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斯風指法的研究 - Part 1 一般音域的常用指法
- 网络摘抄 -
發信人: chingming (圖書館之狼再次出動) 看板: band
日期: Fri Oct 27 16:54:09 2000
標題: [轉貼]薩克斯風指法的研究 Part 1 一般音域的常用指法
發信人: Hsieh@niabbs (好奇寶寶), 信區: saxophone
標 題: 薩克斯風指法的研究 Part 1 一般音域的常用指法
發信站: NIABBS (Sat Apr 12 17:23:47 1997)
轉信站: niabbs (local)
3;1m 薩克斯風指法的研究
Saxophone Fingerings
0m 謝坤霖
Hsieh, Kun-Lin
5;1m┌─────────────────────────────────┐
5;1m│0;36m發 信 站: bbs.nia.edu.tw (203.64.3.161) 關豆門 國立藝術學院BBS 5;1m│
5;1m│0;36m首次發表: Sat Apr 12 17:23:47 1997 5;1m│
5;1m│0;36m發 信 人: 謝坤霖 (Hsieh, Kun-Lin) 5;1m│
5;1m│0;36m信 區: 薩克斯風 (saxophone) 5;1m│
5;1m└─────────────────────────────────┘
0m
6m SUMMARY
In order to resolve some problems in saxophone playing, we should
know all of the saxophone fingerings. Try to find one fingering that
6mcould be easy to play, Now I will explain some principles about how to
choose them.
Some fingerings include altissimo fingerings, mulitiphonic
fingerings, Quarter-tone fingerings, Half-open fingerings, and some
useless fingerings in today's saxophones, I will not discuss them very
clearly. If necessary, I will introduce them or just list fingerings
chart to be a reference.
7;1m本文包含的內容
0m
1.一般音域的常用指法
2.音準與音準校正指法
3.常見的指法障礙破解
4.音階琶音的練習指引
5.泛音練習與超音指法
7;1m略過不提的部份
0m
1.Mulitiphonics複音指法,請自行參閱下列這些書
Daniel Kientzy, 1957, Les sons multiples aux saxophones, FR$159
Ken Dorn, 19??, Mulitiphonics, $29.95
2.Quarter-tone半半音指法(半音的一半),現代作曲才會用到,指法通常會記在
譜中。
3.Half-open 半開指法,現代作曲才會用到,指法通常會記在譜中,這邊我就不
討論了。
4.已經淘汰的指法系統。早期未改良完全的樂器,其指法和現今常用的指法出入
很大,本文所述及的指法在這些樂器上也許不適用。本文就現在樂器的主流,
配合未來的發展空間,所一些介紹,若是指法上有一些非主流但尚未淘汰的系
統,我也另外補充說明的。
3;1m 前 言
0m
薩克斯風的指法,與其他的木管樂器相比,可以用大同小異來形容,所謂大同,
是說大致上的概念相同;所謂小異,是為了避免產生其他木管樂器的指法障礙而
做的小小修正,不過通常改了之後又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因此就會不斷地改良,
所以一開始是只有一點點的差異,不過日積月累產生的差異就很可觀了,光是看
到薩克斯風複雜的樂器結構,就知道這個小異事實上還真不小。薩克斯風在發明
之前,其機械原理受到當時的木管樂器影響很大,例如: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的
一般習慣;採用除拇指外的八個指頭所控制按鍵的開放順序來作為一個完整的自
然音階,同時將空出的拇指用來穩定樂器和高音鍵的使用;利用泛音列的原理來
增加樂器的音域到一個以上的八度;採用半音開孔(指西洋木管)來決定音與音
之間的距離等等。後來又逐漸地加以改良,為了便於演奏,使得樂器的結構日趨
複雜。雖然薩克斯風這項樂器在整個大的架構(如調性、形狀)已經定型了,但
還是有很多細節的部份在不斷地改進之中:目前還在開發中的Selmer(Paris) 80
三代,是根據Mark 6的形式來設計的,另外也在研究利用增加的C#音孔,來改善
中音薩克斯風的中音C#音準;Buffet的中音薩克斯風有一型有做到High G的,但
有一些問題存在而使得使用的人並不多,還有部份的型號在其左右手小指的無滾
輪設計,是所有樂器中最好按的;Keilwerth的樂器在 High D,High D#, High F
這幾個用左手手掌來控制的按鍵有做一些調整式的調整紐,可以配合不同大小的
手,另外還有下排(右手的按鍵)微調,可以節省在調整上切軟木所耗的時間,
前一陣子在友版有提到直管的中音薩克斯風,最早也是由該公司設計出來的。雖
然薩克斯風還在不斷地改良之中,但基本的架構已經沒有再做大幅度地改變了,
所以就針對目前的樂器主流,分成幾個部份一一就指法上做個稍微完整的說明。
3;1m 薩克斯風的指法系統
0m
薩克斯風的指法,老實說是很容易了解的,根本就沒有必要花時間去研究指法上
的問題,所以若是在指法上還沒遇到障礙的人,花一堆精神看完這篇文章恐怕沒
有辦法吸收,所以等到真的遇到問題時再來慢慢地研究。雖然說薩克斯風的指法
很簡單,但要完全掌握卻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只要是樂器,一定會有其指法上障
礙,有些障礙必須要花時間克服,有些障礙卻只要更換指法即可,花一堆時間去
克服沒有必要去克服的障礙,是一件很無聊而且沒有意義的事,所以本文會把所
有可能產生指法障礙的地方一併列出來給大家參考。要了解薩克斯風的指法系統
,要先知道薩克斯風(其他西洋木管樂器亦是如此)之按鍵原理的兩大概念,也
就是7;1m泛音列0m和7;1m半音開孔0m。
7;1m泛音列0m
泛音列在薩克斯風的一般音域使用上,只有用到泛音列的前兩個,我們所知道的
高音鍵,事實上就是幫助產生第二個泛音(同指法的高八度音),其原理是在實
際震動波長二分之一處,開一個小孔使氣流經過這裡時,因為流速改變而形成波
節,如此一來實際的波長會只有震動管長一半,而頻率就變成兩倍,實際的音高
就會高了一個八度,不過有一個問題是實際震動的管長會隨著不同的音而改變,
這樣波節的理想位置就會跟著改變,但是我們不可能會把樂器的高音開孔做太多
個,這樣會使得樂器結構過於複雜,如果像長笛或是銅管樂器都不做這種高音孔
,則第二個八度的音不易吹出。如果只做一個高音孔,則會像豎笛某些常用的音
會不好吹(例如豎笛的中音Si容易ㄍㄧ),更何況豎笛本身的泛音列只有奇數倍
的泛音,而不像其他的管樂器都是具有完整的泛音列,若是只開一個孔,則很容
易產生其他倍數的泛音。現在主流的樂器雖然只有一個高音鍵,但卻有兩個高音
孔,一個在脖子上,一個在HighE的開孔附近,因此當我們吹奏一點Re到一點Sol
之間的音,因為震動管長比較長,所以會開在比較低的地方,一點La以上的音,
因為震動管長較短,所以會開在比較高的脖子,但某些在邊緣的音,很容易會產
生其他的泛音出來,例如在吹一點 Do#時,一般都是建議使用全放的指法,而不
會使用加上高音鍵的指法,其理由便是其高音開孔的位置,介於實際震動管長的
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從吹嘴的地方開始算)之間,雖然距二分之一的地方較近
而不會產生第三倍的泛音,但是會使得音準略偏,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使用這個
指法,除非是需要較強的共鳴,或是全放指法的音不準才會考慮。音準偏移的現
象也發生在一點Re到一點Fa的顫音指法,也就是兩點Re到兩點Fa把高音鍵放掉的
指法,這種只用左手且沒有加上高音鍵的指法在一般的曲子很少用到,通常都是
在快速顫音才會使用,所以在吹一點Re到一點Fa的這些音,通常還是採用一般的
指法,若是需要使用到這種指法時,要注意音準的問題,使用鄰近音的指法來做
校正。再舉一個例子,有些牌子的Tenor Sax的一點Sol,有時候會吹出兩點Re的
音(第三倍泛音),其原因是其高音開孔的位置,介於實際震動管長的二分之一
和三分之二之間,而將原本的波長截成三段,使得實際的震動波長只有原來了三
分之一,因此會有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並不是樂器漏氣的關係。薩克斯風一般
音域最高的幾個音,如高音Fa#, 我們在吹的時候也是受到波節位置的偏移,所
以通常會很難在音量和共鳴上都能達到和中音域一樣的效果。最近曾看過一種所
謂的雙高音鍵的樂器,是用額外的高音鍵,來增加第三個高音孔,來配合波節的
改變,讓音色更加完美,或是讓某些不易上去的泛音更容易表現,但事實上在一
般音域的使用上並沒有辦法任意替換,所以使用頻率不高,目前也還是在嘗試階
段,有興趣的人不妨找來一試。有時候樂器漏氣也會造成波節的產生,而無法產
生預期中的音高,最常見的情況是低音吹不下去,很多初學者在薩克斯風的低音
部份往往吃盡苦頭,有的人乾脆避免去吹這些很少用的音,產生吹奏障礙的原因
很多,一方面在氣流轉彎之後必然會有減弱的趨勢,所以是否還能維持在原來飽
滿的狀態就是癥結所在,另外就是剛剛提到樂器漏氣產生的波節,更容易導致第
二倍以上的泛音產生,所以低音更是不容易下去,所以讓樂器保持在最佳狀態是
重要的,其他詳細的說明在之後的低音部份會另外再單獨討論。進階的吹奏者在
泛音列的控制到第四倍的泛音(比第一倍泛音高兩個八度)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但最好要加強到第八個泛音(比第一倍泛音高三個八度),這樣就可以用所有的
調來吹奏兩個完整八度的音階了。如果是專業的薩克斯風手,應該要純粹地利用
氣流的改變來產生波節,來吹到第十六個泛音,這樣才能夠產生理想的四個八度
的音域。如果程度不夠的人可以先用指法來產生波節(但不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
練泛音,應該還是要加強氣的控制才行),知道一下何謂泛音列,我拿最低音Bb
來舉例好了,若是樂器本身沒有漏氣,則不按高音鍵的情況下最容易吹出的音應
該就是最低音Bb,如果我們使用最低音Bb的指法再加上高音鍵,因為高音開孔的
位置約在震動管長的三分之一處,所以會產生的音不是高八度的Bb(第二倍泛音
),而是高十二度的 F(第三倍泛音),當然要產生高八度的音並不是不行,而
是比較不容易,程度夠的人改變一下氣流就可以吹出高八度的Bb了,程度不夠的
人可以輕輕的壓SideA#鍵,但不用按到底,只要能夠產生一點空隙出來就可以了
,這樣強迫波節在震動管長的二分之一處產生,所以高八度的Bb就很容易吹出來
了,至於高兩個八度的Bb音(第四倍泛音),是略難的一個部份,若是程度不夠
的人,可以使用最低音的指法,但右手小指稍微開一點,但不是完全放開,這樣
會強迫在震動管長的四分之三處產生波節,於是便可以吹出一點Bb的音,第五倍
泛音則是使用最低音的指法吹出兩點Re的音,無法用氣流來控制的人,可以試著
輕按High D的按鍵,這樣會強迫在震動管長的五分之二處產生波節,這樣第五倍
泛音就可以很容易地吹出了。不過在做一些針對泛音列overtone的練習,因為就
是要練氣流的控制,所以就不可以使用指法來輔助,而應該只能用和第一被泛音
同樣的指法(高音鍵都不按),而單純地利用氣流的改變以產生在泛音列上所有
的音,1996年九、十月號的saxophone journal所附的Masterclass CD中, Dulk
Underwood 就有做這方面的示範錄音,還沒聽過的人可以跟有的人借來聽聽看,
我在這裡就不多提了。
7;1m半音開孔
0m
薩克斯風之按鍵原理的兩大概念,除了剛剛說到的泛音列之外,另一個原理就是
半音開孔,現今常用的西洋木管,皆是根據十二平均律來計算,以半音當作音與
音之間最小的單位,然後在一定的位置作出一定大小的開孔(泛音孔不算在內)
,這個就是所謂的半音開孔。當所有的孔都成關閉的狀態時,也就是這支樂器可
以發出最低音的指法,從吹氣的地方開始算到第一個打開的開孔,為此樂器實際
的震動管長,再往下的孔,其各開孔之間開合對音準的影響以越近的孔影響越大
,也就是說第二個孔若是打開容易會讓音準變高,若是蓋著則會讓音準變低;第
三個以後的孔影響的程度會越來越小;如果同時用兩個以上的孔來組合,可以讓
音準偏差的程度再提高。善用木管樂器的此種特性,可拿來校正音準,以彌補純
律與平均律之間的音差差異。另外因為一些指法上的障礙,所以有開孔會在樂器
的相對位置,重複開一個高度相近,大小相當的開孔,產生更多的替代指法,來
避開這些樂器上指法的障礙,這些替代指法,我這邊稱它為Side鍵,共有SideF#
、SideA#、SideB#三組按鍵,這三個按鍵所對應的孔都事實上都是重複的孔,例
如SideF#是對應在右手食指的那個鍵(開孔#8與開孔#10相當);SideA#( 一般
書是寫成SideBb)則是對應左手中指所控制的那個鍵(不是那個Bb的 Bis Key,
而是它下面的那一個,也就是說開孔#13與開孔#14相當); SideB#(或是SideC
)則是對應左手食指所控制的那個鍵,為了避開高音鍵的拇指位置,所以略為移
低,照理來說開孔位置移低之後音準也應該會變低,但一點Do的原指法是用左手
中指來按,會把所謂的第二個孔(離吹氣孔第一個孔是左手食指的那個)蓋起來
,使得音準變低,於是就和替代指法的音會很接近了,以開孔的位置來說,就是
開孔#16與開孔#17相對應。另外在一些很早的樂器上,有中低音D#的重複開孔設
計,在有一些教本的指法表還會列出來,指法是L123/R13,不過現在這項設計已
經淘汰不用了,所以這個指法是不用去管它的。
3;1m 指法表的說明
0m
下面的圖是在往後的章節裡,會使用的指法說明。左圖是以開孔(泛音孔不算)
的順序來做的說明,以後會用開孔#?來表示位置。右邊的圖則是以指法來看樂器
個按鍵的位置,L表示左手,R表示右手,High表示是兩點以上的音所使用的指法
,Front是兩點Mi和兩點Fa的替代按鍵,T表左手大拇指,1表示食指,2表示中指
,3表示無名指,4表示小指,有升降記號的音名部份表示此鍵按下去,可讓原來
的音(把升降記號去掉的音),移低或升高一個半音。
左圖:開孔順序對應表 右圖:指法表示一覽表
17,18,22 ○ │) 20 L1Front ○ │) HighD#
17,18 ○ │ )19 L1 ○ │ )HighD
15 。 ) 22 L1bis 。 ) HighF
14,15,18 ○ L2 ○
12 ○ L3 ○
21┌┐ ╭─╮11 HighE ┌┐ ╭─╮L4G#
16├┤ 2├┬┤3 SideB#├┤ L4B├┬┤L4C#
13├┤ ├┴┤1,2 SideA#├┤ ├┴┤L4Bb
└┘┌┐ ╰─╯ └┘┌┐ ╰─╯
22a ∠_/ ○ 9,10 HighF# ∠_/ ○ R1
8 ╭─╮○ 7,10 R3SideF#╭─╮○ R2
╰─╯○ 6,10 ╰─╯○ R3
5╭─╮ R4D#╭─╮
4├─┤ R4C ├─┤
╰─╯ ╰─╯
7;1m薩克斯風在一般音域的常用指法列表 (不含音準校正指法)
0m
低音La TA L1 L2 L3 L4Bb / R1 R2 R3 R4C 大部分的樂器沒有LowA設計
低音Sib L1 L2 L3 L4Bb / R1 R2 R3 R4C
低音Si L1 L2 L3 L4B / R1 R2 R3 R4C
本音Do L1 L2 L3 / R1 R2 R3 R4C
本音Do# L1 L2 L3 L4C# / R1 R2 R3 R4C
本音Re L1 L2 L3 / R1 R2 R3
本音Re# L1 L2 L3 / R1 R2 R3 R4D#
本音Mi L1 L2 L3 / R1 R2
本音Fa L1 L2 L3 / R1
本音Fa# L1 L2 L3 / R2
L1 L2 L3 / R1 R3SideF# (顫音指法)
本音Sol L1 L2 L3
本音Sol# L1 L2 L3 L4G#
本音La L1 L2
本音Sib L1 L2 / Side A#
L1bis
L1 / R1 (琶音指法)
L1 / R2 (琶音指法)
本音Si L1
一點Do L2
L1 / Side B#
一點Do# (open)
一點Re T L1 L2 L3 / R1 R2 R3
一點Re# T L1 L2 L3 / R1 R2 R3 R4D#
一點Mi T L1 L2 L3 / R1 R2
一點Fa T L1 L2 L3 / R1
一點Fa# T L1 L2 L3 / R2
T L1 L2 L3 / R1 R3SideF# (顫音指法)
一點Sol T L1 L2 L3
一點Sol# T L1 L2 L3 L4G#
一點La T L1 L2
一點Sib T L1 L2 / Side A#
T L1bis
T L1 / R1 (琶音指法)
T L1 / R2 (琶音指法)
一點Si T L1
兩點Do T L2
T L1 / Side B#
兩點Do# T
兩點Re T HighD
兩點Re# T HighD HighD#
兩點Mi T HighD HighD# HighE
T L1Front L2 L3
兩點Fa T HighD HighD# HighE HighF
T L1Front L2
兩點Fa# T HighD HighD# HighE HighF HighF#
兩點Sol T HighD HighD# HighE HighF HighF# HighG 少部份的樂器才有HighG鍵
--
3;1m著作權聲明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nouncement)
0m
有關下載、刊登、轉貼、引用到本人的文章作為學術研究或教學推廣的用途時,
麻煩請註明本人的中英文名字、首次發表的時間年月、文章來源。引用本人所繪
製的圖表時,請不要將1997 by Hsieh, Kun-Lin這行字拿掉。欲轉貼至其他版面
時,請直接寫信給我讓本人來貼,以利於文章在張貼後的更新,謝謝您的合作。
m;34m※ 來源:‧關豆門 (國立藝術學院BBS) bbs.nia.edu.tw‧[FROM: 140.137.5.4]m
m;31m※ 修改:‧Hsieh 於 Sat Apr 22 18:01:16 2000修改此文‧[FROM: ppp-219-tnt-1.b]m
發信人: chingming (圖書館之狼再次出動) 看板: band
日期: Fri Oct 27 16:54:09 2000
標題: [轉貼]薩克斯風指法的研究 Part 1 一般音域的常用指法
發信人: Hsieh@niabbs (好奇寶寶), 信區: saxophone
標 題: 薩克斯風指法的研究 Part 1 一般音域的常用指法
發信站: NIABBS (Sat Apr 12 17:23:47 1997)
轉信站: niabbs (local)
3;1m 薩克斯風指法的研究
Saxophone Fingerings
0m 謝坤霖
Hsieh, Kun-Lin
5;1m┌─────────────────────────────────┐
5;1m│0;36m發 信 站: bbs.nia.edu.tw (203.64.3.161) 關豆門 國立藝術學院BBS 5;1m│
5;1m│0;36m首次發表: Sat Apr 12 17:23:47 1997 5;1m│
5;1m│0;36m發 信 人: 謝坤霖 (Hsieh, Kun-Lin) 5;1m│
5;1m│0;36m信 區: 薩克斯風 (saxophone) 5;1m│
5;1m└─────────────────────────────────┘
0m
6m SUMMARY
In order to resolve some problems in saxophone playing, we should
know all of the saxophone fingerings. Try to find one fingering that
6mcould be easy to play, Now I will explain some principles about how to
choose them.
Some fingerings include altissimo fingerings, mulitiphonic
fingerings, Quarter-tone fingerings, Half-open fingerings, and some
useless fingerings in today's saxophones, I will not discuss them very
clearly. If necessary, I will introduce them or just list fingerings
chart to be a reference.
7;1m本文包含的內容
0m
1.一般音域的常用指法
2.音準與音準校正指法
3.常見的指法障礙破解
4.音階琶音的練習指引
5.泛音練習與超音指法
7;1m略過不提的部份
0m
1.Mulitiphonics複音指法,請自行參閱下列這些書
Daniel Kientzy, 1957, Les sons multiples aux saxophones, FR$159
Ken Dorn, 19??, Mulitiphonics, $29.95
2.Quarter-tone半半音指法(半音的一半),現代作曲才會用到,指法通常會記在
譜中。
3.Half-open 半開指法,現代作曲才會用到,指法通常會記在譜中,這邊我就不
討論了。
4.已經淘汰的指法系統。早期未改良完全的樂器,其指法和現今常用的指法出入
很大,本文所述及的指法在這些樂器上也許不適用。本文就現在樂器的主流,
配合未來的發展空間,所一些介紹,若是指法上有一些非主流但尚未淘汰的系
統,我也另外補充說明的。
3;1m 前 言
0m
薩克斯風的指法,與其他的木管樂器相比,可以用大同小異來形容,所謂大同,
是說大致上的概念相同;所謂小異,是為了避免產生其他木管樂器的指法障礙而
做的小小修正,不過通常改了之後又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因此就會不斷地改良,
所以一開始是只有一點點的差異,不過日積月累產生的差異就很可觀了,光是看
到薩克斯風複雜的樂器結構,就知道這個小異事實上還真不小。薩克斯風在發明
之前,其機械原理受到當時的木管樂器影響很大,例如: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的
一般習慣;採用除拇指外的八個指頭所控制按鍵的開放順序來作為一個完整的自
然音階,同時將空出的拇指用來穩定樂器和高音鍵的使用;利用泛音列的原理來
增加樂器的音域到一個以上的八度;採用半音開孔(指西洋木管)來決定音與音
之間的距離等等。後來又逐漸地加以改良,為了便於演奏,使得樂器的結構日趨
複雜。雖然薩克斯風這項樂器在整個大的架構(如調性、形狀)已經定型了,但
還是有很多細節的部份在不斷地改進之中:目前還在開發中的Selmer(Paris) 80
三代,是根據Mark 6的形式來設計的,另外也在研究利用增加的C#音孔,來改善
中音薩克斯風的中音C#音準;Buffet的中音薩克斯風有一型有做到High G的,但
有一些問題存在而使得使用的人並不多,還有部份的型號在其左右手小指的無滾
輪設計,是所有樂器中最好按的;Keilwerth的樂器在 High D,High D#, High F
這幾個用左手手掌來控制的按鍵有做一些調整式的調整紐,可以配合不同大小的
手,另外還有下排(右手的按鍵)微調,可以節省在調整上切軟木所耗的時間,
前一陣子在友版有提到直管的中音薩克斯風,最早也是由該公司設計出來的。雖
然薩克斯風還在不斷地改良之中,但基本的架構已經沒有再做大幅度地改變了,
所以就針對目前的樂器主流,分成幾個部份一一就指法上做個稍微完整的說明。
3;1m 薩克斯風的指法系統
0m
薩克斯風的指法,老實說是很容易了解的,根本就沒有必要花時間去研究指法上
的問題,所以若是在指法上還沒遇到障礙的人,花一堆精神看完這篇文章恐怕沒
有辦法吸收,所以等到真的遇到問題時再來慢慢地研究。雖然說薩克斯風的指法
很簡單,但要完全掌握卻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只要是樂器,一定會有其指法上障
礙,有些障礙必須要花時間克服,有些障礙卻只要更換指法即可,花一堆時間去
克服沒有必要去克服的障礙,是一件很無聊而且沒有意義的事,所以本文會把所
有可能產生指法障礙的地方一併列出來給大家參考。要了解薩克斯風的指法系統
,要先知道薩克斯風(其他西洋木管樂器亦是如此)之按鍵原理的兩大概念,也
就是7;1m泛音列0m和7;1m半音開孔0m。
7;1m泛音列0m
泛音列在薩克斯風的一般音域使用上,只有用到泛音列的前兩個,我們所知道的
高音鍵,事實上就是幫助產生第二個泛音(同指法的高八度音),其原理是在實
際震動波長二分之一處,開一個小孔使氣流經過這裡時,因為流速改變而形成波
節,如此一來實際的波長會只有震動管長一半,而頻率就變成兩倍,實際的音高
就會高了一個八度,不過有一個問題是實際震動的管長會隨著不同的音而改變,
這樣波節的理想位置就會跟著改變,但是我們不可能會把樂器的高音開孔做太多
個,這樣會使得樂器結構過於複雜,如果像長笛或是銅管樂器都不做這種高音孔
,則第二個八度的音不易吹出。如果只做一個高音孔,則會像豎笛某些常用的音
會不好吹(例如豎笛的中音Si容易ㄍㄧ),更何況豎笛本身的泛音列只有奇數倍
的泛音,而不像其他的管樂器都是具有完整的泛音列,若是只開一個孔,則很容
易產生其他倍數的泛音。現在主流的樂器雖然只有一個高音鍵,但卻有兩個高音
孔,一個在脖子上,一個在HighE的開孔附近,因此當我們吹奏一點Re到一點Sol
之間的音,因為震動管長比較長,所以會開在比較低的地方,一點La以上的音,
因為震動管長較短,所以會開在比較高的脖子,但某些在邊緣的音,很容易會產
生其他的泛音出來,例如在吹一點 Do#時,一般都是建議使用全放的指法,而不
會使用加上高音鍵的指法,其理由便是其高音開孔的位置,介於實際震動管長的
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從吹嘴的地方開始算)之間,雖然距二分之一的地方較近
而不會產生第三倍的泛音,但是會使得音準略偏,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使用這個
指法,除非是需要較強的共鳴,或是全放指法的音不準才會考慮。音準偏移的現
象也發生在一點Re到一點Fa的顫音指法,也就是兩點Re到兩點Fa把高音鍵放掉的
指法,這種只用左手且沒有加上高音鍵的指法在一般的曲子很少用到,通常都是
在快速顫音才會使用,所以在吹一點Re到一點Fa的這些音,通常還是採用一般的
指法,若是需要使用到這種指法時,要注意音準的問題,使用鄰近音的指法來做
校正。再舉一個例子,有些牌子的Tenor Sax的一點Sol,有時候會吹出兩點Re的
音(第三倍泛音),其原因是其高音開孔的位置,介於實際震動管長的二分之一
和三分之二之間,而將原本的波長截成三段,使得實際的震動波長只有原來了三
分之一,因此會有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並不是樂器漏氣的關係。薩克斯風一般
音域最高的幾個音,如高音Fa#, 我們在吹的時候也是受到波節位置的偏移,所
以通常會很難在音量和共鳴上都能達到和中音域一樣的效果。最近曾看過一種所
謂的雙高音鍵的樂器,是用額外的高音鍵,來增加第三個高音孔,來配合波節的
改變,讓音色更加完美,或是讓某些不易上去的泛音更容易表現,但事實上在一
般音域的使用上並沒有辦法任意替換,所以使用頻率不高,目前也還是在嘗試階
段,有興趣的人不妨找來一試。有時候樂器漏氣也會造成波節的產生,而無法產
生預期中的音高,最常見的情況是低音吹不下去,很多初學者在薩克斯風的低音
部份往往吃盡苦頭,有的人乾脆避免去吹這些很少用的音,產生吹奏障礙的原因
很多,一方面在氣流轉彎之後必然會有減弱的趨勢,所以是否還能維持在原來飽
滿的狀態就是癥結所在,另外就是剛剛提到樂器漏氣產生的波節,更容易導致第
二倍以上的泛音產生,所以低音更是不容易下去,所以讓樂器保持在最佳狀態是
重要的,其他詳細的說明在之後的低音部份會另外再單獨討論。進階的吹奏者在
泛音列的控制到第四倍的泛音(比第一倍泛音高兩個八度)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但最好要加強到第八個泛音(比第一倍泛音高三個八度),這樣就可以用所有的
調來吹奏兩個完整八度的音階了。如果是專業的薩克斯風手,應該要純粹地利用
氣流的改變來產生波節,來吹到第十六個泛音,這樣才能夠產生理想的四個八度
的音域。如果程度不夠的人可以先用指法來產生波節(但不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
練泛音,應該還是要加強氣的控制才行),知道一下何謂泛音列,我拿最低音Bb
來舉例好了,若是樂器本身沒有漏氣,則不按高音鍵的情況下最容易吹出的音應
該就是最低音Bb,如果我們使用最低音Bb的指法再加上高音鍵,因為高音開孔的
位置約在震動管長的三分之一處,所以會產生的音不是高八度的Bb(第二倍泛音
),而是高十二度的 F(第三倍泛音),當然要產生高八度的音並不是不行,而
是比較不容易,程度夠的人改變一下氣流就可以吹出高八度的Bb了,程度不夠的
人可以輕輕的壓SideA#鍵,但不用按到底,只要能夠產生一點空隙出來就可以了
,這樣強迫波節在震動管長的二分之一處產生,所以高八度的Bb就很容易吹出來
了,至於高兩個八度的Bb音(第四倍泛音),是略難的一個部份,若是程度不夠
的人,可以使用最低音的指法,但右手小指稍微開一點,但不是完全放開,這樣
會強迫在震動管長的四分之三處產生波節,於是便可以吹出一點Bb的音,第五倍
泛音則是使用最低音的指法吹出兩點Re的音,無法用氣流來控制的人,可以試著
輕按High D的按鍵,這樣會強迫在震動管長的五分之二處產生波節,這樣第五倍
泛音就可以很容易地吹出了。不過在做一些針對泛音列overtone的練習,因為就
是要練氣流的控制,所以就不可以使用指法來輔助,而應該只能用和第一被泛音
同樣的指法(高音鍵都不按),而單純地利用氣流的改變以產生在泛音列上所有
的音,1996年九、十月號的saxophone journal所附的Masterclass CD中, Dulk
Underwood 就有做這方面的示範錄音,還沒聽過的人可以跟有的人借來聽聽看,
我在這裡就不多提了。
7;1m半音開孔
0m
薩克斯風之按鍵原理的兩大概念,除了剛剛說到的泛音列之外,另一個原理就是
半音開孔,現今常用的西洋木管,皆是根據十二平均律來計算,以半音當作音與
音之間最小的單位,然後在一定的位置作出一定大小的開孔(泛音孔不算在內)
,這個就是所謂的半音開孔。當所有的孔都成關閉的狀態時,也就是這支樂器可
以發出最低音的指法,從吹氣的地方開始算到第一個打開的開孔,為此樂器實際
的震動管長,再往下的孔,其各開孔之間開合對音準的影響以越近的孔影響越大
,也就是說第二個孔若是打開容易會讓音準變高,若是蓋著則會讓音準變低;第
三個以後的孔影響的程度會越來越小;如果同時用兩個以上的孔來組合,可以讓
音準偏差的程度再提高。善用木管樂器的此種特性,可拿來校正音準,以彌補純
律與平均律之間的音差差異。另外因為一些指法上的障礙,所以有開孔會在樂器
的相對位置,重複開一個高度相近,大小相當的開孔,產生更多的替代指法,來
避開這些樂器上指法的障礙,這些替代指法,我這邊稱它為Side鍵,共有SideF#
、SideA#、SideB#三組按鍵,這三個按鍵所對應的孔都事實上都是重複的孔,例
如SideF#是對應在右手食指的那個鍵(開孔#8與開孔#10相當);SideA#( 一般
書是寫成SideBb)則是對應左手中指所控制的那個鍵(不是那個Bb的 Bis Key,
而是它下面的那一個,也就是說開孔#13與開孔#14相當); SideB#(或是SideC
)則是對應左手食指所控制的那個鍵,為了避開高音鍵的拇指位置,所以略為移
低,照理來說開孔位置移低之後音準也應該會變低,但一點Do的原指法是用左手
中指來按,會把所謂的第二個孔(離吹氣孔第一個孔是左手食指的那個)蓋起來
,使得音準變低,於是就和替代指法的音會很接近了,以開孔的位置來說,就是
開孔#16與開孔#17相對應。另外在一些很早的樂器上,有中低音D#的重複開孔設
計,在有一些教本的指法表還會列出來,指法是L123/R13,不過現在這項設計已
經淘汰不用了,所以這個指法是不用去管它的。
3;1m 指法表的說明
0m
下面的圖是在往後的章節裡,會使用的指法說明。左圖是以開孔(泛音孔不算)
的順序來做的說明,以後會用開孔#?來表示位置。右邊的圖則是以指法來看樂器
個按鍵的位置,L表示左手,R表示右手,High表示是兩點以上的音所使用的指法
,Front是兩點Mi和兩點Fa的替代按鍵,T表左手大拇指,1表示食指,2表示中指
,3表示無名指,4表示小指,有升降記號的音名部份表示此鍵按下去,可讓原來
的音(把升降記號去掉的音),移低或升高一個半音。
左圖:開孔順序對應表 右圖:指法表示一覽表
17,18,22 ○ │) 20 L1Front ○ │) HighD#
17,18 ○ │ )19 L1 ○ │ )HighD
15 。 ) 22 L1bis 。 ) HighF
14,15,18 ○ L2 ○
12 ○ L3 ○
21┌┐ ╭─╮11 HighE ┌┐ ╭─╮L4G#
16├┤ 2├┬┤3 SideB#├┤ L4B├┬┤L4C#
13├┤ ├┴┤1,2 SideA#├┤ ├┴┤L4Bb
└┘┌┐ ╰─╯ └┘┌┐ ╰─╯
22a ∠_/ ○ 9,10 HighF# ∠_/ ○ R1
8 ╭─╮○ 7,10 R3SideF#╭─╮○ R2
╰─╯○ 6,10 ╰─╯○ R3
5╭─╮ R4D#╭─╮
4├─┤ R4C ├─┤
╰─╯ ╰─╯
7;1m薩克斯風在一般音域的常用指法列表 (不含音準校正指法)
0m
低音La TA L1 L2 L3 L4Bb / R1 R2 R3 R4C 大部分的樂器沒有LowA設計
低音Sib L1 L2 L3 L4Bb / R1 R2 R3 R4C
低音Si L1 L2 L3 L4B / R1 R2 R3 R4C
本音Do L1 L2 L3 / R1 R2 R3 R4C
本音Do# L1 L2 L3 L4C# / R1 R2 R3 R4C
本音Re L1 L2 L3 / R1 R2 R3
本音Re# L1 L2 L3 / R1 R2 R3 R4D#
本音Mi L1 L2 L3 / R1 R2
本音Fa L1 L2 L3 / R1
本音Fa# L1 L2 L3 / R2
L1 L2 L3 / R1 R3SideF# (顫音指法)
本音Sol L1 L2 L3
本音Sol# L1 L2 L3 L4G#
本音La L1 L2
本音Sib L1 L2 / Side A#
L1bis
L1 / R1 (琶音指法)
L1 / R2 (琶音指法)
本音Si L1
一點Do L2
L1 / Side B#
一點Do# (open)
一點Re T L1 L2 L3 / R1 R2 R3
一點Re# T L1 L2 L3 / R1 R2 R3 R4D#
一點Mi T L1 L2 L3 / R1 R2
一點Fa T L1 L2 L3 / R1
一點Fa# T L1 L2 L3 / R2
T L1 L2 L3 / R1 R3SideF# (顫音指法)
一點Sol T L1 L2 L3
一點Sol# T L1 L2 L3 L4G#
一點La T L1 L2
一點Sib T L1 L2 / Side A#
T L1bis
T L1 / R1 (琶音指法)
T L1 / R2 (琶音指法)
一點Si T L1
兩點Do T L2
T L1 / Side B#
兩點Do# T
兩點Re T HighD
兩點Re# T HighD HighD#
兩點Mi T HighD HighD# HighE
T L1Front L2 L3
兩點Fa T HighD HighD# HighE HighF
T L1Front L2
兩點Fa# T HighD HighD# HighE HighF HighF#
兩點Sol T HighD HighD# HighE HighF HighF# HighG 少部份的樂器才有HighG鍵
--
3;1m著作權聲明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nouncement)
0m
有關下載、刊登、轉貼、引用到本人的文章作為學術研究或教學推廣的用途時,
麻煩請註明本人的中英文名字、首次發表的時間年月、文章來源。引用本人所繪
製的圖表時,請不要將1997 by Hsieh, Kun-Lin這行字拿掉。欲轉貼至其他版面
時,請直接寫信給我讓本人來貼,以利於文章在張貼後的更新,謝謝您的合作。
m;34m※ 來源:‧關豆門 (國立藝術學院BBS) bbs.nia.edu.tw‧[FROM: 140.137.5.4]m
m;31m※ 修改:‧Hsieh 於 Sat Apr 22 18:01:16 2000修改此文‧[FROM: ppp-219-tnt-1.b]m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