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痛苦才能让你感觉活着
当第一遍一口气看完《搏击俱乐部》时,我摊坐在电脑前,脑子嗡嗡作响。打开窗户,让外面的风吹进来,但那种拂面的真实感荡然无存,整部影片好似一记耳光,打得我生疼。
到底该是怎样的导演、怎样的编剧,该有怎样的经历,才能缔造出这么一部疯狂的电影,这么一个癫狂的故事。不如这里费些笔墨,来叙述一下我看到的这部片子。
男主人公杰克是个普通公司的普通员工,患有强烈的失眠症,正处于中年危机,对周遭厌倦与憎恨,所以他靠参加各种团体咨询会、社区讨论会来认识各种人群以寻求慰藉和缓解。当然,这些人群同样大都是社会的边缘人物,有着各种困扰。很显然,杰克并未有所好转。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在飞机上遇上了泰勒,一个和他迥然不同的人。泰勒强壮、疯狂、放浪不羁、富有魅力、不受社会的束缚而充满各种疯狂的想法。他们结为好友,杰克也住进了泰勒郊区破败的大房子里。杰克因为泰勒而开始改变,开始不再像从前蝼蚁般荒芜的生活。他们开始着手创建搏击俱乐部,一个地下组织,一个提供人们打架互殴的场所。搏击俱乐部越来越受欢迎,人们趋之若鹜,每天晚上在这里释放激情,寻求肉体上的冲击和刺激,在肉搏中血肉模糊乐此不疲。
搏击俱乐部一发不可收拾,迅速成为全国性的大型地下组织,组织成员大量扩充,并把泰勒当做他们的精神支柱、崇拜的偶像。泰勒的举动愈加疯狂,组织也开始执行一些恐怖的炸建筑物的活动,杰克无法忍受而疏远泰勒。而在一天醒来,泰勒消失了,杰克前往各地寻找泰勒的同时,却被每个人称为“长官”。他开始怀疑,开始苏醒,开始发现,原来泰勒就是他人格分裂后的自己,搏击俱乐部便是他亲手缔造的帝国。杰克决定亲手解决即将失控的场面,将枪口对准自己的脑袋。
整部影片是否可以看做一场华丽的意淫?
浑浑噩噩的小人物在社会底层拼命挣扎而看不到生活的未来,他像蝼蚁一样爬行,被虚无乏味的生活压榨,整个世界对他来说毫无意义。每一件事物都是商品,明码标价,冷酷无情,他自己也如同商品一样被使用。影片开头,杰克所寻求安慰的地方,无非是一群同样苦逼的人抱团取暖,相互倾倒心灵的垃圾,这是一种逃避。看似和谐的场面却像包裹着糖衣的毒药,依旧腐蚀着这群苦命的社会边缘人。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却是正统的,他们应该这么做,他们也只能这么做。柔情的抚摸解决不了精神的麻木,从混沌中清醒似乎只能靠泰勒带给杰克的刺激。
第一个让我难忘的镜头出现了,泰勒在酒吧后门要求杰克对他挥拳,“我要你帮我个忙,用力揍我”,在他们俩大打出手,疼到跪倒在湿漉漉的地上时,我意识到这是真正的释放,肉体上的疼痛感让他发现自己原来还会感知,还会反应,发现自己还是个“人”。这种来的痛快来的凶猛的方式,使原先和谐友善的讨论会看起来更像是一句笑话,一块画在纸上的饼。
搏击俱乐部成立了。泰勒强调规则,你任何时候都不能提及“搏击俱乐部”。这使得它愈加神秘而有趣,还有什么比在这个虚伪麻木的社会底下像小孩那样共同遵守一场游戏的规则更让人兴趣盎然?
第二个难忘的镜头,泰勒将杰克按住,将他的手背化学灼伤。他对痛苦的杰克咆哮:“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我们都是上帝抛弃的子民,上帝都不爱你,我们就要学会爱自己…你必须学会面对,你必须没有恐惧。”学会接受肉体的痛苦,学会面对死亡的恐惧,这是否是另一种接受与妥协?假如你已经习惯肉体上的折磨,是否暗示着你精神上另一种麻痹?
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杰克发现泰勒是另外一个自己时,他在抗拒,他在挽回,他试图重新回到既定的社会秩序,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他可以接受沉沦在他人创造的放肆的世界中,却无法接受制定世界新秩序的领袖竟然是自己。所以影片最后射入杰克口腔的子弹也洞穿了泰勒的后脑勺,杰克杀死了自己,同时也亲手结束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那,是否痛苦才能让你感觉活着?
搏击俱乐部里肌肉的碰撞和鲜血的飞溅是社会底层贱民的狂欢和发泄,他们靠这激烈的方式来和庸碌的生活对抗、叫嚣,来证明他们叛逆的存在。但是为什么只有在晚上,为什么只有在阴暗的地下室,为什么只能密语相传?在白天是一具坐在办公室里被文案腐蚀的僵尸,在黑夜是偷偷搏击伤痕累累的老鼠,而这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痛苦的来袭,那也只是一阵的快感,当伤疤结痂,难道又要借助再次的伤痛来让自己振奋?这是另一种逃避,泰勒本质上也只是杰克臆造出来的一个极端的面具罢了。从一种逃避跳到另一种逃避,结局的悲剧意味自然不言而喻。
“我们只是历史的过客,目标渺茫。我们没有世界大战、经济恐慌,我们的战争是心灵的战争,恐慌则是自己的生活。”这是《搏击俱乐部》的一句经典台词。说到底,肉体的打击虽然能给你短暂的真实,但它赢不了心灵的战争。该怎么做,导演没有告诉我们,我们该怎样存在,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出答案。
到底该是怎样的导演、怎样的编剧,该有怎样的经历,才能缔造出这么一部疯狂的电影,这么一个癫狂的故事。不如这里费些笔墨,来叙述一下我看到的这部片子。
男主人公杰克是个普通公司的普通员工,患有强烈的失眠症,正处于中年危机,对周遭厌倦与憎恨,所以他靠参加各种团体咨询会、社区讨论会来认识各种人群以寻求慰藉和缓解。当然,这些人群同样大都是社会的边缘人物,有着各种困扰。很显然,杰克并未有所好转。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在飞机上遇上了泰勒,一个和他迥然不同的人。泰勒强壮、疯狂、放浪不羁、富有魅力、不受社会的束缚而充满各种疯狂的想法。他们结为好友,杰克也住进了泰勒郊区破败的大房子里。杰克因为泰勒而开始改变,开始不再像从前蝼蚁般荒芜的生活。他们开始着手创建搏击俱乐部,一个地下组织,一个提供人们打架互殴的场所。搏击俱乐部越来越受欢迎,人们趋之若鹜,每天晚上在这里释放激情,寻求肉体上的冲击和刺激,在肉搏中血肉模糊乐此不疲。
搏击俱乐部一发不可收拾,迅速成为全国性的大型地下组织,组织成员大量扩充,并把泰勒当做他们的精神支柱、崇拜的偶像。泰勒的举动愈加疯狂,组织也开始执行一些恐怖的炸建筑物的活动,杰克无法忍受而疏远泰勒。而在一天醒来,泰勒消失了,杰克前往各地寻找泰勒的同时,却被每个人称为“长官”。他开始怀疑,开始苏醒,开始发现,原来泰勒就是他人格分裂后的自己,搏击俱乐部便是他亲手缔造的帝国。杰克决定亲手解决即将失控的场面,将枪口对准自己的脑袋。
整部影片是否可以看做一场华丽的意淫?
浑浑噩噩的小人物在社会底层拼命挣扎而看不到生活的未来,他像蝼蚁一样爬行,被虚无乏味的生活压榨,整个世界对他来说毫无意义。每一件事物都是商品,明码标价,冷酷无情,他自己也如同商品一样被使用。影片开头,杰克所寻求安慰的地方,无非是一群同样苦逼的人抱团取暖,相互倾倒心灵的垃圾,这是一种逃避。看似和谐的场面却像包裹着糖衣的毒药,依旧腐蚀着这群苦命的社会边缘人。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却是正统的,他们应该这么做,他们也只能这么做。柔情的抚摸解决不了精神的麻木,从混沌中清醒似乎只能靠泰勒带给杰克的刺激。
第一个让我难忘的镜头出现了,泰勒在酒吧后门要求杰克对他挥拳,“我要你帮我个忙,用力揍我”,在他们俩大打出手,疼到跪倒在湿漉漉的地上时,我意识到这是真正的释放,肉体上的疼痛感让他发现自己原来还会感知,还会反应,发现自己还是个“人”。这种来的痛快来的凶猛的方式,使原先和谐友善的讨论会看起来更像是一句笑话,一块画在纸上的饼。
搏击俱乐部成立了。泰勒强调规则,你任何时候都不能提及“搏击俱乐部”。这使得它愈加神秘而有趣,还有什么比在这个虚伪麻木的社会底下像小孩那样共同遵守一场游戏的规则更让人兴趣盎然?
第二个难忘的镜头,泰勒将杰克按住,将他的手背化学灼伤。他对痛苦的杰克咆哮:“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我们都是上帝抛弃的子民,上帝都不爱你,我们就要学会爱自己…你必须学会面对,你必须没有恐惧。”学会接受肉体的痛苦,学会面对死亡的恐惧,这是否是另一种接受与妥协?假如你已经习惯肉体上的折磨,是否暗示着你精神上另一种麻痹?
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杰克发现泰勒是另外一个自己时,他在抗拒,他在挽回,他试图重新回到既定的社会秩序,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他可以接受沉沦在他人创造的放肆的世界中,却无法接受制定世界新秩序的领袖竟然是自己。所以影片最后射入杰克口腔的子弹也洞穿了泰勒的后脑勺,杰克杀死了自己,同时也亲手结束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那,是否痛苦才能让你感觉活着?
搏击俱乐部里肌肉的碰撞和鲜血的飞溅是社会底层贱民的狂欢和发泄,他们靠这激烈的方式来和庸碌的生活对抗、叫嚣,来证明他们叛逆的存在。但是为什么只有在晚上,为什么只有在阴暗的地下室,为什么只能密语相传?在白天是一具坐在办公室里被文案腐蚀的僵尸,在黑夜是偷偷搏击伤痕累累的老鼠,而这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痛苦的来袭,那也只是一阵的快感,当伤疤结痂,难道又要借助再次的伤痛来让自己振奋?这是另一种逃避,泰勒本质上也只是杰克臆造出来的一个极端的面具罢了。从一种逃避跳到另一种逃避,结局的悲剧意味自然不言而喻。
“我们只是历史的过客,目标渺茫。我们没有世界大战、经济恐慌,我们的战争是心灵的战争,恐慌则是自己的生活。”这是《搏击俱乐部》的一句经典台词。说到底,肉体的打击虽然能给你短暂的真实,但它赢不了心灵的战争。该怎么做,导演没有告诉我们,我们该怎样存在,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出答案。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