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MBTI的理解以及对八维下的INFJ功能的剖析(部分论坛摘录)
荣格提出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并与思考、情感、实感、直觉四种功能类型进行匹配。提出了八种人格类型:外倾思考型、内倾思考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实感型、内倾实感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这种分类法成为以后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的基本理论。
一、初次接触MBTI
我相信很多人第一次接触MBTI是因为下面几个原因:
1.无聊的时候做心理测试题,了解到MBTI测试题。
2.想了解自己,进而找到MBTI测试题。
3.学习心理学的课程的时候遇到了MBTI。
3.寻找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了解到MBTI和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试题。
4.在“百合网”和“世纪佳缘”寻找另一半的时候做过MBTI的测试题。
了解到MBTI的存在,为我了解自己种下了一粒种子。虽然不知道这颗种子能否茁壮成长,但是至少目前为止给我带来太多惊喜。所以如果我在演讲的过程中有过多的激情(心理学名词: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或许大家可以把我归因到我是INFJ人格。
二、MBTI的滥用
很多人仅仅做了MBTI测试,自以为对MBTI有一知半解,就开始运用MBTI的理论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判定、贴标签;用于肯定自我和否认他人;在招聘中粗暴的根据量表来决定一个人的去留;在选择朋友、合作伙伴和恋爱对象的时候盲目配对…在我接触MBTI圈子之后,这些情况屡见不鲜,借用一名有着十余年MBTI应用和培训经验的资深HR的话来说:MBTI在国内传烂了。
企业界自然有人在做一流、精准MBTI传播,然而大众就好像被精英抛弃一般,只能得到一些残缺的信息。其实认真读上几部经典的mbti相关的书,我想你一定不会说这测试不靠谱,你之所以认为这和星座没什么两样,是因为你的刻板影响。因为在我看来:你如果习惯在生活中用内向和外向去评价人,那么我想你也可以以一种更开放的姿态去接触mbti,关于信效度,其实你也可以怀疑到信效度这个词语本身带来的含义,信效度能多大程度表达真理,如果信效度不是真理,那我想没有很好信效度的东西就不能说它完全和真理绝缘。MBTI挂在了世纪佳缘和百合网这恰好说明不是娱乐,因为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娱乐总是将最科学的东西拿过来遮挡门面。或许星盘也是,对于星座和星盘,因为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去鉴别,所以没有评价和意见。
就像质性分析能够流行一样,人格这种处于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交叉的学科,我们多带着点放开,真诚,认真和严谨吧。
“偏好清晰指数是一个偏好被准确鉴定的估计值,也就是相对置信度。任何其他对MBTI结果的定量式解读都是不正确的,并且会导致误解和曲解”——MBTI手册, p.121
伊莎贝尔•迈尔斯(Isabel Myers)创建这个评估量表的唯一目的,是帮助人们找到通往荣格(Jung)《心理类型学》理论的入口。她想让人们开始尝试探索他们的类型。她认为如果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他们就会更加快乐,生活更加美满,并且学会欣赏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因此,她创建了一个纸笔量表,精心设计着将人们归到他们本来就所属的类型之中。
MBTI指标并不是简单的试图给出人格的每个单独维度的“分数”。 之所以一直对“分数”这个词加引号,是因为这个词本身会导致人们以定量比较的方式去思考(好/坏,强/弱,擅长/不擅长)。
研究告诉我们,偏好越清楚,我们就更加确信那个人选择了他或她的真实偏好。当一个人的结果显示出轻微的偏好,那么对比其他类别(中等、清楚、以及非常清楚),我们就没那么确信这个人的真实偏好被显示出
迈尔斯认为这个指标是一个人探索其可能的类型的众多假设之一。
A.Ni
通常会说INFJ是数量最少的类型,可根据四个维度的区分:E多于I,S多于N,T多于F,J多于P,INFP应该是最稀少的类型才对。所以看到这里应该估计到类型并非简单的组合,而是有内在结构——INFJ的稀少应该在于其内在结构的复杂。
童年的INFJ跟INTJ并不容易区分。似乎心理类型的终身发展理论有一定的道理:0-6岁时心理功能的倾向并不明显,这段时间人的记忆也是不清楚的,因为大脑内各种联结的秩序并未分化;6-12岁的儿童已经有了基本的性格,也是他们人生的主基调;12-25岁是传说中的青春期,也主宰着对人生起着关键作用的辅助功能的发展;25-50岁是漫长的中年时期,这时人的成熟意味着第三功能得到适当发展,从而弥补辅助功能的缺憾;50岁是个坎(更年期?),之后第四功能会不会发展还是个未知数。
——童年时期的INJ们很早就显现出超出成人理解范围的“成熟”,这当然并非ISJ的“懂事”,也非ETJ、EFJ那种超凡的行动力(做事很快),更非ITP的“聪明”(在INTP和INFJ之间游离的同志可以回家吃饭了)。INJ的“成熟”的表现最大的一点就是理解力,不分男女,无须区别科学艺术哲学宗教三教九流,总之INJ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强的理解力。
跟这种“理解力”相伴而行的是——现实行动力的欠缺。INJ的儿童跟IFP不同的一点就在于此,两者可能都欠缺对于现实世界的操控能力,但INJ的控制欲要求只要他们自己的事就必定要自己了结(即便力所不能及,也要“自己去”失败);而IFP则相反,如果父母家人能够帮忙打点一切,那就再好不过……通常IFP喜欢幻想,但往往是极尽甜美善良之能事;INJ的幻想则是超越常规,并总是牵引出旁人难以理解的“大图景”、“宏观场面”——这是今后神棍们的必备技能。
INJ的儿童是对物质要求最低的种属。这不应该牵扯到什么清心寡欲之类的品格高尚,而应该说——INJ的S功能太弱导致他们对物质没什么感受力——INJ也常有“运动细胞不及中人”的想法——即便某些看似身强力壮的INJ,运动神经的灵活性依然是不行的。
在童年时期,INJ的Ni表现可能是某种幻想的产物,他们可能不像IFP那样喜欢童话,不像ISJ那样喜欢了解周围发生的大事,不想ITP那样喜欢冒险。但任何富于幻想色彩、充满神秘氛围的东西INJ都不会错过,通常在旁人看来平凡无奇的一件事、一本书、一句话……可能会激发Ni“玄热”的想象力,从而改变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
小学前半期INJ的学习成绩可能并不很好(少数也可能好),因为那些学习都意味着不断地抄写,一字不差的背诵,或是描摹一些具象的绘画,跟着老师唱出准确的节拍等等。尤其是体育,INJ可能会感到比较别扭(少数INTJ男生可能后来会参与一些对抗性的运动)。但一旦到了高年级,接触了更加抽象的学科,INJ的理解力就派上了用场,之前沉溺于幻想的Ni此刻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INJ对于社交比较厌倦,常常在人群中不知道说些什么。但这不意味着他们“羞涩”。IFP内心里可能很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INJ则发自内心地不希望别人打扰,如果遇到别人强制性地“献殷勤”,TA们会尴尬甚至发怒。一天到晚,别的儿童可能会感到疲惫并想要休息,而INJ此时才开始TA们最重要的“私活”。INJ的生活明显地分为两部分:世俗的、现实的学习和工作以及旁人不懂的兴趣爱好。INJ可能偶尔会想在大众面前表现一下自己,为此TA们会仔细思虑一番,全面控制自己的表演。INJ没法一次接受太多杂乱的信息,虽然TA们理解问题通常都很快,但如果内在没有准备,TA们很可能会搞砸一件突如其来的任务,并且对错误固执己见。
INJ通常都是好学生,这一定程度上归功于TA们聪明,更重要的是TA们没什么兴趣参与ESP、ENP热衷的“外部探索”。TA们“安分守己”,似乎只要有一本书、一支笔、一件简单的玩具或者干脆静坐在那里都能让TA们安心。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他们选择辅助功能(助手)。
B.Fe
INJ们与外界没有什么直接的交流直到青春期的来临。之前Ni已经在脑海中炮制了一张“世界地图”,现在轮到他们选择Te或者Fe来修正这些逻辑图像。于是我们钟爱的INFJer们终于出现了。
正是在这个时候,INTJ和INFJ的区别开始显现,而且这种区别将会决定他们以后的人生轨迹。对于INJ来说,Ni如同一张幕布一般的大背景,给整个人生一种神秘的、灵感的色彩和使命感,而Fe或者Te才是在前台唱着“主角”的指挥者。这个时候的INTJ们渐渐有了一种想要证明自己能力的愿望。INJ本身就心智早熟,而Te产生了一种压力——证明自己。这种证明刻不容缓,愈发强烈。情感的理解、人际关系等等渐渐退居幕后,强大的执行力和控制欲开始显露。尽管他们可能在现实的打击下感到无力和痛苦,但Ni作为内在的发动机会指引Te勇往之前,踏上独行的人生苦旅。
而此刻的INFJ呢?TA们感到情感的渴望,感到与人产生联系的重要性。向外表达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这种不稳定的Fe甚至可能给人一种“外向”的错觉。由于Ni的难以理解和Fe渴望情感交流的特性,INFJ人生中的第一个坎出现了,这种矛盾性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大众不理解无所谓,我只要一个挚友理解我就行了——soul mate作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出现了。INFJ不会理会大众的看法,但却极为看重他们尊敬的少数几个“精神友人”的看法——他们可能是导师、亲人或者同龄朋友。这个时期的INFJ可能显得感情浓烈不太理智。他们做出的决定也很少会像EFJ那么固定和快速。但他们仍然坚信他们对人生的朦胧感觉是正确的,并且拒绝接受与之相反的前进方向。
此时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和阿奇博尔德因为“陌生的新奇感”强烈地互相吸引;此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染上了轻狂、挥霍的习气,盼着家乡的田产收入来缓解债务危机;此时的叔本华刚刚写完《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此时的荣格幸运地遇上弗洛伊德,加入精神分析学派;此时的刘家琨正在刚恢复高考的建筑系中彷徨不定,“仿佛什么都做了,又仿佛什么都没做”;此时的维特根斯坦急于寻求弗雷格和罗素的认同,“如果我不是天才,我就去开飞艇”……
值得关注的是此刻的INFJ们都不约而同地“反科学”,他们将Ni的灵感大量地运用于艺术方面,不是指手工性强的艺术,而是强调精神世界的“类艺术”。几乎所有的INFJ都有某种方面的写作才能,对文字异常敏感。他们渐渐发现自己在人性方面强大的洞察力,逐渐成为人文方面的比喻巨匠。他们可能是作曲家、画家、设计师,但一切皆起源于文字的理解力。
经历了青春期的EFJ们有了内在的信息源,特别是ENFJ,已经熟稔Fe的他们可能会在学术、人际交往等方面越走越远。而INFJ的Fe则才开始发展,他们的人格似乎并没有其他类型发展得健全,对于前方的朦胧感觉仍旧很强烈,现实和理想世界的划分仍旧很残酷。这个阶段的ETJ开始实践着他们既定的人生目标,“来点真刀实枪的实干!~”他们狂热地投入生活的洪流中。
C.Ti
接下来的不可缺少的是挫折与考验,婚姻、工作、生活的现实会纷纷逼来,不管INFJ们是否可以成功应对,但恐怕没有INFJ会满足于现实的形状。ETJ会成为社会的管理者,社会的运作里早已夹杂了不少他们的风格。ISJ们循规蹈矩地练就了一番“技巧”,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ITP们想着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某方面成为“专才”,IFP则依赖于亲近的监护者们,同时无视外面的大世界,只专注于自己的小生活。ESP成为了众人瞩目的“潇洒哥”。ENP们则仍旧期望着一个“大机会”的到来……唯有INTJ是跟INFJ有着最大相似之处的,他们都沉默而坚定,不肯依从现实的摆布。然而理想的状态没有一刻是清晰的。
两者可能会有某种默契,但他们总是平行前进。想让两者真正去了解对方几乎是不可能。一方面INTJ越来越依赖Te来处理外部世界,尽管他们清楚自己并非ETJ式的元帅,但至少在外人看来,Te的强硬已经表露无遗。同理可见INFJ的世故。INFJ们变得越来越精于“识人”,可以根据不同的人进行“变形”,改变自己的情感状态以应对各种性格的人,渐渐地产生对人群的“煽动力”。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种状态更容易导致INFJ迷失自我。所以定期反省和思考对INFJ来说无比重要(“隐修”的原因)。
尽管都拥有内在无比敏锐的洞察力,INFJ和INTJ的人生旅途还是不同的。INTJ“证明自己”的任务可以通过可见的方式得到展现。他们会在竞赛式的科学研究和商业领域获得成功,他们是庞大计划幕后的策划者。他们是技术的先锋、观念的生产者。不管外界给予的压力多大,他们都倾向于越战越勇,通过敏锐的头脑和无与伦比的控制力去克服。(当然其中也不乏精神崩溃者,泡利就是一个)
INFJ们可能会情绪化地冲向自己的选择,然后会发现由于忽视客观情况导致构想无法实现,因此在碰壁数次之后INFJ们容易回到安静的学术研究或者艺术设计领域里去。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极其彷徨,怀疑自己,但同时又绝对拒绝外在的建议,直到他们顿悟并再一次坚定如初,迎接下一次碰壁。
顺从还是抵抗?这个问题会一直纠缠着INFJ。Ni的构想难以被人理解,而Fe却要求和谐、要求人际间的交流。两者的对抗是INFJ性格复杂的主要原因。ISJ和INJ的人生都受到其辅助功能的极大影响。INFJ当然不会像INTJ那样挺着压力向前,因为他们不愿意强迫人(当然也不想被强迫),他们希望对事件“自然地”产生影响。(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直到某一天,INFJ发现,以前朦胧的视角渐渐变得清晰——西西弗斯式的自我推翻终告结束。他们发现人性复杂的表现后面的原因并非不可把握,他们看到了乱石中似乎真有一条可以悄悄实现理想的小路。Ti的介入使得INFJ变得更加理智。这当然不是说INFJ会“变形”成为INTP——只是说,在不违背Ni和Fe的前提下,Ti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于是他们悄悄地迈出了一小步——也许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这一小步是如何转变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尼罗河谋杀案》、《卡拉马佐夫兄弟》、“语言游戏”理论、金贝尔美术馆以及“心理类型学”……
顺从还是抵抗?这其实是个“悖论”,Ni要求义无反顾地实现内心构想,Fe则要求和谐与沟通,迫不得已的时候意味着妥协与懦弱。但,如果信念足够强大,妥协有时就是一种办法;如果不够强大,后退常常导致崩溃——这便是关于INFJ的“二律背反”。
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即使Ni只能实现1%,那对于现实世界也是不小的改变。INFJ们其实只需要一次机会,但为了能与现实对接成功,INFJ的内心可能会准备多年——呐喊,彷徨,呐喊,彷徨……这种状态对他人似乎隐而不见(他人是地狱?),对于我们自己,却是世上最实在的事情。
或者说,“对于不可说的只能保持沉默”。
一、初次接触MBTI
我相信很多人第一次接触MBTI是因为下面几个原因:
1.无聊的时候做心理测试题,了解到MBTI测试题。
2.想了解自己,进而找到MBTI测试题。
3.学习心理学的课程的时候遇到了MBTI。
3.寻找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了解到MBTI和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试题。
4.在“百合网”和“世纪佳缘”寻找另一半的时候做过MBTI的测试题。
了解到MBTI的存在,为我了解自己种下了一粒种子。虽然不知道这颗种子能否茁壮成长,但是至少目前为止给我带来太多惊喜。所以如果我在演讲的过程中有过多的激情(心理学名词: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或许大家可以把我归因到我是INFJ人格。
二、MBTI的滥用
很多人仅仅做了MBTI测试,自以为对MBTI有一知半解,就开始运用MBTI的理论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判定、贴标签;用于肯定自我和否认他人;在招聘中粗暴的根据量表来决定一个人的去留;在选择朋友、合作伙伴和恋爱对象的时候盲目配对…在我接触MBTI圈子之后,这些情况屡见不鲜,借用一名有着十余年MBTI应用和培训经验的资深HR的话来说:MBTI在国内传烂了。
企业界自然有人在做一流、精准MBTI传播,然而大众就好像被精英抛弃一般,只能得到一些残缺的信息。其实认真读上几部经典的mbti相关的书,我想你一定不会说这测试不靠谱,你之所以认为这和星座没什么两样,是因为你的刻板影响。因为在我看来:你如果习惯在生活中用内向和外向去评价人,那么我想你也可以以一种更开放的姿态去接触mbti,关于信效度,其实你也可以怀疑到信效度这个词语本身带来的含义,信效度能多大程度表达真理,如果信效度不是真理,那我想没有很好信效度的东西就不能说它完全和真理绝缘。MBTI挂在了世纪佳缘和百合网这恰好说明不是娱乐,因为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娱乐总是将最科学的东西拿过来遮挡门面。或许星盘也是,对于星座和星盘,因为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去鉴别,所以没有评价和意见。
就像质性分析能够流行一样,人格这种处于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交叉的学科,我们多带着点放开,真诚,认真和严谨吧。
“偏好清晰指数是一个偏好被准确鉴定的估计值,也就是相对置信度。任何其他对MBTI结果的定量式解读都是不正确的,并且会导致误解和曲解”——MBTI手册, p.121
伊莎贝尔•迈尔斯(Isabel Myers)创建这个评估量表的唯一目的,是帮助人们找到通往荣格(Jung)《心理类型学》理论的入口。她想让人们开始尝试探索他们的类型。她认为如果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他们就会更加快乐,生活更加美满,并且学会欣赏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因此,她创建了一个纸笔量表,精心设计着将人们归到他们本来就所属的类型之中。
MBTI指标并不是简单的试图给出人格的每个单独维度的“分数”。 之所以一直对“分数”这个词加引号,是因为这个词本身会导致人们以定量比较的方式去思考(好/坏,强/弱,擅长/不擅长)。
研究告诉我们,偏好越清楚,我们就更加确信那个人选择了他或她的真实偏好。当一个人的结果显示出轻微的偏好,那么对比其他类别(中等、清楚、以及非常清楚),我们就没那么确信这个人的真实偏好被显示出
迈尔斯认为这个指标是一个人探索其可能的类型的众多假设之一。
A.Ni
通常会说INFJ是数量最少的类型,可根据四个维度的区分:E多于I,S多于N,T多于F,J多于P,INFP应该是最稀少的类型才对。所以看到这里应该估计到类型并非简单的组合,而是有内在结构——INFJ的稀少应该在于其内在结构的复杂。
童年的INFJ跟INTJ并不容易区分。似乎心理类型的终身发展理论有一定的道理:0-6岁时心理功能的倾向并不明显,这段时间人的记忆也是不清楚的,因为大脑内各种联结的秩序并未分化;6-12岁的儿童已经有了基本的性格,也是他们人生的主基调;12-25岁是传说中的青春期,也主宰着对人生起着关键作用的辅助功能的发展;25-50岁是漫长的中年时期,这时人的成熟意味着第三功能得到适当发展,从而弥补辅助功能的缺憾;50岁是个坎(更年期?),之后第四功能会不会发展还是个未知数。
——童年时期的INJ们很早就显现出超出成人理解范围的“成熟”,这当然并非ISJ的“懂事”,也非ETJ、EFJ那种超凡的行动力(做事很快),更非ITP的“聪明”(在INTP和INFJ之间游离的同志可以回家吃饭了)。INJ的“成熟”的表现最大的一点就是理解力,不分男女,无须区别科学艺术哲学宗教三教九流,总之INJ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强的理解力。
跟这种“理解力”相伴而行的是——现实行动力的欠缺。INJ的儿童跟IFP不同的一点就在于此,两者可能都欠缺对于现实世界的操控能力,但INJ的控制欲要求只要他们自己的事就必定要自己了结(即便力所不能及,也要“自己去”失败);而IFP则相反,如果父母家人能够帮忙打点一切,那就再好不过……通常IFP喜欢幻想,但往往是极尽甜美善良之能事;INJ的幻想则是超越常规,并总是牵引出旁人难以理解的“大图景”、“宏观场面”——这是今后神棍们的必备技能。
INJ的儿童是对物质要求最低的种属。这不应该牵扯到什么清心寡欲之类的品格高尚,而应该说——INJ的S功能太弱导致他们对物质没什么感受力——INJ也常有“运动细胞不及中人”的想法——即便某些看似身强力壮的INJ,运动神经的灵活性依然是不行的。
在童年时期,INJ的Ni表现可能是某种幻想的产物,他们可能不像IFP那样喜欢童话,不像ISJ那样喜欢了解周围发生的大事,不想ITP那样喜欢冒险。但任何富于幻想色彩、充满神秘氛围的东西INJ都不会错过,通常在旁人看来平凡无奇的一件事、一本书、一句话……可能会激发Ni“玄热”的想象力,从而改变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
小学前半期INJ的学习成绩可能并不很好(少数也可能好),因为那些学习都意味着不断地抄写,一字不差的背诵,或是描摹一些具象的绘画,跟着老师唱出准确的节拍等等。尤其是体育,INJ可能会感到比较别扭(少数INTJ男生可能后来会参与一些对抗性的运动)。但一旦到了高年级,接触了更加抽象的学科,INJ的理解力就派上了用场,之前沉溺于幻想的Ni此刻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INJ对于社交比较厌倦,常常在人群中不知道说些什么。但这不意味着他们“羞涩”。IFP内心里可能很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INJ则发自内心地不希望别人打扰,如果遇到别人强制性地“献殷勤”,TA们会尴尬甚至发怒。一天到晚,别的儿童可能会感到疲惫并想要休息,而INJ此时才开始TA们最重要的“私活”。INJ的生活明显地分为两部分:世俗的、现实的学习和工作以及旁人不懂的兴趣爱好。INJ可能偶尔会想在大众面前表现一下自己,为此TA们会仔细思虑一番,全面控制自己的表演。INJ没法一次接受太多杂乱的信息,虽然TA们理解问题通常都很快,但如果内在没有准备,TA们很可能会搞砸一件突如其来的任务,并且对错误固执己见。
INJ通常都是好学生,这一定程度上归功于TA们聪明,更重要的是TA们没什么兴趣参与ESP、ENP热衷的“外部探索”。TA们“安分守己”,似乎只要有一本书、一支笔、一件简单的玩具或者干脆静坐在那里都能让TA们安心。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他们选择辅助功能(助手)。
B.Fe
INJ们与外界没有什么直接的交流直到青春期的来临。之前Ni已经在脑海中炮制了一张“世界地图”,现在轮到他们选择Te或者Fe来修正这些逻辑图像。于是我们钟爱的INFJer们终于出现了。
正是在这个时候,INTJ和INFJ的区别开始显现,而且这种区别将会决定他们以后的人生轨迹。对于INJ来说,Ni如同一张幕布一般的大背景,给整个人生一种神秘的、灵感的色彩和使命感,而Fe或者Te才是在前台唱着“主角”的指挥者。这个时候的INTJ们渐渐有了一种想要证明自己能力的愿望。INJ本身就心智早熟,而Te产生了一种压力——证明自己。这种证明刻不容缓,愈发强烈。情感的理解、人际关系等等渐渐退居幕后,强大的执行力和控制欲开始显露。尽管他们可能在现实的打击下感到无力和痛苦,但Ni作为内在的发动机会指引Te勇往之前,踏上独行的人生苦旅。
而此刻的INFJ呢?TA们感到情感的渴望,感到与人产生联系的重要性。向外表达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这种不稳定的Fe甚至可能给人一种“外向”的错觉。由于Ni的难以理解和Fe渴望情感交流的特性,INFJ人生中的第一个坎出现了,这种矛盾性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大众不理解无所谓,我只要一个挚友理解我就行了——soul mate作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出现了。INFJ不会理会大众的看法,但却极为看重他们尊敬的少数几个“精神友人”的看法——他们可能是导师、亲人或者同龄朋友。这个时期的INFJ可能显得感情浓烈不太理智。他们做出的决定也很少会像EFJ那么固定和快速。但他们仍然坚信他们对人生的朦胧感觉是正确的,并且拒绝接受与之相反的前进方向。
此时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和阿奇博尔德因为“陌生的新奇感”强烈地互相吸引;此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染上了轻狂、挥霍的习气,盼着家乡的田产收入来缓解债务危机;此时的叔本华刚刚写完《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此时的荣格幸运地遇上弗洛伊德,加入精神分析学派;此时的刘家琨正在刚恢复高考的建筑系中彷徨不定,“仿佛什么都做了,又仿佛什么都没做”;此时的维特根斯坦急于寻求弗雷格和罗素的认同,“如果我不是天才,我就去开飞艇”……
值得关注的是此刻的INFJ们都不约而同地“反科学”,他们将Ni的灵感大量地运用于艺术方面,不是指手工性强的艺术,而是强调精神世界的“类艺术”。几乎所有的INFJ都有某种方面的写作才能,对文字异常敏感。他们渐渐发现自己在人性方面强大的洞察力,逐渐成为人文方面的比喻巨匠。他们可能是作曲家、画家、设计师,但一切皆起源于文字的理解力。
经历了青春期的EFJ们有了内在的信息源,特别是ENFJ,已经熟稔Fe的他们可能会在学术、人际交往等方面越走越远。而INFJ的Fe则才开始发展,他们的人格似乎并没有其他类型发展得健全,对于前方的朦胧感觉仍旧很强烈,现实和理想世界的划分仍旧很残酷。这个阶段的ETJ开始实践着他们既定的人生目标,“来点真刀实枪的实干!~”他们狂热地投入生活的洪流中。
C.Ti
接下来的不可缺少的是挫折与考验,婚姻、工作、生活的现实会纷纷逼来,不管INFJ们是否可以成功应对,但恐怕没有INFJ会满足于现实的形状。ETJ会成为社会的管理者,社会的运作里早已夹杂了不少他们的风格。ISJ们循规蹈矩地练就了一番“技巧”,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ITP们想着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某方面成为“专才”,IFP则依赖于亲近的监护者们,同时无视外面的大世界,只专注于自己的小生活。ESP成为了众人瞩目的“潇洒哥”。ENP们则仍旧期望着一个“大机会”的到来……唯有INTJ是跟INFJ有着最大相似之处的,他们都沉默而坚定,不肯依从现实的摆布。然而理想的状态没有一刻是清晰的。
两者可能会有某种默契,但他们总是平行前进。想让两者真正去了解对方几乎是不可能。一方面INTJ越来越依赖Te来处理外部世界,尽管他们清楚自己并非ETJ式的元帅,但至少在外人看来,Te的强硬已经表露无遗。同理可见INFJ的世故。INFJ们变得越来越精于“识人”,可以根据不同的人进行“变形”,改变自己的情感状态以应对各种性格的人,渐渐地产生对人群的“煽动力”。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种状态更容易导致INFJ迷失自我。所以定期反省和思考对INFJ来说无比重要(“隐修”的原因)。
尽管都拥有内在无比敏锐的洞察力,INFJ和INTJ的人生旅途还是不同的。INTJ“证明自己”的任务可以通过可见的方式得到展现。他们会在竞赛式的科学研究和商业领域获得成功,他们是庞大计划幕后的策划者。他们是技术的先锋、观念的生产者。不管外界给予的压力多大,他们都倾向于越战越勇,通过敏锐的头脑和无与伦比的控制力去克服。(当然其中也不乏精神崩溃者,泡利就是一个)
INFJ们可能会情绪化地冲向自己的选择,然后会发现由于忽视客观情况导致构想无法实现,因此在碰壁数次之后INFJ们容易回到安静的学术研究或者艺术设计领域里去。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极其彷徨,怀疑自己,但同时又绝对拒绝外在的建议,直到他们顿悟并再一次坚定如初,迎接下一次碰壁。
顺从还是抵抗?这个问题会一直纠缠着INFJ。Ni的构想难以被人理解,而Fe却要求和谐、要求人际间的交流。两者的对抗是INFJ性格复杂的主要原因。ISJ和INJ的人生都受到其辅助功能的极大影响。INFJ当然不会像INTJ那样挺着压力向前,因为他们不愿意强迫人(当然也不想被强迫),他们希望对事件“自然地”产生影响。(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直到某一天,INFJ发现,以前朦胧的视角渐渐变得清晰——西西弗斯式的自我推翻终告结束。他们发现人性复杂的表现后面的原因并非不可把握,他们看到了乱石中似乎真有一条可以悄悄实现理想的小路。Ti的介入使得INFJ变得更加理智。这当然不是说INFJ会“变形”成为INTP——只是说,在不违背Ni和Fe的前提下,Ti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于是他们悄悄地迈出了一小步——也许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这一小步是如何转变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尼罗河谋杀案》、《卡拉马佐夫兄弟》、“语言游戏”理论、金贝尔美术馆以及“心理类型学”……
顺从还是抵抗?这其实是个“悖论”,Ni要求义无反顾地实现内心构想,Fe则要求和谐与沟通,迫不得已的时候意味着妥协与懦弱。但,如果信念足够强大,妥协有时就是一种办法;如果不够强大,后退常常导致崩溃——这便是关于INFJ的“二律背反”。
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即使Ni只能实现1%,那对于现实世界也是不小的改变。INFJ们其实只需要一次机会,但为了能与现实对接成功,INFJ的内心可能会准备多年——呐喊,彷徨,呐喊,彷徨……这种状态对他人似乎隐而不见(他人是地狱?),对于我们自己,却是世上最实在的事情。
或者说,“对于不可说的只能保持沉默”。
-
人生何所求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5 07:56:49
-
无所谓也有点累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11 00:36:06
-
月屿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21 11:23:26
-
Psych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2 21:35:13
-
飞天棉花糖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25 23:48:13
-
莲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1 21:58:17
-
YianQ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5 22:13:15
-
Cattus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05:16:40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3 02:39:36
-
青萝拂衣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6 18:02:39
-
Nell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0 01:00:08
-
拜伦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0 10:36:06
-
宁宁奔野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5 19:11:49
-
韩子骥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2 01:14:27
-
莲桓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21 12:46:23
-
克里斯汀丸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5 10:49:01
-
弗洛拉 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6 14:55:07
-
Selo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08 12:34:00
-
落月无声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1 18:05:49
-
点米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9 23:45:18
-
虫二与横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9 19:07:44
-
新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3 16:29:45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4 22:38:1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5 17:34:18
-
星夜月下独酌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25 16:32:15
-
HazelCur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04 23:57:17
-
Emel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3 21:43:58
-
吮指原味鸡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0 09:12:19
-
Trist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09 10:38:11
-
:Ti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4 08:28:02
-
IMMETALQUE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04 16:16:09
-
Captain_智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1 14:13:00
-
北京法语联盟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19 09:36:14
-
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29 17:56:55
-
lclvip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6-29 11:43:32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28 10:10:03
-
长夏绝无暑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24 12:13:51
-
鹿也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1-20 14:50:24
-
木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4-01 16:19:53
-
Farse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20 19: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