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路》经典片段分镜详解
《革命之路》这场“沙滩吵架戏”发生在约一小时处,实在精彩,实在喜欢,所以把每一个镜头都截了一张图,逐一说。
剧情到这里,是迪卡普里奥饰演的老公觉得自己生活无聊,主张和温丝莱特饰演的老婆举家搬去巴黎度过余下的生活,温丝莱特憧憬未来。然后迪卡普里奥正准备辞职搬家,突然公司领导发现了他的才能,决定提拔他,给他加很多倍的薪水。迪卡普里奥心中大喜,认为自己多年的苦熬终于获得了回报,随即收掉了移民法国的念头。然后准备借和邻居夫妇两家子一起去沙滩游玩的机会,间接把自己新做的决定告诉老婆温丝莱特。
(上面说明,下面配图)
这场沙滩戏,切入场景的第一个镜头:沙滩上嬉戏的群众们,孩子在玩皮球,主人公还没有出现,镜头向右方看。
镜头缓缓向左边平移,主人公出现了:两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们。主人公的前景后景都有群众,说明主人公是来海滩游玩的众多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两位老婆正在照顾自己的孩子,两位老公,迪卡普里奥充满自信,邻居大叔惬意地喝着啤酒。
镜头突然从主人公正面切到了他们背面。可以看出,这个海滩的风景很一般,远方的海平面顶在画面顶端,看不到天空,画面有压抑感。前景的游客们姿势慵懒无聊,遮阳伞和座椅的色彩乏味单调,可以说这并非什么赏心悦目的度假胜地,只是个普通海边罢了。结合前面镜头里两位老公又自在又傲娇的神情,讽刺出他们在无聊乏味中寻自在的可怜之处。
下一个镜头又切回正面。两位老公开始谈天。男邻居的臃肿和迪卡普里奥的瘦弱形成鲜明对比,隐约讽刺他们的无能。迪卡普里奥头上的遮阳伞,色彩乏味廉价。另外注意这个镜头的中心点在迪卡普里奥身上,而不是对称地处在两个男人之间。说明这场戏的重心是迪卡普里奥,邻居夫妇只是陪衬,邻居的老婆的神态更是非常酱油,仿佛这次出行与她无关。通过位置感区分出四名角色的主次。
镜头瞬间切到画面左侧,距离男女主人公更近些,镜头语言告诉观众,主人公有话要说。迪卡普里奥开始和邻居大叔聊自己加薪的事。温丝莱特若无其事地给女儿整理头发,其实她的注意力全在老公的谈话内容上。(三支墨镜也是好道具,温丝莱特的侧耳倾听,迪卡普里奥的有话不直说,邻居老婆的酱油)
迪卡普里奥絮絮地说出自己被老板提出的高薪水说服了。镜头突然切到右侧,给了温丝莱特特写,把另外三个人甩在了画面外面,强调她的意见和老公不同。另外这是这场戏里首次出现这个视角,画面给观众的惊奇,和剪辑的速度感,表明画面中的主人温丝莱特被老公的话惊了一下。
温丝莱特从无动于衷的偷听,到介入话题。她把脸扭过了,正对她老公和镜头。说明她开始重视这次谈话了。她头上色彩鲜艳的蓝伞,是整个场景里色彩最鲜明的颜色,像警报灯,强调她的警觉。旁边还有两个姿势幽默的路人夫妇,说明温丝莱特从一片祥和的度假场景中警觉过来,也对比出“度假时本不该出现这种表情”,增加戏剧性。
镜头缓缓推向她的脸,说明迪卡普里奥的话使她震惊。镜头推得越近,她脸上的表情越不可思议。到最近处,她裂开嘴,表情是"what the hell?!"
镜头又切回正面,和前一个镜头的位置一样,中心还在迪卡普里奥身上,说明他的话惹老婆生气了。老婆起身走向海滩。
下一个镜头切回主人公座椅身后,但这次和第一次身后镜头不一样。这次镜头的位置在两个男人中间。观众会发现,邻居大叔也在注意温丝莱特的表现。为后面邻居大叔和温丝莱特偷情埋伏笔(当然是后话)。最重要的是,这个镜头把邻居大叔摆在了和迪卡普里奥相同的位置上,解读了两个人此时各自的内心想法。说明邻居大叔并不理解他们夫妇怎么了。
镜头切回左侧,和前面温丝莱特给女儿整理头发的镜头一样,但温丝莱特不同意老公的观点,起身离开了,给迪卡普里奥身边留下了一张空椅子,说明他观点的不被认同和孤独。前面给了温丝莱特一个单人特写,现在剩下的三个人代表另一个立场,于是也单独给了他们三个人一个“合影”。
切回正面,迪卡普里奥起身追老婆理论,邻居夫妇盯着他的背影。从这里开始,邻居夫妇都成了酱油,不知道主人公在干嘛。(邻居老婆的表情不仅酱油,还略带一丝嘲笑,值得玩味。而且后面的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几位大姐好像也在围观和嘲笑。)这个镜头和上上上个镜头其实完全一样,只不过起身的先是老婆后是老公,旁边邻居夫妇的神情很逗趣:咦?怎么走了一个?咦咦?怎么又走了一个?
镜头切到画面右侧,给了邻居夫妇一个“合影”。两人都露出大惑不解的神情,旁边两支空椅子。此刻温丝莱特和迪卡普里奥已经离开座椅走到了水边,邻居夫妇听不到他们二人的谈话。邻居夫妇的知情权被降了一级,成了彻底的酱油。
邻居大叔把头转过来,疑惑不解地望着老婆,老婆更不知道了。结合上一张截图,显得很滑稽。
镜头切到了海边主人公夫妇的“私聊”。导演给了观众特权,让观众知道主人公都聊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而邻居夫妇不知道,观众的知情权比剧中的配角高了一档,满足了观众的偷窥欲,顺便把剧情冲突又升了一格。另外还有一点,这个镜头是深焦镜头,远处景物距离面前的人物很近,立体感缺失了。两位主人公的身影很缺乏立体感,像剪影,在切入这个镜头的前几秒,观众很难辨别男女主人公谁站在前面谁站在后面,表面他俩的观点不同,却说不好谁占了上风。
迪卡普里奥摘了一直戴着的墨镜,表明要和老婆坦诚相待,好好解释。
注意这里迪卡普里奥做了很夸张的两手摊开的表明“解释”的手势。可以猜到,远在座位上的邻居夫妇只能看到迪卡普里奥的手势和姿势,却听不见他在说什么。导演搬了把椅子让观众坐在第一排看戏。
仔细观察迪卡普里奥的手势,确实非常夸张。这场戏前面所有镜头中,迪卡普里奥的双手都是紧张地并拢,或者挠头发,说明他紧张于吐露这件事。现在他老婆知道他的意思了,他摊开了双手。另外注意这里,镜头平行与海岸线。
超级跳轨来了,镜头“呯”地一下跳到了另一侧,平行于海岸线的另一边。这个剪辑绝非通常两人对话的过肩镜头,跳跃幅度更大。而且两位主人公并未移动,上一个镜头迪卡普里奥右肩指向海面,镜头一切换,瞬间变成了面对海面。这个跳轨实在很新奇,会有观众误认为这两个镜头不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事情,加深了两人之间的矛盾感(矛盾不是一天两天)。镜头这么一切换,两位角色在镜头中的位置也完全不同,主次发生了变化。上一个镜头中迪卡普里奥在主要位置,这个镜头则换成了温丝莱特。另外因为镜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切换,两人的背景也完全不一样,彻底诠释了两人完全相反的立场。通过表情可以看出,老婆完全不同意老公的意见,强烈地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老婆想去巴黎,老公想留下来。
镜头又切回迪卡普里奥占主要位置的镜头,这次他面向大海,侧着头面对老婆,抱起刚才摊开的手,反唇相讥。说明他也生气了。
镜头又切回去,轮到老婆发表观点(谁的观点切谁的正脸,听者是背影)。迪卡普里奥又变成了右肩指向海面。温丝莱特更加生气,露出了嫌恶的表情,把这场谈话推向了高潮。另外可以发现,她的袖子一直是挽着的,这个形象到这里有了用处:老娘要打架了。
镜头“呯”地一下切到面对大海。但是这次画面中没有椅子。度假毁了,邻居酱油了,灰暗的茫茫大海成了温丝莱特内心失望的写照。大块的灰色海水把她框在画面中,象征此刻她被困在了想逃离的灰暗的生活中,苦海无涯看不到岸边。
突然画面又切了一个反方向,刚才是面对大海,现在是背对大海。给了爆发戏剧冲突的温丝莱特一个生气的面部特写,详解人物内心。而且这样一来,完全把她和迪卡普里奥隔在了两个镜头里。注意她的动作,手扶着额上的太阳镜。而且她头上是咖啡色的伞,象征她现在的心情很臭。
又切回了上一个镜头,但这次老公去游泳了,走远了,女主角就算再生气,还是被牢牢地框在灰暗的生活(大海)中,而且因为老公走开了一段距离,这次比上个镜头更显孤零零,表明女人的无奈和无助。气白生了,你是最可怜的。
又切回温丝莱特的脸,这次她戴上了墨镜。面部表情再度被隐藏起来,说明她心意已决,抬手扶墨镜的动作,说明她决心自己动手改变自己的生活,并且决心不再和老公沟通。
这场戏到这里结束。下一个镜头就切了场景,室内家中,温丝莱特自己整理行李箱。
其它的不讲了,这场戏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电影剪辑之一,这里纯分析技术,贴完图,就到此结束。
剧情到这里,是迪卡普里奥饰演的老公觉得自己生活无聊,主张和温丝莱特饰演的老婆举家搬去巴黎度过余下的生活,温丝莱特憧憬未来。然后迪卡普里奥正准备辞职搬家,突然公司领导发现了他的才能,决定提拔他,给他加很多倍的薪水。迪卡普里奥心中大喜,认为自己多年的苦熬终于获得了回报,随即收掉了移民法国的念头。然后准备借和邻居夫妇两家子一起去沙滩游玩的机会,间接把自己新做的决定告诉老婆温丝莱特。
(上面说明,下面配图)
这场沙滩戏,切入场景的第一个镜头:沙滩上嬉戏的群众们,孩子在玩皮球,主人公还没有出现,镜头向右方看。
![]() |
镜头缓缓向左边平移,主人公出现了:两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们。主人公的前景后景都有群众,说明主人公是来海滩游玩的众多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两位老婆正在照顾自己的孩子,两位老公,迪卡普里奥充满自信,邻居大叔惬意地喝着啤酒。
![]() |
镜头突然从主人公正面切到了他们背面。可以看出,这个海滩的风景很一般,远方的海平面顶在画面顶端,看不到天空,画面有压抑感。前景的游客们姿势慵懒无聊,遮阳伞和座椅的色彩乏味单调,可以说这并非什么赏心悦目的度假胜地,只是个普通海边罢了。结合前面镜头里两位老公又自在又傲娇的神情,讽刺出他们在无聊乏味中寻自在的可怜之处。
![]() |
下一个镜头又切回正面。两位老公开始谈天。男邻居的臃肿和迪卡普里奥的瘦弱形成鲜明对比,隐约讽刺他们的无能。迪卡普里奥头上的遮阳伞,色彩乏味廉价。另外注意这个镜头的中心点在迪卡普里奥身上,而不是对称地处在两个男人之间。说明这场戏的重心是迪卡普里奥,邻居夫妇只是陪衬,邻居的老婆的神态更是非常酱油,仿佛这次出行与她无关。通过位置感区分出四名角色的主次。
![]() |
镜头瞬间切到画面左侧,距离男女主人公更近些,镜头语言告诉观众,主人公有话要说。迪卡普里奥开始和邻居大叔聊自己加薪的事。温丝莱特若无其事地给女儿整理头发,其实她的注意力全在老公的谈话内容上。(三支墨镜也是好道具,温丝莱特的侧耳倾听,迪卡普里奥的有话不直说,邻居老婆的酱油)
![]() |
迪卡普里奥絮絮地说出自己被老板提出的高薪水说服了。镜头突然切到右侧,给了温丝莱特特写,把另外三个人甩在了画面外面,强调她的意见和老公不同。另外这是这场戏里首次出现这个视角,画面给观众的惊奇,和剪辑的速度感,表明画面中的主人温丝莱特被老公的话惊了一下。
![]() |
温丝莱特从无动于衷的偷听,到介入话题。她把脸扭过了,正对她老公和镜头。说明她开始重视这次谈话了。她头上色彩鲜艳的蓝伞,是整个场景里色彩最鲜明的颜色,像警报灯,强调她的警觉。旁边还有两个姿势幽默的路人夫妇,说明温丝莱特从一片祥和的度假场景中警觉过来,也对比出“度假时本不该出现这种表情”,增加戏剧性。
![]() |
镜头缓缓推向她的脸,说明迪卡普里奥的话使她震惊。镜头推得越近,她脸上的表情越不可思议。到最近处,她裂开嘴,表情是"what the hell?!"
![]() |
镜头又切回正面,和前一个镜头的位置一样,中心还在迪卡普里奥身上,说明他的话惹老婆生气了。老婆起身走向海滩。
![]() |
下一个镜头切回主人公座椅身后,但这次和第一次身后镜头不一样。这次镜头的位置在两个男人中间。观众会发现,邻居大叔也在注意温丝莱特的表现。为后面邻居大叔和温丝莱特偷情埋伏笔(当然是后话)。最重要的是,这个镜头把邻居大叔摆在了和迪卡普里奥相同的位置上,解读了两个人此时各自的内心想法。说明邻居大叔并不理解他们夫妇怎么了。
![]() |
镜头切回左侧,和前面温丝莱特给女儿整理头发的镜头一样,但温丝莱特不同意老公的观点,起身离开了,给迪卡普里奥身边留下了一张空椅子,说明他观点的不被认同和孤独。前面给了温丝莱特一个单人特写,现在剩下的三个人代表另一个立场,于是也单独给了他们三个人一个“合影”。
![]() |
切回正面,迪卡普里奥起身追老婆理论,邻居夫妇盯着他的背影。从这里开始,邻居夫妇都成了酱油,不知道主人公在干嘛。(邻居老婆的表情不仅酱油,还略带一丝嘲笑,值得玩味。而且后面的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几位大姐好像也在围观和嘲笑。)这个镜头和上上上个镜头其实完全一样,只不过起身的先是老婆后是老公,旁边邻居夫妇的神情很逗趣:咦?怎么走了一个?咦咦?怎么又走了一个?
![]() |
镜头切到画面右侧,给了邻居夫妇一个“合影”。两人都露出大惑不解的神情,旁边两支空椅子。此刻温丝莱特和迪卡普里奥已经离开座椅走到了水边,邻居夫妇听不到他们二人的谈话。邻居夫妇的知情权被降了一级,成了彻底的酱油。
![]() |
邻居大叔把头转过来,疑惑不解地望着老婆,老婆更不知道了。结合上一张截图,显得很滑稽。
![]() |
镜头切到了海边主人公夫妇的“私聊”。导演给了观众特权,让观众知道主人公都聊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而邻居夫妇不知道,观众的知情权比剧中的配角高了一档,满足了观众的偷窥欲,顺便把剧情冲突又升了一格。另外还有一点,这个镜头是深焦镜头,远处景物距离面前的人物很近,立体感缺失了。两位主人公的身影很缺乏立体感,像剪影,在切入这个镜头的前几秒,观众很难辨别男女主人公谁站在前面谁站在后面,表面他俩的观点不同,却说不好谁占了上风。
![]() |
迪卡普里奥摘了一直戴着的墨镜,表明要和老婆坦诚相待,好好解释。
![]() |
注意这里迪卡普里奥做了很夸张的两手摊开的表明“解释”的手势。可以猜到,远在座位上的邻居夫妇只能看到迪卡普里奥的手势和姿势,却听不见他在说什么。导演搬了把椅子让观众坐在第一排看戏。
![]() |
仔细观察迪卡普里奥的手势,确实非常夸张。这场戏前面所有镜头中,迪卡普里奥的双手都是紧张地并拢,或者挠头发,说明他紧张于吐露这件事。现在他老婆知道他的意思了,他摊开了双手。另外注意这里,镜头平行与海岸线。
![]() |
超级跳轨来了,镜头“呯”地一下跳到了另一侧,平行于海岸线的另一边。这个剪辑绝非通常两人对话的过肩镜头,跳跃幅度更大。而且两位主人公并未移动,上一个镜头迪卡普里奥右肩指向海面,镜头一切换,瞬间变成了面对海面。这个跳轨实在很新奇,会有观众误认为这两个镜头不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事情,加深了两人之间的矛盾感(矛盾不是一天两天)。镜头这么一切换,两位角色在镜头中的位置也完全不同,主次发生了变化。上一个镜头中迪卡普里奥在主要位置,这个镜头则换成了温丝莱特。另外因为镜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切换,两人的背景也完全不一样,彻底诠释了两人完全相反的立场。通过表情可以看出,老婆完全不同意老公的意见,强烈地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老婆想去巴黎,老公想留下来。
![]() |
镜头又切回迪卡普里奥占主要位置的镜头,这次他面向大海,侧着头面对老婆,抱起刚才摊开的手,反唇相讥。说明他也生气了。
![]() |
镜头又切回去,轮到老婆发表观点(谁的观点切谁的正脸,听者是背影)。迪卡普里奥又变成了右肩指向海面。温丝莱特更加生气,露出了嫌恶的表情,把这场谈话推向了高潮。另外可以发现,她的袖子一直是挽着的,这个形象到这里有了用处:老娘要打架了。
![]() |
镜头“呯”地一下切到面对大海。但是这次画面中没有椅子。度假毁了,邻居酱油了,灰暗的茫茫大海成了温丝莱特内心失望的写照。大块的灰色海水把她框在画面中,象征此刻她被困在了想逃离的灰暗的生活中,苦海无涯看不到岸边。
![]() |
突然画面又切了一个反方向,刚才是面对大海,现在是背对大海。给了爆发戏剧冲突的温丝莱特一个生气的面部特写,详解人物内心。而且这样一来,完全把她和迪卡普里奥隔在了两个镜头里。注意她的动作,手扶着额上的太阳镜。而且她头上是咖啡色的伞,象征她现在的心情很臭。
![]() |
又切回了上一个镜头,但这次老公去游泳了,走远了,女主角就算再生气,还是被牢牢地框在灰暗的生活(大海)中,而且因为老公走开了一段距离,这次比上个镜头更显孤零零,表明女人的无奈和无助。气白生了,你是最可怜的。
![]() |
又切回温丝莱特的脸,这次她戴上了墨镜。面部表情再度被隐藏起来,说明她心意已决,抬手扶墨镜的动作,说明她决心自己动手改变自己的生活,并且决心不再和老公沟通。
![]() |
这场戏到这里结束。下一个镜头就切了场景,室内家中,温丝莱特自己整理行李箱。
其它的不讲了,这场戏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电影剪辑之一,这里纯分析技术,贴完图,就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