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岛问题学习笔记(资料来源主要在nssd)
1.地图证据的价值 张卫彬 《太平洋学报》
(1)一般来说国际司法机构解决争端地图只起补充说明作用。例外:地图是条约证据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时候有决定意义。
原因:制图技术;制图者动机不中立;
判例:1986布基纳法索/马里争端、1928帕尔马斯岛争端。
1933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边境案采信了独立于条约的地图,因为没有任何证据反驳。
结论:地图不是权利的来源。
(2)作为反驳证据的地图,其证明效力和权威性准确性有关,最终由仲裁庭认定。
官方、第三方、相反利益方的证明力强。
(3)1562钓岛、黄海岛进入地图。日本1895年之前没有入图。
2.历史与主权 王军杰 《川大学报》
纠纷缘起 “埃默里”报告 发现石油
日本主张的理由1先占2条约3时效
(1).中国首先发现 2.明代实现有效控制 3.国际公认属于中国,日、法、美地图
(2).美日《旧金山合约》、《冲绳归还协定》没有意义。因为钓岛已经归还中国,《旧金山合约》交与美国托管无效。而且钓鱼岛不属于美国托管的范围。托管未征得我国同意。
(3).时效要求无争议占有。
3.钓鱼岛与琉球归属 褚静涛
琉球群岛位于东海,面积3000万平方,470多个岛屿,N24-31,E124-131.
古代琉球群岛范围包括..统称琉球群岛(古中山国)。古代于中国是宗藩关系。
1885日本考察小岛没有发现居住开发的痕迹。
《马关条约》文字没有包括钓鱼岛。
美国外交档案,“罗斯福几次询问中国是否想要该岛,蒋介石提出根据国际组织托管制度与美国共同管理该地”。
4.《联合国海洋公约》综述
《公约》非常重要,以陆定海,不涉及领土认定。
(1)一般来说国际司法机构解决争端地图只起补充说明作用。例外:地图是条约证据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时候有决定意义。
原因:制图技术;制图者动机不中立;
判例:1986布基纳法索/马里争端、1928帕尔马斯岛争端。
1933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边境案采信了独立于条约的地图,因为没有任何证据反驳。
结论:地图不是权利的来源。
(2)作为反驳证据的地图,其证明效力和权威性准确性有关,最终由仲裁庭认定。
官方、第三方、相反利益方的证明力强。
(3)1562钓岛、黄海岛进入地图。日本1895年之前没有入图。
2.历史与主权 王军杰 《川大学报》
纠纷缘起 “埃默里”报告 发现石油
日本主张的理由1先占2条约3时效
(1).中国首先发现 2.明代实现有效控制 3.国际公认属于中国,日、法、美地图
(2).美日《旧金山合约》、《冲绳归还协定》没有意义。因为钓岛已经归还中国,《旧金山合约》交与美国托管无效。而且钓鱼岛不属于美国托管的范围。托管未征得我国同意。
(3).时效要求无争议占有。
3.钓鱼岛与琉球归属 褚静涛
琉球群岛位于东海,面积3000万平方,470多个岛屿,N24-31,E124-131.
古代琉球群岛范围包括..统称琉球群岛(古中山国)。古代于中国是宗藩关系。
1885日本考察小岛没有发现居住开发的痕迹。
《马关条约》文字没有包括钓鱼岛。
美国外交档案,“罗斯福几次询问中国是否想要该岛,蒋介石提出根据国际组织托管制度与美国共同管理该地”。
4.《联合国海洋公约》综述
《公约》非常重要,以陆定海,不涉及领土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