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
学生时代的倒数第二个暑假,出去走了50天。6月21号从杭州出发,走过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拉萨,尼泊尔,拉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上海,8月11日抵达杭州,搭车58辆,2张火车硬座票。 这一遭下来,基本就耗光了整一个暑假。大三下学期就在规划着这次旅行,即将升大四,暑假该做的事情其实有很多,学车,考证,实习,旅行,权衡之下选择了搭车旅行。不能保证在未来还有此刻的激情和勇气,但至少现在我的疯狂依旧茂盛,那就去吧。
我就来记录下路上遇到的人和事,景还是那片景,总有看腻的一天,人和事却能给你最深感受。
出发之前,随身带了一把折叠刀,这是之前一搭车北上的哥们提醒我的,出门在外,遇到的人形形色色,总要多一个心眼。所以在旅程中某些特定的时刻,一个人搭上了陌生人的车子,若看车主面相不善或是有些古怪的行径将立马刺激到我警惕着的神经,然后会在脑子里模拟着自己遇到绑架敲诈勒索时和坏人斗智斗勇的一幕一幕,事实证明这只是我自己太有忧患意识了。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我更愿意相信路上的人都是善良的,你一穷学生,只要不太招摇显摆,人家图你啥呢!
在安徽歙县去黄山的路上,徘徊在车站的省道路口一直搭不到车,路上的行人看到我竖着个大拇指站在路边,很不理解,在问明白我的意图之后,一脸鄙夷的看着我摇摇头,他们是在说:想搭顺风车,不给钱,简直做梦。我好强,你越觉得不可能的事,我就要做给你看。路边一修车店门口停着辆小女士摩托,车上坐一小青年,左青龙右白虎,抽着烟,和我搭上了话。我向他道明了自己的意图,他提出愿意搭我一程,他正好往那边的工地赶,在那边工作,手下管理着一帮小弟,说是要去监督他们工作。我搭车心切,就上了他的摩托。一路上聊欢了,小哥来了兴致,在国道上开始飙车,肆意超车,应该到了这车极限速度了,略有一翻幽灵骑士里凯奇骑着他的幽灵战车狂飙的赶脚,马达声在风中呼啸,贯穿了整一条街。享受了速度的激情,一眼瞥见了他身上青里透红的刺青,心里就开始发慌了,屡次提醒他减速,最终车子在闹市区减下了速度,然后他开始谈起了人生经历:某表哥是北京新东方的校长;他经常去上海,一去就是花几万块。他一路说着,我一路点头假装应和着。他把我带到了黄山火车站,车子已经开过他工作的地方好远路了,走前,他给我了他的联系方式,嘱咐我一定要记得联系,然后踩下发动机,一溜烟的走了(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把联系方式弄丢了,心里还是挺愧疚的)。我心里头甚是感激与矛盾,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人一路把我载到这里,还多载了我一段路。不知道他一路上所讲的是否属实,在车上我还心里暗自嘲讽他,你小子说的这么牛,咋现在还在混工地。可现在,是不是大话已经不重要了,何必总是带着偏见审视一个人?人总是带着局限甚至偏见去看待世界、注释世界、改造世界、世界本来无所谓对错,错的是我们自己的行为、观念。
我搭上的另外一辆摩托车是在祁门往景德镇方向的县道上,县道上车子不多,沿着荒无人烟的公里走了好久才遇上了唐师傅。老远向着他招手,他明白我的意图对我说:小伙子,我是没驾照的,你敢坐? 他看起来40好几的样子,黝黑的皮肤,一脸正气,我果断上了他的车。坐他的车很安全,舒适。虽然没有驾照,唐师傅却开的很稳,记得那天天空作美,车道两旁绿树如茵,偌大的双车道上车子寥寥无几,车子以60多码的速度迎着初夏的凉风向前开着,就感觉回到小时候坐在老爸的后车座上。师傅说起了他的人生经历,也不奇怪,40好几,又常年在外为家庭奔波,有很多故事。他有一个儿子,和我差不多大年纪,也在上大学,爱待在家里不喜欢出去,师傅本人是跑业务的,祖籍重庆,现居新疆(我这是在安徽和江西的交界线上遇到了一位来自重庆现居新疆的好心大哥,世界真小)。他说:年轻是得多走走瞧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羡慕你的年轻啊。我在想,我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会不会坐在办公室的小隔间里埋头悔恨平淡无奇的前半生而痛哭流涕? 出来一直在想这次旅行的意义,似乎明白了一些。在下一小镇上和唐师傅分手了,略有不舍,没谈尽兴。
在路上没耽搁太久,黄冈往武汉的路上搭上了侯大哥的车,在黄冈的高速路口主动给我停了车,倍感意外。他是一退伍军人,曾经三次因为救别人而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我问他:你不感觉后怕吗?他说:当然后怕,当时救人的时候就没想那么多了,这事一直没和父母说,不然担心死!想到了自己,这次出来也是瞒着爸妈的,心里头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大哥人很好,主动分我烟抽,我提起了到了武汉还要找宾馆,问他哪里便宜点,他就让我住他的单位套房,我想着到了武汉估计也很难找到住的地了,就欣然接受了他的好意。他爱好户外运动,我两就这话题聊了一整路,晚上10点多到的武汉,这个点依旧灯火通明,车子开过武汉长江大桥,想憋一眼边上的黄鹤楼却顿时没有了方向感,应该是又回到大城市了,离开杭州后的第一座省会级城市。对这个城市映像很好,两年前的国庆来过这,虽然这里的江水黄了点,空气差了点,人多了点,依旧爱这座城市。车子开到了江对岸汉口区,在武汉日报面前的一栋公寓楼停了下来。大哥的套房在公寓楼的七楼,进屋发现套房小而精致,各种设备一应俱全,对于我来说再奢华不过了。洗宿完毕,本来想找大哥彻夜长谈的,可发现在车上的畅谈之后现在却不知道说些啥,想说什么气氛也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可能任何时候都是热情似火的。躺在床上和朋友们报平安,他们毫无例外的叫我提防着别人一点,都被别人拐回家了。可我没有理由去怀疑大哥有任何图谋不轨的倾向,莫非高手都是这样深藏不露的?纠结许久,从包里掏出一根笔,就当做防身利器吧,放在枕头下,一觉睡到了天亮。一大早,大哥对我的好让我愧疚万分,请我吃了早餐,后来还载我去了宜昌。
遇到董小姐是在她的海螺沟顿珠青年旅社,顿珠是藏文名,有特别的含义,她曾向我解释过,记不起了。海螺沟离成都没多远地,可以看到很多藏式建筑,藏族同胞。董小姐是成都人,毕业没几年,在这和她妈妈经营着这家青年旅社,店刚开几个月,所以店里的装修很简单,不算特别精致。董小姐这名还是有来源的,记得刚进她店的时候,放的正是那首宋冬野的董小姐,故得其名。和她聊起她的过往,她算的上是头老驴了,走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牛逼事儿,在她的传奇历史里,你读到的是一位孤身行走江湖的大侠。曾经和向导两人两批骆驼徒步十天穿越沙漠,差一点没走出来;一个人帐篷露宿在野外,和一条蛇共枕了一晚上;自驾游在内蒙戈壁飙车被交警拦;我回杭州后,她又去独身去了印尼,又听说被一陌生男子现场求婚了。旅店一楼的墙上贴满了她这么多年走过的地方的照片,柬埔寨的吴哥窟,色达的佛学院,黄河的壶口瀑布,内蒙戈壁,新疆沙漠。从她古铜色的脸上可以看到这么长旅途所沉积下来的那份超然与成熟。她上大学就开始出去各处走,偏爱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的时候不必将就别人。她算的上是一匹野马,这么多年,也没打算停下脚步,说是未来要找个能够任由她出走的男人,我那时候还想,很少有男的能驾驭这种类型的女孩吧?后来回杭后聊天得知她就要嫁人了,男的能懂她并且支持她,这就足够了,提前祝福她新婚快乐!
在川藏线上走了10天,路上遇到好多好心人,也有些藏族司机朋友们。进藏区后搭车开始艰难,一来藏区的搭车客实在是太多了,二来高原地带的路况很差,时逢雨季,山体滑坡泥石流频发,司机们也不愿冒这个险。那天早上在左贡搭车准备往八宿走,就前边一个小县,也没期待着那天能走多远。在318左贡的出城口,路边坐满了搭车客,几声寒暄过后一直向前走,在这干等着也不是办法。出城大概有2公里的样子,搭上了一辆比亚迪轿车。司机是个成都小伙,去林芝探亲,随车坐着的还有他老婆,五个小孩子。真的是很以外,小轿车的空间本不是很大,又坐了这么多小孩还愿意搭上我这个陌生人,我被这小哥的善心深深打动。像往常一样,若是司机师傅聊的来话匣子就开了,聊他的生活,我一路上的故事。小哥是创业一族,年轻就出来闯社会,现在已是个小老板,是不是牛逼的人总是不安份的,要不辍学要不就是免学。小哥一直搭了我接近有700公里的路,通过的这一路上最美的其中一段路,汹涌的怒江在国道边奔流而过,怒江72拐的盘山公路,还有然乌湖。晚上9点多在波密到通麦的通麦天险的路口堵了车,前方的挖土机在争分夺秒的作业抢修公路,此天堑是318上最难走的一段路,公路靠着山体,边上就是汹涌的大河,加上雨季把本是泥泞的路冲出一个个水塘,满目疮痍的路面,边上说不好还有山石滚落,足足14公里的天险路要开两个小时,一路颠婆才能通过。后来回杭看到新闻说,通麦天险的铁桥塌了,带走四条生命,两个搭车客和两藏民,才想起自己当时过通麦铁桥的时候就提心吊胆,琢磨着看似这么脆弱的铁桥,怎能在如此地形之下经受住各种修路大卡的轮番辗压?果然,一个月之后它踏了,我还是很幸运的。天险上底盘低的车,排量小的车可受罪了,直接在路口抛锚,所以小哥的BYD直接就瘫倒在天险口子上,车子里人太多,把底盘压太低,摩擦的地面发出喀喀的声响,我自感再在车里坐着会是累赘,和小哥提出我下去跟着车跑。就这样,在天险上,晚上10点,不知道向前跑了多远,每每感觉自己就要扑倒在夜晚的泥路中,脚底找不到平衡,四肢发软,喘着粗气,实在是跑不动了,小哥的车子早已开到前边不见了踪影。突然间,国道上只剩下一点月光可以指引着我,我只能继续向前走,四周的黑暗侵袭而来让我有点害怕,我必须要看到亮光。在一转弯口,我总算听到了机器轰鸣的声音,是一个工地,打着大灯,在前边的一段路况稍好的地上看到了小哥的车停在那,倍儿感动,跑上前,从车上拿下了相机和包,和他们道声别,我和他说我可以在这工地住上一宿,明早再赶车,他实在抱歉的和我道了别,大半夜的把我一个人落在这毫无人烟的天险上他也过意不去。后来回来和他聊起,他说当晚在后半段,他老婆都只好下车搭别人的车走,他的车才开的动,我完全能理解他当时放下我的举动。人真的很好,搭了我这么远。说起那晚,算是我这一路上最神奇最有意义的一晚上,大半夜的边上的工地已经歇工了,只有夜班工人在不远处的隧道口作业,我走下斜坡走到了他们工地的板房区,期待着能在里边住一宿。人都早睡了,只有小卖部的大姐还没睡,和她说明的整个缘由,她建议我去工地头头睡的板房外的长椅上躺一晚,明天乘大早尽快走别被发现。就这样,我就在长椅上躺了5个钟头,身上披着大姐好心给的毛毯,虽然天冷,背底下又硬,但是这一天的疲惫还是让我早早的入睡了,感觉很温暖。第二天五点起的床,乘着工地头头没醒赶紧溜之大吉,外边的天还没亮,山谷间的浓雾很重,捡起一根铁棍抹黑上路了,半小时后天色渐明,搭上了一河南师傅的车到了美丽的鲁朗,接着坐上了一辆藏族大叔的车子到了重要一站八一镇,西藏地区的第二大城市,离拉萨不远了,边上就是林芝地区的美景。
出来的时候带了一本书:旅行的艺术。作者有自己的一套说法,我通俗点的说法就是,旅行,不是名胜古迹,不是美味小吃,不是千遍一律的按下快门,摆着僵硬的姿势,僵硬的微笑,还有僵硬的头脑。是释放疲惫的身体和灵魂,是为了了解景物背后的故事和发现细微处的美好,是穿小巷走山野,是和你旅馆边上小卖铺的大妈聊上一个下午,是在当地的敬老院做一天的义工,是在当地看一场当地电影,是去聆听本地人的民俗音乐,是去感受当地的宗教,融入当地文化,是换一种角度去思考自己,衡量这个世界。旅行中看事物和人的细腻程度和独特角度会决定你此趟旅程的意义,也会不经意触动你内心的某些感受。
七月十六从樟木口岸出的境。过了中尼友谊桥,就是尼泊尔的边境小城,依山而建。简陋的车站停着几辆印度产的TATA local bus,坐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只要320卢比,差不多人民币20。同行的一伙人在等着发车。两个西安小伙,一个合肥姑娘,还有在等车处遇上的两姑娘,其中的一姑娘后来也和我们一起走了一段路,她伴随着很多牛逼的故事,一个人徒步西藏阿里地区整整十天,徒步墨脱,爬雪山过草地,出门快半年了,现在依旧还在路上。在路上颠簸了五个小时到的加都,巴士可以把人颠到高潮,整个国家的路况都不好,在尼泊尔的十天有差不多三天是在车上颠过来的。而且车上坐的人都鱼龙混杂,记得从奇特旺到博卡拉的路上边上就坐着一个犯人戴着手铐,一警察在边上首着。还时而上来一些明间艺人,拉着当地手工的胡琴,会走到你的座位边上,给你拉上一首纯正的尼泊尔当地音乐,自拉自唱,然后作为回报给他一些卢比。加都去奇特旺的路上,遇上了三口一家的日本家庭,小孩子才两三岁的样子,很是可爱,爸妈也都很年轻,真羡慕他们一家三口可以在这么年轻的时候来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还经常遇上一些嬉皮士,留着麻花棒一样的长发,衣着朴素,只有一只背包随身,之前也不了解嬉皮士,他们之前曾是富豪,银行家,商人,然后突然会想着去过另外一种生活,变放弃之前的所有,来到另外一个国度,过着一种贫穷确又快乐的日子,加都的泰米尔区就曾是一个嬉皮士聚集的地方。
尼泊尔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度,回国后科普了这方面的知识。尼泊尔大多数人信奉印度教,在加德满都,天空中彷佛到处是神灵在飞翔,人们每天要念神、敬神,宗教活动是人人参与的一项神圣使命,就连那些置身其间的游客都会受到感染而变得虔诚起来。当黎明的晨曦进入尼泊尔,这里的男女老幼会携带着献给神的贡品到印度教或佛教的寺庙去。他们通常都用金属器皿盛着大米、红粉和小黄花瓣之类的贡品,摆在神像前祭献,然后把贡品与泥土搅拌在一起,搽一小点点在前额的两眼之间,以示神灵的存在,这就解释了大多数尼泊尔人额头上的那一抹红泥。
在加德满都的第二天,伙伴们一起约好去城东的焼尸庙,加德满都的Pashupatinath神庙,这是尼泊尔规模最大的印度教神庙,是印度教徒肉体的最终归宿。我们一般都称为“烧尸庙”,这种叫法似乎不太礼貌,烧尸更是让人惊秫,应该称为“火葬”。神妙内部只有印度教徒才能进入,但举行烧尸仪式的地方在庙外的小河边,每天都有很多仪式举行,观看也没有任何限制。印度教中,人死后尸体焚化灵魂能进入天堂。在印度,神圣的焚化场所就是恒河,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就在帕苏帕提寺的河边。请注意!尸体焚化是要交钱的!所以很多穷人都没法火葬自己的亲属。整个尸体焚化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在咽气前几个小时,被亲人送到帕苏帕提寺河边的等死室,咽气后清洁身体,再包裹上布,放到准备好的火葬台上,火葬台搭好了大木头,尸体放置于木头上,开始点火,焚烧前,焚尸工人还会往尸体上浇上牛奶,据说是能帮助灵魂升天。亲人则在一旁诵经祈祷。烧足数小时后,工人将木头,祭品,骨灰一起扔到河里。说心里话,如果你看过藏教的天葬的话,烧尸庙的烧尸仪式没什么神秘,但神庙的环境和规模及气氛会令觉得很震撼。在现场甚至哭的人都很少,参与的人看起来都比较平静,围观的人有当地人,也有许多西方游客,真正不平静的倒是显得“见少识浅”的我们。我其实对这样的焼尸场景不感冒,对空气中刺鼻的焼尸味倍感不适,同为一星球的人,看待死亡却有如此不同的态度。我想是因为我们没有信仰,肉体没有找到灵魂,而灵魂又没有归属。烧尸庙后边有一小山,河水从边上蜿蜒而过,我们为了逃票绕道山后,穿过山顶的平地,沿着一阶梯拾级而下,下边流着的是恒河的一分支,尼泊尔人当此为圣河。走到山脚是一平路,路边是略显陡峭的崖体,能看到好多猴子,关于这么多的猴子,按照佛教传说,说是千年前文殊菩萨在加德满都剃度出家,它剃落的头发不知怎的变成了树木,而头上的虱子则成了猴子。也因此,在尼泊尔,猴子被视为圣灵,不仅神圣不得侵犯,而且更有充足的食物供应,这些猴子招惹不得,很有脾气。再向前走,路边显著的有一些小庙,就小房子的大小,形态各异,一只有一人高的小庙边上倚着位尼泊尔当地大叔,在给猴子喂食物,过去问路来着就聊开了,他向我们说明了这些庙的用途,大多数都是给世人用来打禅思考的,也许有一天,你不知道活着的意义,进去meditate一段时间,就像苦行僧一样,然后出来更好的生活。崖体上传来歌声以及乐器的打击声,大叔指引我们来到崖体上的一用木板组建起来简陋的小木屋,脱鞋进屋后,看到四个人,一架小木风琴,一尼泊尔当地鼓,一泥巴糊起来的灶台,所有东西都挤在仅仅不到5平米的地方。当地人招呼我们就地挤坐在泥地上,然后开始奏乐,听大叔说他们唱的都是圣歌,这是和神在交谈,我们也随着音乐的节拍加入他们。灶台边的主教一连胡子,高挺的鼻梁,嬉皮士的长发,看起来不象尼泊尔人,紧闭双眼在冥思,手上敲击着金属片发出清脆的金属敲击声。大叔说他在这里当主教已经有10年,就在这崖体上有10年了。坐我边上的一小年轻,在市区有工作,平时有空的时间就会来这来唱歌与神交流。坐在对面的那位打着一手好鼓,在用自带的烟丝卷起没过滤嘴的香烟分给大家抽,每个人一口就没了,味道不错。他们抽着自己卷起来的烟,合奏着圣歌,就这样静静的盘坐在这样一个空间里,灵魂已被神牵引着自由奔跑,在无限的大爱中,超然于限制人的环境和思想。我们一行人在那屋子里盘坐了半个多小时,说实话,这是我一路中心最宁静的半个小时。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人没有信仰感到惊奇,他们对我们说:don’t worry, god will find you.可是在神找到我们之前,我们必须先找到自己。
尼泊尔人都很nice,没啥心机,心态自然也好。在加都住的旅馆的前台服务生,叫D.Mukhiya,小伙子和我差不多年纪,在上大学,读的是酒店管理,白天上课,晚上在旅馆打工,所以一天仅有两小时的睡眠时间,生活对他来说很不易。和他聊的很多,他谈到在旅店经常遇到很多中国人,也交了很多中国朋友,可回国后都失去了联系,包括我在内,国内不能用facebook,有他旅店的号码也不曾给他打过电话。从他的话当中能听出太多的无奈,在旅馆这么长时间,遇到朋友,然后又要失去联系,他会想念他们。命运安排我们相见,却为何总伴有相离,或许再见,或许再也不能见。他说起几个月之前来了一个台湾姑娘,两人一见倾情,相爱了。我住旅店的时候,他会常给我看他和他台湾女友的合照,国际长途贵,所以他们很少打电话,平时就忙里偷闲发发信息,这样的跨国恋情经营起来有点困难。听他说一个月之后那台湾女孩要来尼泊尔找他结婚,略有点私奔的意味,所以说他即将成为一位中国女婿。我其实心里还是替他有小小的担忧,你要知道,中国丈母娘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不过还是真心希望他们能最后走到一起。临走前的那个晚上,我们在旅社大厅聊了很久,还有一位泰国30多岁的女士,一起开着玩笑,他请我喝了一杯咖啡,就当做是赠别了。回国后就没有和他联系过,挺想他的。
在奇特旺住的旅馆的店老板,年轻时是败家子,后来痛改前非,老爹走后,子承父业把旅店经营的有模有样。还有奇特旺当地的一家四口,住在一不大的茅草屋里,爸爸是当地丛林向导,一个月挣得不多,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家里的小女儿上小学,很好学,从来奇特旺的游客那学到了好多外语,日语和中文都能来几句,她说她的梦想是以后去中国留学,他爸说,生活再怎么艰难小孩子的教育总是不能落下。在博卡拉的lakehouse旅馆的店老板是个滑翔伞爱好者,年轻的时候曾用时一个月从尼泊尔的最东部滑翔到最西边。在加都的最后一天遇上了小飞,爱一个人满世界的奔走,前段日子刚从非洲回来。还有一北京的哥们,从博卡拉到奇特旺的四个小时生死漂流真被他漂完了,我们后来听到这事着实为他捏了把汉。
7月26回的国。八月一日到达西安,接待我和陶子的是一起去尼泊尔的纪总和王总,两人盛情的招待让我打心底里觉得大陕西的汉子真的很优秀,比咱们南方强多了,个个都是真汉子。西安文化底蕴,风土人情浓厚,曾是13朝古都,差一点就成了新中国的首都,这也难怪,陕西这片地孕育出了如此多的艺术家。在西安住了三晚上,最后一天,陶子独自一人搭车北上了,就留我一人在西安。于是乎,独自一人在鼓楼边上摆起了小摊,说到摆摊这事,我也是迫不得已,回国之后在拉萨丢了银行卡,本来预期40天的旅程远远超过了预期,资金短缺,就从拉萨驴友那批发了她从尼泊尔代购回来的各种饰品,准备在回去路上干一番事业,西安就是我第一次摆摊的地方。鼓楼边上摆摊的特别多,不过在晚上10点之前,摊贩们都静候在人行道路两边,虎视眈眈等着到点抢占地盘,道路中间穿制服的流氓在一圈又一圈的巡视。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业精神,我居然明目张胆的摊开了,往地上一蹲坐,屁股都还没捂热,就惨遭驱逐。后来总算摆出摊了,生意还算不错。晚些时候,人流量少了,过来一师傅,50刚出头的样子,消瘦的身板,拉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子,后架子上的篮子里有一只小狗,他过来主动拿出他的小板凳给我坐,和我聊了起来。得知他是卖小狗(不是狗肉)为生,姓刘,住在鼓楼不远的一小区。我两一直聊着,时间差不多快到12点,他询问我今晚上住哪,我说等会去找个小旅馆住下即可,他说知道一个经济型的宾馆,就在他家边上,并主动提出带我去,我也不好拒绝人家好意,就随他而去。我两并排走在人行道上,故事就这样发生了。他突然紧握住我的手,激动的和我说,小伙子,咱们真是有缘啊,你说是不是很有缘?是不是很有缘?是不是很有缘?他重复了很多遍,随即又拉上我的手。我尴尬的迎合着,总感觉有点儿不对劲。然后,然后,然后。。他的手居然开始朝我的那里顺势摸了一下。当时,我感觉我整个人都不会好了,鸡皮疙瘩起了一身,脑袋短路了,又瞬间回过神来,宾馆?开房?他?啊!原来是这样。我大可破口骂去,把他的真实面貌当众揭穿,然后告诉他找错人了。我认同同性恋者,他们的行为心理在电影里看多了,也慢慢的接受了。冷静下来,看在他刚才照顾我这外地人的份上,我编了个理由说晚上要去网吧过夜,要传些资料,不能去宾馆了。那天晚上我真的就在网吧通宵了,因为他一直将我带到那家网吧,还很热情的请了我吃了夜宵,大半夜还来网吧看我,这略有点大半夜查房的意味,他应该是担心我半夜偷偷溜出去开房了。第二天早上,果不其然,刘师傅已经准点在网吧门口等我,硬是拉我去吃了早饭。临走之前,我们交换了号码,他嘱咐我以后来西安一定要再找他,然后把我送上了去高速路口的公交车。后来回到杭州,刘师傅给我发过几条长长的短信,我也有回,却也明白下回如果去了西安是不会再见他了。刘师傅50几岁,已婚,家中有一女儿,是否这个秘密他保守了半生,多么不易。每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的独特。
还有些唠叨不完的人和事,总结一下下吧。在成都的德哥,佩佩,陶子;在拉萨那啥酒店遇上的浙江老乡张大周,大连姑娘任璐;尼泊尔同行的西安汉子纪总和王总;川藏线上遇到的南京汉子思瞳和他朋友以及南京一家人。就此一笔带过了。50天,倒是邂逅这样的陌生人和事,即便非关传奇,但每个个体都如一个小世界,相逢于江湖,一语,一瞥,一个短暂的交谈,恰能给人难忘的印象。于是,记忆中的人景互换:人成了景,景成了背景。
就此收笔吧,再码下去就矫情了。
继续走,继续失去,在我没意识到的青春。
我就来记录下路上遇到的人和事,景还是那片景,总有看腻的一天,人和事却能给你最深感受。
出发之前,随身带了一把折叠刀,这是之前一搭车北上的哥们提醒我的,出门在外,遇到的人形形色色,总要多一个心眼。所以在旅程中某些特定的时刻,一个人搭上了陌生人的车子,若看车主面相不善或是有些古怪的行径将立马刺激到我警惕着的神经,然后会在脑子里模拟着自己遇到绑架敲诈勒索时和坏人斗智斗勇的一幕一幕,事实证明这只是我自己太有忧患意识了。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我更愿意相信路上的人都是善良的,你一穷学生,只要不太招摇显摆,人家图你啥呢!
在安徽歙县去黄山的路上,徘徊在车站的省道路口一直搭不到车,路上的行人看到我竖着个大拇指站在路边,很不理解,在问明白我的意图之后,一脸鄙夷的看着我摇摇头,他们是在说:想搭顺风车,不给钱,简直做梦。我好强,你越觉得不可能的事,我就要做给你看。路边一修车店门口停着辆小女士摩托,车上坐一小青年,左青龙右白虎,抽着烟,和我搭上了话。我向他道明了自己的意图,他提出愿意搭我一程,他正好往那边的工地赶,在那边工作,手下管理着一帮小弟,说是要去监督他们工作。我搭车心切,就上了他的摩托。一路上聊欢了,小哥来了兴致,在国道上开始飙车,肆意超车,应该到了这车极限速度了,略有一翻幽灵骑士里凯奇骑着他的幽灵战车狂飙的赶脚,马达声在风中呼啸,贯穿了整一条街。享受了速度的激情,一眼瞥见了他身上青里透红的刺青,心里就开始发慌了,屡次提醒他减速,最终车子在闹市区减下了速度,然后他开始谈起了人生经历:某表哥是北京新东方的校长;他经常去上海,一去就是花几万块。他一路说着,我一路点头假装应和着。他把我带到了黄山火车站,车子已经开过他工作的地方好远路了,走前,他给我了他的联系方式,嘱咐我一定要记得联系,然后踩下发动机,一溜烟的走了(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把联系方式弄丢了,心里还是挺愧疚的)。我心里头甚是感激与矛盾,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人一路把我载到这里,还多载了我一段路。不知道他一路上所讲的是否属实,在车上我还心里暗自嘲讽他,你小子说的这么牛,咋现在还在混工地。可现在,是不是大话已经不重要了,何必总是带着偏见审视一个人?人总是带着局限甚至偏见去看待世界、注释世界、改造世界、世界本来无所谓对错,错的是我们自己的行为、观念。
我搭上的另外一辆摩托车是在祁门往景德镇方向的县道上,县道上车子不多,沿着荒无人烟的公里走了好久才遇上了唐师傅。老远向着他招手,他明白我的意图对我说:小伙子,我是没驾照的,你敢坐? 他看起来40好几的样子,黝黑的皮肤,一脸正气,我果断上了他的车。坐他的车很安全,舒适。虽然没有驾照,唐师傅却开的很稳,记得那天天空作美,车道两旁绿树如茵,偌大的双车道上车子寥寥无几,车子以60多码的速度迎着初夏的凉风向前开着,就感觉回到小时候坐在老爸的后车座上。师傅说起了他的人生经历,也不奇怪,40好几,又常年在外为家庭奔波,有很多故事。他有一个儿子,和我差不多大年纪,也在上大学,爱待在家里不喜欢出去,师傅本人是跑业务的,祖籍重庆,现居新疆(我这是在安徽和江西的交界线上遇到了一位来自重庆现居新疆的好心大哥,世界真小)。他说:年轻是得多走走瞧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羡慕你的年轻啊。我在想,我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会不会坐在办公室的小隔间里埋头悔恨平淡无奇的前半生而痛哭流涕? 出来一直在想这次旅行的意义,似乎明白了一些。在下一小镇上和唐师傅分手了,略有不舍,没谈尽兴。
在路上没耽搁太久,黄冈往武汉的路上搭上了侯大哥的车,在黄冈的高速路口主动给我停了车,倍感意外。他是一退伍军人,曾经三次因为救别人而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我问他:你不感觉后怕吗?他说:当然后怕,当时救人的时候就没想那么多了,这事一直没和父母说,不然担心死!想到了自己,这次出来也是瞒着爸妈的,心里头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大哥人很好,主动分我烟抽,我提起了到了武汉还要找宾馆,问他哪里便宜点,他就让我住他的单位套房,我想着到了武汉估计也很难找到住的地了,就欣然接受了他的好意。他爱好户外运动,我两就这话题聊了一整路,晚上10点多到的武汉,这个点依旧灯火通明,车子开过武汉长江大桥,想憋一眼边上的黄鹤楼却顿时没有了方向感,应该是又回到大城市了,离开杭州后的第一座省会级城市。对这个城市映像很好,两年前的国庆来过这,虽然这里的江水黄了点,空气差了点,人多了点,依旧爱这座城市。车子开到了江对岸汉口区,在武汉日报面前的一栋公寓楼停了下来。大哥的套房在公寓楼的七楼,进屋发现套房小而精致,各种设备一应俱全,对于我来说再奢华不过了。洗宿完毕,本来想找大哥彻夜长谈的,可发现在车上的畅谈之后现在却不知道说些啥,想说什么气氛也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可能任何时候都是热情似火的。躺在床上和朋友们报平安,他们毫无例外的叫我提防着别人一点,都被别人拐回家了。可我没有理由去怀疑大哥有任何图谋不轨的倾向,莫非高手都是这样深藏不露的?纠结许久,从包里掏出一根笔,就当做防身利器吧,放在枕头下,一觉睡到了天亮。一大早,大哥对我的好让我愧疚万分,请我吃了早餐,后来还载我去了宜昌。
遇到董小姐是在她的海螺沟顿珠青年旅社,顿珠是藏文名,有特别的含义,她曾向我解释过,记不起了。海螺沟离成都没多远地,可以看到很多藏式建筑,藏族同胞。董小姐是成都人,毕业没几年,在这和她妈妈经营着这家青年旅社,店刚开几个月,所以店里的装修很简单,不算特别精致。董小姐这名还是有来源的,记得刚进她店的时候,放的正是那首宋冬野的董小姐,故得其名。和她聊起她的过往,她算的上是头老驴了,走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牛逼事儿,在她的传奇历史里,你读到的是一位孤身行走江湖的大侠。曾经和向导两人两批骆驼徒步十天穿越沙漠,差一点没走出来;一个人帐篷露宿在野外,和一条蛇共枕了一晚上;自驾游在内蒙戈壁飙车被交警拦;我回杭州后,她又去独身去了印尼,又听说被一陌生男子现场求婚了。旅店一楼的墙上贴满了她这么多年走过的地方的照片,柬埔寨的吴哥窟,色达的佛学院,黄河的壶口瀑布,内蒙戈壁,新疆沙漠。从她古铜色的脸上可以看到这么长旅途所沉积下来的那份超然与成熟。她上大学就开始出去各处走,偏爱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的时候不必将就别人。她算的上是一匹野马,这么多年,也没打算停下脚步,说是未来要找个能够任由她出走的男人,我那时候还想,很少有男的能驾驭这种类型的女孩吧?后来回杭后聊天得知她就要嫁人了,男的能懂她并且支持她,这就足够了,提前祝福她新婚快乐!
在川藏线上走了10天,路上遇到好多好心人,也有些藏族司机朋友们。进藏区后搭车开始艰难,一来藏区的搭车客实在是太多了,二来高原地带的路况很差,时逢雨季,山体滑坡泥石流频发,司机们也不愿冒这个险。那天早上在左贡搭车准备往八宿走,就前边一个小县,也没期待着那天能走多远。在318左贡的出城口,路边坐满了搭车客,几声寒暄过后一直向前走,在这干等着也不是办法。出城大概有2公里的样子,搭上了一辆比亚迪轿车。司机是个成都小伙,去林芝探亲,随车坐着的还有他老婆,五个小孩子。真的是很以外,小轿车的空间本不是很大,又坐了这么多小孩还愿意搭上我这个陌生人,我被这小哥的善心深深打动。像往常一样,若是司机师傅聊的来话匣子就开了,聊他的生活,我一路上的故事。小哥是创业一族,年轻就出来闯社会,现在已是个小老板,是不是牛逼的人总是不安份的,要不辍学要不就是免学。小哥一直搭了我接近有700公里的路,通过的这一路上最美的其中一段路,汹涌的怒江在国道边奔流而过,怒江72拐的盘山公路,还有然乌湖。晚上9点多在波密到通麦的通麦天险的路口堵了车,前方的挖土机在争分夺秒的作业抢修公路,此天堑是318上最难走的一段路,公路靠着山体,边上就是汹涌的大河,加上雨季把本是泥泞的路冲出一个个水塘,满目疮痍的路面,边上说不好还有山石滚落,足足14公里的天险路要开两个小时,一路颠婆才能通过。后来回杭看到新闻说,通麦天险的铁桥塌了,带走四条生命,两个搭车客和两藏民,才想起自己当时过通麦铁桥的时候就提心吊胆,琢磨着看似这么脆弱的铁桥,怎能在如此地形之下经受住各种修路大卡的轮番辗压?果然,一个月之后它踏了,我还是很幸运的。天险上底盘低的车,排量小的车可受罪了,直接在路口抛锚,所以小哥的BYD直接就瘫倒在天险口子上,车子里人太多,把底盘压太低,摩擦的地面发出喀喀的声响,我自感再在车里坐着会是累赘,和小哥提出我下去跟着车跑。就这样,在天险上,晚上10点,不知道向前跑了多远,每每感觉自己就要扑倒在夜晚的泥路中,脚底找不到平衡,四肢发软,喘着粗气,实在是跑不动了,小哥的车子早已开到前边不见了踪影。突然间,国道上只剩下一点月光可以指引着我,我只能继续向前走,四周的黑暗侵袭而来让我有点害怕,我必须要看到亮光。在一转弯口,我总算听到了机器轰鸣的声音,是一个工地,打着大灯,在前边的一段路况稍好的地上看到了小哥的车停在那,倍儿感动,跑上前,从车上拿下了相机和包,和他们道声别,我和他说我可以在这工地住上一宿,明早再赶车,他实在抱歉的和我道了别,大半夜的把我一个人落在这毫无人烟的天险上他也过意不去。后来回来和他聊起,他说当晚在后半段,他老婆都只好下车搭别人的车走,他的车才开的动,我完全能理解他当时放下我的举动。人真的很好,搭了我这么远。说起那晚,算是我这一路上最神奇最有意义的一晚上,大半夜的边上的工地已经歇工了,只有夜班工人在不远处的隧道口作业,我走下斜坡走到了他们工地的板房区,期待着能在里边住一宿。人都早睡了,只有小卖部的大姐还没睡,和她说明的整个缘由,她建议我去工地头头睡的板房外的长椅上躺一晚,明天乘大早尽快走别被发现。就这样,我就在长椅上躺了5个钟头,身上披着大姐好心给的毛毯,虽然天冷,背底下又硬,但是这一天的疲惫还是让我早早的入睡了,感觉很温暖。第二天五点起的床,乘着工地头头没醒赶紧溜之大吉,外边的天还没亮,山谷间的浓雾很重,捡起一根铁棍抹黑上路了,半小时后天色渐明,搭上了一河南师傅的车到了美丽的鲁朗,接着坐上了一辆藏族大叔的车子到了重要一站八一镇,西藏地区的第二大城市,离拉萨不远了,边上就是林芝地区的美景。
出来的时候带了一本书:旅行的艺术。作者有自己的一套说法,我通俗点的说法就是,旅行,不是名胜古迹,不是美味小吃,不是千遍一律的按下快门,摆着僵硬的姿势,僵硬的微笑,还有僵硬的头脑。是释放疲惫的身体和灵魂,是为了了解景物背后的故事和发现细微处的美好,是穿小巷走山野,是和你旅馆边上小卖铺的大妈聊上一个下午,是在当地的敬老院做一天的义工,是在当地看一场当地电影,是去聆听本地人的民俗音乐,是去感受当地的宗教,融入当地文化,是换一种角度去思考自己,衡量这个世界。旅行中看事物和人的细腻程度和独特角度会决定你此趟旅程的意义,也会不经意触动你内心的某些感受。
七月十六从樟木口岸出的境。过了中尼友谊桥,就是尼泊尔的边境小城,依山而建。简陋的车站停着几辆印度产的TATA local bus,坐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只要320卢比,差不多人民币20。同行的一伙人在等着发车。两个西安小伙,一个合肥姑娘,还有在等车处遇上的两姑娘,其中的一姑娘后来也和我们一起走了一段路,她伴随着很多牛逼的故事,一个人徒步西藏阿里地区整整十天,徒步墨脱,爬雪山过草地,出门快半年了,现在依旧还在路上。在路上颠簸了五个小时到的加都,巴士可以把人颠到高潮,整个国家的路况都不好,在尼泊尔的十天有差不多三天是在车上颠过来的。而且车上坐的人都鱼龙混杂,记得从奇特旺到博卡拉的路上边上就坐着一个犯人戴着手铐,一警察在边上首着。还时而上来一些明间艺人,拉着当地手工的胡琴,会走到你的座位边上,给你拉上一首纯正的尼泊尔当地音乐,自拉自唱,然后作为回报给他一些卢比。加都去奇特旺的路上,遇上了三口一家的日本家庭,小孩子才两三岁的样子,很是可爱,爸妈也都很年轻,真羡慕他们一家三口可以在这么年轻的时候来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还经常遇上一些嬉皮士,留着麻花棒一样的长发,衣着朴素,只有一只背包随身,之前也不了解嬉皮士,他们之前曾是富豪,银行家,商人,然后突然会想着去过另外一种生活,变放弃之前的所有,来到另外一个国度,过着一种贫穷确又快乐的日子,加都的泰米尔区就曾是一个嬉皮士聚集的地方。
尼泊尔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度,回国后科普了这方面的知识。尼泊尔大多数人信奉印度教,在加德满都,天空中彷佛到处是神灵在飞翔,人们每天要念神、敬神,宗教活动是人人参与的一项神圣使命,就连那些置身其间的游客都会受到感染而变得虔诚起来。当黎明的晨曦进入尼泊尔,这里的男女老幼会携带着献给神的贡品到印度教或佛教的寺庙去。他们通常都用金属器皿盛着大米、红粉和小黄花瓣之类的贡品,摆在神像前祭献,然后把贡品与泥土搅拌在一起,搽一小点点在前额的两眼之间,以示神灵的存在,这就解释了大多数尼泊尔人额头上的那一抹红泥。
在加德满都的第二天,伙伴们一起约好去城东的焼尸庙,加德满都的Pashupatinath神庙,这是尼泊尔规模最大的印度教神庙,是印度教徒肉体的最终归宿。我们一般都称为“烧尸庙”,这种叫法似乎不太礼貌,烧尸更是让人惊秫,应该称为“火葬”。神妙内部只有印度教徒才能进入,但举行烧尸仪式的地方在庙外的小河边,每天都有很多仪式举行,观看也没有任何限制。印度教中,人死后尸体焚化灵魂能进入天堂。在印度,神圣的焚化场所就是恒河,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就在帕苏帕提寺的河边。请注意!尸体焚化是要交钱的!所以很多穷人都没法火葬自己的亲属。整个尸体焚化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在咽气前几个小时,被亲人送到帕苏帕提寺河边的等死室,咽气后清洁身体,再包裹上布,放到准备好的火葬台上,火葬台搭好了大木头,尸体放置于木头上,开始点火,焚烧前,焚尸工人还会往尸体上浇上牛奶,据说是能帮助灵魂升天。亲人则在一旁诵经祈祷。烧足数小时后,工人将木头,祭品,骨灰一起扔到河里。说心里话,如果你看过藏教的天葬的话,烧尸庙的烧尸仪式没什么神秘,但神庙的环境和规模及气氛会令觉得很震撼。在现场甚至哭的人都很少,参与的人看起来都比较平静,围观的人有当地人,也有许多西方游客,真正不平静的倒是显得“见少识浅”的我们。我其实对这样的焼尸场景不感冒,对空气中刺鼻的焼尸味倍感不适,同为一星球的人,看待死亡却有如此不同的态度。我想是因为我们没有信仰,肉体没有找到灵魂,而灵魂又没有归属。烧尸庙后边有一小山,河水从边上蜿蜒而过,我们为了逃票绕道山后,穿过山顶的平地,沿着一阶梯拾级而下,下边流着的是恒河的一分支,尼泊尔人当此为圣河。走到山脚是一平路,路边是略显陡峭的崖体,能看到好多猴子,关于这么多的猴子,按照佛教传说,说是千年前文殊菩萨在加德满都剃度出家,它剃落的头发不知怎的变成了树木,而头上的虱子则成了猴子。也因此,在尼泊尔,猴子被视为圣灵,不仅神圣不得侵犯,而且更有充足的食物供应,这些猴子招惹不得,很有脾气。再向前走,路边显著的有一些小庙,就小房子的大小,形态各异,一只有一人高的小庙边上倚着位尼泊尔当地大叔,在给猴子喂食物,过去问路来着就聊开了,他向我们说明了这些庙的用途,大多数都是给世人用来打禅思考的,也许有一天,你不知道活着的意义,进去meditate一段时间,就像苦行僧一样,然后出来更好的生活。崖体上传来歌声以及乐器的打击声,大叔指引我们来到崖体上的一用木板组建起来简陋的小木屋,脱鞋进屋后,看到四个人,一架小木风琴,一尼泊尔当地鼓,一泥巴糊起来的灶台,所有东西都挤在仅仅不到5平米的地方。当地人招呼我们就地挤坐在泥地上,然后开始奏乐,听大叔说他们唱的都是圣歌,这是和神在交谈,我们也随着音乐的节拍加入他们。灶台边的主教一连胡子,高挺的鼻梁,嬉皮士的长发,看起来不象尼泊尔人,紧闭双眼在冥思,手上敲击着金属片发出清脆的金属敲击声。大叔说他在这里当主教已经有10年,就在这崖体上有10年了。坐我边上的一小年轻,在市区有工作,平时有空的时间就会来这来唱歌与神交流。坐在对面的那位打着一手好鼓,在用自带的烟丝卷起没过滤嘴的香烟分给大家抽,每个人一口就没了,味道不错。他们抽着自己卷起来的烟,合奏着圣歌,就这样静静的盘坐在这样一个空间里,灵魂已被神牵引着自由奔跑,在无限的大爱中,超然于限制人的环境和思想。我们一行人在那屋子里盘坐了半个多小时,说实话,这是我一路中心最宁静的半个小时。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人没有信仰感到惊奇,他们对我们说:don’t worry, god will find you.可是在神找到我们之前,我们必须先找到自己。
尼泊尔人都很nice,没啥心机,心态自然也好。在加都住的旅馆的前台服务生,叫D.Mukhiya,小伙子和我差不多年纪,在上大学,读的是酒店管理,白天上课,晚上在旅馆打工,所以一天仅有两小时的睡眠时间,生活对他来说很不易。和他聊的很多,他谈到在旅店经常遇到很多中国人,也交了很多中国朋友,可回国后都失去了联系,包括我在内,国内不能用facebook,有他旅店的号码也不曾给他打过电话。从他的话当中能听出太多的无奈,在旅馆这么长时间,遇到朋友,然后又要失去联系,他会想念他们。命运安排我们相见,却为何总伴有相离,或许再见,或许再也不能见。他说起几个月之前来了一个台湾姑娘,两人一见倾情,相爱了。我住旅店的时候,他会常给我看他和他台湾女友的合照,国际长途贵,所以他们很少打电话,平时就忙里偷闲发发信息,这样的跨国恋情经营起来有点困难。听他说一个月之后那台湾女孩要来尼泊尔找他结婚,略有点私奔的意味,所以说他即将成为一位中国女婿。我其实心里还是替他有小小的担忧,你要知道,中国丈母娘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不过还是真心希望他们能最后走到一起。临走前的那个晚上,我们在旅社大厅聊了很久,还有一位泰国30多岁的女士,一起开着玩笑,他请我喝了一杯咖啡,就当做是赠别了。回国后就没有和他联系过,挺想他的。
在奇特旺住的旅馆的店老板,年轻时是败家子,后来痛改前非,老爹走后,子承父业把旅店经营的有模有样。还有奇特旺当地的一家四口,住在一不大的茅草屋里,爸爸是当地丛林向导,一个月挣得不多,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家里的小女儿上小学,很好学,从来奇特旺的游客那学到了好多外语,日语和中文都能来几句,她说她的梦想是以后去中国留学,他爸说,生活再怎么艰难小孩子的教育总是不能落下。在博卡拉的lakehouse旅馆的店老板是个滑翔伞爱好者,年轻的时候曾用时一个月从尼泊尔的最东部滑翔到最西边。在加都的最后一天遇上了小飞,爱一个人满世界的奔走,前段日子刚从非洲回来。还有一北京的哥们,从博卡拉到奇特旺的四个小时生死漂流真被他漂完了,我们后来听到这事着实为他捏了把汉。
7月26回的国。八月一日到达西安,接待我和陶子的是一起去尼泊尔的纪总和王总,两人盛情的招待让我打心底里觉得大陕西的汉子真的很优秀,比咱们南方强多了,个个都是真汉子。西安文化底蕴,风土人情浓厚,曾是13朝古都,差一点就成了新中国的首都,这也难怪,陕西这片地孕育出了如此多的艺术家。在西安住了三晚上,最后一天,陶子独自一人搭车北上了,就留我一人在西安。于是乎,独自一人在鼓楼边上摆起了小摊,说到摆摊这事,我也是迫不得已,回国之后在拉萨丢了银行卡,本来预期40天的旅程远远超过了预期,资金短缺,就从拉萨驴友那批发了她从尼泊尔代购回来的各种饰品,准备在回去路上干一番事业,西安就是我第一次摆摊的地方。鼓楼边上摆摊的特别多,不过在晚上10点之前,摊贩们都静候在人行道路两边,虎视眈眈等着到点抢占地盘,道路中间穿制服的流氓在一圈又一圈的巡视。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业精神,我居然明目张胆的摊开了,往地上一蹲坐,屁股都还没捂热,就惨遭驱逐。后来总算摆出摊了,生意还算不错。晚些时候,人流量少了,过来一师傅,50刚出头的样子,消瘦的身板,拉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子,后架子上的篮子里有一只小狗,他过来主动拿出他的小板凳给我坐,和我聊了起来。得知他是卖小狗(不是狗肉)为生,姓刘,住在鼓楼不远的一小区。我两一直聊着,时间差不多快到12点,他询问我今晚上住哪,我说等会去找个小旅馆住下即可,他说知道一个经济型的宾馆,就在他家边上,并主动提出带我去,我也不好拒绝人家好意,就随他而去。我两并排走在人行道上,故事就这样发生了。他突然紧握住我的手,激动的和我说,小伙子,咱们真是有缘啊,你说是不是很有缘?是不是很有缘?是不是很有缘?他重复了很多遍,随即又拉上我的手。我尴尬的迎合着,总感觉有点儿不对劲。然后,然后,然后。。他的手居然开始朝我的那里顺势摸了一下。当时,我感觉我整个人都不会好了,鸡皮疙瘩起了一身,脑袋短路了,又瞬间回过神来,宾馆?开房?他?啊!原来是这样。我大可破口骂去,把他的真实面貌当众揭穿,然后告诉他找错人了。我认同同性恋者,他们的行为心理在电影里看多了,也慢慢的接受了。冷静下来,看在他刚才照顾我这外地人的份上,我编了个理由说晚上要去网吧过夜,要传些资料,不能去宾馆了。那天晚上我真的就在网吧通宵了,因为他一直将我带到那家网吧,还很热情的请了我吃了夜宵,大半夜还来网吧看我,这略有点大半夜查房的意味,他应该是担心我半夜偷偷溜出去开房了。第二天早上,果不其然,刘师傅已经准点在网吧门口等我,硬是拉我去吃了早饭。临走之前,我们交换了号码,他嘱咐我以后来西安一定要再找他,然后把我送上了去高速路口的公交车。后来回到杭州,刘师傅给我发过几条长长的短信,我也有回,却也明白下回如果去了西安是不会再见他了。刘师傅50几岁,已婚,家中有一女儿,是否这个秘密他保守了半生,多么不易。每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的独特。
还有些唠叨不完的人和事,总结一下下吧。在成都的德哥,佩佩,陶子;在拉萨那啥酒店遇上的浙江老乡张大周,大连姑娘任璐;尼泊尔同行的西安汉子纪总和王总;川藏线上遇到的南京汉子思瞳和他朋友以及南京一家人。就此一笔带过了。50天,倒是邂逅这样的陌生人和事,即便非关传奇,但每个个体都如一个小世界,相逢于江湖,一语,一瞥,一个短暂的交谈,恰能给人难忘的印象。于是,记忆中的人景互换:人成了景,景成了背景。
就此收笔吧,再码下去就矫情了。
继续走,继续失去,在我没意识到的青春。