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时,就想想5年后的我
这半年来,工作经常让我感到痛苦。
仔细想想,其实工作本身并不让我痛苦——我喜欢做关于中国的宏观研究,喜欢独立了解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如何变迁的,中国的工业化是如何驱动并不断发展的,喜欢了解中国过去的成就、原因,探索面对现在的挑战应该怎么做。这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热爱的祖国,我愿意下功夫去了解她、分析她,然后在此基础上为她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然而,工作的其他部分却经常让我觉得痛苦——并不是因为研究工作常常被行政方面的工作打断,也并不是工作强度与责任都高于其他同级别的同事,而是做得多却被老板忽略、没有得到承认与认可;我常常以为是老板忘了,然而,等下次再分配任务的时候,他又清清楚楚地记得,你以前做过这些事情,有经验、对整件事情都了解,那就你来做吧。
其实,让人失望、丧失信心,也就是时常的这样一两句话。老板确实可能是无心的,但正因为是无心的,所以才得以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你过去的辛勤工作甚至一些完成的很好的工作,他可能没有把这一成果记在你的身上;然而,一旦出现纰漏与不让人满意之处,他却记得清清楚楚。
最初的一年里,还能清楚地记得对工作、对单位的满腔热情与信心,觉得自己一直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下去,一定能够有所回报。那时候,虽然我的积极与热情常常被其他年资较长的同事嘲笑与泼冷水,但自己却对这一点始终不疑,觉得他们太负能量了。没想到,就在这半年里,我的心态也慢慢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帮老板起草的文件,到最后内部宣布的时候也都绝口不提我的参与;各位中文文件、文章的起草、润饰,大部分都是我协助完成的,老板却从来不正面承认我的工作——就像我从头到尾都没参加,更谈不上认可我在中文写作提炼方面的能力。这些都是看得见、留得下来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多看不见的工作,例如协调中国内地的联络、沟通,事情繁琐又重要,一点小差错也不能出,而且特别占用时间与精力——从最开始还在北京时候协调会议,到后来来香港后协调各种会议、活动、重要人物的相关事宜、与他们的助手沟通交流,太多太多,已经无法完全记下这里面的工作与心血。然而,对于老板来说,他需要我协助的时候,这些就是重要的、花时间的事情;然而,当事情做完以后,他却绝口不提、或轻描淡写,仿佛那么多的工作,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小事、管理层的言行与行为,都让我无法再相信在这里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计得失的工作是能得到应有的回报的——在这个“人治”的地方(缺乏透明成熟的制度),人也似乎并不那么值得信赖。
身为下属,我理解老板不会在文章发表或文件提交的时候公开提到我们的工作;然而,至少在内部管理中,他身为管理者,应该认可我的工作以及实际贡献。否则,做的这么多自身研究任务之外的工作,其他人都无从得知——没准他们还觉得其实除此之外我也没做什么。
之所以痛苦,是还没有彻底失望,总还希望能够事情不至于到最差的情况。
然而,至少两三年之内,看起来情况都难以改善。所以,不得不开始更多地为自己考虑,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事事以工作优先。
做好重要的、可以量化、其他人无法夺走的工作;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全方位的能力,弥补自己的短板——加快提高自己的公众表达、演讲与说服的能力(很显然,管理层都非常看重这一方面的能力,赋予了远远高于其他方面素质的比重),提高工作技巧与沟通表达能力,进一步加强研究写作能力(包括表达形式、技巧等)。
总之,走好每一步,稳扎稳打。即使这里并非我最初以为的长久之地,也要充分学习吸收,把应该掌握的方方面面的能力慢慢培养好,实现自己在这一阶段、这一平台上实力的提升,可以让自己在回顾的时候,说——我没有白白浪费这两年,即使你们没有给我应得的肯定与认可,我也实现了质的改变,能够自己凭借实力轻易在其他地方获得。
没有一夜建成的罗马,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慢慢来,潜心积累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经验,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确保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能够及时把握,实现下一次的飞跃。
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在此之前,不断锻炼自己,确保自己的确是金子,而且是含金量越来越高的金子。
我希望,5年之后,我可以做到回顾这一阶段,对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感到满意,确实达到了自己阶段性目标,为接下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对这些痛苦可以淡然一笑,说一句感谢。
仔细想想,其实工作本身并不让我痛苦——我喜欢做关于中国的宏观研究,喜欢独立了解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如何变迁的,中国的工业化是如何驱动并不断发展的,喜欢了解中国过去的成就、原因,探索面对现在的挑战应该怎么做。这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热爱的祖国,我愿意下功夫去了解她、分析她,然后在此基础上为她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然而,工作的其他部分却经常让我觉得痛苦——并不是因为研究工作常常被行政方面的工作打断,也并不是工作强度与责任都高于其他同级别的同事,而是做得多却被老板忽略、没有得到承认与认可;我常常以为是老板忘了,然而,等下次再分配任务的时候,他又清清楚楚地记得,你以前做过这些事情,有经验、对整件事情都了解,那就你来做吧。
其实,让人失望、丧失信心,也就是时常的这样一两句话。老板确实可能是无心的,但正因为是无心的,所以才得以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你过去的辛勤工作甚至一些完成的很好的工作,他可能没有把这一成果记在你的身上;然而,一旦出现纰漏与不让人满意之处,他却记得清清楚楚。
最初的一年里,还能清楚地记得对工作、对单位的满腔热情与信心,觉得自己一直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下去,一定能够有所回报。那时候,虽然我的积极与热情常常被其他年资较长的同事嘲笑与泼冷水,但自己却对这一点始终不疑,觉得他们太负能量了。没想到,就在这半年里,我的心态也慢慢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帮老板起草的文件,到最后内部宣布的时候也都绝口不提我的参与;各位中文文件、文章的起草、润饰,大部分都是我协助完成的,老板却从来不正面承认我的工作——就像我从头到尾都没参加,更谈不上认可我在中文写作提炼方面的能力。这些都是看得见、留得下来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多看不见的工作,例如协调中国内地的联络、沟通,事情繁琐又重要,一点小差错也不能出,而且特别占用时间与精力——从最开始还在北京时候协调会议,到后来来香港后协调各种会议、活动、重要人物的相关事宜、与他们的助手沟通交流,太多太多,已经无法完全记下这里面的工作与心血。然而,对于老板来说,他需要我协助的时候,这些就是重要的、花时间的事情;然而,当事情做完以后,他却绝口不提、或轻描淡写,仿佛那么多的工作,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小事、管理层的言行与行为,都让我无法再相信在这里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计得失的工作是能得到应有的回报的——在这个“人治”的地方(缺乏透明成熟的制度),人也似乎并不那么值得信赖。
身为下属,我理解老板不会在文章发表或文件提交的时候公开提到我们的工作;然而,至少在内部管理中,他身为管理者,应该认可我的工作以及实际贡献。否则,做的这么多自身研究任务之外的工作,其他人都无从得知——没准他们还觉得其实除此之外我也没做什么。
之所以痛苦,是还没有彻底失望,总还希望能够事情不至于到最差的情况。
然而,至少两三年之内,看起来情况都难以改善。所以,不得不开始更多地为自己考虑,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事事以工作优先。
做好重要的、可以量化、其他人无法夺走的工作;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全方位的能力,弥补自己的短板——加快提高自己的公众表达、演讲与说服的能力(很显然,管理层都非常看重这一方面的能力,赋予了远远高于其他方面素质的比重),提高工作技巧与沟通表达能力,进一步加强研究写作能力(包括表达形式、技巧等)。
总之,走好每一步,稳扎稳打。即使这里并非我最初以为的长久之地,也要充分学习吸收,把应该掌握的方方面面的能力慢慢培养好,实现自己在这一阶段、这一平台上实力的提升,可以让自己在回顾的时候,说——我没有白白浪费这两年,即使你们没有给我应得的肯定与认可,我也实现了质的改变,能够自己凭借实力轻易在其他地方获得。
没有一夜建成的罗马,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慢慢来,潜心积累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经验,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确保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能够及时把握,实现下一次的飞跃。
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在此之前,不断锻炼自己,确保自己的确是金子,而且是含金量越来越高的金子。
我希望,5年之后,我可以做到回顾这一阶段,对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感到满意,确实达到了自己阶段性目标,为接下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对这些痛苦可以淡然一笑,说一句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