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泰国当老师20——一场跨国婚礼
10月24日,P Puk要结婚了。她是我们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老师,说起来,她算是大龄剩女,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没有出众的面貌长相,没有倾国倾城的气质,她就是人群中的一个普通女孩,从青葱岁月里走来,怀着一颗少女之心,渴望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共赴余生,不过能够在34岁的年华里踩着青春的尾巴跨进婚姻殿堂也算是幸运。
她的男友是一名美国人,叫David,50多岁的年纪,其貌不扬,总是笑呵呵的,之前见过几面,感觉他并没有西方人的傲气,骨子里有一种东方人的谦卑。
两人相识于网络,一步一步确立关系,携手走到今天,实属不易。24号一大早,P A开车带着我们一行人五人出发了,按照泰国当地的习惯,今天的婚礼在P Puk家举行,一切都是遵照当地风俗。刚走进村口,就能听到热闹的音乐,往里走,喜庆的彩绸从巷口一直挂到院子里,宽敞的院子摆满了圆形的酒席桌,盛装的男女老少一个个面露悦色。9点钟,美国人David着泰式新郎服装,携带厚礼前来迎娶新娘,他走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也不说话,微笑可以帮他挡掉不会说泰语的尴尬。走进客厅,丈母娘收下礼金和其他礼品,仔细清点数目,钱数是事前商量好的,在这里再次清点不过是炫耀一番,脸上有光罢了,这样的举动在所有婚礼上是必须的,已经成为了习惯。随后,在司仪的主持下,一对新人互换戒指,戒指本来是西方的物件,随着东西文化的交融,传统的泰式婚礼上也逐渐有了这一项。10点多,新郎新娘来到室外场地,并排坐在小舞台上,在花团锦簇中,双手合十,接受大家的洒水祝福,清水在佛教中叫圣水,能够洗尽生命中的罪与恶,保佑受洗者一生好运,在P A的示范下,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拿起水,洒到两位新人的手心,口里小声念叨着泰语“希望你们健康幸福”,最后还不忘送上一句中文“祝你们新婚快乐”,P Puk满脸喜悦,让我给她解释意思,逗得大家都笑了。校长和几位副校长发表了短暂的演讲,代表学校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临近中午,两位新人来到婚房,按照当地的习俗,要进行“压床”。婚床上洒满了清新的花瓣,P Puk的爸爸妈妈在司仪的引导下,先上床躺下,幽默的司仪站在床边不停地问“床软不软,舒不舒服”这样有些暧昧的问题,房间内气氛轻松,随后,新郎新娘向两位长辈行礼,待父母下床后,依次上新床,新娘还要给新郎行礼。一个小小的环节,行礼与还礼,交替进行,人类文明正是在“礼”的指引下才能够生生不息。
吃过午饭,我们早早就回去了,每个人都为P Puk感到高兴,她终于结婚了。之后,P Puk辞掉了学校的工作,跟David去了美国,Facebook成了我们唯一的联络方式,做起全职太太的她经常会分享一些美国的生活照片,她甜美的笑容一直没有变,看起来她很开心。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位可爱的小公主,从女人到妈妈,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她正在经历作为女人最幸福的时刻,希望她能够一直幸福下去。
其实,在我们学校,像P Puk这样的大龄剩女很多,她绝对是幸运儿。很多女老师直至退休,仍孑然一身,40岁的女老师,我能感受到她们渴望结婚的那种无奈感,要说起这些女老师不能结婚的原因,还是很多的。
首先,泰国的男女人口比例失调。女生多于男生,本来就少的男生又有很多去了寺庙、成了人妖或者同性恋,这在一夫一妻制的社会里,大量女生就剩了下来。
其次,泰国社会与中国社会有着相似的婚姻价值观,如果把男女按照能力、身价等分成ABCD四个等级,在传统观念中A男娶B女,B男娶C女,类推下去,A女和D男就生下来了,因为男人少,D男也可以找到女生结婚,但是对于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又不愿意在婚姻问题上将就的A女来说,剩就成了必然。
第三,在泰国,很多剩下来的优秀女生,大部分都曾经被男人伤害过。随着欧美开放思想的传入,再加上很多女生自己投怀送抱,泰国男人的花心世人皆知,作为男人,当然觉得越多越好,可对婚姻有所憧憬的女人,绝对不能容忍男人的背叛,在一次次伤心欲绝之后,她们宁愿选择一个人走下去。
所以,泰国少女嫁一位年龄大一点的外国人也逐渐被人接受,不光是美国人,德国人也相当受泰国人欢迎,他们幽默,大方,懂得浪漫,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泰铢和美元以及欧元的巨大汇率差距,嫁给一位外国人,基本上意味着生活无忧了。
除此之外,很多传统的女子会放弃结婚的愿望,找一个女伴,互相有个照应,退休后,每天诵经念佛,也是人生中难得的清闲时光,只是在我看来,多少有些凄凉。
真不容易啊,没有爱情的人生。不容易的人有很多,农民工说自己不容易,整天起早贪黑,工作环境脏乱差,大学生说自己不容易,读了这么多年书,一毕业就失业,商人说自己不容易,物价涨,钱贬值,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连公务员最近也埋怨不容易,说自己成了高危职业……要说,这年头谁容易啊,甄嬛说了,死是最容易的。只要活着,就要忙活,我们要认真地去破解那些出现在生命中的无奈,以真心换真心,你的付出,早晚会迎来人生中的美好,只要你还坚信,活着真好。
她的男友是一名美国人,叫David,50多岁的年纪,其貌不扬,总是笑呵呵的,之前见过几面,感觉他并没有西方人的傲气,骨子里有一种东方人的谦卑。
两人相识于网络,一步一步确立关系,携手走到今天,实属不易。24号一大早,P A开车带着我们一行人五人出发了,按照泰国当地的习惯,今天的婚礼在P Puk家举行,一切都是遵照当地风俗。刚走进村口,就能听到热闹的音乐,往里走,喜庆的彩绸从巷口一直挂到院子里,宽敞的院子摆满了圆形的酒席桌,盛装的男女老少一个个面露悦色。9点钟,美国人David着泰式新郎服装,携带厚礼前来迎娶新娘,他走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也不说话,微笑可以帮他挡掉不会说泰语的尴尬。走进客厅,丈母娘收下礼金和其他礼品,仔细清点数目,钱数是事前商量好的,在这里再次清点不过是炫耀一番,脸上有光罢了,这样的举动在所有婚礼上是必须的,已经成为了习惯。随后,在司仪的主持下,一对新人互换戒指,戒指本来是西方的物件,随着东西文化的交融,传统的泰式婚礼上也逐渐有了这一项。10点多,新郎新娘来到室外场地,并排坐在小舞台上,在花团锦簇中,双手合十,接受大家的洒水祝福,清水在佛教中叫圣水,能够洗尽生命中的罪与恶,保佑受洗者一生好运,在P A的示范下,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拿起水,洒到两位新人的手心,口里小声念叨着泰语“希望你们健康幸福”,最后还不忘送上一句中文“祝你们新婚快乐”,P Puk满脸喜悦,让我给她解释意思,逗得大家都笑了。校长和几位副校长发表了短暂的演讲,代表学校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临近中午,两位新人来到婚房,按照当地的习俗,要进行“压床”。婚床上洒满了清新的花瓣,P Puk的爸爸妈妈在司仪的引导下,先上床躺下,幽默的司仪站在床边不停地问“床软不软,舒不舒服”这样有些暧昧的问题,房间内气氛轻松,随后,新郎新娘向两位长辈行礼,待父母下床后,依次上新床,新娘还要给新郎行礼。一个小小的环节,行礼与还礼,交替进行,人类文明正是在“礼”的指引下才能够生生不息。
吃过午饭,我们早早就回去了,每个人都为P Puk感到高兴,她终于结婚了。之后,P Puk辞掉了学校的工作,跟David去了美国,Facebook成了我们唯一的联络方式,做起全职太太的她经常会分享一些美国的生活照片,她甜美的笑容一直没有变,看起来她很开心。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位可爱的小公主,从女人到妈妈,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她正在经历作为女人最幸福的时刻,希望她能够一直幸福下去。
其实,在我们学校,像P Puk这样的大龄剩女很多,她绝对是幸运儿。很多女老师直至退休,仍孑然一身,40岁的女老师,我能感受到她们渴望结婚的那种无奈感,要说起这些女老师不能结婚的原因,还是很多的。
首先,泰国的男女人口比例失调。女生多于男生,本来就少的男生又有很多去了寺庙、成了人妖或者同性恋,这在一夫一妻制的社会里,大量女生就剩了下来。
其次,泰国社会与中国社会有着相似的婚姻价值观,如果把男女按照能力、身价等分成ABCD四个等级,在传统观念中A男娶B女,B男娶C女,类推下去,A女和D男就生下来了,因为男人少,D男也可以找到女生结婚,但是对于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又不愿意在婚姻问题上将就的A女来说,剩就成了必然。
第三,在泰国,很多剩下来的优秀女生,大部分都曾经被男人伤害过。随着欧美开放思想的传入,再加上很多女生自己投怀送抱,泰国男人的花心世人皆知,作为男人,当然觉得越多越好,可对婚姻有所憧憬的女人,绝对不能容忍男人的背叛,在一次次伤心欲绝之后,她们宁愿选择一个人走下去。
所以,泰国少女嫁一位年龄大一点的外国人也逐渐被人接受,不光是美国人,德国人也相当受泰国人欢迎,他们幽默,大方,懂得浪漫,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泰铢和美元以及欧元的巨大汇率差距,嫁给一位外国人,基本上意味着生活无忧了。
除此之外,很多传统的女子会放弃结婚的愿望,找一个女伴,互相有个照应,退休后,每天诵经念佛,也是人生中难得的清闲时光,只是在我看来,多少有些凄凉。
真不容易啊,没有爱情的人生。不容易的人有很多,农民工说自己不容易,整天起早贪黑,工作环境脏乱差,大学生说自己不容易,读了这么多年书,一毕业就失业,商人说自己不容易,物价涨,钱贬值,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连公务员最近也埋怨不容易,说自己成了高危职业……要说,这年头谁容易啊,甄嬛说了,死是最容易的。只要活着,就要忙活,我们要认真地去破解那些出现在生命中的无奈,以真心换真心,你的付出,早晚会迎来人生中的美好,只要你还坚信,活着真好。
![]() |
新郎入场 |
![]() |
厚礼到 |
![]() |
丈母娘清点彩礼 |
![]() |
在彩礼上撒花 |
![]() |
戴上项链 |
![]() |
与来宾合影 |
![]() |
与我们合影 |
![]() |
接受祝福 |
![]() |
室外合影 |
![]() |
校长送上祝福 |
![]() |
父母压床 |
![]() |
交接 |
![]() |
新娘向新郎行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