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的国际政治角色
了解不多,先写点,慢慢论。
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和军国主义者而被亚洲和美国打压。
但是二战以后,德国和日本成为美国重点培养的目标。读者可以参考《大棋局》
基于同样原因:
1.大陆的孤立者。德国是四战之地,后起工业国,又是征伐民族,自然受孤立和防备。
日本是大陆外的岛国,资源不能自给,贸易逆差,外向掠夺性和融合这些原因及其他种种造成的猜忌、孤立(如明清两代长时间的海禁,坚壁清野政策)。
此处可有一文《德国和中国作为欧洲、东亚中心可以互相学到什么还有其他类似国家如伊朗土耳其》
《分析东西德和平统一以供大陆和台湾、南北朝鲜等参考》
同样,英国也是大陆外岛国,但是英国的情况要好得多,岛国优势明显而劣势不那么厉害,甚至一定程度成为欧洲“执牛耳者”,大陆均衡战略非常高明和成功,以拿破仑之败最为典型。当然这一战略也需要高素质的高层来执行,否则一战后的绥靖政策就是反面教材。英国的这一位置也使得美国选择其为盟友,但这份长久的成功和从容,也决定了在欧洲政策上,他不会完全跟美国一条心。
可有一文《大陆外国家的优势和劣势及从此角度论美国外交过去现在和未来》
思考:工业国有自己的工业、产业优势,对待落后农业地区,是压倒性的优势。采取贸易的方式,本身即是效率最高的方式。尤其是农业资源产地本身已经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成熟的民族的情况下,贸易成本(培养其自行组织,心甘情愿的供需法则),远比殖民成本(考虑到有组织的抵抗)要低的多。此处可有分析材料《工业国如何从落后工业国、农业国获利,分析美国苏联对外经济构成、其他如日本对中国、俄罗斯对印度案例》
如果说日本侵占满清民国时代的东北仍属于遵从帝国主义利益内,日本全面征服中国的计划实在是战略上的极大短视和失败。这方面关于日本所谓“以下克上”,反应日本政治特征值的分析讨论。
2.战败国。战败国意味着军事占领和本土被轰炸损毁,也即意味着战胜者控制下的战后重建。这对于工业国和资本主义国,这是更厉害更深层的控制。
所谓麦克阿瑟“太上皇”的说法,当然来自如此。欧洲有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日本对应的是什么,历史爱好者和政治史研究者都有研究。
这里提出疑问,为什么二战后中国几乎无驻军,无赔偿。是否因老蒋对美的全面服从,如果是因急于剿共而妥协,如何能称中国领袖。
此处应有一文《现代工业国如何被外国控制和反控制》
3.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经集团对抗。尤其是激烈的朝鲜战争更是加剧了双方激烈反应。日本战后复兴的第一波助力便是来自朝鲜战争对前线的支援。也自然而然让美国更重视日本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前两点,美国对于这两国有更强的控制力,它们也必然在美国的战后棋局中拥有更重要位置。
二战的根源在于国际政治格局的洗牌,在最先跳出来的德国和日本被打掉以后,他们留下的权利真空分别被北约和共产主义抢占。(有意思的对比中共和国民党在日本投降后对日占区的抢占),我们可以看到,抢占能力也代表了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竞争能力和组织能力。
具体的:共产主义由于体现了通过共产主义改造和国家集权将落后国建设为现代工业强国的成功道路,其极强的组织性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取得民族独立时的巨大作用,在亚洲和欧洲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红色版图之大,叹为观止。可惜,苏联没有“得屌丝者得天下”。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不过短短五十年,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中国在21世纪初的和平崛起和第三世界战略是否能成功,关于北约华约都成在哪里,败在哪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应有一文《论北约和华约的组织》但是还是比较乐观。盖因:欧美仍没有变其掠夺本质,霸权主义甚至更胜,中国有和文化和王道文化传统,中国的商业也往往不伴随武力和政治诉求。
此处不多分析,应有一文《论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第三世界战略》
中间多余的不多论述,此处待补充。
4 东芝事件
1983年,东芝事件体现了日本人的目光狭窄,急功近利。 东芝事件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30089.htm
这个事件了解不多,值得后续了解,待补充。但是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出口机床用于加工核潜艇用螺旋桨和航母用螺旋桨。向对方集团出口涉军核心技术倒不一定是完全不可理解,毕竟法国以色列都这么干。但问题是:
一、苏联解体就在朝夕之间,难道对此没有认识?二、该领域如此核心、敏感,伤害美核心利益,作为“盟友”,这是何行径;三、苏联的核潜艇和海军对于日本的国防难道不是巨大威胁?更不要说苏联的军事技术蔓延国如印度、越南、中国,这些国家都是日本区域对手国。
这里很多问题还有待回答。也注定和反应了日本绝不会是美国人信任的战略伙伴。
此处应有一文《论现代国家交往》和《日本对外交往核心规律》
5 广场协议
1985年广场协议更是重要分水岭。更是值得研究,此处待补充。
八十年代的日本政经史对于研究世界第二魔咒(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冲突)有很大价值。此处待补充。《论世界第二魔咒,世界第二如何直面美国》
中国利用新兴工业大国的优势挑起与日本的军备竞赛,将衰弱的日本拖入军备竞赛的泥潭,彻底断送日本的复兴希望。
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和军国主义者而被亚洲和美国打压。
但是二战以后,德国和日本成为美国重点培养的目标。读者可以参考《大棋局》
基于同样原因:
1.大陆的孤立者。德国是四战之地,后起工业国,又是征伐民族,自然受孤立和防备。
日本是大陆外的岛国,资源不能自给,贸易逆差,外向掠夺性和融合这些原因及其他种种造成的猜忌、孤立(如明清两代长时间的海禁,坚壁清野政策)。
此处可有一文《德国和中国作为欧洲、东亚中心可以互相学到什么还有其他类似国家如伊朗土耳其》
《分析东西德和平统一以供大陆和台湾、南北朝鲜等参考》
同样,英国也是大陆外岛国,但是英国的情况要好得多,岛国优势明显而劣势不那么厉害,甚至一定程度成为欧洲“执牛耳者”,大陆均衡战略非常高明和成功,以拿破仑之败最为典型。当然这一战略也需要高素质的高层来执行,否则一战后的绥靖政策就是反面教材。英国的这一位置也使得美国选择其为盟友,但这份长久的成功和从容,也决定了在欧洲政策上,他不会完全跟美国一条心。
可有一文《大陆外国家的优势和劣势及从此角度论美国外交过去现在和未来》
思考:工业国有自己的工业、产业优势,对待落后农业地区,是压倒性的优势。采取贸易的方式,本身即是效率最高的方式。尤其是农业资源产地本身已经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成熟的民族的情况下,贸易成本(培养其自行组织,心甘情愿的供需法则),远比殖民成本(考虑到有组织的抵抗)要低的多。此处可有分析材料《工业国如何从落后工业国、农业国获利,分析美国苏联对外经济构成、其他如日本对中国、俄罗斯对印度案例》
如果说日本侵占满清民国时代的东北仍属于遵从帝国主义利益内,日本全面征服中国的计划实在是战略上的极大短视和失败。这方面关于日本所谓“以下克上”,反应日本政治特征值的分析讨论。
2.战败国。战败国意味着军事占领和本土被轰炸损毁,也即意味着战胜者控制下的战后重建。这对于工业国和资本主义国,这是更厉害更深层的控制。
所谓麦克阿瑟“太上皇”的说法,当然来自如此。欧洲有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日本对应的是什么,历史爱好者和政治史研究者都有研究。
这里提出疑问,为什么二战后中国几乎无驻军,无赔偿。是否因老蒋对美的全面服从,如果是因急于剿共而妥协,如何能称中国领袖。
此处应有一文《现代工业国如何被外国控制和反控制》
3.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经集团对抗。尤其是激烈的朝鲜战争更是加剧了双方激烈反应。日本战后复兴的第一波助力便是来自朝鲜战争对前线的支援。也自然而然让美国更重视日本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前两点,美国对于这两国有更强的控制力,它们也必然在美国的战后棋局中拥有更重要位置。
二战的根源在于国际政治格局的洗牌,在最先跳出来的德国和日本被打掉以后,他们留下的权利真空分别被北约和共产主义抢占。(有意思的对比中共和国民党在日本投降后对日占区的抢占),我们可以看到,抢占能力也代表了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竞争能力和组织能力。
具体的:共产主义由于体现了通过共产主义改造和国家集权将落后国建设为现代工业强国的成功道路,其极强的组织性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取得民族独立时的巨大作用,在亚洲和欧洲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红色版图之大,叹为观止。可惜,苏联没有“得屌丝者得天下”。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不过短短五十年,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中国在21世纪初的和平崛起和第三世界战略是否能成功,关于北约华约都成在哪里,败在哪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应有一文《论北约和华约的组织》但是还是比较乐观。盖因:欧美仍没有变其掠夺本质,霸权主义甚至更胜,中国有和文化和王道文化传统,中国的商业也往往不伴随武力和政治诉求。
此处不多分析,应有一文《论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第三世界战略》
中间多余的不多论述,此处待补充。
4 东芝事件
1983年,东芝事件体现了日本人的目光狭窄,急功近利。 东芝事件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30089.htm
这个事件了解不多,值得后续了解,待补充。但是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出口机床用于加工核潜艇用螺旋桨和航母用螺旋桨。向对方集团出口涉军核心技术倒不一定是完全不可理解,毕竟法国以色列都这么干。但问题是:
一、苏联解体就在朝夕之间,难道对此没有认识?二、该领域如此核心、敏感,伤害美核心利益,作为“盟友”,这是何行径;三、苏联的核潜艇和海军对于日本的国防难道不是巨大威胁?更不要说苏联的军事技术蔓延国如印度、越南、中国,这些国家都是日本区域对手国。
这里很多问题还有待回答。也注定和反应了日本绝不会是美国人信任的战略伙伴。
此处应有一文《论现代国家交往》和《日本对外交往核心规律》
5 广场协议
1985年广场协议更是重要分水岭。更是值得研究,此处待补充。
八十年代的日本政经史对于研究世界第二魔咒(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冲突)有很大价值。此处待补充。《论世界第二魔咒,世界第二如何直面美国》
中国利用新兴工业大国的优势挑起与日本的军备竞赛,将衰弱的日本拖入军备竞赛的泥潭,彻底断送日本的复兴希望。
苏霍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闲谈,喝茶与蒸玉米 (3人喜欢)
- “拼多多评论区文学”和“菜市场疗愈” (3人喜欢)
- 投资,正处于历史变革期 (1人喜欢)
- 拼多多的农村包围城市 (2人喜欢)
- 不是产业升级,而是世界产业降级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