贵的时间,来阅读国内新近出版的文学书籍。他们为一些理论家,批评家,聪明的出版家,以及习惯于说慌造谣的文坛消息家,同力协作造成一种习气所控制,所支配,他们的生活,同时又实在与这个作品所提到的世界相去太远了------他们不需要这种作品,这本书也就不需要得到他们。
我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 “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资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
我的读者应该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个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
1934年4月25日 沈从文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