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13英寸rMBP拆机详解:电池更加难拆
在拆解前,我们先介绍下今天英勇献身的这台 13 英寸 Retina MacBook Pro:屏幕尺寸 13.3 英寸,系 2560 x 1600分辨率(227 ppi)的 Retina 屏幕。心脏是 2.4 GHz 双核 Intel Core i5 处理器,集成 Intel Iris 显卡,128GB 闪存。扩展接口包括 Thunderbolt 2、USB3、HDMI I/O。
值得一提的是,13 英寸 Retina MacBook Pro 的型号以前从未见过:A1502。这是否意味着里面也是全新的呢?待拆解后我们就知道了。
刚一打开后盖,就能看出苹果明显调整了内部结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只有一个风扇了。里面的布线,包括 SSD 的位置、电池都有了变化。
当撬开电池连接器时,连接器盖居然没有脱落,旁边那两枚螺丝钉是用来装饰的吗?好像有一些电线将它焊接固定起来了,这样的装配让人摸不着头脑。
直捣天线的电线,将 AirPort 卡取出。
AirPort 的位置没有变,跟上一代的一样,但 AirPort 卡已经换成 Broadcom BCM94360CS。
仔细端详这块 AirPort 卡,发现这些零件:
固态硬盘不像传统硬盘那样转得厉害,但 13 英寸 Retina MacBook Pro 的 SSD 也不怎么安分。
这台 Pro 的闪存只有 128GB,最大可选择 512 GB 的机型,512GB 版本还可以升级到 1TB。
I/O 排线相当于悬浮着的一样,一提起就拆下来了。
下面拆扬声器,很简单。
讨厌,又用胶水黏住电池。更糟糕的是,上次还有两块电池没有用胶水,只是用螺丝钉固定。这次六块电池都并排用胶水固定,尤其是中间两块还黏在触控板上面了,旁边很多电线,令拆电池难上加难。
完全拆出来!太不容易了。电池规格:11.34V - 71.8Wh。实际上比去年的电池稍微弱一些,但还好苹果从其他方面做了改善,从而将续航时间提高到 9 小时。很高兴看到苹果又用回传统的电池连接器。
拧开泡沫螺丝钉,掀开散热器后发现黏稠的导热膏。
因为苹果采用英特尔最新的 Haswell 处理器和 Iris 集成显卡,我们将能看到散热器更整合,CPU 和 GPU 都靠得很近,能够共用一块散热垫,结构更整洁。
散热器拆下来后就能拆风扇了。今年的风扇没有太大的创新。
把 I/O 板拿出来观察,发现这些零件:
还剩几个连接器就可以把主板解放出来了。
主板拆出后发现这些零件:
背面
下面是 MagSafe 2,幸好 MagSafe 2 采用独立的连接器,意味着以后如果坏了就只需要单独更换 MagSafe 2,不需要连同其他零件一起更换。在橡胶片下面发现两个麦克风。
今年款 rMBP 的触控板跟去年款的一样,包含以下零件:
黑色橡胶下是固定屏幕铰链的螺丝钉和一些胶水。更换屏幕必须更换整个屏幕总成,不能单独更换玻璃。
如果要问 13 英寸 Retina MacBook Pro 的维修难度,10 分为最容易的话,那么它应该得 1 分。
首先是拆后盖时需要专门的工具拆苹果专利的螺丝钉;
电池组完全用胶水固定,而且还黏在了触控板上。如果要更换触控板,就非要先拆开电池。
Retina 屏幕必须更换整个总成,维修费非常之高。
内存是焊接在主板上的,这是从 MacBook Air 开始的趋势。日后不能自行升级内存,要么现在就多花钱定制更高内存。
苹果定制的 SSD 如今都是 PCIe 格式,这还不是市面上标准驱动,只能期待以后会有兼容的驱动,否则只能找苹果更换。
原文链接:http://calonye.com/1893.html
值得一提的是,13 英寸 Retina MacBook Pro 的型号以前从未见过:A1502。这是否意味着里面也是全新的呢?待拆解后我们就知道了。
刚一打开后盖,就能看出苹果明显调整了内部结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只有一个风扇了。里面的布线,包括 SSD 的位置、电池都有了变化。
当撬开电池连接器时,连接器盖居然没有脱落,旁边那两枚螺丝钉是用来装饰的吗?好像有一些电线将它焊接固定起来了,这样的装配让人摸不着头脑。
直捣天线的电线,将 AirPort 卡取出。
AirPort 的位置没有变,跟上一代的一样,但 AirPort 卡已经换成 Broadcom BCM94360CS。
仔细端详这块 AirPort 卡,发现这些零件:
固态硬盘不像传统硬盘那样转得厉害,但 13 英寸 Retina MacBook Pro 的 SSD 也不怎么安分。
这台 Pro 的闪存只有 128GB,最大可选择 512 GB 的机型,512GB 版本还可以升级到 1TB。
I/O 排线相当于悬浮着的一样,一提起就拆下来了。
下面拆扬声器,很简单。
讨厌,又用胶水黏住电池。更糟糕的是,上次还有两块电池没有用胶水,只是用螺丝钉固定。这次六块电池都并排用胶水固定,尤其是中间两块还黏在触控板上面了,旁边很多电线,令拆电池难上加难。
完全拆出来!太不容易了。电池规格:11.34V - 71.8Wh。实际上比去年的电池稍微弱一些,但还好苹果从其他方面做了改善,从而将续航时间提高到 9 小时。很高兴看到苹果又用回传统的电池连接器。
拧开泡沫螺丝钉,掀开散热器后发现黏稠的导热膏。
因为苹果采用英特尔最新的 Haswell 处理器和 Iris 集成显卡,我们将能看到散热器更整合,CPU 和 GPU 都靠得很近,能够共用一块散热垫,结构更整洁。
散热器拆下来后就能拆风扇了。今年的风扇没有太大的创新。
把 I/O 板拿出来观察,发现这些零件:
还剩几个连接器就可以把主板解放出来了。
主板拆出后发现这些零件:
背面
下面是 MagSafe 2,幸好 MagSafe 2 采用独立的连接器,意味着以后如果坏了就只需要单独更换 MagSafe 2,不需要连同其他零件一起更换。在橡胶片下面发现两个麦克风。
今年款 rMBP 的触控板跟去年款的一样,包含以下零件:
黑色橡胶下是固定屏幕铰链的螺丝钉和一些胶水。更换屏幕必须更换整个屏幕总成,不能单独更换玻璃。
如果要问 13 英寸 Retina MacBook Pro 的维修难度,10 分为最容易的话,那么它应该得 1 分。
首先是拆后盖时需要专门的工具拆苹果专利的螺丝钉;
电池组完全用胶水固定,而且还黏在了触控板上。如果要更换触控板,就非要先拆开电池。
Retina 屏幕必须更换整个总成,维修费非常之高。
内存是焊接在主板上的,这是从 MacBook Air 开始的趋势。日后不能自行升级内存,要么现在就多花钱定制更高内存。
苹果定制的 SSD 如今都是 PCIe 格式,这还不是市面上标准驱动,只能期待以后会有兼容的驱动,否则只能找苹果更换。
原文链接:http://calonye.com/1893.html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