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裂痕(五)
话说公元2000年9月15日。
我阶段性解放了,黑龙江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当时叫艺术学院),莫名其妙的给了我一张通知书。据专业课老师说,我的高中班主任差点因为这张通知书晕死过去。。。 。。。
班主任拿到我通知书时,静默了30秒,只说了一句话“就杨春,杨春也能考上本科??”而且手有点抖。
2000年盛夏。
闷热的下午,无聊的一天,忽然接到毛儿的电话。
“喂,谁啊”(那会儿没有来电显示)
“我,”
“你啊,啥事”
“你的通知书下来了”
虽然事先猜到问题不大,算是十拿九稳的事。不过这个消息还是让我有点欣慰。
那鬼学校通知书下得也太晚了,人家都有报道的了,我通知书才到。
而且7年没学习的我,能有这么一纸全日制统招本科院校录取,也算是“奇迹”。这恰恰是我班主任晕死的原因。
“通知书你帮我拿着了?”
“没,在班主任那里,他说不能带领通知书。”
“好,谢了。”我这就去取。
敲开办公室的门,这么多年近这个门就没过什么好事。这次我倒是腰板直直的走进去的。
班主任皮笑肉不笑“来了,你小子。”
“嗯,来了。”
“考上了,本科,佳大。”
“知道,知道。”
“什么感觉?说说。”
“没感觉。”
“不觉得高兴?”
“没什么好高兴的,本来都不打算上学了。”
“。。。@#%¥%@…………%……”不管怎么说,祝贺你。”我心里想,祝贺个狗屁你巴不得我没得学上待业回家呢。当然这不能怨他,如果我是老师面对我这样的学生,我也巴不得他早点去死。
于是乎,我开始准备报道上大学。那一年我班应届毕业只有四个统招本科。除了我人家都是苦学换来的。由此可证,落后的教育制度折磨我12年,终于报答了我一次。
美术学院,绘画系,水彩画专业。
其实我不是很在乎什么专业,我只觉得未来的4年又有地方玩了。其实我很想上学,只是不想学习而已。
我们班级共23人,分三个专业。水彩7人,油画8人,国画8人。
不错哦,这可是研究生待遇,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画室,7个人一个画室可比高考班里蚂蚁一样的拥挤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大学社团
四年间,我仍然没干什么正事。当然除了画画。专业我还是比较重视的。从来不逃专业课。文化课也还好,基本上上了60%。上课时间有60%没睡觉。当然100%的没听课。
大一加入了大学生读者协会,在宣传部干了一年,所谓宣传部也就是写写海报什么的。
大二读者协会每年都有会刊,需要资金,学校不给,也不能自己捐钱。所以我去拉赞助。自己拉到了所需资金的一半。被人禅让为会长。想想那时协会里有80人呢。不知道算不算是社会实践之类的。期间参加过辩论会之类的东西,至今记忆有点模糊。
学院的学生会??
去他妈的吧,一帮傻逼,请我去我都不去。
当时以读者协会会长的身份在学院里的辩论会上做过评委。那会儿,指导员才知道原来读协会长是美术学院的人(因为在那之前,美术学院的人几乎在社团里就是写写画画并无太大作为)。傻X指导员以此沾沾自喜。
大三,远离了社团。厌倦了无意义的闹剧。开始自由思考。过着养老院般的生活。
后来更让人欣慰的是,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的学生会会长都是我在读协带出来的。所谓的带也就是巧合的走到了一起,并没真正的教过人家什么东西,我哪有那本事。
不过,这也算是读者协会的黄金时代了。。。
画画
四年,不间断的画画,实际上本质上的提高到也没有,只是有环境熏陶让我觉得舒服。
画展,基本上不参加,因为什么也不想多说。
只能说自己画得不行,就算画得还行画展这东西还要讲个综合实力不是。。。
学习,继续荒废,其实我称之为自由学习法。不去听讲师讲这个那个。我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抽烟,喝酒
那会儿寝室的哥们儿都死能喝,从下午4点到凌晨2点。不简断。中途可能换人,换酒。但总人数可以保持住。
烟,抽的也凶。
住了一年的寝室,墙面已经是黄色的了。
群殴
准确的讲是被人家体育学院给我们平了。
凌晨1点,他们30个寝室横扫了我们10个寝室。人家人多势众,四肢发达,头脑又不简单。横扫我们的时候居然把楼下的门都反锁了。妈的,还真狠。
不过事出有因,
据说是我们的人当天下午把人家寝室扫了。3个对6个。还让他们“植物”了一个。
那天我们同僚伤了很多,好在我们寝室没事,据说是因为有熟人在体院才免过一劫。
那次,惊动了省委。。。
据说是建校以来最大一次的群殴事件。
滑冰
体育课必修项目,
我喜欢。超喜欢。
年年盼着冬天的来临。有时间就去滑,有时间就去滑。
体育馆,音乐厅,天光画室。。。 。。。
大二以后这些硬件越来越完善。让人欣慰。
图书馆,
除了因公事去以外(因为读者协会是隶属于图书馆的),压根没怎么去过,最多是看看专业书籍。
自习,至今不知道啥意思。
小影院
牛逼死了,当时学校的影院什么都敢放,鹅毛笔什么什么的,就连色即是空都有。什么故事,文艺,动作,色情。一应俱全。就是不放港片。真他妈厉害。
从这里学了不少东西,这是我觉得大学没白上的原因之一。
最牛的是整套法国原装的视听设备。
效果超赞。
好像大致如此,这四年就这么一晃过去了。。。
毕业。
该去哪呢?
说心里话非常想去哈尔滨,只是觉得离家太近而且似乎哈尔滨的发展空间有局限。全省最牛逼的人都在哈尔滨,让我怎么混呢??
索性远走高飞。进入下一个解放阶段。
青岛?
其实对我来说,很陌生,一次没来过。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地方。
但,很喜欢那片海。而且我至今觉得青岛会成为上海和北京之间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城市。
而且,父亲是从山东走出去的。我也希望他能告老还乡。
北京,上海,挺没劲对我来说一点诱惑力都没有。
所以,我来了。
来了我还不走了。切。
说到做到。
至此,大学时代基本结束,开始了我无依无靠,无亲无故的另一段旅程。
我阶段性解放了,黑龙江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当时叫艺术学院),莫名其妙的给了我一张通知书。据专业课老师说,我的高中班主任差点因为这张通知书晕死过去。。。 。。。
班主任拿到我通知书时,静默了30秒,只说了一句话“就杨春,杨春也能考上本科??”而且手有点抖。
2000年盛夏。
闷热的下午,无聊的一天,忽然接到毛儿的电话。
“喂,谁啊”(那会儿没有来电显示)
“我,”
“你啊,啥事”
“你的通知书下来了”
虽然事先猜到问题不大,算是十拿九稳的事。不过这个消息还是让我有点欣慰。
那鬼学校通知书下得也太晚了,人家都有报道的了,我通知书才到。
而且7年没学习的我,能有这么一纸全日制统招本科院校录取,也算是“奇迹”。这恰恰是我班主任晕死的原因。
“通知书你帮我拿着了?”
“没,在班主任那里,他说不能带领通知书。”
“好,谢了。”我这就去取。
敲开办公室的门,这么多年近这个门就没过什么好事。这次我倒是腰板直直的走进去的。
班主任皮笑肉不笑“来了,你小子。”
“嗯,来了。”
“考上了,本科,佳大。”
“知道,知道。”
“什么感觉?说说。”
“没感觉。”
“不觉得高兴?”
“没什么好高兴的,本来都不打算上学了。”
“。。。@#%¥%@…………%……”不管怎么说,祝贺你。”我心里想,祝贺个狗屁你巴不得我没得学上待业回家呢。当然这不能怨他,如果我是老师面对我这样的学生,我也巴不得他早点去死。
于是乎,我开始准备报道上大学。那一年我班应届毕业只有四个统招本科。除了我人家都是苦学换来的。由此可证,落后的教育制度折磨我12年,终于报答了我一次。
美术学院,绘画系,水彩画专业。
其实我不是很在乎什么专业,我只觉得未来的4年又有地方玩了。其实我很想上学,只是不想学习而已。
我们班级共23人,分三个专业。水彩7人,油画8人,国画8人。
不错哦,这可是研究生待遇,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画室,7个人一个画室可比高考班里蚂蚁一样的拥挤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大学社团
四年间,我仍然没干什么正事。当然除了画画。专业我还是比较重视的。从来不逃专业课。文化课也还好,基本上上了60%。上课时间有60%没睡觉。当然100%的没听课。
大一加入了大学生读者协会,在宣传部干了一年,所谓宣传部也就是写写海报什么的。
大二读者协会每年都有会刊,需要资金,学校不给,也不能自己捐钱。所以我去拉赞助。自己拉到了所需资金的一半。被人禅让为会长。想想那时协会里有80人呢。不知道算不算是社会实践之类的。期间参加过辩论会之类的东西,至今记忆有点模糊。
学院的学生会??
去他妈的吧,一帮傻逼,请我去我都不去。
当时以读者协会会长的身份在学院里的辩论会上做过评委。那会儿,指导员才知道原来读协会长是美术学院的人(因为在那之前,美术学院的人几乎在社团里就是写写画画并无太大作为)。傻X指导员以此沾沾自喜。
大三,远离了社团。厌倦了无意义的闹剧。开始自由思考。过着养老院般的生活。
后来更让人欣慰的是,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的学生会会长都是我在读协带出来的。所谓的带也就是巧合的走到了一起,并没真正的教过人家什么东西,我哪有那本事。
不过,这也算是读者协会的黄金时代了。。。
画画
四年,不间断的画画,实际上本质上的提高到也没有,只是有环境熏陶让我觉得舒服。
画展,基本上不参加,因为什么也不想多说。
只能说自己画得不行,就算画得还行画展这东西还要讲个综合实力不是。。。
学习,继续荒废,其实我称之为自由学习法。不去听讲师讲这个那个。我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抽烟,喝酒
那会儿寝室的哥们儿都死能喝,从下午4点到凌晨2点。不简断。中途可能换人,换酒。但总人数可以保持住。
烟,抽的也凶。
住了一年的寝室,墙面已经是黄色的了。
群殴
准确的讲是被人家体育学院给我们平了。
凌晨1点,他们30个寝室横扫了我们10个寝室。人家人多势众,四肢发达,头脑又不简单。横扫我们的时候居然把楼下的门都反锁了。妈的,还真狠。
不过事出有因,
据说是我们的人当天下午把人家寝室扫了。3个对6个。还让他们“植物”了一个。
那天我们同僚伤了很多,好在我们寝室没事,据说是因为有熟人在体院才免过一劫。
那次,惊动了省委。。。
据说是建校以来最大一次的群殴事件。
滑冰
体育课必修项目,
我喜欢。超喜欢。
年年盼着冬天的来临。有时间就去滑,有时间就去滑。
体育馆,音乐厅,天光画室。。。 。。。
大二以后这些硬件越来越完善。让人欣慰。
图书馆,
除了因公事去以外(因为读者协会是隶属于图书馆的),压根没怎么去过,最多是看看专业书籍。
自习,至今不知道啥意思。
小影院
牛逼死了,当时学校的影院什么都敢放,鹅毛笔什么什么的,就连色即是空都有。什么故事,文艺,动作,色情。一应俱全。就是不放港片。真他妈厉害。
从这里学了不少东西,这是我觉得大学没白上的原因之一。
最牛的是整套法国原装的视听设备。
效果超赞。
好像大致如此,这四年就这么一晃过去了。。。
毕业。
该去哪呢?
说心里话非常想去哈尔滨,只是觉得离家太近而且似乎哈尔滨的发展空间有局限。全省最牛逼的人都在哈尔滨,让我怎么混呢??
索性远走高飞。进入下一个解放阶段。
青岛?
其实对我来说,很陌生,一次没来过。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地方。
但,很喜欢那片海。而且我至今觉得青岛会成为上海和北京之间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城市。
而且,父亲是从山东走出去的。我也希望他能告老还乡。
北京,上海,挺没劲对我来说一点诱惑力都没有。
所以,我来了。
来了我还不走了。切。
说到做到。
至此,大学时代基本结束,开始了我无依无靠,无亲无故的另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