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表象
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在《丑的历史》(On ugliness)一书中,谈论了艺术中的“丑”。
既然成为艺术,则丑绝不仅是一个完全和美相对立的概念。表现出丑的画作,却可以是美的——这是艺术中的丑与美的相对概念。
从传统意义上说的美,从表面上看是和谐的、理想化的,色彩明快或柔和,笔触流畅;美的主题,往往是可爱的、优雅的,或者英雄般的;与此相比,我们在另一些条件下得到的感受是不安的、不忍睹的、不能激起愉悦感受的;画面是暗淡、粗暴、不对称或者不和谐的——这些用否定而且消极的词语形容的事物,被形容为丑。
可是倘若后退一步,有一些看上去是表现“丑”的艺术作品,却因其真实性、创造性或者想像力等等原因,同表现美的作品一起流传下来,并且被看作有价值的、被欣赏以及引起思考的作品,丑便成为了美。
作为法国浪漫主义画派先驱的西奥多·杰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 )晚期的一些作品可以归纳为后者。
他创作的10幅精神病人的肖像(现存五幅,收藏在里昂美术馆,另五幅不知下落),每一张肖像都表现出不同症状的精神病态:
军事指挥幻觉的精神病者/盗窃癖者/有嫉妒偏执狂的精神病患者/赌博瘾者/绑架孩童瘾者。
这五个精神症状的词语,也许已经将不同的面目特征投射在你的脑海中。杰利柯做的,就是将这些不同内在的精神疾病表现在人物肖像上。
例如这一幅:患嫉妒偏执狂的女精神病者。
皮肤呈病态的硫黄色、贪婪仇恨的眼神锁定目标、眉头皱起、嘴唇和下巴的部分也呈现紧绷状态。
杰利柯非常敏锐而且确切的把握了面部所传达的精神的讯息。精确到可以将其作为精神病学科研究的范例。
这一组作品的模特是他的朋友的收容所中的病人。都是半身的3/4肖像,他们的注意力分散,没有一位的眼神是平静的直接面对观者,而是似乎迷失在自己的世界中,并且和他们正在作‘’模特‘’这件事是无意识的。整体的光线阴郁暗淡,而且也没有任何背景来提示他们所处的环境。这些画里,杰利柯没有从道德或者神学的角度诠释精神的疾病,而是描绘其官能上的特殊性和痛苦感。表明精神疾病是和其他疾病一样,是可以通过观察症状确认的。
在军事指挥妄想患者身上,胸前挂着并不闪耀的奖章,挂绳已经很旧,还有头上的帽子和肩上的披风,这些都表明了他的妄想。
对于这个题材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也许是和他的家族以及其本人也显现处精神疾病的症状有关。与其他画家常常选择的美的或者尊贵的模特不同,这些患者身上都没有发出传统定义上的美的讯息。而是令人难受、困惑和不安,让人想起戈雅笔下的一些“丑”的人物。但是从画作本身来看,他们却是成功的作品。现实而独特地描绘出人的不稳定的内在精神,而这些从外部表现处的内在的痛苦,一开始会让观者觉得不适,但是再看下去,会让人产生另一种感情。
在此之前同为他研究主题的“模特”,还有从医院取得的截肢及尸体。因为要表现出人在濒临死亡时的精神和肉体上双重的挣扎以及死亡本身令人绝望的特征。他不满足仅仅用活的人体模特。
他将自己和模特一起关在画室中,几个月不出门。前前后后做了几百幅草图和练习,研究解剖意义上的肌肉状态、病态在肢体或者面容上的扭曲体现以及死亡的状态。
而在此基础上的成果,便是最为著名的《美杜莎之筏》。这幅画尽管采用了传统的历史绘画的元素,但是这一当代主题(1816年的‘’美杜莎‘’号沉船事件)和戏剧般的表现也打破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主义的条条框框。死后不久被卢浮宫收藏。对于之后的德拉克洛瓦,库尔贝,马奈等画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年轻的德拉克洛瓦当时还是这幅画其中一位‘’死者‘’的模特(见下图),他后来的《自由引导人民》也明显的受到了杰利柯的影响。
西奥多·杰利柯最热爱绘画的主题是马,他创造了许多不同形态的马匹的画像。33岁的病故,却也是从马上摔下来的事故导致的。
说了那么多的丑,其实,杰利柯本人是个年轻时便已因画而成名的美男子来的。
既然成为艺术,则丑绝不仅是一个完全和美相对立的概念。表现出丑的画作,却可以是美的——这是艺术中的丑与美的相对概念。
从传统意义上说的美,从表面上看是和谐的、理想化的,色彩明快或柔和,笔触流畅;美的主题,往往是可爱的、优雅的,或者英雄般的;与此相比,我们在另一些条件下得到的感受是不安的、不忍睹的、不能激起愉悦感受的;画面是暗淡、粗暴、不对称或者不和谐的——这些用否定而且消极的词语形容的事物,被形容为丑。
可是倘若后退一步,有一些看上去是表现“丑”的艺术作品,却因其真实性、创造性或者想像力等等原因,同表现美的作品一起流传下来,并且被看作有价值的、被欣赏以及引起思考的作品,丑便成为了美。
作为法国浪漫主义画派先驱的西奥多·杰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 )晚期的一些作品可以归纳为后者。
他创作的10幅精神病人的肖像(现存五幅,收藏在里昂美术馆,另五幅不知下落),每一张肖像都表现出不同症状的精神病态:
军事指挥幻觉的精神病者/盗窃癖者/有嫉妒偏执狂的精神病患者/赌博瘾者/绑架孩童瘾者。
这五个精神症状的词语,也许已经将不同的面目特征投射在你的脑海中。杰利柯做的,就是将这些不同内在的精神疾病表现在人物肖像上。
例如这一幅:患嫉妒偏执狂的女精神病者。
![]() |
《嫉妒偏执狂的女精神病者》 |
皮肤呈病态的硫黄色、贪婪仇恨的眼神锁定目标、眉头皱起、嘴唇和下巴的部分也呈现紧绷状态。
杰利柯非常敏锐而且确切的把握了面部所传达的精神的讯息。精确到可以将其作为精神病学科研究的范例。
这一组作品的模特是他的朋友的收容所中的病人。都是半身的3/4肖像,他们的注意力分散,没有一位的眼神是平静的直接面对观者,而是似乎迷失在自己的世界中,并且和他们正在作‘’模特‘’这件事是无意识的。整体的光线阴郁暗淡,而且也没有任何背景来提示他们所处的环境。这些画里,杰利柯没有从道德或者神学的角度诠释精神的疾病,而是描绘其官能上的特殊性和痛苦感。表明精神疾病是和其他疾病一样,是可以通过观察症状确认的。
![]() |
《盗窃癖者》 |
![]() |
《赌博瘾者》 |
![]() |
《绑架孩童瘾者》 |
![]() |
《军事指挥幻觉的精神病者》 |
在军事指挥妄想患者身上,胸前挂着并不闪耀的奖章,挂绳已经很旧,还有头上的帽子和肩上的披风,这些都表明了他的妄想。
对于这个题材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也许是和他的家族以及其本人也显现处精神疾病的症状有关。与其他画家常常选择的美的或者尊贵的模特不同,这些患者身上都没有发出传统定义上的美的讯息。而是令人难受、困惑和不安,让人想起戈雅笔下的一些“丑”的人物。但是从画作本身来看,他们却是成功的作品。现实而独特地描绘出人的不稳定的内在精神,而这些从外部表现处的内在的痛苦,一开始会让观者觉得不适,但是再看下去,会让人产生另一种感情。
在此之前同为他研究主题的“模特”,还有从医院取得的截肢及尸体。因为要表现出人在濒临死亡时的精神和肉体上双重的挣扎以及死亡本身令人绝望的特征。他不满足仅仅用活的人体模特。
![]() |
死者的四肢 |
![]() |
头颅画像 |
他将自己和模特一起关在画室中,几个月不出门。前前后后做了几百幅草图和练习,研究解剖意义上的肌肉状态、病态在肢体或者面容上的扭曲体现以及死亡的状态。
而在此基础上的成果,便是最为著名的《美杜莎之筏》。这幅画尽管采用了传统的历史绘画的元素,但是这一当代主题(1816年的‘’美杜莎‘’号沉船事件)和戏剧般的表现也打破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主义的条条框框。死后不久被卢浮宫收藏。对于之后的德拉克洛瓦,库尔贝,马奈等画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年轻的德拉克洛瓦当时还是这幅画其中一位‘’死者‘’的模特(见下图),他后来的《自由引导人民》也明显的受到了杰利柯的影响。
![]() |
《美杜莎之筏》 |
![]() |
德拉克洛瓦在《美杜莎之筏》中作的模特 |
![]() |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 |
西奥多·杰利柯最热爱绘画的主题是马,他创造了许多不同形态的马匹的画像。33岁的病故,却也是从马上摔下来的事故导致的。
![]() |
《The Charging Chasseur》 |
![]() |
马 |
说了那么多的丑,其实,杰利柯本人是个年轻时便已因画而成名的美男子来的。
![]() |
西奥多·杰利柯本人 |
荷马的玫瑰
(Frankfurt (am Main), Germany)
“Just living is not enough... One must have sunshine, freedom, and...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