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作家的婚姻 (谢泳)
三年前,我写《重说闻一多》这本小册子时曾说过,中国左翼作家的婚姻好的不多,而《新月》作家的婚姻相对好一些。这本小册子最初给了当时在广州编辑“时代面影”丛书的老朋友林贤治,他对我的这个看法不认同,书后来也没有出版,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作家婚姻的好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作家个人的事,在这方面,我说左联作家不如《新月》作家也只是个人的一般感受,并不一定准确。《新月》作家中婚姻不好的也有得是。不过我一时还不想改变我的这个判断,尽管它有很大的片面性。
左翼作家的婚姻不好,看起来是个人原因,它与作家的创作以及作家最后选择的人生道路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一时不好下一个结论,但可以肯定地说,了解作家对婚姻的态度和他们的婚姻事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一个作家的人生选择。我们现在姑且认为左翼作家的婚姻是有问题,再来看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评价一个人婚姻的成败,主要强调个人的责任感,特别是在婚姻角色中男性的责任感。熟悉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可以把中国现代作家中左翼作家的婚姻做一个统计,然后再来看他们后来的政治选择,从中或许可以找出一点因果关系。大体上可以说,左翼作家在婚姻的责任感上,一般来说是比较不负责的。
我这几天正在看张耀杰《影剧之王——田汉》(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关于田汉,过去没有特别关注,只是一般的有些了解。我没有好好看过《三叶集》。后来找到一本上海亚东版的残书,细细看了一回,多少能理解一点左翼青年的思想情感。后来我把这本书送给了四川的朋友龚明德。闻一多年青的时候,对这本书也特别推崇,联想到他后来的变化,是不是在气质上有些相同的东西。“三叶”中有“两叶”的婚姻是现代文学史上特别有名的,宗白华的情况我不太熟悉。
张耀杰这本书不能说是一本成功的作家传记,因为作者对传主的了解不够丰富,他没有把关于作家直接材料以外的材料作为了解作家的视角。比如黄仁宇在他的回忆录《黄河青山》中就有许多对田汉的评价,可惜张耀杰没有注意到,所以在评价传主时角度比较单一。但这本传记是有个人色彩的,作者对传主评价的一个主要事实依据就是传主的婚姻,特别是传主对女性的态度。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在张耀杰看来,一个在婚姻上极不负责的人,对他的人生道路的评价也要慎重。东西方左翼思潮中,对性的态度惊人一致。这其实也不奇怪。一般说来,左翼思潮的主体是青年,特别是流浪青年。流浪可以说是左翼的必备因素,飘泊生涯中浪漫是其主要的生活特征。青春、理想和激情,再加上流浪和窘困,最后都要通过释放“力比多”来达到平衡。单就人生的丰富多彩而言,左翼作家的人生一般都有传奇色彩。中国传统的婚姻以保守性为主要特点,但在左翼作家,或者扩大一点来说,在左翼知识分子和左翼革命者的婚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他们的婚姻对象常常在同伴中转移,而同伴之间并不感到难为情,因为他们有更高的理想。左翼作家间婚姻对象的变换,常常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情和他们对革命的热情,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他们很快能把失败的婚姻用更高的革命热情抚平,虽然彼此的婚姻对象发生了变化,但左翼革命者之间产生情敌的现象一般来说并不严重。这方面我可以举出很多左翼作家、革命者和知识分子的婚姻谱系,不过因为涉及许多个人隐私,可以暂时不提,但这个现象是我在阅读张耀杰关于田汉的传记中产生的。
这些年传记写作很盛,几乎有一点名气的人都有了传记,但这些传记的写作有一个通病就是简单排列人生履历。我们看这样的传记,很难从中得到启发。张耀杰除了这本关于田汉的传记外,还在同一出版社出了一本关于曹禺的传记。他的传记缺点比较明显,就是材料来源不够丰富,特别是他不大喜欢从日记、书信、年谱及一般不为人注意的文献中获取材料。但他写传记的一大长处是他不平列材料,他能让人从他对材料的选择和评价中看出自己的观点,还有就是他对传主人生中负面的东西毫不留情。像他这样能以解剖的眼光写作传记的学者现在还不是很多,所以虽然是有缺点的传记,但却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作品。
左翼作家的婚姻不好,看起来是个人原因,它与作家的创作以及作家最后选择的人生道路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一时不好下一个结论,但可以肯定地说,了解作家对婚姻的态度和他们的婚姻事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一个作家的人生选择。我们现在姑且认为左翼作家的婚姻是有问题,再来看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评价一个人婚姻的成败,主要强调个人的责任感,特别是在婚姻角色中男性的责任感。熟悉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可以把中国现代作家中左翼作家的婚姻做一个统计,然后再来看他们后来的政治选择,从中或许可以找出一点因果关系。大体上可以说,左翼作家在婚姻的责任感上,一般来说是比较不负责的。
我这几天正在看张耀杰《影剧之王——田汉》(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关于田汉,过去没有特别关注,只是一般的有些了解。我没有好好看过《三叶集》。后来找到一本上海亚东版的残书,细细看了一回,多少能理解一点左翼青年的思想情感。后来我把这本书送给了四川的朋友龚明德。闻一多年青的时候,对这本书也特别推崇,联想到他后来的变化,是不是在气质上有些相同的东西。“三叶”中有“两叶”的婚姻是现代文学史上特别有名的,宗白华的情况我不太熟悉。
张耀杰这本书不能说是一本成功的作家传记,因为作者对传主的了解不够丰富,他没有把关于作家直接材料以外的材料作为了解作家的视角。比如黄仁宇在他的回忆录《黄河青山》中就有许多对田汉的评价,可惜张耀杰没有注意到,所以在评价传主时角度比较单一。但这本传记是有个人色彩的,作者对传主评价的一个主要事实依据就是传主的婚姻,特别是传主对女性的态度。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在张耀杰看来,一个在婚姻上极不负责的人,对他的人生道路的评价也要慎重。东西方左翼思潮中,对性的态度惊人一致。这其实也不奇怪。一般说来,左翼思潮的主体是青年,特别是流浪青年。流浪可以说是左翼的必备因素,飘泊生涯中浪漫是其主要的生活特征。青春、理想和激情,再加上流浪和窘困,最后都要通过释放“力比多”来达到平衡。单就人生的丰富多彩而言,左翼作家的人生一般都有传奇色彩。中国传统的婚姻以保守性为主要特点,但在左翼作家,或者扩大一点来说,在左翼知识分子和左翼革命者的婚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他们的婚姻对象常常在同伴中转移,而同伴之间并不感到难为情,因为他们有更高的理想。左翼作家间婚姻对象的变换,常常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情和他们对革命的热情,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他们很快能把失败的婚姻用更高的革命热情抚平,虽然彼此的婚姻对象发生了变化,但左翼革命者之间产生情敌的现象一般来说并不严重。这方面我可以举出很多左翼作家、革命者和知识分子的婚姻谱系,不过因为涉及许多个人隐私,可以暂时不提,但这个现象是我在阅读张耀杰关于田汉的传记中产生的。
这些年传记写作很盛,几乎有一点名气的人都有了传记,但这些传记的写作有一个通病就是简单排列人生履历。我们看这样的传记,很难从中得到启发。张耀杰除了这本关于田汉的传记外,还在同一出版社出了一本关于曹禺的传记。他的传记缺点比较明显,就是材料来源不够丰富,特别是他不大喜欢从日记、书信、年谱及一般不为人注意的文献中获取材料。但他写传记的一大长处是他不平列材料,他能让人从他对材料的选择和评价中看出自己的观点,还有就是他对传主人生中负面的东西毫不留情。像他这样能以解剖的眼光写作传记的学者现在还不是很多,所以虽然是有缺点的传记,但却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