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到这里
有时候,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只需要一眼或一瞬,就够了。认识到一个陌生的人,能不能聊得来,后来能否走心,并不需要太多的说话去了解他背后的所有,也不需要花太长的相处去探究他的为人。因为喜欢同一部电影,同一种音乐,或仅仅是因为寥寥几句文字牵动你心,或是在绝望之时给了你一句无关痛痒的话语。这种不窥全貌只取一瞬的感觉就像,每个人都那么平庸却又有其动人之处,而这一处恰好在初遇之时就碰到,无需相互再把各自人生交待一遍,嘘寒问暖小心对待,以求得一点让彼此安心的温暖,而是捡了个便宜,走了道捷径,就看到一段旅途中最好的风景。
猫子于豆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们因一起拍猫而相识,为了传猫的照片而随性的留了联系方式。点进他的朋友圈,昵称是关于猫的剧目,封面是关于猫的电影,分享的音乐,写的心情,豆豆就像看到另一个自己。
待到第二次见面打量他,高个子剃个大光头,总称自己是混迹在街头的打牛之辈,戴一副眼镜却显得斯斯文文。他们简单的抽了几支烟,聊些有的没的,喝两瓶酒,并未说太多话,至今回想,也不记得说过些什么。只记得暗夜昏黄的灯光包围着他,让她想起初次见面那天下午,那只花猫身上柔软的绒毛。那一刻豆豆想,他的心里也必定有这么一处柔软的地方,就隐藏在那些看似矫情的状态、那些别人一掠而过的生活照片、那些他认真分享大部分人却并不曾读过听过的文字和音乐之中,然后恰巧被她撞见。
那时候的豆豆有一个刚谈不久的男朋友,算起还是在认识猫子之后,两个人很快就热烈的在一起。那时候他的状态,她也并不清楚。他们看到对方的朋友圈,还是会平静的留个言,因为留言聊起来过两次,每次说要出去坐坐,都因一人有事而未成行。而这些和爱情甚至暧昧并无关系。“在一个未知的距离中,知道有一个人会关注你,这种关注看似无足轻重,不会打扰到你,却好像不会消逝一样,这种不属于自己不被拥有的东西反而具备了永恒的魅力,因为不是你的,所以也不害怕失去”。豆豆说,好几次心情低落,发些无关痛痒的状态,他恰巧都有回应。
然后是第三次见面,一群人约好在朋友家见面,他们算是第一次郑重的互通消息要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和一大群人一起见面。突然,打电话过来说豆豆男朋友不见了,她冲进朋友家,神色慌张,对着人群问了句我男朋友在不在这里,目光瞥过猫子,大个子的他像只温顺的狮子坐在人群之中,没来得及跟所有人打个招呼,豆豆又冲了出去。
很久之后,我心情低落,发了条状态,竟然碰到长期潜水的豆豆留言,仿佛也有种“一个人远远望着你”的默契。我们约了一起喝酒,聊到那天晚上,原来豆豆男朋友的前女友那天突然出现,指着圆滚的肚子说要结婚。男的不想,又心软,反而自己躲起来大醉一场。
前女友竟然曾经和猫子也是一个圈子,后来去了外省工作,回来发现半年前那个要等自己的男人竟然和另一个小姑娘好上了。故作坚强和泼辣的前女友,在爱情的背影里疯狂挣扎,发誓要把豆豆的名声搞臭,指她小三,指她和各种男人暧昧,不放过聚会吃饭扣扣聊天人人发帖任何一个机会,每次还配以精心搜集的各种证据。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直到时间抚平前女友的绝望,直到无休止的是非磨灭豆豆和男人的热情,直到朋友聚会时新的八卦取代他们。如今,那晚消失不见的男朋友,已真正从豆豆的生命里消失。风波平息后,豆豆也再没有回过那里,他和猫子再也没有见过面。
“对于那段时间那些人,每次回忆起来,就像在睡梦中坐了一次过山车,只留下情绪大起大落的触觉,并不带更多的爱与恨”,“可是,我唯一记得最具体的事情,是猫子在那天晚上看我慌乱离开的眼神,火炉的光就在他眼里跳动,他所有的疑惑仿佛都在里面,至今我都觉得欠他一个解释”。那天以后,他再也没有主动给豆豆留言,只有第一次见面时候几张猫的照片留在豆豆手机里,以及跳动在他眼里的光芒,在遇到猫猫狗狗遇到与柔软相关的事物之时,偶尔映照。那天以后,他们本会成为朋友或是哥们,然而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只到这里。
是的,只到这里。生命中总有些淡如流水的调调,只有通过回忆的声道才具备悦耳的音色;总有些以为是路过的风景,在人生的列车达到下一站后,才在心的底片上慢慢显影成像。大一那年喝醉后背着我走了几公里爬几层楼被吐一身的学长,带着兼职员工参加家庭旅行的实习广告公司的老板,为了保护几个刚出校门的女学生给上级摆臭脸动用家族关系的萍水相逢的阿姨,骑车载我去买房找朋友要优惠住隔壁寝室的同事……因为是陌生人,哪怕给出一点善意也会让人倍觉珍贵,因为我们已习惯了身边人对自己的付出;因为是陌生人,哪怕再大的争吵也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还击化解,反而是最亲近的人,一句重话也要许久才能释怀。
如今,那些调调天各一方消失不见,并不知道我用回忆的真空将他们保鲜,永不会被纷扰的尘世菌落腐坏。所以,我并未鼓励豆豆去找猫子,还回一个解释。在她的酒杯里,看到太多人的往事,转身之后,是突然更加灵敏的触觉,是能更好珍惜身边人感知他们温暖的能力。
猫子于豆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们因一起拍猫而相识,为了传猫的照片而随性的留了联系方式。点进他的朋友圈,昵称是关于猫的剧目,封面是关于猫的电影,分享的音乐,写的心情,豆豆就像看到另一个自己。
待到第二次见面打量他,高个子剃个大光头,总称自己是混迹在街头的打牛之辈,戴一副眼镜却显得斯斯文文。他们简单的抽了几支烟,聊些有的没的,喝两瓶酒,并未说太多话,至今回想,也不记得说过些什么。只记得暗夜昏黄的灯光包围着他,让她想起初次见面那天下午,那只花猫身上柔软的绒毛。那一刻豆豆想,他的心里也必定有这么一处柔软的地方,就隐藏在那些看似矫情的状态、那些别人一掠而过的生活照片、那些他认真分享大部分人却并不曾读过听过的文字和音乐之中,然后恰巧被她撞见。
那时候的豆豆有一个刚谈不久的男朋友,算起还是在认识猫子之后,两个人很快就热烈的在一起。那时候他的状态,她也并不清楚。他们看到对方的朋友圈,还是会平静的留个言,因为留言聊起来过两次,每次说要出去坐坐,都因一人有事而未成行。而这些和爱情甚至暧昧并无关系。“在一个未知的距离中,知道有一个人会关注你,这种关注看似无足轻重,不会打扰到你,却好像不会消逝一样,这种不属于自己不被拥有的东西反而具备了永恒的魅力,因为不是你的,所以也不害怕失去”。豆豆说,好几次心情低落,发些无关痛痒的状态,他恰巧都有回应。
然后是第三次见面,一群人约好在朋友家见面,他们算是第一次郑重的互通消息要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和一大群人一起见面。突然,打电话过来说豆豆男朋友不见了,她冲进朋友家,神色慌张,对着人群问了句我男朋友在不在这里,目光瞥过猫子,大个子的他像只温顺的狮子坐在人群之中,没来得及跟所有人打个招呼,豆豆又冲了出去。
很久之后,我心情低落,发了条状态,竟然碰到长期潜水的豆豆留言,仿佛也有种“一个人远远望着你”的默契。我们约了一起喝酒,聊到那天晚上,原来豆豆男朋友的前女友那天突然出现,指着圆滚的肚子说要结婚。男的不想,又心软,反而自己躲起来大醉一场。
前女友竟然曾经和猫子也是一个圈子,后来去了外省工作,回来发现半年前那个要等自己的男人竟然和另一个小姑娘好上了。故作坚强和泼辣的前女友,在爱情的背影里疯狂挣扎,发誓要把豆豆的名声搞臭,指她小三,指她和各种男人暧昧,不放过聚会吃饭扣扣聊天人人发帖任何一个机会,每次还配以精心搜集的各种证据。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直到时间抚平前女友的绝望,直到无休止的是非磨灭豆豆和男人的热情,直到朋友聚会时新的八卦取代他们。如今,那晚消失不见的男朋友,已真正从豆豆的生命里消失。风波平息后,豆豆也再没有回过那里,他和猫子再也没有见过面。
“对于那段时间那些人,每次回忆起来,就像在睡梦中坐了一次过山车,只留下情绪大起大落的触觉,并不带更多的爱与恨”,“可是,我唯一记得最具体的事情,是猫子在那天晚上看我慌乱离开的眼神,火炉的光就在他眼里跳动,他所有的疑惑仿佛都在里面,至今我都觉得欠他一个解释”。那天以后,他再也没有主动给豆豆留言,只有第一次见面时候几张猫的照片留在豆豆手机里,以及跳动在他眼里的光芒,在遇到猫猫狗狗遇到与柔软相关的事物之时,偶尔映照。那天以后,他们本会成为朋友或是哥们,然而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只到这里。
是的,只到这里。生命中总有些淡如流水的调调,只有通过回忆的声道才具备悦耳的音色;总有些以为是路过的风景,在人生的列车达到下一站后,才在心的底片上慢慢显影成像。大一那年喝醉后背着我走了几公里爬几层楼被吐一身的学长,带着兼职员工参加家庭旅行的实习广告公司的老板,为了保护几个刚出校门的女学生给上级摆臭脸动用家族关系的萍水相逢的阿姨,骑车载我去买房找朋友要优惠住隔壁寝室的同事……因为是陌生人,哪怕给出一点善意也会让人倍觉珍贵,因为我们已习惯了身边人对自己的付出;因为是陌生人,哪怕再大的争吵也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还击化解,反而是最亲近的人,一句重话也要许久才能释怀。
如今,那些调调天各一方消失不见,并不知道我用回忆的真空将他们保鲜,永不会被纷扰的尘世菌落腐坏。所以,我并未鼓励豆豆去找猫子,还回一个解释。在她的酒杯里,看到太多人的往事,转身之后,是突然更加灵敏的触觉,是能更好珍惜身边人感知他们温暖的能力。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