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HK的HK
来到香港中文大学两个月,感觉是在进入一种高三生活。以前读本科的时候就觉得研究僧是一种尴尬的存在,不如博士来的让人高山仰止,又没有本科生那种“我的地盘”的主宰感,简直是隐形人啊
这两个月里我干了什么呢? 学习节奏其实是已经差不多适应了,我一直认为当你已经能找到一种方法“应对”老师的作业的时候就是适应学习的时候了。这句话真是怎么看真的学渣,残念。
我看了两本全英的academic书籍,如果不是读了这个专业这么逼迫我,我可能永远自己都不会去做的;写了几份学术essay,可能这是我这一年学的最干货的东西了。不是什么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仅仅只是英语的听读写有了很大进步。
接下去还要读好多书,写好多report和essay, 用一种自己无法全部掌握的语言工具真的有时候很无力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当时没有选择读浸会的国际新闻大概也是出于这种担忧,我还是更爱中文一些。
用英文写新闻? 我连中文做好新闻的能力都尚未完全吃透呢。
对于未来的选择,其实在拒掉浸会的那时候起就隐隐发现了自己心底的声音。新闻,最终还是需要一些理想主义的。我选了一个边缘专业,却还是去听闾丘露薇,去听钱钢的课,我不舍得离开我曾经向往的媒体人行业,却又深知自己做不好这个行业。
这两个月里我干了什么呢? 学习节奏其实是已经差不多适应了,我一直认为当你已经能找到一种方法“应对”老师的作业的时候就是适应学习的时候了。这句话真是怎么看真的学渣,残念。
我看了两本全英的academic书籍,如果不是读了这个专业这么逼迫我,我可能永远自己都不会去做的;写了几份学术essay,可能这是我这一年学的最干货的东西了。不是什么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仅仅只是英语的听读写有了很大进步。
接下去还要读好多书,写好多report和essay, 用一种自己无法全部掌握的语言工具真的有时候很无力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当时没有选择读浸会的国际新闻大概也是出于这种担忧,我还是更爱中文一些。
用英文写新闻? 我连中文做好新闻的能力都尚未完全吃透呢。
对于未来的选择,其实在拒掉浸会的那时候起就隐隐发现了自己心底的声音。新闻,最终还是需要一些理想主义的。我选了一个边缘专业,却还是去听闾丘露薇,去听钱钢的课,我不舍得离开我曾经向往的媒体人行业,却又深知自己做不好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