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
我最近在思考,我出国这么久,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
第二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无非是一部心酸的血泪史。关键是第一个问题。
对我来讲,只要得到与付出成正比,那么付出就没什么好怀疑的。而只要方法正确,其实得到总是和付出成正比。所以重在拼搏和坚持。
我想过自己的收获。无非不过一下几点:
首先是阅读问题。虽然我阅读一直都不差,甚至可以说很好,不过这边来还是感觉有很大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大概是,现在读教材都能很顺利的读完了,可以不准备词典了。同样,与人交流也极少发现想不起来的单词了,听课也没什么听不懂的。这大概还是环境对一个人英语的塑造作用。还有就是课程对一个人的提升作用。试想有些课每个礼拜的阅读至少有五十页,有些课从头到尾都是academic writing。我再这么挫下去,是不想顺利毕业么?
堪培拉大概是我呆过的地方里面,最适合学习的地方。连国内一个七线城市的娱乐活动我估计都比堪培拉多。坊间流传说ANU不好拿分,易挂,是因为老师平时也没什么事儿,所以就只好搞学术研究了。
堪培拉被称为花园之城这一点,我是比较赞成的。我没去过新加坡,不知道堪村的绿化面积和新加坡比如何,但是村子的绿化绝对是我去过的城市里面,人均面积最大的。公共用地里面基本上除了每隔两百米才有一栋的写字楼,大概就都是草坪了。湖边的草坪尤其漂亮,隔三差五也有椅子可以做。有时候周末带着pad去湖边晒太阳,一坐就可以坐半天。
之前有人在小组里咨询过我堪培拉购物的问题。他们有些妖魔化的思想,觉得堪培拉什么都买不到。这个不会,好歹是一国首都,基本生活是毫无问题的。堪培拉这个地方其实就是在告诉居民,你不要浮夸,你要浮夸我也不给你提供条件浮夸,可以解释堪培拉大概最高档的专卖店就是boss了吧。不过david johns最近有提升层次,会拿一些大品牌的东西过来卖。看的也总是比买的多。堪培拉大概是希望,weekday好好工作,weekend要不就举家出去晒太阳,串门开party,或者说你实在想骄奢淫逸一把,开车去悉尼也很快。自己开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说道悉尼我又想多说几句。悉尼是个大城市,这是毫无疑问的一点。我有个北京的朋友在悉尼住了六年多,他告诉我悉尼的实际面积大概比北京城还要大一些。我去悉尼只遇到过一次堵车,是下午下班那个时段,害他还躺在草坪里等我将近多等一个小时。其他时段都没怎么堵,并且我来往悉尼还一般都是交通高峰时段。不过悉尼的巴士那个票我实在弄不清楚,哪个刷1区,哪个刷2哪个刷3,那个一弄错就会被罚款两百刀。我的智商实在不适合去搞这些,而且本着懒惰又方便的原则,在悉尼我几乎都是打车出门。
澳洲的两个大城市,墨尔本很像上海,悉尼大概真的算起来,可能还要像香港一点。起初我觉得悉尼是像上海的,但是去过墨尔本几次后觉得墨尔本是神似,悉尼最多算个形似。但是悉尼绝对不像北京,他没有那么悠久厚重的地方文化,说他像香港大概比较极端了。可能算是慢半拍的香港,整个澳洲即使人们平时上班上学压力太大,呈现出来的也还是淡定悠然的样子。
到澳洲来的最后一个收获大概是把澳洲的房产问题搞得很清楚。我在哪儿都喜欢研究房子,盆友说这是巨蟹座特质的缘故。澳洲买房没有国内压力大,我觉得都可以说没什么压力。首付只有10%左右,买第一套房政府还有补助,按揭的话每个月付的钱只要是有工作的人,我看大概都没什么问题。而且house, townhouse, package, apartment等满足各种要求。所以论居住的话,这边无论如何都会好很多。
2013年10月24日10:08于堪培拉
第二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无非是一部心酸的血泪史。关键是第一个问题。
对我来讲,只要得到与付出成正比,那么付出就没什么好怀疑的。而只要方法正确,其实得到总是和付出成正比。所以重在拼搏和坚持。
我想过自己的收获。无非不过一下几点:
首先是阅读问题。虽然我阅读一直都不差,甚至可以说很好,不过这边来还是感觉有很大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大概是,现在读教材都能很顺利的读完了,可以不准备词典了。同样,与人交流也极少发现想不起来的单词了,听课也没什么听不懂的。这大概还是环境对一个人英语的塑造作用。还有就是课程对一个人的提升作用。试想有些课每个礼拜的阅读至少有五十页,有些课从头到尾都是academic writing。我再这么挫下去,是不想顺利毕业么?
堪培拉大概是我呆过的地方里面,最适合学习的地方。连国内一个七线城市的娱乐活动我估计都比堪培拉多。坊间流传说ANU不好拿分,易挂,是因为老师平时也没什么事儿,所以就只好搞学术研究了。
堪培拉被称为花园之城这一点,我是比较赞成的。我没去过新加坡,不知道堪村的绿化面积和新加坡比如何,但是村子的绿化绝对是我去过的城市里面,人均面积最大的。公共用地里面基本上除了每隔两百米才有一栋的写字楼,大概就都是草坪了。湖边的草坪尤其漂亮,隔三差五也有椅子可以做。有时候周末带着pad去湖边晒太阳,一坐就可以坐半天。
之前有人在小组里咨询过我堪培拉购物的问题。他们有些妖魔化的思想,觉得堪培拉什么都买不到。这个不会,好歹是一国首都,基本生活是毫无问题的。堪培拉这个地方其实就是在告诉居民,你不要浮夸,你要浮夸我也不给你提供条件浮夸,可以解释堪培拉大概最高档的专卖店就是boss了吧。不过david johns最近有提升层次,会拿一些大品牌的东西过来卖。看的也总是比买的多。堪培拉大概是希望,weekday好好工作,weekend要不就举家出去晒太阳,串门开party,或者说你实在想骄奢淫逸一把,开车去悉尼也很快。自己开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说道悉尼我又想多说几句。悉尼是个大城市,这是毫无疑问的一点。我有个北京的朋友在悉尼住了六年多,他告诉我悉尼的实际面积大概比北京城还要大一些。我去悉尼只遇到过一次堵车,是下午下班那个时段,害他还躺在草坪里等我将近多等一个小时。其他时段都没怎么堵,并且我来往悉尼还一般都是交通高峰时段。不过悉尼的巴士那个票我实在弄不清楚,哪个刷1区,哪个刷2哪个刷3,那个一弄错就会被罚款两百刀。我的智商实在不适合去搞这些,而且本着懒惰又方便的原则,在悉尼我几乎都是打车出门。
澳洲的两个大城市,墨尔本很像上海,悉尼大概真的算起来,可能还要像香港一点。起初我觉得悉尼是像上海的,但是去过墨尔本几次后觉得墨尔本是神似,悉尼最多算个形似。但是悉尼绝对不像北京,他没有那么悠久厚重的地方文化,说他像香港大概比较极端了。可能算是慢半拍的香港,整个澳洲即使人们平时上班上学压力太大,呈现出来的也还是淡定悠然的样子。
到澳洲来的最后一个收获大概是把澳洲的房产问题搞得很清楚。我在哪儿都喜欢研究房子,盆友说这是巨蟹座特质的缘故。澳洲买房没有国内压力大,我觉得都可以说没什么压力。首付只有10%左右,买第一套房政府还有补助,按揭的话每个月付的钱只要是有工作的人,我看大概都没什么问题。而且house, townhouse, package, apartment等满足各种要求。所以论居住的话,这边无论如何都会好很多。
2013年10月24日10:08于堪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