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喜悦甚是繁华
从汉唐出来已是十点半,我朦胧着眼睛穿过马路等公交回家。公交站牌处灯光通明,从马路的对面我看见很多人影,近看才知道只有我一个人是坐车的。哗啦啦的一道,四五辆摩的,三四辆出租车,还有一些简陋的私家车、电动三轮车。白天如果从这儿到家,公交只要五毛钱,晚上只有一趟空调车路过,要两块。咬咬牙也就忍了,根本没想过要坐出租车什么的。几个摩的的主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眼睛却不时地观望;私家车主人在把车停在人行道里,坐在主驾驶处,打开车门,把大半个身子和脚都歇在车外;出租车具有合法身份,模样专业地等着,车前玻璃窗下亮着红红的字--“空车”,车顶也亮着绿字--“载客”;不停地有新的两轮的三轮的四轮的竞争对手加入他们的队伍,他们也都不急不躁,也搭着话聊天。也许是夜晚,他们也显得格外地静,不同于我以往的所有经历。我曾在大庆火车站和运城火车站都见过这样画面---出租车司机高喊着各种目的地,见着人恨不得把他们拉到车里,甚是可爱。因为以前的经验扰着,我怕被他们的热情邀请而尴尬,刚到站牌处我就找了个杆靠着看手机里的小说,一边用余光看着车。感觉过了很久,我抬头看了看四周,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等车了,那些人就站在马路边,并不是站牌处,像是等到车来要第一个上去的样子。因为知道会有公交车来,他们的样子又着急又安心。又过了好久车还没来,我抬头看了看周围和我一样的等车人,他们眼睛看着车来的方向,手上握着公交卡或钱,我突然想到了“跃跃欲试”这个不恰当的词。就这样,我们都在无视旁边这些“昂贵”的交通工具,司机们和我们都不急不躁,这样僵持着。终于公交车来,我们一群人完胜,匆忙地钻进车里。那些司机们还是在等着, 等着他们的下一单生意。下车的地方还是有不少电动三轮车和摩的,也有人会问“姑娘去哪儿”“要不要坐车”的问题。我看见一个小伙子在拒绝了一个摩的,往前走了几步发现路程有些远,扭过身子问去xx多少钱,那个骑摩托的扭动手柄飞快地骑过去和小伙子商量价钱。我偷偷替摩的司机开心,从他挺直的腰杆和立即的加速中,我判断他应该也是喜悦的。
并且,那喜悦甚是繁华。
它藏在我们等了许久公交终于到来省了几块钱的心里,它也藏在摩的司机接了一桩“生意”赚了几块钱的心里,它并不暗淡,相反,它是光亮的颜色,藏在我们反反复复平平淡淡的生活里,成就我们疲惫世界里的英雄梦想。我们的周围有偌多奔波的人,他们的忙碌与生存有关(这个世界又有几个幸运儿能真正为梦想效力呢),他们做着微小的事情,为简陋生活添一份丰裕,比如搭客的私家车、招揽的摩的, 让自己的家人享受一份喜悦,近乎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于是格外繁华。
小区门外路边晚上九点以后就会有一个由一对中年夫妇开的小吃车,卖小笼包、米线、还有紫菜汤之类的。有时我们会出去吃夜宵,滋味普通。这夫妻俩的小店由一辆电动四轮车和三张小桌子以及八九个椅子构成。四轮车已被他们改造成小吃车的模样,有案板,有煮泡米线的铁桶,最基本的调料,还有几个塑料盆里放在一些菜叶叶、香菜之类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感觉,尽管只能做三四种饭的样子。车子前方插了一支木棍上面绑着一个白炽灯,照着小吃车和三张小桌子。 每天晚上有三三两两的吃客,生意好时桌子会坐满,会看到夫妇俩略带开心地忙碌。
我们学校门口有不少卖水果的小店,那些阿姨都亲切友好。有一天一个阿姨无意间提到昨天晚上她十一点半才收的摊。我们很惊讶,那么晚会有人么。“晚点能多卖点,现在做生意不容易”,阿姨叹了一口气说。 经常逛的商场门口总是有一两个姑娘站在一个写着抽奖的大红盒子旁边向过路的宣传---“抽奖抽奖,凭小票可以抽奖......”这句话。每次过去都能看见他们在不停地高声说,一日宋说她们的声音怪怪的,像机器里的声音了。我暗想,她们不过是想找一种相对不费力的发音方式罢了。我也想起那天情人节,我下午五点多路过花店的时候往里看,看见花店老板开心地在包花,店里挤满了人。平时路过往里看总是见老板一个人在店里坐着,想着反正自己是不舍得买那十块钱一朵的百合花。
你说是不是,我们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停地挣扎、奋斗,稍有小憩 ,便觉得格外甜蜜喜悦?
逛街时总是被路上的诱惑吸引---我想吃必胜客!我要一束百合花!我喜欢那件裙子啊!---等你生日给你买!等情人节给你买!这周末我们去吃!---于是生活便有了动力,知道埋头拼搏后有一份奖赏在等着你,并且那份奖赏因这你这艰苦的努力,显得更加有味,得到时的喜悦便更加繁华。
喜悦面前众生是平等的,街头流浪的乞丐和腰缠万贯的富翁可以拥有一样的喜悦。物质是个虚无的东西,它可以再一瞬间隐身化为无,也可以一瞬间顿现化为有。平凡人的生活也许早已脱离在温饱线上挣扎,但平淡日子里的繁华喜悦却要靠微小劳动来获得,今天看到摩的私家车和我们等公交人的“僵持”我有小小的触动,这触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们为了节约省钱等很久的公交,他们为了赚钱夜里拉客,这世界顿时统一成一个圆,我们都在圆圈上行走,终会遇见。
并且,那喜悦甚是繁华。
它藏在我们等了许久公交终于到来省了几块钱的心里,它也藏在摩的司机接了一桩“生意”赚了几块钱的心里,它并不暗淡,相反,它是光亮的颜色,藏在我们反反复复平平淡淡的生活里,成就我们疲惫世界里的英雄梦想。我们的周围有偌多奔波的人,他们的忙碌与生存有关(这个世界又有几个幸运儿能真正为梦想效力呢),他们做着微小的事情,为简陋生活添一份丰裕,比如搭客的私家车、招揽的摩的, 让自己的家人享受一份喜悦,近乎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于是格外繁华。
小区门外路边晚上九点以后就会有一个由一对中年夫妇开的小吃车,卖小笼包、米线、还有紫菜汤之类的。有时我们会出去吃夜宵,滋味普通。这夫妻俩的小店由一辆电动四轮车和三张小桌子以及八九个椅子构成。四轮车已被他们改造成小吃车的模样,有案板,有煮泡米线的铁桶,最基本的调料,还有几个塑料盆里放在一些菜叶叶、香菜之类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感觉,尽管只能做三四种饭的样子。车子前方插了一支木棍上面绑着一个白炽灯,照着小吃车和三张小桌子。 每天晚上有三三两两的吃客,生意好时桌子会坐满,会看到夫妇俩略带开心地忙碌。
我们学校门口有不少卖水果的小店,那些阿姨都亲切友好。有一天一个阿姨无意间提到昨天晚上她十一点半才收的摊。我们很惊讶,那么晚会有人么。“晚点能多卖点,现在做生意不容易”,阿姨叹了一口气说。 经常逛的商场门口总是有一两个姑娘站在一个写着抽奖的大红盒子旁边向过路的宣传---“抽奖抽奖,凭小票可以抽奖......”这句话。每次过去都能看见他们在不停地高声说,一日宋说她们的声音怪怪的,像机器里的声音了。我暗想,她们不过是想找一种相对不费力的发音方式罢了。我也想起那天情人节,我下午五点多路过花店的时候往里看,看见花店老板开心地在包花,店里挤满了人。平时路过往里看总是见老板一个人在店里坐着,想着反正自己是不舍得买那十块钱一朵的百合花。
你说是不是,我们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停地挣扎、奋斗,稍有小憩 ,便觉得格外甜蜜喜悦?
逛街时总是被路上的诱惑吸引---我想吃必胜客!我要一束百合花!我喜欢那件裙子啊!---等你生日给你买!等情人节给你买!这周末我们去吃!---于是生活便有了动力,知道埋头拼搏后有一份奖赏在等着你,并且那份奖赏因这你这艰苦的努力,显得更加有味,得到时的喜悦便更加繁华。
喜悦面前众生是平等的,街头流浪的乞丐和腰缠万贯的富翁可以拥有一样的喜悦。物质是个虚无的东西,它可以再一瞬间隐身化为无,也可以一瞬间顿现化为有。平凡人的生活也许早已脱离在温饱线上挣扎,但平淡日子里的繁华喜悦却要靠微小劳动来获得,今天看到摩的私家车和我们等公交人的“僵持”我有小小的触动,这触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们为了节约省钱等很久的公交,他们为了赚钱夜里拉客,这世界顿时统一成一个圆,我们都在圆圈上行走,终会遇见。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