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斯蒂利亚到加泰罗尼亚(一)
不止一次想象过这个国家的美丽,那些谈起来就让人心驰神往的事物——从华丽奔放的弗拉门戈,优雅冷峻的斗牛,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再到伊比利亚的火腿,静静的历史长河里流淌着神秘古老的远古传说。堂吉诃德在这里诞生,美洲大陆被这里的人征服,那些震耳欲聋的、急促的号角声伴随着荣耀的逝去而渐渐平息。终于我急不可耐,在九月末奔赴长久的向往之地——西班牙。西班牙位于欧洲的西南部,与葡萄牙同属伊比利亚半岛,是欧洲与非洲的交界。有人说,欧洲在这里终结。绵延的比利牛斯山脉将法国与西班牙断开,再往南,过直布罗陀岛,就是非洲大陆了。大概正因为此,西班牙才愈加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我们的西班牙之旅始于马德里。马德里是首都,在西班牙版图的正中间,有多正呢?如果在马德里那个位置穿根绳子,能平平地把西班牙拎起来。
在一个大晴天里,我们抵达了马德里。热辣辣的阳光让慵懒的身心一下子兴奋起来。由于来之前不止一次被提醒,西班牙的经济每况愈下,要格外注意小偷,于是我们从上地铁开始,就紧盯着包,那严防死守劲儿,跟要开始一场无声无息的战争似的。还好,从马德里,去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最后到巴塞罗那,一路上都没有遭遇损失。
住惯了北京城,会觉得马德里真是一座小城市。绝大部分的景点都在步行范围内。在XX区一路往西,各大广场依次排开。西贝莱斯广场、太阳门广场、马约尔广场、市政广场、东方广场等等,不用急匆匆地赶路,随意溜达即可。西班牙的城市基本都会有一个马约尔广场,一度让我很好奇马约尔到底是何种尊贵厉害人物,以至于这么多城市都专门盖一座广场来纪念他。后来才知道,马约尔在西班牙语里意为“大、主要”,意思就是说,这就是我们马德里的大广场啦。但其实,广场都很迷你,所有广场加起来也没我天朝一个天*安*门广场大。太阳门广场是马德里的地标,广场虽无特别之处,周围也林立着商店,但却非去不可,只因这里有个著名的雕塑——熊吃草莓树。当马德里还是个小村庄时,周围的森林里长着许多草莓树,还生活着大量的熊,久而久之,熊与草莓就变成了城市的象征。
马德里虽小,却有很发达的交通系统,尤其是地铁,非常方便。
初到马德里,有几样东西是不能错过的。在广场溜达,去欣赏画儿,对我们来说还有第三样,必须是去看球!马德里有三大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索菲亚艺术中心和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其中,普拉多是最大的,收藏了很多名人画作,并以时代和画家国籍分类。对于不熟悉绘画艺术的人来说,中文语音导游特别好用,喜欢美术的人可以在普拉多待上一整天。索菲亚艺术中心很可爱的地方在于晚上七点以后就免费了,其中最著名的画作自然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真是充满张力、匪夷所思的诡异画作。
对长期深受凌晨2、3点钟起床看球折磨的球迷而言,到了马德里,不去现场看球简直天理难容!说起来,有两个足球俱乐部的主场在马德里。一个当然是声名在外的皇家马德里,另一个马德里竞技却常常被人忽略,但其实在西甲联赛,马竞是支非常有竞争力的球队。每次比赛,两支球队都是一山不容二虎的死磕架势。幸运的是,周末我们便赶上了同城德比。本来皇马的主场球票就是西甲最贵的,同城德比的票比平时还贵了一倍,当银行将200多欧从信用卡中划出去时,我们泪水盈盈抚摸着干瘪的钱包,默默地想:皇马你丫要是不进球不赢球简直就是流氓!我们选了南看台的座,皇马死忠球迷区,每次声势浩大的加油助威都是从这里发起。灯光亮起,再没有球场比伯纳乌更让人心动。
说到吃,不得不提Tapas,这是西班牙一切小吃的统称。太阳伞下几张餐桌、几把椅子便是最常见的餐厅,如果逛累了,一眼望到大太阳伞,就可以奔去吃了,准没错。这种室外的用餐形式特别受西班牙人欢迎,几个面包和饼干、一碟Tumaca酱、一杯Sangria,晴天里坐下来休息休息,实在惬意得很。如果不是我有个非常爱国的胃,一切简直完美了。有看官吃过老北京法棍儿的话,大概就能想象餐前面包的味道,寡然无味且非常硬,运气好的话,饼干能带点儿香味。Tumaca则很奇特,用新鲜西红柿汁、橄榄油和蒜酱调和而成,有特别的酸甜味儿,粉红的样子也很可爱,配上面包正合适。Sangria是非常普遍的果酒,即使是很小的餐厅,也通常会有啤酒、柠檬水或Sangria供客人选择,Sangria的主味是红酒,加点儿柠檬汁,再兑上冰块,夏日里一口喝下去,芳香在身体里蔓延开来,真是沁人心脾。
在马德里,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发达国家的秩序带来的舒适感。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儿的车,行人过马路时,车在远处就会开始减速;若你停下脚步等车过去,司机反而会挥挥手,让你先过。没有人头攒动,没有你推我搡,一切都井然有序,很舒服(当然闯红灯的行人哪儿都是存在滴)。回京后,我恍惚了很久。北京是中国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但人们仍然要抢得头破血流,每个人都争先恐后,怕来晚了就分不到羹。人与人之间互相体谅的时候少,个人的利益诉求摆在第一位。首都尚且如此,整个中国又如何?
最近我一直在想,我们该怀着怎样的心态去新地方。大多数时候,我们去著名的景点,看美丽的风景,吃特色的菜肴,抱着恨不得几天就把城市揉进脑袋的态度来,我们似乎以“游客”的身份标签游离在城市之外。我们来了,我们走了,其实我们从未靠近。然而,马德里让我们感到亲切,有一天走在路上,C拉着我的手说,“我觉得自己像在马德里生活了许久,一点儿都不陌生,我知道前后左右都在哪里,能找到什么。”马德里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不爱的人觉得无聊,爱的人觉得可以生活一辈子。
我们的西班牙之旅始于马德里。马德里是首都,在西班牙版图的正中间,有多正呢?如果在马德里那个位置穿根绳子,能平平地把西班牙拎起来。
在一个大晴天里,我们抵达了马德里。热辣辣的阳光让慵懒的身心一下子兴奋起来。由于来之前不止一次被提醒,西班牙的经济每况愈下,要格外注意小偷,于是我们从上地铁开始,就紧盯着包,那严防死守劲儿,跟要开始一场无声无息的战争似的。还好,从马德里,去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最后到巴塞罗那,一路上都没有遭遇损失。
住惯了北京城,会觉得马德里真是一座小城市。绝大部分的景点都在步行范围内。在XX区一路往西,各大广场依次排开。西贝莱斯广场、太阳门广场、马约尔广场、市政广场、东方广场等等,不用急匆匆地赶路,随意溜达即可。西班牙的城市基本都会有一个马约尔广场,一度让我很好奇马约尔到底是何种尊贵厉害人物,以至于这么多城市都专门盖一座广场来纪念他。后来才知道,马约尔在西班牙语里意为“大、主要”,意思就是说,这就是我们马德里的大广场啦。但其实,广场都很迷你,所有广场加起来也没我天朝一个天*安*门广场大。太阳门广场是马德里的地标,广场虽无特别之处,周围也林立着商店,但却非去不可,只因这里有个著名的雕塑——熊吃草莓树。当马德里还是个小村庄时,周围的森林里长着许多草莓树,还生活着大量的熊,久而久之,熊与草莓就变成了城市的象征。
![]() |
太阳门广场 |
![]() |
西贝莱斯广场.皇马球迷非常熟悉了. |
马德里虽小,却有很发达的交通系统,尤其是地铁,非常方便。
![]() |
Atocha火车站.能想象这是火车站么?池子里还养着好多乌龟 |
初到马德里,有几样东西是不能错过的。在广场溜达,去欣赏画儿,对我们来说还有第三样,必须是去看球!马德里有三大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索菲亚艺术中心和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其中,普拉多是最大的,收藏了很多名人画作,并以时代和画家国籍分类。对于不熟悉绘画艺术的人来说,中文语音导游特别好用,喜欢美术的人可以在普拉多待上一整天。索菲亚艺术中心很可爱的地方在于晚上七点以后就免费了,其中最著名的画作自然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真是充满张力、匪夷所思的诡异画作。
![]() |
《宫娥》,委拉斯开兹.收藏于普拉多博物馆 |
对长期深受凌晨2、3点钟起床看球折磨的球迷而言,到了马德里,不去现场看球简直天理难容!说起来,有两个足球俱乐部的主场在马德里。一个当然是声名在外的皇家马德里,另一个马德里竞技却常常被人忽略,但其实在西甲联赛,马竞是支非常有竞争力的球队。每次比赛,两支球队都是一山不容二虎的死磕架势。幸运的是,周末我们便赶上了同城德比。本来皇马的主场球票就是西甲最贵的,同城德比的票比平时还贵了一倍,当银行将200多欧从信用卡中划出去时,我们泪水盈盈抚摸着干瘪的钱包,默默地想:皇马你丫要是不进球不赢球简直就是流氓!我们选了南看台的座,皇马死忠球迷区,每次声势浩大的加油助威都是从这里发起。灯光亮起,再没有球场比伯纳乌更让人心动。
![]() |
凌晨的伯纳乌. |
![]() |
我们就在对面的队徽黄色区域. |
说到吃,不得不提Tapas,这是西班牙一切小吃的统称。太阳伞下几张餐桌、几把椅子便是最常见的餐厅,如果逛累了,一眼望到大太阳伞,就可以奔去吃了,准没错。这种室外的用餐形式特别受西班牙人欢迎,几个面包和饼干、一碟Tumaca酱、一杯Sangria,晴天里坐下来休息休息,实在惬意得很。如果不是我有个非常爱国的胃,一切简直完美了。有看官吃过老北京法棍儿的话,大概就能想象餐前面包的味道,寡然无味且非常硬,运气好的话,饼干能带点儿香味。Tumaca则很奇特,用新鲜西红柿汁、橄榄油和蒜酱调和而成,有特别的酸甜味儿,粉红的样子也很可爱,配上面包正合适。Sangria是非常普遍的果酒,即使是很小的餐厅,也通常会有啤酒、柠檬水或Sangria供客人选择,Sangria的主味是红酒,加点儿柠檬汁,再兑上冰块,夏日里一口喝下去,芳香在身体里蔓延开来,真是沁人心脾。
![]() |
Sangria. |
在马德里,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发达国家的秩序带来的舒适感。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儿的车,行人过马路时,车在远处就会开始减速;若你停下脚步等车过去,司机反而会挥挥手,让你先过。没有人头攒动,没有你推我搡,一切都井然有序,很舒服(当然闯红灯的行人哪儿都是存在滴)。回京后,我恍惚了很久。北京是中国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但人们仍然要抢得头破血流,每个人都争先恐后,怕来晚了就分不到羹。人与人之间互相体谅的时候少,个人的利益诉求摆在第一位。首都尚且如此,整个中国又如何?
最近我一直在想,我们该怀着怎样的心态去新地方。大多数时候,我们去著名的景点,看美丽的风景,吃特色的菜肴,抱着恨不得几天就把城市揉进脑袋的态度来,我们似乎以“游客”的身份标签游离在城市之外。我们来了,我们走了,其实我们从未靠近。然而,马德里让我们感到亲切,有一天走在路上,C拉着我的手说,“我觉得自己像在马德里生活了许久,一点儿都不陌生,我知道前后左右都在哪里,能找到什么。”马德里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不爱的人觉得无聊,爱的人觉得可以生活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