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代
![]() |
80年代末,90年代初,石城的大街小巷有好多卖卡带的影像店。店门口都矗着两个大音箱,从早到晚轰隆隆的播放着当下最流行的歌曲。西小路(早已经改名)上有好几家,上下学路过其前时,总能听见那些大明星嗯嗯呀呀的唱着。这里面就有如流星划过夜空,璀璨瞬间的郑智化。现在已经无从回想到底是哪首歌是第一首听到的,但是那个年代和郑智化沙哑的声音纠结在一处,缠缠绕绕,缠那缠住我心田,叫我日夜地想念。你说长大的那一天,我们的幸福的笑容像糖那么甜,但却不知美梦总难圆,几番风雨吹断思念的线。人已去梦已遥远,只有那散落的乡愁在梦里出现,回过头含泪的眼,任凭风雨吹断思念的线,天变地变心不变。谁让不经事的脸,转眼沧桑的容颜。
唱着歌的日子很短,但唱着歌的记忆很长。里面有好多湿漉漉的滴滴答答。有嚣张无赖的“年轻时代”,总以为自己已经长大,抽烟的样子要故作潇洒,总以为地球就踩在脚下,年纪轻轻要浪迹天涯。还有忧郁怅然的“最爱的人”,别哭,我最爱的人,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一刹那凋落,你的泪也挽不回的枯萎。过生日的时候一定要深情的唱: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别在意生日怎么过。这个另类、反叛、孤傲的标点,在高中时代飞快的划落在纸面,随着清风翻过的书页,湮灭在滚滚而来的信息洪流中。
如今,要是想怀旧,经常能撞个满怀,“同一首歌”从齐秦到童安格,排列的整齐,从舞台后面走出来。在“永和大王”的店里吃面,耳边还萦绕着张雨生和王杰的高亢嗓音。可是郑智化,许久不见。这个暌违很久的歌手竟然在收音机里突兀的现身,让我惊异不已。
分割线:新闻稿
-----------------
人文歌手郑智化,在沉寂两年之后,将加盟新东家北京世纪荣华,并推出全新力作《中国的孩子》。据悉,这首被郑智化称为“倾心之作”的歌曲将于4月14日在北京音乐台FM974晚19点整全球独家首播。
郑智化继2005年“郑式影响”演唱会和2007年EP《飞鸟》之后,用几乎两年的时间构思和创作这首《中国的孩子》。这首歌《中国的孩子》曾四易其稿,更是郑智化这20年中作为一个中国人目睹中国的进步和繁荣的一种自信和骄傲的表达,而选在2009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推出这首歌曲,无疑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对祖国60周年华诞的最好献礼。
这首歌采用了大气磅礴的弦乐编制,由内地近年来炙手可热的音乐人谭伊哲倾力编曲,众多一线音乐人参与这首歌曲的制作过程,制作团队近百人,每一位音乐人都把自己对中国的情感和一种中国人专属的不屈不饶的精神融入到这首歌中。《中国的孩子》的震撼程度不亚于郑智化早期的成名作《水手》,势必在中国掀起一阵励志狂潮。
2009年4月14日,郑智化全新单曲《中国的孩子》将在北京音乐台FM974晚19点整全球独家首播。郑智化本人也希望能通过《中国的孩子》这首歌给各位歌迷带来全新的感受,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的听到《中国的孩子》所唱出的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坚强。
-----------------
分割线完
许是自己内心的老旧印象盘踞太久,已经把记忆和歌声搅拌在一处无法厘清,对于这个新的励志形象抵触强烈。许是记忆的硬盘地方有限,已经存满无法再释放新的空间来容纳截然不同。反正歌曲没有把思绪带回到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起点依然留在了“淡水河边”。有一次,袁刚带我去校文艺队的一个女生家玩,我还从她那里借了盘郑智化的磁带回家翻录,我猜测那时候袁刚是有君子好逑风范的。隔了很多年,我把郑智化的歌在电脑里刚一播放,立时想起那个女生是叫马哲元。袁刚,你还记得不?你还联系不?唉~,弄了半天,倒是我还惦记着呢。
看过了一场精彩的烟火表演
我捕捉到你难得一见的笑靥
忽然忘记这是一个分手的夜
在这熙来攘往热闹的淡水河边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