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里糊涂的拜师宴
作者:傅桦老师
世界节俭日那天,我终于要回北京了。周玉亮和阿野邀请我到一家别致的素餐厅,说 “爱思青年”要为我送行。
我到的时候,大家已经等着了,我很歉疚,赶紧坐下。这才注意到,餐厅的名字就叫“朴素”,在成都著名的领事馆路。这条路著名并不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是这条街路面很干净,也没有骑上人行道迎面而来的摩托车。旁边有很多小酒吧和咖啡厅,搞得跟欧洲一条街似的。
周玉亮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朋友,他看着你就会微笑,笑得你感觉生活和昨天不一样似的,充满阳光,笑得让你放下生活的所有戒备和风尘,清清爽爽的和朋友们坐在一起,讨论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好像胸怀完全被打开了,生活完全被没有压力,明天完全不用考虑。
周老师说,今天我们邀请傅桦老师到这个素食餐厅小聚,有两个内容。
大家都在侧耳恭听。
“一是为傅桦老师送行,”我心里一热,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团队的温暖。我想第二会是什么呢?祝贺“爱思青年基金”成立?“爱思青年”做了两年,一直致力于“助力青年,追寻梦想”,我很喜欢它的愿景:“让青年成为世界的行动者”。
只有放下一切包袱,才可能真正成为世界的行动者。我不相信世界会在明天为房子所困的青年手中变得更好——他们所受到的挤压,一定会以另外一种方式释放出来,要么成为挤压社会的戾气,要么成为放弃梦想的颓废理由。我相信现在的地产现状,是在对青年人犯罪,然后引诱青年对未来犯罪。我相信让青年放弃梦想,是社会对青年最大的失败,也是社会对未来最大的失败。
我相信,一个优秀的青年,一定不是莽撞的破坏者,而是未来美好世界热情的建设者。
好了话说远了。周老师已经准备说出第二个聚会的理由了。
“第二个理由,从今天起,要为每个爱思青年寻找一位导师。”这有点意思!我没有想到,周老师接下来笑咪咪的看着我:“公益传播官是我们新设立的一个专职岗位,我们邀请了雪梅来担任,她是学传播的,过去是《领导力》杂志的编辑。雪梅要拜傅桦老师为师,今天就举行拜师仪式。”
我吓了一跳。
雪梅是个很朴实的女孩,工作很认真,很投入,昨天还写了一大篇问题发过来咨询我。她所提的问题,其实,也是许多公益机构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常常要思考的问题,甚至是这个社会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很愿意和雪梅、小辉,以及很多做公益的青年朋友们在一起,他们纯净而有朝气,他们的未来,他们的阳光,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向往。我也是青年,按照最新的标准,45岁以下的都是青年。我?可以特批减去两岁,刚刚好!按照心灵的标准,我更是标准的爱思青年。
但是,我只是青年朋友们的朋友,不能算是导师。导师是一个很崇高的称呼,人品高尚,学识渊博,不为利所动,受人敬重而具备亲和力,承担着这个社会的责任的尊者才可以称为导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我见过的尊者中,可以称为导师的,如年长的如季羡林先生、董辅礽先生、王樾的父亲王炳华先生等等,中年如Kristi的老师钱媛教授、Michael教授、Eve教授等。
Kristi说过一句话我很认同,导师不在乎和你在一起的时间又多长,而在于瞬间对你一生的影响。我的导师高尔泰先生虽然飘零海外,但是,他爱国爱艺术爱思想爱自由,他对生命自由和尊严矢志不渝的追求,他的画和他的为人,他的思想,会被无数青年人记住,会被历史尊重,会被未来收藏。他的画呈现出一种厚重的坚韧,对时代的呐喊和突破,对生活的包容与刻画,对生命的创造和张扬。而在他的文笔中,我们看到的是对生活与苦难的慈悲与包容,刻画与白描,完全看不到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几十年苦难的刻薄、抱怨和仇恨。这是我敬重他,并尊为心灵导师的重要原因。
记得有一次,在美国中部的荒原小镇,夜晚的寒风从山野那边吹来,高先生蓬松的硬硬的花白的头发向后飘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紧紧握住我的手,说了好多好多让我心灵安静而坚定的话,其中一句让我终身难忘:“看到你们,和优秀的孩子们,我们对未来就放心了,那些最珍贵的东西,可以隔代,但没有断代,还是可以传承下去。”
我不知道老人所说的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很模糊,但是,我隐隐约约能够感觉得到,那就是一种大气、正气、灵气和骨气。
我肃然,又感觉到一种来自尊者的沉甸甸的信任。那些属于心灵和智慧,信仰和追求,属于未来的坚持和梦想,已经到了需要我们传承下去的时候了。
原来我们已经度过青年时代,到了要为这个社会承担另一种责任的年龄,我们需要把一个脱离了蝇营狗苟、鸡零狗碎、肮脏灰暗的世界,传递给年青朋友们,去点燃他们心中的梦想和激情,信任和纯净。
这本该是个纯净的世界!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建设,打扫,整理,浇灌,期待的世界,而不是糟蹋、蹂躏、倾泄、索取、无端毁坏的世界。
周老师说,拜师仪式开始吧。
我很惶惶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学不足以为师,道不足以为范,一生亦无所成,何以为导师?
我对雪梅也不太了解,只在这次讲座的过程中,知道这是一个勤奋向上的女孩。但雪梅充满敬意的端上一杯茶,我不知道该接还是不该接,就像我正面对着一群有梦想有担当的青年,不知道是该对他们说点什么,还是只是微笑着看着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下去。
但“爱思青年导师”这个名字,我很珍惜。
拜师之后是拜师宴。朴素餐厅的菜品很精致,老板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都做成了菜,一一呈现上来。这是四川文人的特色。
另有一道菜叫“与子同舟”,细长的船型瓷碟,装着芦笋和竹荪做成的清爽小菜,我不敢伸筷子,怕惊动了那句流传千年的古诗:“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是《诗经》中最美的一首歌,叫《越女歌》。我在很多年前听人念过,现在那个女孩已经有了她的王子,她和他的王子又有了自己的小王子。
说到王子,就不得不说到诗歌王子顾城。30年前,顾城曾经说过:“我是我的王子,心是我的王国”。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那个年代是个充满梦想和激情的年代。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王国,你就是自己王国的国王。无数的汉译名著,和夹杂着海风的思想,像一扇扇打开的窗户,吹醒了一颗颗朦胧的心灵。可惜现在青年人一半的梦想,都被权贵们锁在了几万元一平米的格子间里,锁在了暴利的公司和分赃者的保险柜里,锁在了锱铢必较的现实表象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美拯救世界。”但现在读美学的少了,读计算机和会计的多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世界正在成为一架精密的机器,仿佛我们只能靠机器拯救世界。
好在一盘辛辣的大菜端上来了,叫水煮鱼。这盘鱼不是那么循规蹈矩,那么精致,而是洋溢着四川人幽默的朴实。更让我惊喜的是,荤鱼无刺,素酒无腥。这样的餐厅,才能够让人一半聊天,一半品味,不至于杯盘狼藉,败了雅兴。
素食餐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字:“见素抱朴”。我只知道此语源自老子《道德经》。但详细无知,后来回家后复读《道德经》第十九: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才知道这是老子倡导的社会稳定的三个思想。
不知不觉已经下午,我们聊起阿野的故事。(阿野的故事详见另文)说到我们25年前我们去看阿野的艰难,餐厅的主人文雪花笑了,说我们小的时候也很艰难,是吃烂苹果长大的——买苹果只能买那些有伤痕的,很便宜,用小刀把伤痕切掉,享受剩下的那一半好的。文雪花灿烂的笑容,和优雅的生活,完全看不出小时候苦难的痕迹。
看来,苦难只是人生修炼的重要一课。“历史已经把烂苹果吃掉了,但愿剩下的都是好苹果”,我说。
周老师端起茶杯,也来了兴致,说刚刚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昨夜的酒醉了今天的我”。阿面说听上去像一首歌。
歌我没有听过。但这句歌词我喜欢。我暗自问自己:今天的茶,清醒的是哪天的你呢?
也许这次糊里糊涂的拜师宴,倒是让我自己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内心的导师。
世界节俭日那天,我终于要回北京了。周玉亮和阿野邀请我到一家别致的素餐厅,说 “爱思青年”要为我送行。
我到的时候,大家已经等着了,我很歉疚,赶紧坐下。这才注意到,餐厅的名字就叫“朴素”,在成都著名的领事馆路。这条路著名并不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是这条街路面很干净,也没有骑上人行道迎面而来的摩托车。旁边有很多小酒吧和咖啡厅,搞得跟欧洲一条街似的。
周玉亮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朋友,他看着你就会微笑,笑得你感觉生活和昨天不一样似的,充满阳光,笑得让你放下生活的所有戒备和风尘,清清爽爽的和朋友们坐在一起,讨论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好像胸怀完全被打开了,生活完全被没有压力,明天完全不用考虑。
周老师说,今天我们邀请傅桦老师到这个素食餐厅小聚,有两个内容。
大家都在侧耳恭听。
“一是为傅桦老师送行,”我心里一热,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团队的温暖。我想第二会是什么呢?祝贺“爱思青年基金”成立?“爱思青年”做了两年,一直致力于“助力青年,追寻梦想”,我很喜欢它的愿景:“让青年成为世界的行动者”。
只有放下一切包袱,才可能真正成为世界的行动者。我不相信世界会在明天为房子所困的青年手中变得更好——他们所受到的挤压,一定会以另外一种方式释放出来,要么成为挤压社会的戾气,要么成为放弃梦想的颓废理由。我相信现在的地产现状,是在对青年人犯罪,然后引诱青年对未来犯罪。我相信让青年放弃梦想,是社会对青年最大的失败,也是社会对未来最大的失败。
我相信,一个优秀的青年,一定不是莽撞的破坏者,而是未来美好世界热情的建设者。
好了话说远了。周老师已经准备说出第二个聚会的理由了。
“第二个理由,从今天起,要为每个爱思青年寻找一位导师。”这有点意思!我没有想到,周老师接下来笑咪咪的看着我:“公益传播官是我们新设立的一个专职岗位,我们邀请了雪梅来担任,她是学传播的,过去是《领导力》杂志的编辑。雪梅要拜傅桦老师为师,今天就举行拜师仪式。”
我吓了一跳。
雪梅是个很朴实的女孩,工作很认真,很投入,昨天还写了一大篇问题发过来咨询我。她所提的问题,其实,也是许多公益机构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常常要思考的问题,甚至是这个社会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很愿意和雪梅、小辉,以及很多做公益的青年朋友们在一起,他们纯净而有朝气,他们的未来,他们的阳光,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向往。我也是青年,按照最新的标准,45岁以下的都是青年。我?可以特批减去两岁,刚刚好!按照心灵的标准,我更是标准的爱思青年。
但是,我只是青年朋友们的朋友,不能算是导师。导师是一个很崇高的称呼,人品高尚,学识渊博,不为利所动,受人敬重而具备亲和力,承担着这个社会的责任的尊者才可以称为导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我见过的尊者中,可以称为导师的,如年长的如季羡林先生、董辅礽先生、王樾的父亲王炳华先生等等,中年如Kristi的老师钱媛教授、Michael教授、Eve教授等。
Kristi说过一句话我很认同,导师不在乎和你在一起的时间又多长,而在于瞬间对你一生的影响。我的导师高尔泰先生虽然飘零海外,但是,他爱国爱艺术爱思想爱自由,他对生命自由和尊严矢志不渝的追求,他的画和他的为人,他的思想,会被无数青年人记住,会被历史尊重,会被未来收藏。他的画呈现出一种厚重的坚韧,对时代的呐喊和突破,对生活的包容与刻画,对生命的创造和张扬。而在他的文笔中,我们看到的是对生活与苦难的慈悲与包容,刻画与白描,完全看不到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几十年苦难的刻薄、抱怨和仇恨。这是我敬重他,并尊为心灵导师的重要原因。
记得有一次,在美国中部的荒原小镇,夜晚的寒风从山野那边吹来,高先生蓬松的硬硬的花白的头发向后飘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紧紧握住我的手,说了好多好多让我心灵安静而坚定的话,其中一句让我终身难忘:“看到你们,和优秀的孩子们,我们对未来就放心了,那些最珍贵的东西,可以隔代,但没有断代,还是可以传承下去。”
我不知道老人所说的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很模糊,但是,我隐隐约约能够感觉得到,那就是一种大气、正气、灵气和骨气。
我肃然,又感觉到一种来自尊者的沉甸甸的信任。那些属于心灵和智慧,信仰和追求,属于未来的坚持和梦想,已经到了需要我们传承下去的时候了。
原来我们已经度过青年时代,到了要为这个社会承担另一种责任的年龄,我们需要把一个脱离了蝇营狗苟、鸡零狗碎、肮脏灰暗的世界,传递给年青朋友们,去点燃他们心中的梦想和激情,信任和纯净。
这本该是个纯净的世界!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建设,打扫,整理,浇灌,期待的世界,而不是糟蹋、蹂躏、倾泄、索取、无端毁坏的世界。
周老师说,拜师仪式开始吧。
我很惶惶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学不足以为师,道不足以为范,一生亦无所成,何以为导师?
我对雪梅也不太了解,只在这次讲座的过程中,知道这是一个勤奋向上的女孩。但雪梅充满敬意的端上一杯茶,我不知道该接还是不该接,就像我正面对着一群有梦想有担当的青年,不知道是该对他们说点什么,还是只是微笑着看着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下去。
但“爱思青年导师”这个名字,我很珍惜。
拜师之后是拜师宴。朴素餐厅的菜品很精致,老板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都做成了菜,一一呈现上来。这是四川文人的特色。
另有一道菜叫“与子同舟”,细长的船型瓷碟,装着芦笋和竹荪做成的清爽小菜,我不敢伸筷子,怕惊动了那句流传千年的古诗:“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是《诗经》中最美的一首歌,叫《越女歌》。我在很多年前听人念过,现在那个女孩已经有了她的王子,她和他的王子又有了自己的小王子。
说到王子,就不得不说到诗歌王子顾城。30年前,顾城曾经说过:“我是我的王子,心是我的王国”。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那个年代是个充满梦想和激情的年代。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王国,你就是自己王国的国王。无数的汉译名著,和夹杂着海风的思想,像一扇扇打开的窗户,吹醒了一颗颗朦胧的心灵。可惜现在青年人一半的梦想,都被权贵们锁在了几万元一平米的格子间里,锁在了暴利的公司和分赃者的保险柜里,锁在了锱铢必较的现实表象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美拯救世界。”但现在读美学的少了,读计算机和会计的多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世界正在成为一架精密的机器,仿佛我们只能靠机器拯救世界。
好在一盘辛辣的大菜端上来了,叫水煮鱼。这盘鱼不是那么循规蹈矩,那么精致,而是洋溢着四川人幽默的朴实。更让我惊喜的是,荤鱼无刺,素酒无腥。这样的餐厅,才能够让人一半聊天,一半品味,不至于杯盘狼藉,败了雅兴。
素食餐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字:“见素抱朴”。我只知道此语源自老子《道德经》。但详细无知,后来回家后复读《道德经》第十九: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才知道这是老子倡导的社会稳定的三个思想。
不知不觉已经下午,我们聊起阿野的故事。(阿野的故事详见另文)说到我们25年前我们去看阿野的艰难,餐厅的主人文雪花笑了,说我们小的时候也很艰难,是吃烂苹果长大的——买苹果只能买那些有伤痕的,很便宜,用小刀把伤痕切掉,享受剩下的那一半好的。文雪花灿烂的笑容,和优雅的生活,完全看不出小时候苦难的痕迹。
看来,苦难只是人生修炼的重要一课。“历史已经把烂苹果吃掉了,但愿剩下的都是好苹果”,我说。
周老师端起茶杯,也来了兴致,说刚刚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昨夜的酒醉了今天的我”。阿面说听上去像一首歌。
歌我没有听过。但这句歌词我喜欢。我暗自问自己:今天的茶,清醒的是哪天的你呢?
也许这次糊里糊涂的拜师宴,倒是让我自己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内心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