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
----------------《百年孤独》
“我们不走,”她说,“我们得留在这里,因为我们在这里生了一个儿子。”
“我们还没有死过一个人呐,”他说,“一个人只要没有个死去的亲人埋在地下,那他就不是这地方的人。”
乌苏拉柔中有刚地顶了他一句:“假如一定要我死了你们才肯留下,那我就去死。”
战争已被扔进了存放悲惨记忆的高阁,它仅仅在开启香槟酒的砰砰爆气声里被偶尔提到。
一天早晨醒来,他精神特别好,就夹了一箱钞票、一桶浆糊和一把刷子,嘴里高声唱着好汉弗朗西斯科的那些老歌,用一比索的纸币把屋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糊了一层。这幢老房子从搬来自动钢琴的那时起,便刷上了白色;现在这么一来,别人就以为它是一座清真寺了。就在家里人的喧哗、乌苏拉的惊愕和挤满街头观看这一赞颂挥霍壮举的镇上居民的欢闹声中,奥雷良诺第二完成了从大门到厨房,包括浴室和卧室所有地方的裱糊工作。他把剩下的钞票往院子里一扔,说:“从现在起,我希望这幢房子里的人谁也别再跟我提钱的事!”
她含辛茹苦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获得了这一安于孤独的殊荣,她不准备放弃它而去换取一个被虚假而迷人的怜悯所扰乱的晚年。(雷蓓卡拒绝被接回家中)
镇长应勃鲁诺•克雷斯庇先生的要求,发布了一则公告解释说,电影是一种幻影的机器,观众不必为此大动感情。听了这一令人失望的解释,许多人认为他们是上了一种新颖而复杂的吉卜赛玩意儿的当,决意再也不去看电影了。他们想,自己的苦楚已经够他们哭的了,干吗还要去为了虚假人物装出来的厄运轻弹热泪呢?
他身穿马裤,脚系绑腿,头戴软木凉帽,鼻梁上架着一副钢骨眼镜,两眼碧绿,皮肤细嫩,活像扒光了毛的公鸡。(赫伯特先生)
乌苏拉感到很苦恼,因为她十分怀疑自己那套锻炼意志的办法对倦怠松弛的教皇弟子是否有效。不过她没有把这归咎于自己跌跌撞撞的老态,也没有归罪于使他几乎看不清事物轮廓的团团云雾,而是归结于一种她自己也说不清、只是隐约感到的东西,即时光的不断消蚀。
一段时间以后,她发现家里的每个成员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重复着同样的行程,同样的动作,以至在同样的时刻说着几乎同样的话。只要他们一不小心越出这一审慎的常规,就有丢失东西的危险。所以,当听到菲南达丢了戒指而怏怏不乐时,乌苏拉记起那天菲南达所做的唯一不同于往常的事就是晾晒了孩子们睡的席子,因为头天晚上梅梅发现了一只臭虫。那天孩子们都参加了大扫除,所以乌苏拉认为菲南达是把戒指放在孩子们唯一够不着的地方:壁架上。然而,菲南达只是按照日常活动的路线寻找,却不知道这日常的行动习惯恰恰妨碍了她,正因为如此,找东西才这么费劲。
他仍然住在佩特拉•科特家里,但每天都去看看菲南达,有时还留在家里吃饭,好像命运颠倒了事情的位置,使他变成了情妇的丈夫和妻子的情夫。
这对菲南达来说真是一种宽慰。在她被弃之一旁的百无聊赖之中,她唯一的消遣就是午睡时弹弹古钢琴,再就是看看孩子们的来信。她每隔十五天给孩子们写一封内容详尽的书信,其中没有一句是真话。她对孩子们总是隐瞒着自己的痛苦。总是避而不谈家里的伤心事。
这位高挑个儿,细长身材,生性高傲和总是穿着好几层泡泡纱衬裙的阿玛兰塔,表现出一种经得起岁月及许多不幸回忆考验的,与众不同的气派,象是额头上印着表示贞洁的圣灰十字。其实,她的圣灰十字是在手上,在那条黑色绷带上。这绷带她睡觉时也不解下,并且总是由她自己洗净熨平的。她的生命就消磨在刺绣裹尸布上了。据说她是白天绣,晚上拆。她并不想以这种方式打破孤独,相反,想以这种方式来保持孤独。
梅梅以她献身于学琴的那种坚忍不拔精神,忍受着每次演奏。这是她自由的代价。
“我们就说这孩子是在飘来的篮子里发现的吧。”她微笑着说。
“这种说法是谁也不会相信的。”老修女说。
“既然人们连《圣经》都会相信,”菲南达反驳说,“那我看也没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我的说法。”
公司的医生不给病人检查,而让他们在诊所前面站成单行,由一位护士在他们的舌头上放一颗颜色像蓝矾的药丸,不管他们得的是疟疾,淋病还是便秘。
公司的工人们拥挤地住在破烂的工棚里。工程师们不去为他们建造厕所,却在圣诞节里到生活区给每五十个人发一个活动厕所,并当众表演如何才能延长这种厕所的寿命。那些穿着黑衣服老朽的律师,过去曾经围着奥雷良诺上校转,现在成了香蕉公司的代理人。他们用种种变魔术似的仲裁方法使人们的指责失效。
阿玛兰塔•乌苏拉和小奥雷良诺回忆起这段下雨的日子一定会觉得挺快乐的。尽管菲南达管教很严厉,但他们还是经常在院子里的泥潭中戏水。有时他们逮住了蜥蜴,变掰掉它的腿取乐。有时趁圣塔索菲娅•德•拉•佩达不注意,把蝴蝶翅膀上的白粉撒在汤里,玩放毒药的游戏。乌苏拉是他们最好玩的玩具。他们把她当作一个老朽的大洋娃娃,给她披上花花绿绿的破布,给她脸上涂了烟垢和胭脂,抱着她走来走去。有一次,他们差点儿象从前抠癞蛤蟆眼睛一样,用修枝剪挖乌苏拉的眼珠。再也没有比乌苏拉说胡话更能使他们发笑的了。
即使是最富于同情心的人,当他只花二十生太伏赢得一头猪,或只花三十二生太伏得到一头牛犊的时候,也都满怀中彩的希望,兴冲冲地不请自来了。
重演昔日的欢闹情景,使他发现自己精力已大不如从前,当初,他在昆比安巴舞会上的奇思妙想,如今都枯窘了,他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当年“母象”向他挑战时,他体重一百二十公斤,现在降到了七十八公斤;原来那张天真纯朴、胖墩墩的乌龟脸,现在成了蜥蜴脸了。他成天感到困倦疲乏,可是在佩特拉•科特看来,他从来没有比那时更好,这也许是因为她对他的恻隐之心以及贫困生活带来的患难与共的感情,被她错当成了爱情。光秃秃的床褥再也不是狂恋的场所,却变成了倾吐衷肠的角落。
他怀着这个不解的谜团深入到她的感情中探索,寻觅他感兴趣的东西,却找到了爱情,因为他希望她爱他,结果爱上了她。佩特拉•科特感到他对她的爱逐渐加深,也越来越爱他了。这样,他们到了中年又相信了青年时代的迷信——贫困是爱情的仆从。两人都想到,当年胡乱的欢闹、可观的财富和毫无节制的性爱都是爱情的障碍,他们叹惜在虚度了多少光阴后才找到了这个共享孤独的天堂。在无儿无女的共同生活中狂恋了那么多年后,他俩还是奇迹般地在桌上和床上相爱。他们过得如此幸福,以至在变成两个衰弱的老人后,还像小兔子似地欢娱,像小狗似地打闹。
她的身体逐渐萎缩,变成了胎儿,变成了活僵尸。最后的几个月,她竟变成了一只裹在衬衣里的干洋梨,她老是举着的手臂看起来就像一只猴爪。她连着几天一动也不动,圣塔索菲娅德•拉佩达不得不推她几下才能知道她是否还活着,然后把她放在自己腿上,一匙一匙地喂她喝糖水。她就像一个刚出生的老太婆。
几个月以后,在临终的时刻,奥雷良诺第二将会记起最后一次见到阿玛兰塔•乌苏拉时的情景。当时她想把二等车厢沾满灰尘的玻璃窗放下来,想听听菲南达最后的嘱咐,但没有成功。她穿着粉红色的丝长裙,左肩还缀上了一束人造三色堇,脚蹬低跟羊皮鞋,鞋面上系着饰带,还穿了一双办统的丝袜。她体态娇小,披着长发,一双活泼的眼睛跟乌苏拉小时候一摸一样。她告别时不哭也不笑的那副神态,显示了与乌苏拉相同的性格。火车越开越快,奥雷良诺第二在火车边上跟着奔跑起来,他手臂上挎着菲南达,怕她跌倒。当女儿用指尖给他一个飞吻时,他只能招招手表示回答。夫妻俩在烈日下呆呆地站着,看着火车在地平线上变成了一个小黑点。从结婚以来,他俩第一次手挽手站在一起。
奥雷良诺第二当初群欢作乐时的老朋友们,在他的棺材上放了一只花圈,紫色的挽带上写着:“别生了,母牛啊!生命是短促的。”
她习惯地记着年月日。只是为了计算儿女们预定要归来的日期。可是他们一再推迟归期,以致她把日期搞混了,年月也填错了,她觉得日子是如此相像,竟不感到它的流逝。她不觉得等得不耐烦,反而对他们的拖延深感宽慰。(菲南达)
在孤独中她的性格变成温和的了。(菲南达)
在他因哮喘引起的耗尽精力的失眠中,他一面反复估量着自己遭遇的不幸有多深,一面环视着这座阴暗的房子,在这里,老态龙钟的乌苏拉曾扮出种种怪样子使他对于人间产生了畏惧。为了在黑暗中找得倒他,她为他在卧室里指定了一个角落,这是唯一的一块地方可以避开从傍晚起在房子里游荡的死者们的幽灵侵扰。“你要是干了什么坏事,”乌苏拉对他说过,“圣象都会告诉我的。”他童年时代那些可怕的夜晚,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他一动也不动地坐在小登上,在那些告密的圣象冷酷的监视的眼光下直冒冷汗,直到上床睡觉为止。这种刑罚也是多余的,因为那时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望而生畏,他接受了那种让他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害怕的教育:街头的女人会使人耗尽精血;家里的女人生下个长猪尾巴的孩子;斗鸡要死人,还要使人终生懊悔;那些武器,你碰它一下就注定要打二十年战争;搞事业吧,弄不好只会使人失望甚至精神失常。总之,上帝以无限的仁慈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让魔鬼给变坏了。(霍塞•阿卡迪奥——菲南达之子)
霍塞•阿卡迪奥把火腿片送到他房里,还给他送去糖渍花,尝一口嘴里就留下春天的清香。
他身上的衣服碎成了条条,鞋也破了,肩上的背包是他唯一的行李,一副叫花子的模样,但他的高雅的举止与他的外表却成了鲜明的对照。只要看他一眼,哪怕是在半暗的客厅里,也能看出使他活着的秘密力量,并不是求生的本能,而是长期的恐惧。他就是奥雷良诺•阿马多,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十七个儿子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在长期的惊魂不定的逃亡生涯中寻求着安宁。
他不能以气候条件作为借口,提前回欧洲去,因为大自然赋予他一个适应四海为家的肝脏,使他能顽强地忍受中午的闷热和带蛆的饮水。他很喜欢美洲的食品,有一次他竟然一口气吃下了八十二个蜥蜴蛋。阿玛兰塔•乌苏拉根他刚好相反,她托人从火车上捎来整箱整箱冰镇的鱼鲜海产、罐头肉和糖渍水果,这些是她唯一能吃的东西。尽管她无处可去也无人可拜访,而且那时她丈夫也无心欣赏她的短外衣、斜戴的毡帽和套七个圈的项链,但她仍然穿欧洲的时装,还继续让人给她寄时装图样。她的秘密仿佛在于永远有办法使自己忙碌不停。
奥雷良诺连气也没有喘一口就解释说:蟑螂是一种地球上最古老的有翼昆虫,在《旧约》中就提到人们喜欢用鞋子拍打它们,但作为昆虫的一属,它们永远不会被任何灭种方法所杀绝,无论是用蘸了硼砂的西红柿片,还是用拌糖面粉,因为它们的一千三百零三个品种曾经抵御过人类从其出现开始从未对任何其他生物(包括对人类本身)使用过的最长久、最坚毅、最无情的迫害方法,这种迫害到了这样的一种程度,如果说人类有繁殖后代的本能,那么还应该有另一种更明确、更急迫的本能,就是灭蟑螂的本能,蟑螂之所以能逃过凶狠的人类,是因为它躲在黑暗中,人类天生害怕黑暗,所以蟑螂就变得不可战胜了,但反过来说,它们在中午的日广西却变得不堪一击,因此,无论在中世纪还是现在,还是在永久的将来,唯一有效的灭蟑螂办法就是晒太阳。
那些每天下午六点在书店开始一直到第二天清晨在妓院里结束的激烈辩论,对于像奥雷良诺这样一个束缚在书本的现实之中的人来说,是一种启发。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文学就像阿尔瓦罗一天晚上在寻欢作乐时说的,是为了嘲笑人们而创造出来的最好的玩具。大约过了一段时间,奥雷良诺才发现,这种信口开河的议论来自于加泰罗尼亚学者做出的榜样,因为在他看来,智慧若不能用来创造出一种煮埃及雏豆的新方法,那就毫无价值。
但在对加斯东有了进一步了解以后,他才明白加斯东的真实性格根他的驯顺的举动是矛盾的。他甚至怀疑连加斯东等候飞机也是一场骗局。这时,他觉得加斯东并不像他装的那么呆傻、相反,他是一个极其坚韧、极其精明又极有耐心的人。他打算无止境地讨好妻子,从不反对她的意见,假装唯她的命是从,使她厌倦,让她缠进自己织的蜘蛛网中,从而战胜她,使她有朝一日忍受不了百事如意的单调生活,自己打起行李回欧洲去。
在这里他感到舒适,感到近于完美的陪伴,所以,那天下午阿玛兰塔•乌苏拉打破了他的幻想后,他没有想到别处去寻觅安抚。他来到这里,本想把心中的话全部倾吐出来,让人家把压抑在他心头的郁结解开,结果扑倒在庇拉•特内拉的怀里号啕痛哭起来。她用手指尖抚摸着他的脑袋,任他尽情哭完。不需要他表白说自己是为爱情而悲恸,她一下子就知道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眼泪。
阿尔丰索为了翻译这些手稿学会了加泰罗尼亚语。他把一卷译文藏在口袋里,他口袋里经常装满了简报和各种稀奇古怪的手艺课本。一天晚上他在靠卖身糊口的姑娘家里把材料全丢失了。博学的祖父知道后,非但没有追究,反而乐不可支地说,这正是文学作品的自然归宿。然而,当他要返回故里时,却坚持要带上那三箱乱纸片,谁也没能劝阻他。车站上的检票员要他把纸片箱当货物托运时,他竟用卡塔赫纳方言破口大骂,直到让他把木箱带进旅客车厢才罢休。“有朝一日人都坐一等车厢而书却进货物车厢,”他说,“那世界就遭殃了。”
--他甚至劝所有的人离开马贡多,劝他们忘掉他教给他们的关于世态人情等等一切知识,叫他们在贺拉斯头上拉屎,还说无论他们到什么地方去,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一切已往的春天是无法复原的,那最狂乱而又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
昔日的土耳其人大街,这时已成了被人遗弃的角落,那里,最后几个阿拉伯人按照他们渊源千古的风俗静坐在门槛上等死。
接替安赫尔神父的是一个年老的神父,谁也没有费神去打听过他的姓名。他懒洋洋地躺在吊床上盼望着上帝的怜悯,关节炎和有驴失眠正在折磨着他,此时,蜥蜴和老鼠却正在争夺着隔壁小教堂的继承权。
奥雷良诺和阿玛兰塔•乌苏拉被孤独的爱情以及爱情的孤独囚禁在由于红蚂蚁的喧闹使人无法入睡的房子里,他们是唯一的幸福的生灵,是世间最幸福的人。
(为了重振血统、清除它的恶习、改变它孤独的本性,因为他是一个世纪来唯一由爱情孕育出来的后代。
“一个十足的野小子,”她说,“叫他罗德里戈吧!”
“不,”她丈夫反对说,“叫他奥雷良诺,他准能打赢三十二场战争。”)
这时,奥雷良诺动弹不得,倒不是因为惊呆了,二十因为在这奇妙的瞬间,他领悟了墨尔基阿德斯具有决定意义的密码,他发现羊皮纸上的标题完全是按照人们的时间和空间排列的: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一棵树上,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
“我们不走,”她说,“我们得留在这里,因为我们在这里生了一个儿子。”
“我们还没有死过一个人呐,”他说,“一个人只要没有个死去的亲人埋在地下,那他就不是这地方的人。”
乌苏拉柔中有刚地顶了他一句:“假如一定要我死了你们才肯留下,那我就去死。”
战争已被扔进了存放悲惨记忆的高阁,它仅仅在开启香槟酒的砰砰爆气声里被偶尔提到。
一天早晨醒来,他精神特别好,就夹了一箱钞票、一桶浆糊和一把刷子,嘴里高声唱着好汉弗朗西斯科的那些老歌,用一比索的纸币把屋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糊了一层。这幢老房子从搬来自动钢琴的那时起,便刷上了白色;现在这么一来,别人就以为它是一座清真寺了。就在家里人的喧哗、乌苏拉的惊愕和挤满街头观看这一赞颂挥霍壮举的镇上居民的欢闹声中,奥雷良诺第二完成了从大门到厨房,包括浴室和卧室所有地方的裱糊工作。他把剩下的钞票往院子里一扔,说:“从现在起,我希望这幢房子里的人谁也别再跟我提钱的事!”
她含辛茹苦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获得了这一安于孤独的殊荣,她不准备放弃它而去换取一个被虚假而迷人的怜悯所扰乱的晚年。(雷蓓卡拒绝被接回家中)
镇长应勃鲁诺•克雷斯庇先生的要求,发布了一则公告解释说,电影是一种幻影的机器,观众不必为此大动感情。听了这一令人失望的解释,许多人认为他们是上了一种新颖而复杂的吉卜赛玩意儿的当,决意再也不去看电影了。他们想,自己的苦楚已经够他们哭的了,干吗还要去为了虚假人物装出来的厄运轻弹热泪呢?
他身穿马裤,脚系绑腿,头戴软木凉帽,鼻梁上架着一副钢骨眼镜,两眼碧绿,皮肤细嫩,活像扒光了毛的公鸡。(赫伯特先生)
乌苏拉感到很苦恼,因为她十分怀疑自己那套锻炼意志的办法对倦怠松弛的教皇弟子是否有效。不过她没有把这归咎于自己跌跌撞撞的老态,也没有归罪于使他几乎看不清事物轮廓的团团云雾,而是归结于一种她自己也说不清、只是隐约感到的东西,即时光的不断消蚀。
一段时间以后,她发现家里的每个成员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重复着同样的行程,同样的动作,以至在同样的时刻说着几乎同样的话。只要他们一不小心越出这一审慎的常规,就有丢失东西的危险。所以,当听到菲南达丢了戒指而怏怏不乐时,乌苏拉记起那天菲南达所做的唯一不同于往常的事就是晾晒了孩子们睡的席子,因为头天晚上梅梅发现了一只臭虫。那天孩子们都参加了大扫除,所以乌苏拉认为菲南达是把戒指放在孩子们唯一够不着的地方:壁架上。然而,菲南达只是按照日常活动的路线寻找,却不知道这日常的行动习惯恰恰妨碍了她,正因为如此,找东西才这么费劲。
他仍然住在佩特拉•科特家里,但每天都去看看菲南达,有时还留在家里吃饭,好像命运颠倒了事情的位置,使他变成了情妇的丈夫和妻子的情夫。
这对菲南达来说真是一种宽慰。在她被弃之一旁的百无聊赖之中,她唯一的消遣就是午睡时弹弹古钢琴,再就是看看孩子们的来信。她每隔十五天给孩子们写一封内容详尽的书信,其中没有一句是真话。她对孩子们总是隐瞒着自己的痛苦。总是避而不谈家里的伤心事。
这位高挑个儿,细长身材,生性高傲和总是穿着好几层泡泡纱衬裙的阿玛兰塔,表现出一种经得起岁月及许多不幸回忆考验的,与众不同的气派,象是额头上印着表示贞洁的圣灰十字。其实,她的圣灰十字是在手上,在那条黑色绷带上。这绷带她睡觉时也不解下,并且总是由她自己洗净熨平的。她的生命就消磨在刺绣裹尸布上了。据说她是白天绣,晚上拆。她并不想以这种方式打破孤独,相反,想以这种方式来保持孤独。
梅梅以她献身于学琴的那种坚忍不拔精神,忍受着每次演奏。这是她自由的代价。
“我们就说这孩子是在飘来的篮子里发现的吧。”她微笑着说。
“这种说法是谁也不会相信的。”老修女说。
“既然人们连《圣经》都会相信,”菲南达反驳说,“那我看也没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我的说法。”
公司的医生不给病人检查,而让他们在诊所前面站成单行,由一位护士在他们的舌头上放一颗颜色像蓝矾的药丸,不管他们得的是疟疾,淋病还是便秘。
公司的工人们拥挤地住在破烂的工棚里。工程师们不去为他们建造厕所,却在圣诞节里到生活区给每五十个人发一个活动厕所,并当众表演如何才能延长这种厕所的寿命。那些穿着黑衣服老朽的律师,过去曾经围着奥雷良诺上校转,现在成了香蕉公司的代理人。他们用种种变魔术似的仲裁方法使人们的指责失效。
阿玛兰塔•乌苏拉和小奥雷良诺回忆起这段下雨的日子一定会觉得挺快乐的。尽管菲南达管教很严厉,但他们还是经常在院子里的泥潭中戏水。有时他们逮住了蜥蜴,变掰掉它的腿取乐。有时趁圣塔索菲娅•德•拉•佩达不注意,把蝴蝶翅膀上的白粉撒在汤里,玩放毒药的游戏。乌苏拉是他们最好玩的玩具。他们把她当作一个老朽的大洋娃娃,给她披上花花绿绿的破布,给她脸上涂了烟垢和胭脂,抱着她走来走去。有一次,他们差点儿象从前抠癞蛤蟆眼睛一样,用修枝剪挖乌苏拉的眼珠。再也没有比乌苏拉说胡话更能使他们发笑的了。
即使是最富于同情心的人,当他只花二十生太伏赢得一头猪,或只花三十二生太伏得到一头牛犊的时候,也都满怀中彩的希望,兴冲冲地不请自来了。
重演昔日的欢闹情景,使他发现自己精力已大不如从前,当初,他在昆比安巴舞会上的奇思妙想,如今都枯窘了,他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当年“母象”向他挑战时,他体重一百二十公斤,现在降到了七十八公斤;原来那张天真纯朴、胖墩墩的乌龟脸,现在成了蜥蜴脸了。他成天感到困倦疲乏,可是在佩特拉•科特看来,他从来没有比那时更好,这也许是因为她对他的恻隐之心以及贫困生活带来的患难与共的感情,被她错当成了爱情。光秃秃的床褥再也不是狂恋的场所,却变成了倾吐衷肠的角落。
他怀着这个不解的谜团深入到她的感情中探索,寻觅他感兴趣的东西,却找到了爱情,因为他希望她爱他,结果爱上了她。佩特拉•科特感到他对她的爱逐渐加深,也越来越爱他了。这样,他们到了中年又相信了青年时代的迷信——贫困是爱情的仆从。两人都想到,当年胡乱的欢闹、可观的财富和毫无节制的性爱都是爱情的障碍,他们叹惜在虚度了多少光阴后才找到了这个共享孤独的天堂。在无儿无女的共同生活中狂恋了那么多年后,他俩还是奇迹般地在桌上和床上相爱。他们过得如此幸福,以至在变成两个衰弱的老人后,还像小兔子似地欢娱,像小狗似地打闹。
她的身体逐渐萎缩,变成了胎儿,变成了活僵尸。最后的几个月,她竟变成了一只裹在衬衣里的干洋梨,她老是举着的手臂看起来就像一只猴爪。她连着几天一动也不动,圣塔索菲娅德•拉佩达不得不推她几下才能知道她是否还活着,然后把她放在自己腿上,一匙一匙地喂她喝糖水。她就像一个刚出生的老太婆。
几个月以后,在临终的时刻,奥雷良诺第二将会记起最后一次见到阿玛兰塔•乌苏拉时的情景。当时她想把二等车厢沾满灰尘的玻璃窗放下来,想听听菲南达最后的嘱咐,但没有成功。她穿着粉红色的丝长裙,左肩还缀上了一束人造三色堇,脚蹬低跟羊皮鞋,鞋面上系着饰带,还穿了一双办统的丝袜。她体态娇小,披着长发,一双活泼的眼睛跟乌苏拉小时候一摸一样。她告别时不哭也不笑的那副神态,显示了与乌苏拉相同的性格。火车越开越快,奥雷良诺第二在火车边上跟着奔跑起来,他手臂上挎着菲南达,怕她跌倒。当女儿用指尖给他一个飞吻时,他只能招招手表示回答。夫妻俩在烈日下呆呆地站着,看着火车在地平线上变成了一个小黑点。从结婚以来,他俩第一次手挽手站在一起。
奥雷良诺第二当初群欢作乐时的老朋友们,在他的棺材上放了一只花圈,紫色的挽带上写着:“别生了,母牛啊!生命是短促的。”
她习惯地记着年月日。只是为了计算儿女们预定要归来的日期。可是他们一再推迟归期,以致她把日期搞混了,年月也填错了,她觉得日子是如此相像,竟不感到它的流逝。她不觉得等得不耐烦,反而对他们的拖延深感宽慰。(菲南达)
在孤独中她的性格变成温和的了。(菲南达)
在他因哮喘引起的耗尽精力的失眠中,他一面反复估量着自己遭遇的不幸有多深,一面环视着这座阴暗的房子,在这里,老态龙钟的乌苏拉曾扮出种种怪样子使他对于人间产生了畏惧。为了在黑暗中找得倒他,她为他在卧室里指定了一个角落,这是唯一的一块地方可以避开从傍晚起在房子里游荡的死者们的幽灵侵扰。“你要是干了什么坏事,”乌苏拉对他说过,“圣象都会告诉我的。”他童年时代那些可怕的夜晚,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他一动也不动地坐在小登上,在那些告密的圣象冷酷的监视的眼光下直冒冷汗,直到上床睡觉为止。这种刑罚也是多余的,因为那时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望而生畏,他接受了那种让他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害怕的教育:街头的女人会使人耗尽精血;家里的女人生下个长猪尾巴的孩子;斗鸡要死人,还要使人终生懊悔;那些武器,你碰它一下就注定要打二十年战争;搞事业吧,弄不好只会使人失望甚至精神失常。总之,上帝以无限的仁慈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让魔鬼给变坏了。(霍塞•阿卡迪奥——菲南达之子)
霍塞•阿卡迪奥把火腿片送到他房里,还给他送去糖渍花,尝一口嘴里就留下春天的清香。
他身上的衣服碎成了条条,鞋也破了,肩上的背包是他唯一的行李,一副叫花子的模样,但他的高雅的举止与他的外表却成了鲜明的对照。只要看他一眼,哪怕是在半暗的客厅里,也能看出使他活着的秘密力量,并不是求生的本能,而是长期的恐惧。他就是奥雷良诺•阿马多,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十七个儿子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在长期的惊魂不定的逃亡生涯中寻求着安宁。
他不能以气候条件作为借口,提前回欧洲去,因为大自然赋予他一个适应四海为家的肝脏,使他能顽强地忍受中午的闷热和带蛆的饮水。他很喜欢美洲的食品,有一次他竟然一口气吃下了八十二个蜥蜴蛋。阿玛兰塔•乌苏拉根他刚好相反,她托人从火车上捎来整箱整箱冰镇的鱼鲜海产、罐头肉和糖渍水果,这些是她唯一能吃的东西。尽管她无处可去也无人可拜访,而且那时她丈夫也无心欣赏她的短外衣、斜戴的毡帽和套七个圈的项链,但她仍然穿欧洲的时装,还继续让人给她寄时装图样。她的秘密仿佛在于永远有办法使自己忙碌不停。
奥雷良诺连气也没有喘一口就解释说:蟑螂是一种地球上最古老的有翼昆虫,在《旧约》中就提到人们喜欢用鞋子拍打它们,但作为昆虫的一属,它们永远不会被任何灭种方法所杀绝,无论是用蘸了硼砂的西红柿片,还是用拌糖面粉,因为它们的一千三百零三个品种曾经抵御过人类从其出现开始从未对任何其他生物(包括对人类本身)使用过的最长久、最坚毅、最无情的迫害方法,这种迫害到了这样的一种程度,如果说人类有繁殖后代的本能,那么还应该有另一种更明确、更急迫的本能,就是灭蟑螂的本能,蟑螂之所以能逃过凶狠的人类,是因为它躲在黑暗中,人类天生害怕黑暗,所以蟑螂就变得不可战胜了,但反过来说,它们在中午的日广西却变得不堪一击,因此,无论在中世纪还是现在,还是在永久的将来,唯一有效的灭蟑螂办法就是晒太阳。
那些每天下午六点在书店开始一直到第二天清晨在妓院里结束的激烈辩论,对于像奥雷良诺这样一个束缚在书本的现实之中的人来说,是一种启发。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文学就像阿尔瓦罗一天晚上在寻欢作乐时说的,是为了嘲笑人们而创造出来的最好的玩具。大约过了一段时间,奥雷良诺才发现,这种信口开河的议论来自于加泰罗尼亚学者做出的榜样,因为在他看来,智慧若不能用来创造出一种煮埃及雏豆的新方法,那就毫无价值。
但在对加斯东有了进一步了解以后,他才明白加斯东的真实性格根他的驯顺的举动是矛盾的。他甚至怀疑连加斯东等候飞机也是一场骗局。这时,他觉得加斯东并不像他装的那么呆傻、相反,他是一个极其坚韧、极其精明又极有耐心的人。他打算无止境地讨好妻子,从不反对她的意见,假装唯她的命是从,使她厌倦,让她缠进自己织的蜘蛛网中,从而战胜她,使她有朝一日忍受不了百事如意的单调生活,自己打起行李回欧洲去。
在这里他感到舒适,感到近于完美的陪伴,所以,那天下午阿玛兰塔•乌苏拉打破了他的幻想后,他没有想到别处去寻觅安抚。他来到这里,本想把心中的话全部倾吐出来,让人家把压抑在他心头的郁结解开,结果扑倒在庇拉•特内拉的怀里号啕痛哭起来。她用手指尖抚摸着他的脑袋,任他尽情哭完。不需要他表白说自己是为爱情而悲恸,她一下子就知道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眼泪。
阿尔丰索为了翻译这些手稿学会了加泰罗尼亚语。他把一卷译文藏在口袋里,他口袋里经常装满了简报和各种稀奇古怪的手艺课本。一天晚上他在靠卖身糊口的姑娘家里把材料全丢失了。博学的祖父知道后,非但没有追究,反而乐不可支地说,这正是文学作品的自然归宿。然而,当他要返回故里时,却坚持要带上那三箱乱纸片,谁也没能劝阻他。车站上的检票员要他把纸片箱当货物托运时,他竟用卡塔赫纳方言破口大骂,直到让他把木箱带进旅客车厢才罢休。“有朝一日人都坐一等车厢而书却进货物车厢,”他说,“那世界就遭殃了。”
--他甚至劝所有的人离开马贡多,劝他们忘掉他教给他们的关于世态人情等等一切知识,叫他们在贺拉斯头上拉屎,还说无论他们到什么地方去,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一切已往的春天是无法复原的,那最狂乱而又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
昔日的土耳其人大街,这时已成了被人遗弃的角落,那里,最后几个阿拉伯人按照他们渊源千古的风俗静坐在门槛上等死。
接替安赫尔神父的是一个年老的神父,谁也没有费神去打听过他的姓名。他懒洋洋地躺在吊床上盼望着上帝的怜悯,关节炎和有驴失眠正在折磨着他,此时,蜥蜴和老鼠却正在争夺着隔壁小教堂的继承权。
奥雷良诺和阿玛兰塔•乌苏拉被孤独的爱情以及爱情的孤独囚禁在由于红蚂蚁的喧闹使人无法入睡的房子里,他们是唯一的幸福的生灵,是世间最幸福的人。
(为了重振血统、清除它的恶习、改变它孤独的本性,因为他是一个世纪来唯一由爱情孕育出来的后代。
“一个十足的野小子,”她说,“叫他罗德里戈吧!”
“不,”她丈夫反对说,“叫他奥雷良诺,他准能打赢三十二场战争。”)
这时,奥雷良诺动弹不得,倒不是因为惊呆了,二十因为在这奇妙的瞬间,他领悟了墨尔基阿德斯具有决定意义的密码,他发现羊皮纸上的标题完全是按照人们的时间和空间排列的: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一棵树上,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