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自留地”
2006-05-20 19:22—北京
突然想表达一下自己了。
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有这种想法。周围有朋友,但还是不能满足这种“表达自己”的自身需求。不是朋友们不够知己,而是在人们的内心中总会留块“自留地”给自己,这块“自留地”不能给朋友们看,却可以和陌生人共享。于是申请了自己博客。
我现在应该有两亩“自留地”吧:
一亩给父母。
五一那天收到姐的短信:“给妈打个电话吧,没别的事,妈就是想问你五一放假不?”打完电话向父母汇报了自己的情况就跑回宿舍上网了,刚打开QQ就看到姐的留言:“打完电话了?妈说五一了,别人家的孩子都回家了,却看不到自己的孩子。眼睛直‘冒汗’啊...妈是想你了。”
姐的留言我看了多遍,眼睛一直红红的,突然间变得非常非常想家,非常非常后悔平时为什么不多给家打个电话。
去年暑假我想留校打工不回家了,姐打来电话骂我:“你不想家是吧?!妈还想你呢!放假了马上给我回来!”姐命不敢违。临走时我告诉室友:一周后回来。可是我食言了,一周后我没回来。我在家帮爸爸盖了一个假期的房子...
爸爸说自己买砖买材料再加上自己不值钱的劳力花上两个月的工夫就可以把这五间养鸡房盖起来,这比找包工头盖省3000多块钱,而这3000多块钱就是你下半年的生活费。
妈妈说你爸和我分好工了:12亩地和家里2000多只鸡归我管直到他把房子盖好。
奶奶说你爷爷都74了每天还都去帮你爸爸和泥搬砖。
姐姐说留下吧。
于是我食言了。即使没姐姐的那句“留下吧”我也是不会走的。
那房子嵌入一片小树林,南面朝阳,其余三面被树林包围住。每到正午和黄昏,会有许多从田里回家吃饭休息的村里人故意绕路来看我们父子俩盖房,有对这两人盖房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行为的赞扬感叹,也有对爸爸盖房技术的批评指正。无论是在正午的烈日下还是在黄昏太阳的余晖中,一群农家人忙里偷闲的调侃说笑商议农事的画面总会使人感觉到温馨,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我想到了梭罗在他的名著《瓦尔登湖》中的一句话:“一个人造他自己的房屋,跟一只飞鸟造巢,是同样的合情合理。谁知道呢,如果世人都自己亲手造他们自己住的房子,又简单地老实地用食物养活了自己和一家人,那么诗的才能一定会在全球发扬光大,就像那些飞禽,它们在这样做的时候,歌声唱遍了全球。”
母亲则每天在家和田地里来回奔波,忙里又忙外。我每天特别期望吃晚饭的时间,那时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谈谈今天的工作,看看电视,听我聊聊学校里的趣事...这样一天的劳累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要开学了,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我和爸妈睡在一张床上互相说说心里话:
爸爸说我和你妈这么拼死拼活的干活就是想让你通过大学脱离农村,你在校要好好学啊!
妈妈说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年你爸看了你的高考成绩高兴得哭了,他说儿子有出息了。别让你爸失望。
我说誓不负所望!
一亩留给爱情。
她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头,身材苗条,留着只垂到肩的头发,小眼睛小鼻子,还有一张好看的嘴巴,能唱出好听的歌。
她会静静的走路吃饭上课听音乐,静若处子。
她也会积极的参加社团班内的各种活动,动若脱兔。
她胸无城府,生活得很真诚。
她有自己的生活的智慧,生活得很勇敢。
她有自己的人生计划,生活得很有特色。
在我眼中她是那么的优秀,那么的纯洁,她的生活是那么的恬静。
我不敢贸然去打扰她,我只会远远的注视着她,祝福着她,等待着她。
在等待她的时间里,我要努力地发展提升自己,以备她需要我时我能以最优状态出现,让她感觉到安全,不让她失望。
突然想表达一下自己了。
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有这种想法。周围有朋友,但还是不能满足这种“表达自己”的自身需求。不是朋友们不够知己,而是在人们的内心中总会留块“自留地”给自己,这块“自留地”不能给朋友们看,却可以和陌生人共享。于是申请了自己博客。
我现在应该有两亩“自留地”吧:
一亩给父母。
五一那天收到姐的短信:“给妈打个电话吧,没别的事,妈就是想问你五一放假不?”打完电话向父母汇报了自己的情况就跑回宿舍上网了,刚打开QQ就看到姐的留言:“打完电话了?妈说五一了,别人家的孩子都回家了,却看不到自己的孩子。眼睛直‘冒汗’啊...妈是想你了。”
姐的留言我看了多遍,眼睛一直红红的,突然间变得非常非常想家,非常非常后悔平时为什么不多给家打个电话。
去年暑假我想留校打工不回家了,姐打来电话骂我:“你不想家是吧?!妈还想你呢!放假了马上给我回来!”姐命不敢违。临走时我告诉室友:一周后回来。可是我食言了,一周后我没回来。我在家帮爸爸盖了一个假期的房子...
爸爸说自己买砖买材料再加上自己不值钱的劳力花上两个月的工夫就可以把这五间养鸡房盖起来,这比找包工头盖省3000多块钱,而这3000多块钱就是你下半年的生活费。
妈妈说你爸和我分好工了:12亩地和家里2000多只鸡归我管直到他把房子盖好。
奶奶说你爷爷都74了每天还都去帮你爸爸和泥搬砖。
姐姐说留下吧。
于是我食言了。即使没姐姐的那句“留下吧”我也是不会走的。
那房子嵌入一片小树林,南面朝阳,其余三面被树林包围住。每到正午和黄昏,会有许多从田里回家吃饭休息的村里人故意绕路来看我们父子俩盖房,有对这两人盖房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行为的赞扬感叹,也有对爸爸盖房技术的批评指正。无论是在正午的烈日下还是在黄昏太阳的余晖中,一群农家人忙里偷闲的调侃说笑商议农事的画面总会使人感觉到温馨,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我想到了梭罗在他的名著《瓦尔登湖》中的一句话:“一个人造他自己的房屋,跟一只飞鸟造巢,是同样的合情合理。谁知道呢,如果世人都自己亲手造他们自己住的房子,又简单地老实地用食物养活了自己和一家人,那么诗的才能一定会在全球发扬光大,就像那些飞禽,它们在这样做的时候,歌声唱遍了全球。”
母亲则每天在家和田地里来回奔波,忙里又忙外。我每天特别期望吃晚饭的时间,那时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谈谈今天的工作,看看电视,听我聊聊学校里的趣事...这样一天的劳累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要开学了,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我和爸妈睡在一张床上互相说说心里话:
爸爸说我和你妈这么拼死拼活的干活就是想让你通过大学脱离农村,你在校要好好学啊!
妈妈说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年你爸看了你的高考成绩高兴得哭了,他说儿子有出息了。别让你爸失望。
我说誓不负所望!
一亩留给爱情。
她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头,身材苗条,留着只垂到肩的头发,小眼睛小鼻子,还有一张好看的嘴巴,能唱出好听的歌。
她会静静的走路吃饭上课听音乐,静若处子。
她也会积极的参加社团班内的各种活动,动若脱兔。
她胸无城府,生活得很真诚。
她有自己的生活的智慧,生活得很勇敢。
她有自己的人生计划,生活得很有特色。
在我眼中她是那么的优秀,那么的纯洁,她的生活是那么的恬静。
我不敢贸然去打扰她,我只会远远的注视着她,祝福着她,等待着她。
在等待她的时间里,我要努力地发展提升自己,以备她需要我时我能以最优状态出现,让她感觉到安全,不让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