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奕:“吃亏是福”不值一辨
带选修国情与文化课的留学生语言实践去山西,数度于昔日晋商大院中看到题有“学吃亏”三字的匾额,留学生们不解其意。回到课堂,我是这样解释的:
“学吃亏”,自然是从“吃亏是福”这层意思来。
“吃亏是福”一说千古流传,其实却不值一辨。
吃亏是福,也非福。吃亏是祸,也非祸。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天下却有许多白吃的亏。
有大亏,有小亏。有明亏,有暗亏。有眼前亏,有事后亏。有说得出口的亏,当然也有哑巴亏。
吃亏不是吃爽口萝卜。很多亏都不是人心甘情愿要吃的,是迫不得已才吃的。吃亏之后为求自我安慰心理平衡,才诌出个“吃亏是福”的说法。
吃亏就是吃亏,亏了就是亏了。亏岂会因人改变对它的态度就增一分或减一分,人得认这个账。
在人际交往中愿吃亏,肯吃亏,也即遇事能为他人着想,甘于放弃部分自身的利益,这叫做人的境界,各人自修,存乎一心,但跟福扯不上边。
以求福报的目的去吃亏,只不过是算计。这样的亏吃得再大,也是小聪明。
时下很多人信奉的吃亏是福,无非是说吃小亏在先,占大便宜在后。很多人即便是有意识地找亏吃,着眼却还在占便宜上。先予,为的是后取。损己利彼,最终是为了利己。
于是,吃亏成了心机、韬略乃至交易的同义词,隐藏着类似风险评估、投资回报率之类的东西。所以在今日中国看得到吃亏,却看不到牺牲,看得到愿意吃亏的人,却看不到勇于牺牲的烈士。
很多时候说是人吃亏,其实是亏吃人。很多时候人吃多少亏也是白吃,吃多少堑也长不了一智。
最大的亏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尤其当害你吃亏的是公权力,是恶势力,是制度的缺失,是奸商的非为。当你吃了这样的亏,仍然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惟求自保,所谓平安是福,请问这福跟祸又有什么区别?反过来,当你吃了这样的亏想要抗争,抗争却往往只会让势单力薄的你吃更大的亏,请问这时候又何福之有,福从何来?
由此可见,流传千古的“吃亏是福”一说,在今日中国已该当作废。
“学吃亏”,自然是从“吃亏是福”这层意思来。
“吃亏是福”一说千古流传,其实却不值一辨。
吃亏是福,也非福。吃亏是祸,也非祸。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天下却有许多白吃的亏。
有大亏,有小亏。有明亏,有暗亏。有眼前亏,有事后亏。有说得出口的亏,当然也有哑巴亏。
吃亏不是吃爽口萝卜。很多亏都不是人心甘情愿要吃的,是迫不得已才吃的。吃亏之后为求自我安慰心理平衡,才诌出个“吃亏是福”的说法。
吃亏就是吃亏,亏了就是亏了。亏岂会因人改变对它的态度就增一分或减一分,人得认这个账。
在人际交往中愿吃亏,肯吃亏,也即遇事能为他人着想,甘于放弃部分自身的利益,这叫做人的境界,各人自修,存乎一心,但跟福扯不上边。
以求福报的目的去吃亏,只不过是算计。这样的亏吃得再大,也是小聪明。
时下很多人信奉的吃亏是福,无非是说吃小亏在先,占大便宜在后。很多人即便是有意识地找亏吃,着眼却还在占便宜上。先予,为的是后取。损己利彼,最终是为了利己。
于是,吃亏成了心机、韬略乃至交易的同义词,隐藏着类似风险评估、投资回报率之类的东西。所以在今日中国看得到吃亏,却看不到牺牲,看得到愿意吃亏的人,却看不到勇于牺牲的烈士。
很多时候说是人吃亏,其实是亏吃人。很多时候人吃多少亏也是白吃,吃多少堑也长不了一智。
最大的亏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尤其当害你吃亏的是公权力,是恶势力,是制度的缺失,是奸商的非为。当你吃了这样的亏,仍然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惟求自保,所谓平安是福,请问这福跟祸又有什么区别?反过来,当你吃了这样的亏想要抗争,抗争却往往只会让势单力薄的你吃更大的亏,请问这时候又何福之有,福从何来?
由此可见,流传千古的“吃亏是福”一说,在今日中国已该当作废。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