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不争之义
今日遇一《道德经》初学者,看了此书,很矛盾。问我,要是大家都无为,是不是什么事都不去做了。要是大家都不争,那一定找不到好工作。那为什么又有这么多人在学“道德经”呢?
我很幸运,当年在学的时候,是有师傅教的,所以没有发生这样的困惑。所以此文想说明我理解的“无为”“不争”之义,希望能化了心理的矛盾。
《道德经》多处提到“无为”一词。比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还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等等。我觉得老子所说的无为,是指不妄为而不是无所作为。
大家都听过在文景之治的时候实行的是“无为而治”。文帝景帝的无为是不花费大量金钱建宫殿,不挑起战争。不做劳民伤财的事,所以在他们那个时期,老百姓过得很安稳。但到了汉武帝时期,因为他爸爸爷爷修养生息,存下了不少财富。他就动了主动攻击匈奴的念头。后来,是出了一口气,打胜了。但国家也穷了。原本匈奴只是偶尔扰边,影响少数边民的安宁。打了之后死伤无数,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无为是当我们有了自己做事的原则和标准之后,做事有尺度。超度之外的事不去做,这就叫无为。
“不争”一词,于源于‘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此句是说老子看到了最接近道的东西是水。水润泽万物,但不持有万物。这种无私的爱叫作不争。所以我觉得“争”字不是大家平常所理解的争强好胜的意思。而是要跟“不”一起来理解。“不争”是无私的爱。
我的一点肤浅的理解,喜欢的人可以发表议论!
我很幸运,当年在学的时候,是有师傅教的,所以没有发生这样的困惑。所以此文想说明我理解的“无为”“不争”之义,希望能化了心理的矛盾。
《道德经》多处提到“无为”一词。比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还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等等。我觉得老子所说的无为,是指不妄为而不是无所作为。
大家都听过在文景之治的时候实行的是“无为而治”。文帝景帝的无为是不花费大量金钱建宫殿,不挑起战争。不做劳民伤财的事,所以在他们那个时期,老百姓过得很安稳。但到了汉武帝时期,因为他爸爸爷爷修养生息,存下了不少财富。他就动了主动攻击匈奴的念头。后来,是出了一口气,打胜了。但国家也穷了。原本匈奴只是偶尔扰边,影响少数边民的安宁。打了之后死伤无数,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无为是当我们有了自己做事的原则和标准之后,做事有尺度。超度之外的事不去做,这就叫无为。
“不争”一词,于源于‘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此句是说老子看到了最接近道的东西是水。水润泽万物,但不持有万物。这种无私的爱叫作不争。所以我觉得“争”字不是大家平常所理解的争强好胜的意思。而是要跟“不”一起来理解。“不争”是无私的爱。
我的一点肤浅的理解,喜欢的人可以发表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