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抗战电影之区别
中外抗战电影,在拍摄手段、剧本题材、影片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呢?我想谈谈我自己的说话。
首先要说的就是拍摄手法,效果。中国电影行业本来就是落后与外国,所以很多战争电影的场面都不如国外的那么好,这个倒没什么好说,技术问题,资金问题嘛,人家拍部电影花多少,我们拍部花多少?所以不能说我们的不好,只是我们还没有到那种水平罢了。比如,像国内抗战电影,埋个地雷,鬼子到了,一个引爆,一堆火从地下冲出,然后就燃烧了起来,之后日本佬就挂了。反观兄弟连里的场景,一个爆炸,一堆松土起飞,然后几个士兵被炸的断手断脚,死的死,伤的伤。用只对比吧,国外拍摄手法的确是较真实,地雷哪是燃烧弹啊,受到爆炸冲击,断手断脚真的是正常。国内可能以太过血腥还是什么被和谐,这种断手断脚的场景比较少见。大多数都被炸后就躺在地上,END。另外,我想说下被子弹打到是不是就真的想电视上那一个洞?其实不然,当子弹进入身体后,遇到阻物会爆炸的,也就是说,一颗子弹到你的手,可能你的手会整个飞掉。不过子弹也有类别,当然也有那种穿透形子弹。那种穿透力很强,可以直接打穿你的身体。所以说,既然拍摄战争电影,这些场景必要的真实点好。
第二,剧本题材。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国内很狗血的抗日剧,什么被奸女子开挂秒杀20多人,一跳1丈多高,用手撕开鬼子身体。我艹,特么太狗血了,太恶心。这不是说符不符合历史的问题,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我国人民用生命去打拼过来的,并不是靠几个人就能胜利的。这一点,国外抗战电影做的比较好,那种传奇色彩没有那么浓郁。都真刀实枪,一颗子基本结束一个人。绝不会出现(哪部电影我忘了,好像是那个什么飞鹰)主角中很多枪就死不了,主角光环啊。还有一个,我想说的是,为什么牛人一般都是国军的,然后再投靠共军,然后就开始了他的无敌之旅。为什么国军战斗力如此低下?鬼子如此2B?
第三,影片意义。说到宣传意义,我想说一句,战争真的很可怕,并不是那种,”冲阿,为了胜利"随之一起冲锋。战争是怎样的,49年后出生的中国人都没有见过,体会过。我们只能从这种战争片上看到那些过去的影子。但往往战争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也不知道?我也没有见过。先说国内片吧,一般都是过这安稳的日子,然后鬼子来侵略,然后携手抗战。这个本来是没什么的,历史本来就是这样。但拍成电影之后呢?军队说到打日本佬就开心。"今天又可以杀鬼子啦,嘿嘿"(微博看到的一个抗战片影片字幕)说的好像很开心一样,真是的。在国产片里也可以看到,说到打鬼子都是各个激情飞扬。看了之后真的很想再来次战争,自己亲手上战场杀鬼子去。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想法,我小时候和爸爸一起看的时候就真的想过。反观国外的,《瑞恩》《兄弟连》看到那些战争场景,觉得真的很可怕。上战场上的第一秒开始,你的死亡就已经倒计时了,也许下一秒就over了。兄弟连里有段剧情是,一个美国大兵,在绝望的时候哭着说,我想回家,我不想死在这里。另一个场景是,一个大兵在阵前中弹死了,后面的大兵却躲在那里,连长问他,怎么不滚过去,他回答,我怕死,不敢去。国产片应该没有这样的场景,临时前还是,拿几个手雷同归。还这太不人性了,上到战场,谁不怕死?真的打起仗来,你敢第一个冲吗?国内的战争片宣扬了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英勇,威武。而国外的战争片则是告诉我们广大人民,战争是多么的可怕。意义不同,所以出来的效果也不同。
中外抗战片之所以那么大出入,地方文化差异也有大的影响,毕竟人生观,价值观都不一样。说了那么多,个人喜欢吧,总体来说我是比较喜欢国外战争片,不过国产也有很多优秀作品,亮剑,雪豹。之类的,这些确定还不错。
首先要说的就是拍摄手法,效果。中国电影行业本来就是落后与外国,所以很多战争电影的场面都不如国外的那么好,这个倒没什么好说,技术问题,资金问题嘛,人家拍部电影花多少,我们拍部花多少?所以不能说我们的不好,只是我们还没有到那种水平罢了。比如,像国内抗战电影,埋个地雷,鬼子到了,一个引爆,一堆火从地下冲出,然后就燃烧了起来,之后日本佬就挂了。反观兄弟连里的场景,一个爆炸,一堆松土起飞,然后几个士兵被炸的断手断脚,死的死,伤的伤。用只对比吧,国外拍摄手法的确是较真实,地雷哪是燃烧弹啊,受到爆炸冲击,断手断脚真的是正常。国内可能以太过血腥还是什么被和谐,这种断手断脚的场景比较少见。大多数都被炸后就躺在地上,END。另外,我想说下被子弹打到是不是就真的想电视上那一个洞?其实不然,当子弹进入身体后,遇到阻物会爆炸的,也就是说,一颗子弹到你的手,可能你的手会整个飞掉。不过子弹也有类别,当然也有那种穿透形子弹。那种穿透力很强,可以直接打穿你的身体。所以说,既然拍摄战争电影,这些场景必要的真实点好。
第二,剧本题材。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国内很狗血的抗日剧,什么被奸女子开挂秒杀20多人,一跳1丈多高,用手撕开鬼子身体。我艹,特么太狗血了,太恶心。这不是说符不符合历史的问题,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我国人民用生命去打拼过来的,并不是靠几个人就能胜利的。这一点,国外抗战电影做的比较好,那种传奇色彩没有那么浓郁。都真刀实枪,一颗子基本结束一个人。绝不会出现(哪部电影我忘了,好像是那个什么飞鹰)主角中很多枪就死不了,主角光环啊。还有一个,我想说的是,为什么牛人一般都是国军的,然后再投靠共军,然后就开始了他的无敌之旅。为什么国军战斗力如此低下?鬼子如此2B?
第三,影片意义。说到宣传意义,我想说一句,战争真的很可怕,并不是那种,”冲阿,为了胜利"随之一起冲锋。战争是怎样的,49年后出生的中国人都没有见过,体会过。我们只能从这种战争片上看到那些过去的影子。但往往战争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也不知道?我也没有见过。先说国内片吧,一般都是过这安稳的日子,然后鬼子来侵略,然后携手抗战。这个本来是没什么的,历史本来就是这样。但拍成电影之后呢?军队说到打日本佬就开心。"今天又可以杀鬼子啦,嘿嘿"(微博看到的一个抗战片影片字幕)说的好像很开心一样,真是的。在国产片里也可以看到,说到打鬼子都是各个激情飞扬。看了之后真的很想再来次战争,自己亲手上战场杀鬼子去。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想法,我小时候和爸爸一起看的时候就真的想过。反观国外的,《瑞恩》《兄弟连》看到那些战争场景,觉得真的很可怕。上战场上的第一秒开始,你的死亡就已经倒计时了,也许下一秒就over了。兄弟连里有段剧情是,一个美国大兵,在绝望的时候哭着说,我想回家,我不想死在这里。另一个场景是,一个大兵在阵前中弹死了,后面的大兵却躲在那里,连长问他,怎么不滚过去,他回答,我怕死,不敢去。国产片应该没有这样的场景,临时前还是,拿几个手雷同归。还这太不人性了,上到战场,谁不怕死?真的打起仗来,你敢第一个冲吗?国内的战争片宣扬了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英勇,威武。而国外的战争片则是告诉我们广大人民,战争是多么的可怕。意义不同,所以出来的效果也不同。
中外抗战片之所以那么大出入,地方文化差异也有大的影响,毕竟人生观,价值观都不一样。说了那么多,个人喜欢吧,总体来说我是比较喜欢国外战争片,不过国产也有很多优秀作品,亮剑,雪豹。之类的,这些确定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